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抉择日 ...


  •   第二日启程,大军复行三日余,距京城尚有几里,沿途水患不断,刚下地的庄稼种子经大水一冲,芽儿皆烂在土里,和珅默默叹了口气。

      和珅:“儿子,爹有话同你讲。”

      润之安置好永琰,着人看顾照料,遂弃辕换马,行至和珅身侧。

      “这些秧苗还能长出来么?”

      “不能了,”和珅对润之说,“今年的雨季来得实在有些早,雨水密集,粮食芽子还不曾破土……恐怕是荒年。”

      润之在京城生活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富庶以外的生存条件,这才真正明白,原来各地官员上书中所呈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许倶是虚与委蛇之词。

      “若遇荒年,朝廷会如何应对?”

      “雨季若来的早,往往后半年多伏天大旱,庄稼无以存活,边境便多饿殍,瘟疫滋生。”和珅以手牵润之缰绳,令两人马匹靠的近些,“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朝廷到九月下旬会统一开仓放粮,建铺施粥,派银布药,救助难民,但往往杯水车薪,不能解其万一。”

      “长此以往,难民数量岂不是要逐日增加,灾情愈发严重?”

      “荒年不会持续太久,待到三九一场大雪,掩埋残骸,驱除疫情,自然有其缓治之法。”

      “缓缓而治虽是一法,难情总也无以缓和,殉难者倶是无辜百姓。”润之垂首,想到元瑞与尹壮图,道,“就像边境征战,年年要打,征人却再不能归,他们又做错了何事?”

      和珅语重心长,“世间万事,本就如此周而复始,贫民百姓会死,九五之尊一样会崩。于此玄黄之间,人命不过沧海一粟,且无论对于何人皆极铁面无私、公正不阿,征人若为正道身死、为自己所坚持之事、所怀重之人而死,为知己死,便也死得其所、死而无憾了。”顿了一顿,“重要的是,我儿是否能将有限性命活得有所意味,不至来日悔憾。”

      温吞的阳光令人昏昏欲睡,润之下意识地回过头,看了一眼尚且沉睡的永琰,光芒金粉般洋洋洒洒,烘托勾勒出他年轻英俊的面庞,润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难得我儿有这般济世之心,来日爹为囡囡在圣上面前求个官职……”

      和珅话及此处,却突然想到什么一般,似乎即将触及最难以启齿的话题,眉目间显出一瞬痛苦神色。

      “爹?”润之伸臂相扶,“怎么了?”

      和珅屈指抵于眉心,疲惫道,“我儿……长大了,也该到成家立业之时。”

      润之耳边似有大石轰然坠落,胸膛里突然生出一种极度不祥的预感,好像心口破开一方洞穴,呼呼灌着冷风,有什么东西正在迅速流逝。
      正当此时,左右御林军肃然道,“和大人,前方城门,京城已至。”

      润之举目望去,只见汉白石门巍峨耸立于官道尽头,城门之下,赫然两排锦衣卫左右分立。刘墉站在正当中,神色怪异,似笑非笑,身后左右两名宦官,颔首垂眉,各手捧一卷圣旨,朱玉描金,中藏天子之言。

      润之只认出,其中一人正是陪伴圣上长大的从龙太监,陈尽忠。

      和珅翻身下马,捏了捏润之的掌心道,“走罢,儿子。”

      刘墉上前两步,将一把宝剑横端,举过头顶,剑刃锋芒毕露,寒光凛冽。

      “天子剑在此,佞臣钮祜禄和珅,还不下跪叩头!”

      天子剑一出,如圣上亲临。

      变故来的太快,润之甚至来不及反应,和珅跪倒,十二万御林军同时屈身,双膝触地,山崩地裂一般震耳欲聋。

      和珅双手呈出虎符,刘墉接下,对着阳光仔细端详片刻,目露贪婪羡色,不住咋舌。

      “今日若非托和大人的福,内臣恐怕是一辈子无缘见这兵符——”旋以天子剑戟指永琰,厉喝一声,“见兵符与天子剑,如圣上亲临,御林军听令,给本相将这乱臣贼子拿下!”

