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
-
因为两位皇子的亲事有着落了,景帝分别给两个儿子封王,二皇子李源封睿王,三皇子李沼封端王,吩咐工部、礼部为两个儿子开府设邸。
方尚书选了几个宅子,都是以前王爷、公主去世后,闲置下来的。规格、摆设相当的不错,景帝挑选了两处,让工部抓紧时间开工修葺,两个儿子都不小了,该成亲了。
襄郡王盘点了一下国库的老本,到底没舍得多掏银子。景帝知道这位堂兄的性子,从自己私库里拿了银两补贴两个儿子建宅子。
大长公主吃了两位侄儿的封王酒之后,旧事重提,跟哥哥告别要去太原。景帝又挽留再三,最后商议,两个侄儿成亲的时候,必须回来,大长公主满口答应。
“赵瑜那个混蛋!”景帝在大长公主一走,就开始骂人了。刘公公装着啥也没听见,笑呵呵地给景帝端茶倒水。
嘉福郡主非常坚决的拒绝了与母亲同行。大长公主反复劝说,然而,小郡主这次是铁了心不去。大长公主犹豫再三,将女儿托付给谢国公、柱国公,才启程西去。
对双生哥哥的存在,嘉福是没有什么感觉的,不如四皇子贴心,也没有堂兄弟谢同辉、谢同烁亲近,千里迢迢去看他,尤其是哥哥的出现,生活发生了巨变,嘉福心里是抵触的。再者,蔓姐儿从小得谢国公疼爱,在谢光厚去世不到一年的时候,她是不愿意离开爷爷的。
这次去太原府,大长公主仍然低调地微服出行。
很久没有见到儿子了,大长公主又抱着李骁不可撒手。
见母亲又回来了,李骁也很兴奋,跑前跑后的给母亲端茶倒水,并且演示新学的武功、剑术。看着儿子红扑扑的小脸,敬惠大长公主一路风尘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晚餐的时候,赵瑜不请自来,坐在李骁旁边,听到儿子喊义父,大长公主微微皱起了眉头。赵瑜好像没发现似的,对李骁照顾有加,喜欢吃什么菜,喝什么茶比她这个当娘的了解多了,两人也异常的和谐亲近。远看,真以为是一对父子呢!
按理,李骁应该喊赵瑜一声表叔,可是众人似乎都忘了这一茬,尤其是赵瑜,对抢自己媳妇的表兄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如今不介意抢他儿子来养养。
大长公主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儿子原本跟赵瑜就有三分相像,如今整日生活在一起,言谈举止不自觉地效仿他,就更像了两分;二是显然儿子更推崇这个义父,对自己只是亲近,没有敬佩之类的感觉,想想自己在帝都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多少重大决策都是自己与皇兄商议决定的,谁看见自己不是一脸的崇拜,如今在儿子面前,似乎只是一个温和的母亲。大长公主看着对面那对嬉笑交谈的“父子”,温婉一笑。
赵瑜虽然跟李骁说着话,心里想得可是对面的女人,这个让自己魂牵梦绕十多年的女人,如今就这样静静地安详地坐在自己对面,真是从前想都不敢想得事情,赵瑜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一点。
薛无尘被忽视了一晚上,外甥女看儿子,儿子看义父,义父看外甥女,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自己算哪根葱啊?
不稀吃了,薛无尘起身自己走了,你们爱怎么看就怎么看!
对于他的离席,三个人毫无违和的感觉,尤其李骁,这个舅爷爷平日里严肃地很,走了更放松。
赵瑜将话题转到李骁平日里的生活点滴上,大长公主果然上当,慢慢地与之交谈起来。尤其对儿子以后的教育问题,大长公主更加上心,所以听的非常仔细、认真,时不时插话讨论。
李骁因为崇拜赵瑜,所以只要大长公主与义父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总是站在义父这边。面对儿子,大长公主格外宽容,儿子开心,当娘的也就开心了。
接下来的日子,只要李骁在,赵瑜不离左右,薛无尘嗤之以鼻,却没有干涉。
渐渐地,李骁练剑,赵瑜陪着大长公主下棋;李骁写字,赵瑜陪着大长公主读书;李骁休息,赵瑜陪着大长公主逛街。。。。。。
大长公主截止目前也就经历了谢光厚一个男人,而且还有一个相好的小老婆的男人。哪里比得上赵瑜一心一意讨她欢心,尤其年少时候还有几分情分在,简直就是老树逢春,枯木发新芽。
李骁十一岁生辰的时候,赵瑜送了他一把真剑,小少年兴奋地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大长公主也给远在帝都的女儿捎了礼物回去,嘉福很懂事的给哥哥也送了礼物。李骁对这个妹妹也是陌生的很,见妹妹给自己捎了东西来,有些惭愧。
