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NB家传手艺 ...

  •   村长三言两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叶八妹,原来在叶八妹和叶六壮出门去高山村不久,有人来徐水村传消息说徐水村有人掉高山村山崖下了。

      村长问那人是谁掉下去了,那人表示不知道谁掉下去了,但是有人看见是一男一女,女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男的是个成年男子。

      听了那人的话,村长想起叶六壮下午来家里借牛的事情,再结合那人的描述,当下就慌了,觉得掉下山崖的俩人八九不离十就是叶八妹和叶六壮。

      他送走传消息的人,急急忙忙前往叶八妹家的水田,将消息告诉叶大壮等人。一路上,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不到半个小时,整个徐水村的人都知道叶八妹和叶六壮掉山崖去了,现在生死不明。

      农村都有些不为人知的求安秘法,所谓的求安秘法指的是祈求平安的秘法。徐水村的人都以为叶八妹和叶六壮遭难了,故而挑选了村里十几个壮年男女到村门口喊人。

      不是一个一个喊,是所有人隔半个小时喊一次,众人齐喊叶八妹和叶六壮的名字,直到有准确的生死消息传回村里,才会停止喊人活动。

      这是徐水村流传了几百年的秘法,据传叶家祖宗曾经用这个方法喊回了科举路上糟了难的秀才公,因而这个秘方一传就是几百年,传到了现在。

      这个喊人秘法是否真实有效至今还是个未知数,众人聚齐在村门口,不过是求个心安而已。

      听了村长的话,叶八妹非常感动,从他们出发到现在起码有两个多小时,而村里人放下农活喊他们喊了两个多小时,这份情谊是怎么还也还不清的。

      叶八妹走到人群中间,清了清嗓子高声喊:“谢谢各位侄子和侄媳妇了,今晚到家里吃饭。”

      徐水村的人都姓叶,往上数三代,大抵都是亲戚。来的十几个壮年男女中有村长的儿女,有叶爱民的儿女等等,都是沾亲带故的人。

      村长接腔:“都听你们八婶娘的,今晚就去她家吃米糕。”

      米糕顾名思义就是大米捶打而成的糕点,这是一道去晦的食物,晦指的是晦气,像叶八妹和叶六壮这会被传遭了“意外”,等于是沾染了晦,需要打米糕拜神求祖宗,神灵去除晦气。

      众人沸腾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该吃什么味的米糕。

      回到家,推开门的刹那间几个儿子媳妇一涌而出,看到叶八妹的当下,以叶大壮为首的几个儿子扑向叶八妹,抱成一团。

      叶八妹挨个摸了摸后脑勺,从叶六壮怀里拿出买来的三条鱼干,举起道:“都别哭了,今晚吃酸菜鱼米糕,春秀去准备陈米,冬兰去清洗石舂,红梅去招待客人。”

      她扭头看向几个眼角泛红的儿子,笑了笑道:“你们也别闲着,陪客人聊天去,别怠慢了客人。”

      说完,叶八妹提着鱼干走进厨房,放下鱼干,发现后边跟了条小尾巴。她将叶国文抱了起来,亲了亲他的脸颊道:“文文怎么不说话?”

      叶国文亲了叶八妹一口,奶声奶气道:“奶奶,娘说奶奶出远门了,会给国文带好吃的回来。”

      叶八妹顿了顿,她忘了给叶国文买糖了。

      她颠了颠叶国文,哄道:“对啊,奶奶买了鱼干,文文今晚就能吃到好吃的酸菜鱼米糕了,开不开心?”

      叶国文想起米糕的滋味,不由自主地舔了舔舌头:“开心。”

      叶八妹抱着叶国文往外走,走到门口将叶国文放下,哄他道:“奶奶要开始做晚饭了,文文去院子里找叔叔伯伯们玩好不好?叫叔叔伯伯给文文讲故事。”

      叶国文扬起下巴:“讲食人婆的故事吗?”

      食人婆的故事是乡间流传的口头故事,讲的是某村里的一个阿婆喜欢吃人,她会揣着糖果挨村挨户地骗小孩,但凡被她骗回家的孩子,都被她吃了。

      后来村里有个少年识破了她的真面目,想了个办法将她沉入水井,随着岁月的流逝,久而久之,食人婆的身体腐烂,化成了吸人血的蚊子和水蛭。

      叶八妹嗯了一声,点头道:“是的,去吧,去院子里找叔叔伯伯们吧。”