      后侧御林军一拥而上,将昏迷中的永琰从板车上拖拽下来。

      御林军肘部抵住永琰肩胛,将他两臂压制住,面朝下按进泥里,永琰神志不清,眉头紧促,伤口受力崩裂,血渗出外袍,霎时染红半边肩颈。

      “不——!”润之大喊一声,便要冲将过去阻拦,刘墉暗使颜色,锦衣卫瞬时出动,以臂相阻,将其团团围住,令他不得靠近永琰身侧。

      “刘墉!”和珅道。

      “我看谁敢碰他——”戚威爆吼,旋跳出来助阵,润之拼死相抗,二人拳来腿往,毫无章法,锦衣卫不敢动手,唯恐伤了世子,只以胸臂相抵,重拳之下,竟被他生生破出一条去路,徒留戚威与锦衣卫缠斗一处,被极快制伏。

      润之向前激冲,骤然腹间受力,朝后拖拽,受伤的脚踝难以支撑,润之化拳为掌,猛地断劈而去——

      掌风凌厉,终究停在和珅颈畔三分,再不敢近分毫。

      和珅道:“润之,不要闹了!跟爹回家。”

      润之绝望嘶吼,“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抓他!!”

      “爹!!为什么!!!”润之死命挣脱,眼睁睁看着永琰血流如注。心头刀砍斧刻一般疼痛,心中不断呼唤:琰哥!醒过来!快醒来!

      刘墉见状,笑道,“老臣劝世子还是省省力气,十五皇子私屯兵马,意图谋反,证据确凿!圣上雷霆震怒,此番命老臣前来捉拿,旁人避嫌尤恐不及,世子反倒挣命似的往上凑。”眼中狡猾算计之色浓重,“早听闻世子与十五皇子交好,情谊甚笃,尤在亲兄弟之上,不知这私屯兵马一事,可也有参谋之份呢?”

      润之心头巨震,怎会如此,竟被人发觉了?如何被发现的,到底是何处出了差错?知道这件事的还有谁?润之越想越乱,一时头痛欲裂,脑海中忽然回荡起父亲先前说过的话。

      ——但你可知道,他既投胎在帝王家,即便再偏安,也总躲不得夺嫡。

      ——爹爹不愿意,眼见你走向那地步。

      “住口!无耻老儿!”和珅怒道,“此事与我儿无关,休要信口雌……”

      “这件事情是我做的!你们把他放了!”润之坚决道,“是我指使永琰屯兵!是我帮助他招揽兵马!是我挑唆他造……”

      啪——!

      挨打的刹那间,润之口中满是血腥味,耳中嗡嗡鸣响,他的头受力偏向一侧,眼睛却始终看向父亲,脸上的疼痛如同烈火灼烧,心中又是冷,又是痛,终于说不出话来。

      和珅扬起的手不住战栗,厉声呵斥道,“是谁教你说这般混账话!”

      “好一场父慈子孝的好戏。”刘墉口中啧啧作响,朝和珅道,“你我做了快二十年同僚,朝廷纷争不断,本也无需彼此为难,这事既圣上亲口说了与你钮祜禄一族无关,天子一言九鼎,上命难抗,老臣即便忠心赤胆冒死劝谏亦是无用,不如互给个台阶下,今日留一句,省的来日难堪。”
      刘墉略作停顿,继续道,“老臣这里有圣上亲述两道圣旨,今日和大人也在,便当做个见证。”

      “这第一道圣旨么,圣上仁慈,即便深知十五皇子早有反心,依旧顾念着骨肉亲情、血浓于水。赐嘉亲王乌苏富庶之地为封郡,许他一世无权有势的闲散王爷,天恩浩荡,但途中重镣还是少不得,形式总要走的。”遂挥挥手,“来人呐,伺候嘉亲王戴上镣铐,好生送往封地,路上若有什么闪失,圣上必要怪罪。”

      御林军将重镣抬来,扣住永琰手腕脚腕,亲王重镣足五十二斤,镣铐铁锈倒刺丛生,瞬间便将其皮肉碾破,鲜血蜿蜒而下。

      润之疯狂颤抖,胸膛如被利器穿刺,眼中蓄泪,竟从未有一刻觉得自己如此无能,他双膝跪地,如同紧紧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哽咽着恳求父亲。

      “爹,救救他,他身上带着伤,此时重镣发配必死无疑!儿子知道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不听您的话了,求求您,救救他这一次,就当是……救我……”

      和珅心中动容,眼眶通红,几度想答应儿子,却因事关全族性命而不得不狠下心来。

      此时情势危急,这人他不能救也不得,一旦相救便会被视为谋逆一党,在场御林军皆是见证,刘墉现有兵权在手,即便先斩后奏,亦可在圣上面前明哲保身。

      和珅蹲下身将润之抱进怀里,拍着他的后背,不断轻声安抚,“囡囡不怕,不怕啊,跟爹爹回家,一切都过去了,回家就好……”

      “和大人不忙,老臣这儿还有第二道圣旨,此乃天恩,世子可听真切了。”

      刘墉面皮绷紧,皮笑肉不笑,“烦请陈公公宣旨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抉择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