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十三章 ...


  •   人皮书的封皮上刻着一行简单的字「Ad infinitum」。
      ‘永无止境’这一拉丁短语还活用在英语之中,却并非用来表达明快的情绪,而是掺杂一直看不到希望的感觉。例如有些课程会让学生觉得下课铃声响起是遥遥无期之事。

      行壹翻开了这本书草草翻了几页,它可能是用古英语书撰写,这也就意味着她看不懂其中的内容。不过,起码可以确定两点,此书内页也全都用人皮所制,好消息是它不带一丝怨气与阴气,正常的与一般书店里出售的书没有差别。

      轰隆的雷鸣声响起,而比雷声来得更快的是闪电。
      闪电的光不只划破了纽约阴沉的傍晚夜空,急促来去的光亮穿透了书店的落地玻璃窗,又以刁钻又古怪角度射向地下室的铁楼梯。

      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外加遇到了插座闪起火星,继续在地下室停留显然并不妥当。

      行壹将人皮书与记事本一起放入背包快速离开地下室,再把一楼的电源总闸拉断后看向窗外的街景。
      雨势来得很凶猛,行人虽是撑着伞却根本起不到多少遮挡的作用。天色将会越来越暗,这样的雨势中很难说地铁线路会否受到影响,但公交线路受到影响是肯定的。幸好背包里有面包与水,还能凑活一顿晚餐。

      与地下室大多是店主的手抄本不同,一楼散落的书大多是一些旧年的报刊杂志,还有一些曾经流行过的畅销书。

      行壹坐在窗边的木椅上啃起了面包,她没有翻阅旧报刊的闲情,而用手机想粗略查一查如今书籍市场上人皮书的流通情况。

      抽筋剥皮一听就是很残酷的行为,可是百年以来剥皮之事从未停止,有史记载起码可以向前回溯到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孙皓曾剥人脸上的皮。
      再说在南北朝年间以脑子有坑闻名的北齐统治者高家,几代君王都很喜欢搞剥人面皮之事,因为他们专门以别人的痛苦为乐。

      时间来到明朝。魏九千岁把持朝政时常动用剥皮的刑法。
      根据野史,曾经有术士在酒楼茶馆公开表态反对魏忠贤的祸乱朝纲。别人听得吓个半死,但他却说不怕百般酷刑手段。

      岂料,东西两厂耳线遍布朝野,当晚就把人给非法关押了。
      此人被滚烫的沥青淋遍全身,等沥青冷凝成固态,是以锤子敲击。那就得到了一张与沥青同时脱落的人皮。活生生的皮肉分离。

      行壹曾经亲自超度过那位的术士亡魂。皮是身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皮与肉身的关系是密不可分。古语有言要入土为安,如果死后皮肉分离,就会有不得超生的可能,那位术士的亡魂正是因此难入轮回。
      然而,世间之事是无奇不有。若非说皮肉分离不利于灵魂的安息,可是埃及木乃伊的制作却是要取出身体的大多内脏掏空只留心脏。所以凡事没有绝对,正如这本人皮书上不见任何的阴气。

      不过多时,行壹大致查到了一些人皮书的情况。她看来不太可取的皮肉分离之事,在欧洲并非是恐怖故事里的桥段,反而曾一度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流行产物。
      比如十九世纪流行起用人皮做书籍的封皮,取其永垂不朽之意。还有凭证在世,哈佛保存了一本人皮古书,据说是用无人认领的女尸表皮支撑。

      都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历史。

      行壹关了手机页面揉了揉眉心,她并不是食古不化的人,也觉得海纳百川很好,但有时还是难以接受西方的一些风俗习惯。
      以人皮为书皮想要求得永远不朽,要是一个没处理好,只怕是阴魂附着于人皮上消散不去。那么除非让皮肉重遇,否则持书者就会永无止境地与阴魂共舞了。

      在地下室发现的古书封皮上正刻着‘永无止境’,那么究竟是什么没有尽头?

      这会不得不将初入地下室时那种似乎被打劫过的模样,与这本藏在铁楼梯夹缝里的人皮书联系在一起,是不是有谁在找一本书才将地下室翻成了一团乱?

      ‘咚咚咚——’
      此时,门口的人骨风铃又动了。有人在敲玻璃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第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