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9、眼泪 ...

  •   大理寺。

      刘景行教谢蘅在轿子里稍作等候,送了一枚靖王府的玉牌进去,大理寺卿才知是颍川小王爷来京,一时瞠目结舌,忙起身亲自到公署外来迎接。

      谢蘅掀开一帘,往门前打量。着深青色官袍的大理寺卿跪伏在地,刘景行抱袖而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风姿出采,侧脸俊雅,浓长的睫毛泛着笑影,远观明明是嘘寒问暖的客套模样,可大理寺卿却一脸惊惧。

      不久,刘景行朝着谢蘅笑了笑。谢蘅下轿,牵上九胜,由大理寺卿请着,进了刑狱案的卷宗库。

      一干人退下,谢蘅握着卷宗倚在门口,好奇地往外打量,“刘云歇,你是捉着他甚么把柄了?”

      刘景行也抽了一卷展开来看,回答道:“他家中有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娘,住在横渠,因着是乡下人,上不了台面,他怕教同僚嘲笑,不肯将母亲接入京师同住。”

      谢蘅恍然大悟,这事若是让大理寺卿的政敌知道,往上参一本不孝的折子,就算不是革职,也要贬职的。可大理寺卿在京近二十年都相安无事,定然是将此事藏得极好,刘景行又怎会知晓?

      她问,刘景行却不答,将他取来的卷宗交到谢蘅手中,“这是吴行知弹劾张雪砚的案子。”

      谢蘅手中那卷,却是张居竹徇私舞弊的罪状。

      “这个案子,之前戚少卿教我看过了。”谢蘅道,“就吴行知那点以文字论罪的伎俩,跟唐无意一样拙劣,就是找周通和封坤来,都不至于任由这盆脏水泼到张雪砚头上。”

      不过她明白,在那等形势下,洗清罪名虽然容易,可并非人人都有胆量敢为张雪砚辩护。

      一干子虚乌有的罪名之前,还有逆匪乱党四字,如同枷锁一样将张雪砚牢牢压住。谁都不愿意招惹麻烦上身,就算有人愿意,以张雪砚怕累及他人的禀性,也万万不肯答应。

      她将卷宗交还回去,又将原本在自己手上的那卷抬起来,“可要是不除了那逆匪的恶名,纵然拉吴行知下台,换个主审,结果都是一样的。我到大理寺要查的,是科举舞弊案。”

      刘景行问:“你就这么信任张家?”

      谢蘅道:“并非信任,而是存疑。我少时走路,行不正步不端,教他看见,都能无辜捱一顿训斥,这等人怎可能做出徇私舞弊之事?且张居竹贵为朝中正二品官员,怎能不加核查就草率定罪?”

      刘景行道:“那妹妹有没有想过,为甚么张居竹贵为朝中正二品官员,皇上如此草率就定了他的罪?”

      谢蘅持卷宗的手一顿,复低下头,目光重新投进卷宗当中,浅笑着回答道:“我不在乎。我只想还给世人一个真相。”

      刘景行深呼一口气,怪不得谢定南说,恐生祸患。
      谢蘅太知道自己应该做甚么了,凡她所生疑惑者,定要去查清楚,无论结果是不是她想看到的,无论过程将会有多艰难,亦无论这背后隐藏着多少危险,她都会义无反顾。

      他阻止不了谢蘅,也不想阻止谢蘅。

      谢蘅手中这一份卷宗是加了红漆密封的,详实许多,将岳问梅领二十一名考生登殿弹劾张居竹的言辞全都记录在册。

      谢蘅匆匆扫过一遍,思索片刻,请刘景行去贡院调来这二十一名考生的试卷,以及会试下放的红白二榜。

      红榜及第,白榜落选。不过白榜却仍排有名列。

      刘景行依言,不过一个时辰就回到大理寺,将试卷与榜单交给谢蘅。谢蘅将试卷封了名,乱了序排开,对刘景行道:“你博闻多识,素有才名,不比那些个大学士差。不如品鉴品鉴,挑出九张可位列前茅的试卷来,看看张居竹究竟是不是枉顾考生文采,行了徇私舞弊之事?”

