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4章 寸草春晖 ...

  •   时间老爷爷的脚步很快,匆匆而去,永不停歇。

      不知不觉中,郭明月已经在杭州郭府渡过了两个春秋。两年前的一个郭氏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为她举行了一个及笄礼,表示她已经成年了,可以谈婚论嫁了。

      这个及笄礼,使郭明月产生“原来自己还是女孩”的感受。周围没有人知晓她为女子,也就没有人告知郭明月一个古代贵族闺秀该有的外在表现。

      但郭氏心细如尘,她细心地、手把手地教导着郭明月这些,在生活上也待她无微不至,让郭明月感动不已。

      那场及笄礼只邀请了郭氏哥哥王羲之和侄子王献之参加。书圣王羲之已至五旬,已有华发溜上发际;王献之正值青壮年,父子俩瞧上去并不是都不是善谈的,容易相处的人。

      王羲之,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第七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008把信息发给郭明月参考,据008说,这是郭明月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百科信息。

      在及笄礼的场合上,王羲之先生没有笑意,他在不露声色地观察。待及笄礼结束后隔天,郭明月发现,在她出现的场合里,王羲之先生都显得极有存在感。
      ——书圣王羲之出现在演武场与郭崇山谈笑风生。
      ——每一天,王羲之都会出现在郭氏的课堂上与其闲话家常,一副旁若无人的姿态……

      但郭明月不知道的是:
      ——她的一举一动、包括言谈举止都在别人的观察中无所匿形。

      到了晚上,王献之透过自己的开缝的窗口凝视着郭明月寝室中那盏直到子夜才熄灭的烛火和那不知疲惫的颀长而消瘦的单薄身影。

      郭明月的课程没有因为名流千古的“二王”的到来而有所增减,她的日常作息和平时的行为举动,都跟以往没什么两样。

      她是那么坦诚,是一眼就能让人望到底而又纯挚至极的行事态度。

      将近半个月,王羲之从各方面全方位地观察着郭明月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外甥女。
      他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外甥女持观望态度。

      王羲之眼中的郭明月是如此的:
      ——力所能及的事,从不假手他人。
      ——不会在没有理由的情况下怪罪仆人,而服侍她的仆人也没有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的毛病,一个个做事都有条不紊,可见是个理性而善良的人。
      ——尊敬长辈,晨安问好从不缺席。
      ——……
      ——更重要的是,他笃学且为人诚挚。

      连续大半个月观察下来,王羲之没有挑出郭明月的不妥当之处,反而觉得处处甚妙,甚至还颇为可惜地感叹:惜为女儿身。

      他也找不到理由反对妹妹收的这个“义子”了。
      ——但一旦发现外甥女惹郭氏伤心,就别怪他不讲情面了。

      王献之紧跟着附和阿父的话。

      郭氏连忙点头称善。

      郭氏这是用心良苦。
      她和崇山已经是半只脚快踏入棺材的人了,崇山又没其它兄弟姐妹,要是他们两人眼一闭脚一蹬,这留下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又该怎么办呢?
      她能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让王家认下这个外甥女,王家枝繁叶茂,女儿也就有了依靠她也就放心了。

      学习的时间总是飞快而过,度日如年那是混日子的人的无奈想法。
      ——每天的太阳总是西下得太快了,一天眼一闭就悄无声息地流逝去了。

      等到郭明月反应过来,想要请王羲之先生指导一下她那不成熟的书法的笔法之时,已过了一月有余,而王羲之先生早已包袱款款地整理好行李返回会稽山阴了。
      为此郭明月心中连道可惜。

      “公子,夜深了,该就寝了。”茯苓和甘草如今被郭氏安排作为郭明月的大丫环。每天的工作很简单。
      能自己完成的事情郭明月都做完了,剩下的是她俩简单的本职工作,每天大丫环们都很轻松。

      除此之外郭明月还有一个书童,是一个悄悄恋慕着美丽的甘草的憨小子福安,他是郭氏奶娘福嫂的大儿子。
      都说名字寄托着父母对儿女的殷切期望,福嫂不期望儿子荣华富贵,荣耀加冕,只希望他一生平平安安、福气安康。

      郭明月回道:好的,我会早些休息的,你们也去休息吧!熬夜对身体可不好。”
      你还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茯苓和甘草在心中默默感叹,却也拗不过执拗的少爷,只好合上寝室木门安静地退下。

