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三十九章 ...

  •   送走了孩子们,赵瑜开口问妻子原委。
      “哎!”大长公主叹口气:“此事说来话长。”
      当年先太子重伤不治身亡,府里留下了不少儿女。不过,景帝最后选择了一个侧妃的儿子立为安亲王,而放弃了嫡子,给出的原因是嫡子品行有碍,宗亲们一致同意,这些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李潮的风评的确不错。”赵瑜知道这个人:“这些年安分守己,是个实诚人。”
      “恩。”大长公主点头:“确实是个好孩子。”
      两人对他并不怀疑,不过大长公主心中有一点担忧却没有跟丈夫提及。
      一个月后,太子的腿很明确不能恢复原状了,朝堂中开始有换储君的声音了。大臣们觉得,反正万岁爷你儿子多,换一个一样,我们继续忠心。
      景帝从最初的愤怒到如今理智回归,也知道不能让一个瘸子登上皇位。只是就这么让大儿子退位,当爹的不甘心,于是帝王和大臣们开始了拉锯战。
      时间越长,折子越多,不光是京城的,就连各地的刺史、都尉们也加入了战队,景帝孤身一人,异常愤怒!
      “老子的家产,老子愿意传给谁就是谁!”景帝破口大骂:“一帮兔崽子!”
      景帝接连给妹妹去了几封信,却不见回音,就知道妹妹的意思和大臣们一样。于是不得不慎重考虑谁来接替太子之位。
      因为帝王的松动,朝中大臣开始站队,支持端王的居多,睿王的也不少,作为另外一个嫡子诚王到没有几个人支持的。
      看着臣子们每天争来斗去的,景帝疲倦极了。为了早日平息朝堂,景帝召了宗亲、大臣共议此事。
      大臣们的意见无非是睿王李源和端王李沼两者选其一,这是景帝可以接受的。只是宗亲们的态度可就迥然不同了。
      以齐王李烁、福王李炯为代表的强烈支持安亲王李潮。给出的原因很简单:先太子的儿子,正统!
      先太子不是被废,而是重伤去世,临死前帮景帝搬倒了楚王,所以景帝对先太子府一直很看顾,对跟随先太子的人一样重用,却不想十多年后出现了这么一个局面。
      按理法说,李潮是有继承权的。大臣们被突然起来的局面给震住了,敢情景帝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是在为先太子守着江山,将来交给人家儿子啊!
      当年景帝突然杀出来,奉旨登基,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大臣们不敢妄言,不过,看宗亲们的态度,就知道景帝一定答应过先太子什么事情,否则先太子的人马为什么全部支持景帝呢?
      这次局面真正僵住了!不是睿王和端王之争那么简单了!
      景帝沉默,商议没结果,散会!
      薛阁老隐约感觉不对,急忙与大哥闭门商议,接着给外甥女去信。
      大长公主同时收到了来自京城的几封密信,意思大致一致。宗亲们希望她支持李潮,大臣们则更期盼大长公主能支持景帝的儿子。
      出人意料,对于此事大长公主沉默了,罕见地不表态。
      连赵瑜都纳闷,这个问题对妻子来说,很简单啊!肯定支持景帝的孩子,先太子与大长公主又没有什么交情。不过作为当世能与薛无尘齐名的人,肯定不是傻的,选择了不问。
      薛虎想起当年,隐约知道点事情,却不敢肯定。与弟弟商量,薛阁老很果断地打断他:“兄长,此事无凭无据,千万不可乱猜!”