      这厮真懂得言辞之道,起首那一句夸奖,听得刘景行心花怒放。道只道着夸奖并无过人之处,恨只恨眼前人是心上人,这般夸奖,就着实太动人了些。

      刘景行心甘情愿地执起试卷来,对照题目,一一看过,不到一刻,就荐出九张试卷,揭了封,与在红榜上的名字对应,除了名次前后有差以外,无一有错,皆是永堰府的考生。

      谢蘅瞧着笑了,“因考官喜好有别,名次有差,也是在情理之中。”

      刘景行道:“这九张试卷,关于整改吏治、惩贪反腐,各自都颇有见地。”

      试卷笔迹工整,文采斐然,对答起策论来,更是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从试卷中就可以看得出,这永堰府的考生们个个年轻、新锐,假以时日,必成国之大器。

      刘景行甚至开始怀疑,张雪砚解囊资助这些考生,或许并非全因一时善心,而是因为他们的确是可塑之才。

      而那些落了榜的,多是驴唇不对马嘴,言辞浮夸,空谈阔论。其中唯有一张试卷尚且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相较于永堰府考生的策论,又不免失色。

      这张试卷揭了名封,上书“吴平”二字。

      谢蘅惊异地挑了挑眉,手指在白榜一划,那名落孙山、次列白榜首位的人,正是吴平。

      刘景行问:“认识?”

      谢蘅讥笑一声,“何止是认识。”

      ……

      看过卷宗之后,谢蘅与刘景行一齐出了大理寺,又要去刑部设在郊外的坟岗,那里草草埋葬着六名永堰府学生的尸体,谢蘅今日就要起棺验尸,看看他们是否曾遭受过酷刑。

      刘景行派人寻好了民间的验尸官和府衙仵作,共同前去验证,以防纰漏和疏漏。

      行于路上时,谢蘅和刘景行同乘一辆马车。
      谢蘅风寒还未好全,脑袋一停下来就昏昏沉沉,干脆躺下枕着刘景行的腿小憩。刘景行抚过她的发,手指又轻轻掠过浓密的睫毛,惹起一阵轻微的痒意。
      谢蘅捉住他作乱的手,张开眼,瞧着他俊朗的脸,似想起甚么来,脸上轻红,“那天的事……不许对任何人说。”

      刘景行问:“甚么事?”
      谢蘅稍稍移开视线,“就你到京的那日。”

      刘景行恍然想起来,“哦,那只藏在被窝里红眼睛的小兔子。”
      “啧。”谢蘅一恼,伸手就往他胸膛上拧。

      刘景行忙躲着央道:“好好好,不说。一定保密。”
      谢蘅这才收了手。
      刘景行捱了痛也不见收,还在调笑她,“妹妹会哭,又不是丢人的事。我听大哥说,妹妹少时爱淘,也爱哭,得长公主训,哭得屋顶都能塌半边儿。怎就后来成了个铁石心肠的姑娘,连掉泪都如此吝啬?”

      “……”
      谢蘅舒了口气,轻声道,“当年师父门下尚有诸多记名弟子。因为师父是我的启蒙先生,决定收我为嫡传弟子,惹了他们当中不少人眼红。他们合起伙来刁难人、欺负人,想教我知难而退。我一哭,他们都要笑,说姑娘家就该早日成亲,去学着怎么伺候男人。”

      刘景行凝起长眉,暗道了一声,该死。

      谢蘅却也不是受气的主儿,语调得意地说:“我气不过,叫上许世隽他们几个,连张雪砚都来了,把这些人狠揍了一顿。我学刀的,那时力气小,可拳脚不差,将他们打得鼻青脸肿,满地找牙。世隽就没甚么路数了,只会揪着人的头发踹、揍;张大公子更笨了,拿个擀面杖,左右都下不了手,唯独看着谁挨打了,就绕到后面给人闷一棍子……”

      刘景行笑了,“你们从小就这样厉害?”

      “混嘛。”谢蘅笑道,“其实,我们也挨了不少打。”
      “那天送世隽回府,我跟许伯父解释这件事,许伯父平日管他管得厉害,听我这样一说,非但没有责罚,还夸他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把他美得不行。张大公子就没这么好运了,足足在祠堂里跪了三天,那时候张尚书可恨死我了,他儿子从小到大就没跟谁红过脸,更别说打架了……”

      谢蘅忆到深处,又想到张雪砚已不在了,鼻子蓦然涌上一股酸意,匆匆转了话锋,“后来那群人还敢写状子去向师父告状,告我风德败坏。我也写了一张状子,通篇承认己身之过,唯在末尾添了‘然则淫恶棍徒,恶言恶禀,坏斯文之名誉,伤吾美玉之德行,不打则不节,不节则不打’一句,师父认定有理,未再追究此事。”

      刘景行笑得更深,“这都能打起官司来?”

      “状师自也有状师的规矩。若用了其他腌臜的法子取胜,未免教人看笑话,他们丢不起这个人。当然,那时他们连状子都写不过我,输得更丢人就是了。”

      自打此事之后,她就明白,除了嘲笑,眼泪换不回任何东西。尊严要凭借本事各自赢来。

      刘景行却道:“还有一样,眼泪也能换来。”
      “甚么?”谢蘅问。
      刘景行轻轻俯下身,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亲,道:“心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9章 眼泪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