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穆淳低头轻声道:“母妃是个很温柔的女人,可惜你没有在她身边长大。”

      也许,真的是自己连累了她们,母妃,轻璇。

      时至今日,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与轻璇的身世秘密。他才是当朝嫡皇子,轻璇其实是婉妃所出,两人同日出生,却因着父皇的一颗疑心,令他们都不能养在亲生母亲膝下。

      襄国公说,皇帝的疑心害苦了他,令他堂堂嫡皇子从小不得重视,在众人白眼中长大。可这件事,对于轻璇,安知不是一种苦。

      由着这样的念头在心中萦绕良久,他抬头看向已昏昏欲睡的少女,柔白的脸透着微红,细眉之下微微上翘的睫毛轻颤着如水中涟漪,他心中越发不忍。轻璇啊轻璇,若是你有机会重新选择,你愿意拥有哪种人生?

      令遥也凑过来学着他的样子盯着轻璇的脸看,许是感觉到了什么,轻璇睁开眼抬起头,两张极好看的脸映入眼帘,倒把她吓了一跳。

      “干什么?”
      两人不说话。
      “我昨天是真没睡好,我想珠儿了。”
      听到珠儿的名字,穆淳一笑,问:“你不是说要给她写信的吗?”
      “已经写了,今儿一早让人送去巫云山庄了。”轻璇打着哈欠。

      又是一日风和日丽,皇帝昨夜酒醉后发脾气斥退了来服侍的宫人,难得的独卧而眠,醒来便觉神清气爽。他好心情地来到正乾宫正殿,香炉中正散发着幽幽龙涎气息,殿中丝毫不闻葡萄美酒香,也再无一丝寻欢作乐的痕迹。明亮的殿堂在斜斜阳光下点点烁金,掠过殿前的大理石柱与玉石阶极目望去,是宁静庄严、气势磅礴的宫城,他闭目在心中叹息,再抬眼,目光落向殿外上方飞扬琉瓦流动的浮华。
      内侍总管吉荣来报,内阁大臣项颂良求见。

      是夜,皇帝来到宜妃的流云宫中歇息。
      内殿中,宜妃早已得了通传,估摸着皇帝也快要到了,却只轻轻用玉梳一下下梳着头发。皇帝进来时,见她没在殿门口迎他,便径直走入了内室。

      铜镜前的人回过头来,见皇帝立在身后静静看着自己,嫣然一笑,挥退众人,上前轻扶住皇帝的手臂,温声道:“陛下,今日怎么想起到臣妾这里来了?”

      温柔间的薄薄责备令皇帝心头一松,他伸手抚向宜妃的脸:“宜人这是在怪朕了。”

      宜妃摇头:“宜人没有怪皇上,只是陛下当真许久不曾来了。”

      皇帝眉间涌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他握住宜妃的手道:“无论如何,朕都不曾忘记宜人,也永远不会冷落宜人。”

      夜落三更,殿中烛火燃尽,帐内男子粗重的喘息渐渐平稳下来。京城的天凉得早,此时夜风穿过纱窗,宜妃刚出了薄汗的身体有点冷,她怕吵醒皇帝,轻手轻脚地将胳膊拢入被中。

      “宜人。”皇帝轻声唤。
      “嗯?”
      皇帝踟蹰着,想着白日里收到令遥奏折中所写的,拼力护救蜀地子民的江湖帮派和身先士卒受人爱戴的皇子,他满脑子疑惑,有一丝忧心,又有一丝欣喜,却因着穆淳的事乃是秘密,一时间竟不知与谁去说。

      令遥信中关于江湖的描述,令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因平定灾情流落江湖的旧事。那时他在梁州被周朝余孽追杀,身负重伤之时被当地一女子所救,及至伤好离去时,他竟对那女子生出了几分不舍,回宫后便下旨将她接入宫中,那女子便是巫云山庄庄主的妹妹巫宜人。

      巫云山庄在江湖上是有着赫赫威名的,那时他对江湖知之甚少,不晓得他迎入宫的女子在江湖竟也有几分名声。时过境迁,江湖望族家的小姐巫宜人已成为深宫妇人多年,但皇帝此刻却忽然希望她对江湖之事还如当年那般了然于胸。

      “宜人,”皇帝侧过身来看着她,一只手轻轻绕着她的长发,“入宫这么多年,你会不会想家?”

      巫宜人一愣,随即笑道:“会想的。”

      “朕就知道,宜人是最心直口快的。”皇帝笑叹。

      “可如今,那里已不是我的家了。”宜妃淡然道,“哥哥嫂子都已人到中年,连祺远都成亲了,再也不是我们年轻的时候了。”

      皇帝颔首,确实,巫宜人再也不是刚入宫时那个偶尔会说江湖故事给他解闷的少女了。

      “宜人,当年你在江湖,可曾听闻过青门这个帮派?”