      烛火仍在不知疲惫地燃烧。
      与郭氏相处了两年光阴,郭明月早已把她当成第二个母亲。
      想起中午习古琴的发生的那件事,郭明月陷入了沉思……

      今天同往常一样,郭明月习琴完毕,正准备告辞退下。
      郭氏却不按常理出牌,她轻轻地按着郭明月的肩膀使她坐下来。
      说了很多话,郭明月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音节,都记得十分清楚……

      “我一直盼望自己能怀上一个孩子,为此甚至想过,不论男孩或女孩都可以,只要上天肯大发慈悲地送予我一个孩子,我都会感激不尽。”郭母坐着,笑中含泪。“怎奈我的身子……”

      郭明月她不清楚该如何安慰这一位想要当母亲的女子,她只懂得当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郭氏看着郭明月乖巧地凝视她的模样,忽的勾起美好的笑容,轻声道:“我等呀等,盼呀盼!等到年华逐渐消逝。此时我就想着:算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命也,奈何!”郭氏和郭崇山是货真价实的真夫妻,因为他们都说出一模一样的感叹。

      “明月我儿,你知道吗?刚开始崇山给我讲,我将会有一个不是由自己十月怀胎孕育出的孩子时,我哭过,闹过,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件荒唐的事。”郭氏说道。

      郭明月了然,也很理解。
      是不是每个做母亲的都希望能拥有一个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儿,她不知道。
      但有一种感情,是说不清也道不明的。

      郭明月那时心中满怀着对郭氏的抱歉和不自知的失意。

      郭氏笑着笑着,越发温柔,越发美丽:“直到我看到了你!”她这么说道。

      郭明月瞳孔不自觉地放大。

      郭氏笑着徐徐道来她的心路历程:“是的,直到我看见了你,和你相处这段时间,我真真正正把你当成了我的亲孩子。崇山和你的神态跟我们不同……我一直有这种感觉。”

      郭明月十分讶异:这就是所谓的第六感吗?或者……来自未来的他们果真与东晋时期的人有种不同的、易于辨别的特质。

      “是的,虽然我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郭氏真真是个聪慧善良的女子,她不问,不说,但这不代表她心里不清楚。

      “你能叫我一声娘亲吗?不是以往客套的叫法……”郭氏期待的目光投在郭明月身上。

      “阿……娘!”郭明月羞怯地回答。

      “过几天你就要去尼山书院读书了,临行我不说什么了,给你缝的衣服,你穿穿看!”郭氏拿出几件亲手缝制的深衣。

      郭明月接过衣服,换了衣服。

      深衣料子摸起来很舒服,穿上身感觉极其舒适。
      针脚也缝得十分细致,可见来郭氏花费了很多的心思。
      这是郭氏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衣服,她忍不住泪意。

      郭氏调笑道:“哟,瞧瞧!我儿果然俊美潇洒!”

      郭明月眉毛一条,尴尬地别过脸,心中很是郁闷:
      ——如此俊美潇洒?

      是的,一别两年,不间断的习武,导致身高的增长极快,特别是在这个发育期,明显地增高了10CM。

      不过,身材依旧是一马平川。
      据008所言:这是发育迟缓,怪不了谁。
      为此,郭明月只想长叹一声:唉。

      其实郭明月也知道,008在给她基因优化之时肯定有动手脚。
      不过008解释说这种“发育迟缓”只是暂时的,郭明月这才肯松了一口气。

      这边,郭氏拿出几件衣裳,漂亮极了,是女款的。

      这几件衣服是用深色的布料包裹着,郭氏推递给郭明月,笑道:“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梦换回红妆,阿娘也给你缝了几件衣裳!等你有机会穿出来,那肯定很好看。”

      郭明月听着听着,连连点着头,感动的。

      夜晚,郭明月睡得十分安详,一觉起来便已是天亮。

      [叮咚!第一个任务完成。]008提示郭明月时过两年,第一个任务终于完成了。

      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呢?
      与智脑007宿主交接任务?

      不,是融入东晋。
      郭明月想:原来这就是融入东晋,在这里:她有了牵挂,有了牵绊……
      阿爹和阿娘都对她极好,极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4章 寸草春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