      对于母亲的态度,几个孩子聚在一起讨论。
      “按理,母亲早该表态了,母亲的话,宗亲们也是要听一听的。”谢同骁很纳闷母亲的沉默。
      “说不定里面有隐情呢?”谢同烁与两位哥哥姐姐道:“万岁爷都不表态,说明李源跟睿王在他心中的地位差不多。”
      嘉福郡主吃惊地看着弟弟,烁哥儿分析的一点不错。这些年凡是景帝下来的赏赐,睿王、端王有的,安亲王一定有,各种待遇也只比太子差了一点点。当时大家都觉得景帝礼遇先帝后人,如今细想,感觉到丝丝的不对。
      谢同穗与京城时间少,并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想问,可大家都不开口了。
      与几个孩子一样,赵瑜也猜到了几成。
      当年太子去世后,没多久太子妃病逝,太子嫡子没有了后盾,说他品行不行,也没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封了李源为安亲王,府里就由其母亲任侧妃做主,景帝给这位侧妃封了一品夫人,地位超然。
      安亲王府一直非常低调,任夫人当家后,遣散了没有子女的先太子女人们,留下的都集中在后院,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走动,家规严格,赏罚分明。李源与诚王年纪相仿,是一个很内敛的人,诚实有礼,无论宗亲还是大臣对他评价都不错,任夫人把他教导的很好。
      要说这位任夫人,当时在京城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是伯爵府的嫡女,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过目不忘,文笔犀利,善谋略,也算奇女子一名。可惜,也不知道是谁算出她有凤命,被太子知道了,就公然给抢进府里了。先帝知道后,只是轻轻罚了儿子,同时封了个侧妃。
      任夫人入府之后,抵死不从,后来太子失去了耐心,反正在府里养着,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太子府的奴才向来高捧低踩,过了不多久,潇荷居的饭菜无论品种花色各方面明显下降,分到房中的各种首饰布匹简直与任府的下人穿戴差不多。忍了一段时间,任夫人把喝的醉醺醺的先太子带到了房中,一个月之后,任夫人传出喜讯。虽然太子府很多女人嫉妒,但是人家一夜得子,也是本事。
      先太子倒也仁义,叮嘱太子妃好生照顾,任夫人在潇荷居安心养胎,出门的次数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哪知夜防日防,临近生产的时候还是被一个丫头不小心撞了一下,早产生下了李潮。幸好孩子健康,先太子忙于应付楚王,把这个丫头打死了事,也没有深究。
      任夫人刚刚生下孩子的时候,太子妃还提防她,后来见她毫无争宠之心,先太子也不去她院子,渐渐放心下来。就这样,任夫人带着孩子安静度日,一直熬到了先太子出事,景帝登基,幼小的儿子被封安亲王。
      要说能够了解任夫人点滴事情的,承恩公郭家算一位。作为夺嫡的障碍之一,承恩公日夜盯着太子府,但凡有事发生,郭家很快就知道了。任夫人一夜得子,承恩公当年是有所怀疑的,不过后来没影响景帝夺位,也就不了了之了。如今,亲外孙受伤,默默无闻的安亲王突然杀出来,承恩公立即着人重新调查当年之事。
      另外一个就是谢家,作为楚王的左膀右臂,谢国公对太子府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心思与承恩公大致相同,只要不妨碍大事,这些小问题,不值得重视。可眼前这个局面,不得不让谢国公召来谢二爷、谢三爷密商。
      “公主什么态度?”谢三爷向来为大长公主马首是瞻。
      “截止目前,公主没有表态。”谢二爷告诉弟弟:“据说连薛阁老都没有收到公主的回复。”
      谢国公到底经历的多,告诫儿子:“此事有异,静观为宜。”
      接着把当年任夫人得子的经过告诉了两个儿子。谢二爷问:“这个儿子确定是先太子的?”
      “八成不是。”谢三爷随口接话:“哪那么巧呢?”
      说完三个人愣住!不是先太子的,却能好好的活着,还活的那么顺当!把先太子的嫡子都给挤到一边去了,这孩子的爹不言而喻!
      谢国公急忙看看门外,确定无人,才放下心来。怪不得大长公主不发言,原因在这儿啊!
      “倘若此事属实,怕是要乱套了。”谢国公忧心忡忡:“安亲王若执意如此,帝王身后怕是要遭到史官口诛笔伐了。”
      安定侯府虽然在丁忧,可事关女婿的大事,宋灿没有闲着,毕竟家世源远流长,人脉丰富没多久就对事情有了大概的了解。急忙叫来儿子、女婿商量此事。
      “如果调查结果没出岔子,李潮是你亲弟弟。”宋灿告诉端王:“这就是你父皇为难的原因。”
      接着把了解的事情详细告诉了孩子们。
      任小姐在家的时候,偶遇到府上做客的八皇子,两人一见钟情,尤其任小姐,对这个落魄皇子既心疼又爱慕,得知他没有正妃,就想着能被赐婚,自己府上门第也相当。没成想半路杀出一个先太子,横刀夺爱把人给抢了。任小姐是看不上太子的,以死相逼,至于和八皇子如何成的事情,估计太子府也有八皇子的内应,后来珠胎暗结,只能借助先太子生下李潮这个孩子了。
      端王大吃一惊,原来还有这么一段!怪不得李潮从小父皇就格外关注,时常考察其功课,原来也是亲生的啊!
      同样的,高尚书动作也不慢,当了那么久的吏部尚书,人际交往朋友众多,很快也知道了隐情。
      连同泰和公主得到的消息两方一对,便拼凑出了当年的实情。
      “对安亲王不可有任何敌意。”高尚书交代睿王殿下:“除非万不得已,安亲王绝不可能登上大宝之位。”
      后宫几位娘娘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郭皇后隐约记得当年任小姐喜欢找敬惠郡主玩耍,要说与帝王是否有事,她也不敢肯定。至于兰贵妃、彤贵妃更无从知晓。
      因为得了家族中的劝告,几位娘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闭口不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