      “当然听过,我还给陛下说过青门的一些故事呢,陛下定是忘了。”宜妃一笑。

      “今儿项颂良来了,跟朕说起蜀地的事。你也知道,蜀地虽地属我大炎,却一直未设州府,自收复以来便只派了地方官去永乐等重要州县守着。蜀地的地界和雍州差不多大,若是设了州,恐怕会是我大炎最大的州了。朕一直以为,蜀地民风彪悍,百姓刁蛮难训,朝中都没几个人愿意去那里做官,可今日却听项颂良说,那儿民风如今已然很淳朴了,虽然条件艰苦得很,但百姓多半安居乐业。”

      皇帝想到什么,嗤的一笑:“朕初时还诧异,窦思儒那帮家伙,竟能将蜀地那么大块地方治理得这样好?却听项颂良道,蜀地的治安一直在由一个叫青门的帮派维持着,他们这些武林人士,如今已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融洽得很。平日里哪个地方遭灾了,都不需要地方官出手,青门便帮着赈灾安民,哪个地方今年丰收,青门还帮着把余粮匀给闹饥荒之地。”

      他凑过来,紧挨着宜妃:“宜人,你说一个江湖帮派怎么那么厉害?”

      宜妃不以为意:“这有什么,这些年来陛下许臣妾与家中通书信,臣妾便知道一二,这青门,在臣妾未进宫前便在江湖名重无两,如今更是成了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帮。但人家从不插手朝政,不与官员打交道,总坛又在偏远的蜀地,想来都是云淡风轻之人,为黎民做些事也是出于江湖道义。江湖人本就如此热心肠,陛下有何忧心?”

      皇帝冷哼一声:“若是他们想反,岂不是可以反了?此次大理王之事可是与他们有着莫大的关系,蓟崇都告诉朕了。”

      “蓟大将军怕是嫉妒了吧。”宜妃含笑。

      “你啊!”皇帝有些无奈,“朕不常来看你,没想到你还是老性子。照你方才的话说,青门远在蜀地,所以对朕的江山没有威胁,那么巫云山庄在梁州,对朕的威胁可是比青门大一些喽?”

      宜妃脸一僵,皇帝轻笑道:“逗你的。”

      “陛下竟拿这种事来与臣妾开玩笑……”

      皇帝叹气:“朕也是想找个人说说话,瑾妃毕竟出生簪樱世家,不适宜与她谈这些,皇后……哎,不说她了,朕有着满宫女人,可哪个是能与朕说说心里话的?”

      “臣妾谢陛下厚爱,可是陛下,您是不是把阮贵妃忘了?”

      “她?这些事不能跟她说……”皇帝闭上眼,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决心。

      “宜人,你说,到底是江湖人可靠,还是朕朝中的官员可靠?”他睁开眼,紧紧注视着她。

      “朝中官员也好,江湖之人也罢,并没有群体之分,只看个人。说句冒犯的话,入朝之人中有忠臣,也有小人。如今宜人身在后宫,不知江湖,但我确定不同的江湖人,心也是不同的,有人人面兽心,有人赤子之心。”她眼波流转,望着皇帝,“只看陛下如何明辨忠奸了。”

      皇帝默然,良久才轻声道:“朕只是在想,是否应该派个人过去。蜀地那么广阔,文只有地方官,武只有部署在吐蕃边境的西境守军,是该有个人替朕好好管管了。”

      宜妃疑惑道:“陛下想封个蜀王?”

      皇帝目光一凛,直视向她,见她满脸困惑,方放下了心道:“你觉得封王这个主意如何?”

      宜妃有些不自在地道:“陛下今日怎么跟我说这些?”

      “你说便是,江湖人当道,政权式微,宜妃,朕该如何做才好?”

      宜妃皱着眉,思衬良久,抬眼问:“陛下,您如今已没了兄弟,子嗣上只有太子,他不能离开您身边,难道要在先帝的子侄中封一名藩王?”

      皇帝静默不语。

      “若陛下一定要问臣妾,那臣妾只能说说自己陋见。”她抿了抿唇,柔声道,“陛下忧心江湖也许是对的,但那些江湖人并没有做错什么,陛下万不该派藩王镇压他们。臣妾幼时听闻,青门掌门是心地极仁慈之人,虽不知其现在是否还在世,但青门如此大帮,规矩定是不会荒废的,陛下该信他们,若是封了藩王,定是要寻一位持正公允、爱护百姓之人才好。”

      “持正公允、爱护百姓之人……”皇帝口中发出绵长的叹息,令遥信中对穆淳的夸赞犹在眼前,他的儿子,当真那么受百姓拥戴,有一颗赤子之心吗?

      他当初,难道真的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长夜静默无声,无人能给他回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