      叶国文不疑有他,迈着小步,蹦蹦跳跳地往院子走去。

      哄走了叶国文,叶八妹拿着竹篓去储存间拿酸菜,这些酸菜都是夏天才积的新鲜酸菜,比之陈年酸菜较为爽口,没那么酸,很适合做汤。

      积酸菜用的是瓷缸,一个瓷缸里面装有四五十斤的酸菜,算上家里人,她需要准备三十来个人的分量,要拿五斤左右的酸菜。

      每个瓷缸上面都有标志,她不认识字,所以在瓷缸上做了一些自己认得的标志,比如说一画就是今年的酸菜,两画就是前年的酸菜,三画就是前前年的酸菜。酸菜不能久放,这些酸菜当中最久远的是大前年的酸菜,也就是四年前积的酸菜。

      拿好酸菜,叶八妹提着竹篓去天井,这些酸菜需要用井水浸泡半个小时。

      在她提水的时候,春秀提着一桶大米走了过去,放下木桶,拿过叶八妹手上的绳子道:“娘,我来。”

      叶八妹松开手退到一边,看着春秀手起桶落,三两下就提起来两桶水。

      一桶水用来泡酸菜,一桶水用来洗米,提完水后,春秀将大米洗了三遍,扭头问叶八妹:“娘,是直接用木架蒸吗?”

      往年蒸米糕都是叶八妹一手包办,她的几个媳妇在娘家的时候只学了蒸米糕的皮毛,嫁了人又没做过米糕,都不太知道该怎么弄。

      叶八妹点了点头,心里转了转,决定教春秀做米糕。

      她都一把年纪了,也不知道还能做几年米糕,这些一辈传一辈的手艺,还是早早的传给媳妇比较好。

      叶八妹走在前面,春秀提着木桶跟在后边,叶八妹一边走一边道:“做米糕不难,总的来说只有两步,第一步是蒸,第二步是舂,这两步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操作。”

      春秀一脸认真地看着叶八妹的后脑勺,心里嘀咕着叶八妹说的两个步骤。

      “娘,您教教我,等我会了,下回就不用辛苦您了。”

      叶八妹转身,慈爱地看着春秀道:“行,今天就教你做米糕。”

      春秀欣喜不已,眼角藏不住笑意。

      叶八妹指向灶台和木架:“先来说第一步,蒸大米有两个忌讳,一是不能用水,二是不能太干。但是不用水不表示没有水,你看我们家的木架都是有缝隙的,为的就是让水蒸气从缝隙中进入蒸笼内,从而与大米产生反应。你先将大米放到蒸笼上吧。”

      春秀点了点头,提着木桶上前揭开蒸笼的盖子,将木桶里面的大米倒进蒸笼,用手将大米扫开,随后关上盖子。

      叶八妹看着她,见她每一个动作都没出错才道:“第二个忌讳是不能太干,这个不能太干说的是火候,以前有人为了赶时间,用大火蒸大米,结果将所有的大米都蒸干了。你记着,蒸大米一开始要用猛火烧开水,水烧开后用温火,等到闻到饭香味后就要取出柴火,用炭火慢慢焖。”

      叶八妹走到旁边抱了一捆芒草和一捆木柴,蹲下将芒草放进灶台,取出火柴点燃芒草,然后将细小的木柴放进去。

      见木柴着了,她站起来道:“火生好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春秀一脸严肃走上前,双眼紧紧盯着灶台里的火,双手陆陆续续地往灶台里面放芒草和木柴。

      过了十几分钟,蒸笼冒出淡淡的水蒸气,叶八妹提醒道:“水烧开了,转温火。”

      春秀闻言将灶台里烧着的木柴取出一半放到隔壁灶台,又拿木钳将之前烧出来的木炭钳了出来,然后回头看向叶八妹。

      叶八妹看了看火,又伸手探了探蒸笼的上空,直到手心铺满水蒸气才将手收回来道:“火候可以了。”

      她将手伸向春秀,解释道:“想要知道火候够不够,可以用你的手去试探。我刚才将手放到蒸笼上空,几秒后我的手上面就布满了水蒸气,这说明火候可以了。你试一试。”

      春秀放下手上的木柴,站起来伸手到蒸笼上空,几秒后,她的手心铺满了水蒸气。她收回手,钦佩道:“娘真厉害!”

      叶八妹笑了笑道:“哪有多厉害,不过是多煮了几十年饭而已。”

      这话颇有点我吃的饭比你吃的盐还多的意思。

      春秀观察着叶八妹的表情,见她的笑容里面没有掺杂其他意思,这才松了口气,跟着笑了笑:“反正我觉得娘很厉害。”

      叶八妹扭头看向蒸笼,蒸笼上的水蒸气越飘越多,以至于整个厨房弥漫着半透明的烟雾,她开口道:“可以撤柴火了。”

      春秀言听计从,快速将木柴从灶台里面撤了出来,撤完后问道:“娘,您怎么知道可以撤木柴。”

      她心里有疑问,刚才叶八妹说要闻到米香味才撤柴火,但是她并没有闻到米香味,怎么就要撤柴火了?

      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NB家传手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