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松鹤延年 ...

  •   孟先生双目一亮,温将军初到蓟镇还未站稳脚跟,幕僚更是虚席以待,否则也不至于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眼看物色不到合适的幕僚,又要失去两员爱将,简直是雪上加霜,延年谙熟兵法、武艺超群,能留在军中是再好不过了。
      温之行一阵沉默,平心而论,他是不愿放沈延年离开的,可延年毕竟年轻,如此唯恐耽搁了他的前程。
      看着少年坚定的目光,温之行不忍强迫,拍拍他的手臂,示意他起来说话。
      “大帅知道的,延年近两年都在托人打听生母的下落,企盼有朝一日能够母子团聚,延年积蓄微薄,但将她接来京城,开个小铺子倒也不难。沈家家业虽大,却不是我们母子的容身之所。”延年道。
      温之行烦闷的挥挥手,打发他下去。
      “延年说的也不错,高门广厦、人情寡淡,倒不如竹篱茅舍、骨肉团圆。”孟先生捻须劝道。

      温之行退而求其次,命延年回家向父亲道声谢,延年愣是拖延了五六日,挨了两三脚,才在中秋前一日硬着头皮离开军营。
      华灯初上,灯市口大街的夜市喧闹起来了。
      经过一家装潢考究的徽菜馆,想到雨禾小时候的样子,鬼使神差的走进去,打包了几样家乡的糕点,又是去道谢,总不好空着手。
      隔壁是家扇子铺,想到那日沈庭和拿扇子抽沈时年扇骨散了架,便去选了把质地尚可价格也尚可的扇子,肉疼之余也没有注意扇面上画的是什么,大抵是山水字画,附庸风雅罢了。
      提着礼品,登了沈家的门,陶管家的欣喜溢于言表,一面命人禀报老爷、少爷、小姐,一面拉着他的手往堂屋里去,生怕他飞天遁地的消失了不成。
      雨禾听闻大哥回来了,高兴的险些落泪。
      “你这是做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么?”沈延年温声道。
      “大哥,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想去军营看你,可父亲不许。”王雨禾难得露出小儿女般依恋无助的神态。
      “好了,没事了,”沈延年如幼时一样揉了揉她的脑袋,递上手里的几盒糕点,“看看哥带了什么?”
      糕点尚有余温,有烘糕、白切、寸金,沈时年惊呼:“都是姐姐爱吃的!”
      沈延年淡淡一笑。
      “大少爷,老爷吩咐您去书房回话。”曹钰进来传话。
      沈延年给雨禾一个宽慰的眼神,不温不火的跟着曹钰去了书房。
      沈庭和正在剪灯芯,目光聚集于手中的剪刀尖头上,轻轻捻下一抹残灰,听到他们进门,仍是盯着手上的灰烬在看:“人上了年纪,眼神就不太好。”
      曹钰嗤笑一声,毫无恭敬之色道:“您才多大年纪?”
      “出去出去。”沈庭和吩咐道:“把门关了。”
      沈延年看不懂他们之间的关系,索性装聋作哑,呆立一旁。
      沈庭和又去剪另一边的灯芯。
      “此人原就是我身边一个长随,随我进京赶考、又辗转于各地任上,足智多谋胜过我身边的历任幕僚,别看他没大没小的,却是对我最忠心的人,你在人前得喊他一声曹叔叔。”搁下剪刀,沈庭和的目光总算落到了长子身上,拉着他的胳膊左右看看,沉声问:“受伤没有?”
      延年一愣,自走出刑部大牢,这还是第一个问他有没有受伤的人,他有些无所适从,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迟疑的将手里的锦盒奉上。
      “给我的?”沈庭和有些意外。
      延年点头,口中生涩的道:“谢老爷出面周旋,延年感激不尽。”
      沈庭和将那锦盒打开,见其中躺着一把折扇,小叶紫檀的扇骨十分精致。
      将折扇展开,沈庭和忽然笑道:“哦,松鹤延年。”
      延年双目圆睁,凑上去仔细看那副扇面,枝叶苍翠的古松下两只高贵优雅的丹顶鹤并立,松树下茶花盛开、葳蕤生光,一派静谧祥和的画意,可不正是松鹤延年图。
      随手抓取的礼物倒像是另有深意,延年悔之已晚,只好讪讪解释道:“店老板随意挑的,天色暗,不知画了什么东西。”
      “呵呵,也好,”沈庭和更加意味深长笑道,“好寓意,好兆头。”
      延年彻底无语了。
      这样一个巧合却在无形中化解了许多尴尬,至少这一次,延年没有拒绝沈庭和留宿的要求。
      夜色渐深,弟弟妹妹如小孩子般赖在他的卧房中,不断追问他在东南抗倭的事迹。沈时年是男孩子,对沙场铁血心向往之,王雨禾则感到惊心动魄,对大哥这些年经历的一切愈发感到心疼。
      沈庭和站在回廊下,不忍打破这难得温馨的一幕,不禁有些埋怨起妻子来,男人在外做官重在没有后顾之忧,她却闹得后宅起火,导致父子失和、骨肉分离,着实没有尽到主母的职责。
      回到房里,侍女奉上盐水给他漱口,老陶匆匆赶来禀报:“老爷,太太上个月底从老家乘船,算着这几日该到了,小人已派车马守在码头迎候了。”
      往日这种事体老陶自会安排周到,无须向他禀报的,今日特意来说,怕是担心大少爷延年和主母碰面的缘故。