薛无尘看不得赵瑜日子过的顺心,当初先帝在的时候,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天天斗的死去活来,如今虽然相安无事了,却也喜欢给他添一点堵。
“贤弟,你如今孤身一身实在是凄凉,不如为兄当一回媒人如何?”薛无尘这一开口,把辈分就给整乱了。
赵瑜当然不会上当,一方面多谢他的好意,一方面不经意地透露给了李骁。当儿子跑来说舅公要给义父找媳妇的时候,大长公主便知道这两人又掐上了。
“子明也该成家了。”大长公主一边落子,一边帮小舅舅打击一下赵瑜。
“嗯。”赵瑜答得痛快:“臣也等了这些年,不差一时半会儿了。”
说不过,最后尴尬的还是自己,大长公主干脆不参与了。
景帝按时给妹妹送简报,朝中大事也会提交,嘉福郡主的近况更会说上几句。住了一年,大长公主有些想女儿了,再者睿王、端王要成亲了,一个头年尾、一个新年头。
吩咐郭丛武几个人留守,薛无尘陪着大长公主返京。这是他离开京城后第一次回家,心情是很激动的。
李骁不肯跟母亲回京,对于帝都的众人,他还是有些畏惧的。赵瑜留在太原府陪他,并帮助郭丛武等人主持工作。
嘉福郡主对母亲很是想念,早早的等在城门口迎接。
大长公主见女儿一年多长高了不少,身体也不错,笑着揽入怀中:“娘的女儿长大了。”
母女俩进宫,景帝看见妹妹七色不错,显然这一年过得很好。高高高兴兴组织了几个亲近的人一起给妹妹接风。
太子来的晚一些,府上侧妃有孕,反应却一直很厉害,太子不放心,回去看了一眼。对于侧妃比太子妃先行怀孕一事,大长公主是有保留意见的,不过,太子高兴,当姑姑的何必多言。
四皇子已经快十五了,有了少年郎的模样,听闻前阵郭皇后派了个貌美的宫女过去,被他打了出去。见着姑姑,规规矩矩的行礼,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调皮模样。
午膳后,众人散去,景帝留妹妹商量事情。
“阿欣,老四的心思你觉得如何?”
怪不得老实了,原来有事相求啊。大长公主对女儿嫁入皇室没有兴趣,尤其给郭皇后当儿媳妇,大长公主从内心是抗拒的,不过敬惠没有一口回绝,这些年女儿和四皇子朝夕相对,万一真有感情呢?
晚上母女俩说私房话,大长公主笑道:“睿王、端王一成亲,你四哥哥就该说媳妇了,到时候他可不会那么疼你了,涌哥儿要和他媳妇亲近的。”
嘉福郡主毫不在意:“给四哥哥找一个通情达理的,别耽误我们去他府上玩耍。”
这是没有意思的节奏啊。大长公主又从侧面问了问,自己都替四皇子心塞,感情这些年,这丫头真把他当亲哥哥了,完全没有一星半点的男女之情。
正好自己也不准备跟郭皇后结亲,大长公主第二天就回绝了哥哥的提议。说女儿将来找个合适的少年,安稳度日即可。
景帝也在思考,嘉福郡主真嫁入皇室,肯定会破坏几个儿子之际的平衡,凭着自己对蔓姐儿的喜爱,不知不觉就会偏心四皇子。既然妹妹不同意,给四儿子另外选人吧。
四皇子等了几日没消息,就知道事情不顺,心情格外低落。
郭皇后也是不愿意和大长公主结亲的,见景帝不再提及,放下心来。
睿王的婚礼,严格按照规格来办,淑妃娘娘谨慎,反复叮嘱一定不能越制,更不能与当初太子殿下的标准平齐。
自从赐婚后,睿王多次放下身段去吴尚书家中拜访,却几乎没见着吴小姐。接待他的不是吴尚书就是吴大少爷,他的准岳父。搞得睿王殿下很郁闷。眼瞧着马上要成亲了,睿王殿下表示很期待新娘子的到来。
吴小姐也曾试图给郭二少爷捎信,被永安侯截获及时交给了吴尚书。尚书大人感恩的陈了这个天大人情。回府之后严令儿子媳妇看好孩子,再不可闹出任何风吹草动的事情。
永安侯私下里赶紧给儿子去信,询问此事。郭丛武对吴家小姐没什么印象,更谈不上任何交情,永安侯终于放心了。对于儿子老大不小找媳妇的事情,儿子说自有主张,反正长子已经有儿子了,嫡孙两岁多,儿媳妇又怀上了,永安侯表示,老二你自便吧。
好不容易挨到了婚礼当天,吴家严防死守一般,终于将吴涵姿送上了花轿。
三天后回门,睿王殿下居然没有一起陪同,吴家人一颗心忐忑不安。
淑妃娘娘得知以后,召见了睿王妃,无关风月的聊了一些家常。发现这个儿媳妇冷冰冰的,毫无新婚的喜庆,顿时纳闷。找了儿子问,睿王殿下一声不吭,搞得淑妃娘娘一个头两个大。
大长公主听闻之后,对女儿道:“这是个不懂事的,以后离远点。”
因为二哥哥不喜,嘉福郡主对这个嫂子就不大认可了,听了母亲的话,点头称是。
“记住,书读多了,就傻了。”大长公主有几分鄙视:“真以为自己有通天的才华呢。”
“太师祖家出了这么一个闺女,真是连累大家了。”
没出一个月,景帝给睿王赐下两个侧妃,当真打脸,吴家人羞愧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