      结果是怕什么来什么,太太张氏于拂晓时分登岸,乘坐家里的马车,很快便进了城,到家时,一家人正用罢了早饭。
      早饭很是丰盛,主食有鱼片粥、小笼包子、紫米糕、生煎、锅贴等,搭配六必居的酱菜鲜香爽口,延年在外南征北战,极少有机会慢条斯理的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也便吃了不少,搁下碗筷,略回答了父亲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这才告辞起身,准备会军营去了。
      “老爷,太太回来了。”侍女走进来轻福一礼道。
      延年未及反映,一转身,正见花厅外一队女眷迎面走来。
      雨禾和沈时年愣愣起身,四周的空气如抽空一般,时间也凝固了。
      沈庭和抬头看着,有些不知所措。
      延年率先打破了尴尬,只见他略一拱手道:“太太。”
      张氏也淡淡一笑颔首。
      如对同僚的妻子,如对丈夫的友人,两人神色如常的擦肩而过。
      望着兄长离去的背影,雨禾这才想起了呼吸,眼前直冒金星。
      张氏是大家族出身,只生育了时年一个儿子,她的外表娴静端庄,待人宽和温柔,王雨禾至今也想不通,以养母这样的性子,当年怎会闹到短刀相见的地步。
      “母亲安好。”她带着弟弟给母亲问安。
      张氏拉着他们慈爱的笑笑:“两个月不见,都长高了呢。”
      沈庭和也走过来,命人换几道新菜,准备陪她再吃一些。张氏却推说舟车劳顿,头疼吃不下,夫妻两人便回房休息去了。
      回到房里,没有子女和下人在,两人皆沉下了脸。
      张氏冷然笑道:“想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搅扰了你们父子团聚的兴致。”
      沈庭和怒视她,满腔愤怒眼看要喷发而出,又强行咽了回去,收回视线闷声道:“说的这叫什么话?”
      “沈家耆老们早已做主将他逐出家门,他早已更换了户籍另投他姓了,你又想做什么?”张氏质问道。
      “你还有脸问我?”沈庭和彻底被激怒了,咬牙反问道:“我还要问你呢,那个冲到马蹄子底下的孩童是怎么回事?敢说不是你派人做的?延年已为当年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何至于赶尽杀绝,葬送他的前途?”
      张氏理亏,别过头去沉默不语。
      沈庭和气恼道:“我离开广西时,曾派人送出无数封家书,皆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曾以为是他在赌气,现在看来,他怕是一封也没有收到过。这些年你在我身边放了多少人,我也懒得一一追究,但有一点你要明白,延年是我儿子,不管他姓不姓沈。”
      有些话一旦打开,就收不住了,沈庭和不吐不快道:“这些年我不愿意同你提这些既成事实的旧话,今日说起来,我还真就想问一问,你身为主母固然有权处置家中的妾室通房,可纪氏是延年的生母,又亲手养大了延年,你出于什么心态,不同我商量半个字,说发卖就发卖了?就是想毁了延年,也没必要用这样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吧?”
      “天可怜见。”想不到丈夫可以说出这样伤人的话来,张氏又愤怒又委屈:“纪氏不安分,生是非,我不得已才处置了她,即便沈延年拿刀刺我,我也从未想过伤害他!”
      “那你那日派人陷害他?!”沈庭和反唇相讥。
      张氏的脸上挂着十分讽刺的笑,并不答话。
      沈庭和如重拳打在棉花上,悻悻的坐了回去。

      夫妻二人默然相对半晌,沈庭和觉得分外没意思,放缓了语气劝道:“我知道你看延年不顺眼,但眼下为了大局考虑,多少要忍耐一些。”
      张氏闻言抬头,奇怪的问:“什么意思?”
      “禾儿找到了金印,王显的千秋印。”沈庭和压低了声音道。
      张氏错愕的张了张嘴,回头看看紧闭的门窗,追问道:“在哪里?”
      “在禾儿身上,她想要交给我,我没收,也不打算收。”沈庭和道。
      “你……”张氏想说你疯了还是傻了,出于大家闺秀的涵养,还是忍了回去。
      “禾儿的祖父和父亲被杀多年,那些东南大族未必肯买一枚印的账,千秋印只有在禾儿身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沈庭和道。
      “可……禾儿本就是我们的女儿啊。”张氏不明就里。
      “禾儿现在是我们的女儿,日后嫁人呢?”沈庭和反问。
      张氏更加糊涂了:“嫁了人……也是我们的女儿啊,这跟沈延年又有什么关系?”
      沈庭和并不回答,只撂下一句:“如何能让禾儿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做沈家、张家的孩子,你自己好好想一想。”便拿上官帽牙牌去了衙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松鹤延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