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几年一次的招兵总是很热闹,本来觉得很大的县城立马就显出了不足:街上人来人往,来报名的,来打听的,送人的,已招收的,部队上招收的干部们身后总跟了一屁股人。
      这热闹持续几天,大队人马整装出发,县城就再次沉寂,熙熙攘攘的人群眼见就少了。
      于英妮觉得十四那年的招兵特别热闹,原青山是那年走得,他想去部队上见世面,还想考军医学院。他的志向高,惹火了他爹也不回头。
      老头一辈子学中医,祖传的学问,想不明白生个儿子咋这么倔,非要去看看那西医是啥道道。
      咱一辈辈的没见过啥器械,不也照样活命救人?
      可是儿子咬死嘴不服,“你能耐那么大,大妮儿他爹的病咋就治不了?说不定人西医就能治,我在外头跑的时候打听过。就是咱没药。”
      老头一口气憋得喘不过来,摸过笤帚疙瘩要打,“你本事了,敢瞧不起你爹。大妮儿她爹不是治着呢吗,咋说救不了?”
      “救得了,几年了?还是老样子。她都没学上了,她爹再不好,她家还不知道啥样呢。”原青山边躲边回嘴。
      “你个毛头小子,管的还宽。你就是为了她爹去的?”
      “爹,”原青山没辙,“你到底是不服我去学西医,还是不服没治好人家?我就是想看看西医有啥长处,看看那点儿比咱强。我也没说就不干中医了呀。如果顺便治好大妮儿她爹,那不是更好嘛。医者要有仁心,这可是我头一天磕头认你做师傅那会儿你说的。”
      大妮儿当年考上了县一中,可是她爹的病越来越重,家里负担重,她娘一狠心就让她退了学,回家帮着挣钱。为了她爹的病,还硬是省吃俭用,让她跟了一个本家远房表叔学医,不过是存了一丝念想,大妮儿哪天能看病了,把她爹治好了也说不定。
      原青山的爹是县上有名的大夫,这几年也没少给大妮儿家开药,可是终归去不了根,反反复复又靠了这些年,从去年开始,病势越见重了。
      原青山原先就替大妮儿可惜的不得了,县一中呀,小小的丫头楞考上了,可是上不了。再看她爹那难受劲儿,她全家跟着遭罪,外出时就上心打听治法。他年纪小,没什么成见,听人说西医有独到之处,就千方百计借了些书来看。越看越觉得有乾坤,本来是好奇,慢慢地学医的那股天性压抑不住,就惦记着出去学习。要考医学院,老爷子肯定不答应,干脆跟部队走,先出去,再考军医。本想瞒着家里,老爹怎么都知道了。
      老人既气儿子要离家远走,不守祖业,也气他瞒着自己。你咋知道我就一定拦着你呢?西医看就看吧,过两年,把自家这摊学精了,再出去看也不迟。这都快走了,家里还不知道,要不是去给部队上干部看病,顺便聊了两句,人家说他儿子人小志大,他得等队伍出了城才晓得儿子参了军?
      “你走,你出了这门就别回来。我看你翅膀有多硬。”看着儿子倔着头不肯服软,老头的脾气也压不住了。青山他娘想劝都插不上嘴,扎撒着两只手,不知道说点儿啥。
      青山跪下给爹磕了个头,“爹,我知道你咋想的,我不该瞒着你,可是错过了这次,下次还不知道啥时候有机会。我打听过了,这次的兵往上海去,学医的机会比日常那些多。等我学成了,就回来,还干咱们这行。”
      老爹扭头不理他,青山一咬牙,站起身,转身去西屋捡了几件家常衣服。他娘想拦,被他爹一句,“让他去,别求他。”给拦在了屋门口。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出了门,往部队驻地去了。

      过了一天,部队招完兵,就要出发了。
      青山娘不放心,瞒着老头子又拾掇了几件大衣服和一些吃食,赶着送了来。青山看着娘皱的打不开的眉心,故作轻松,“娘,你放心,我当几年兵,见识了世面,学成了医,退了伍就回来孝顺你们俩。到时候我爹的气儿早就消了。”
      他娘瞅瞅他,也不能让儿子走得不放心,笑了笑,“行了,别哄我了,有那精神,多给你爹写几封信。”
      “肯定写。还有,娘你有空帮照看下大妮儿她家。我看她爹可不太好。”青山有些忧虑。
      他娘又瞅瞅他,“不亲不友的,你操那么多心。”
      “娘,你不知道,大妮儿聪明着呢,要是能上学,学医,指定不比我差。就是可惜了。”
      青山娘听他语气,一片纯真,松口气,“行了,知道你好心。我照看,你别操心了。”
      青山嘿嘿笑两声,又感叹,“可惜呀,要是爹能教她就好了。爹也不寂寞,大妮儿也能学东西。”
      “你别想了。你爹祖传的手艺,不传外人。何况一个女娃。我看你别疯魔了。收拾收拾,老实跟部队走吧。”青山娘敲敲他头。
      青山吐吐舌头,“我就这么一说。爹的脾气我还不知道。不过看他跟大妮儿也能说上俩句,想想过个干瘾就是了。”
      自己儿子的痴傻劲儿上来,青山娘暗叹口气,又叮嘱几句,到底不能跟着去,只得回家。

      第二日部队出发,大妮儿倒是听到了消息,提了些小食来送行。因为自家爹的病,还有那年水里遇的险,大妮儿一向觉得青山跟大哥似的。她在家里是老大,从未被平辈的这么照顾过,心里跟他的亲切竟然跟家人差不多了。
      这时看青山穿着新兵的衣服,跟平日的样子大大不同,才意识到他就要远离了,以后会啥样,谁也说不准。泪意就有些刹不住。又不好当众哭,又怕给青山添堵,只好拼命眨眼。
      青山看她那难受样子,一时也想不出怎么开解。直到车快开了,才说,“你别担心,等我找到治你爹病的法子,就给你来信。”
      大妮儿点头,车开了,使劲儿跟他挥手,十几辆大卡车开动,满街的土扬起来,迷了眼,那泪水就下来了。

      炎炎烈日要下山了,还没看到村子,原青山有点儿累,不该大中午头出发。毕竟几年没回来了,习惯了南方的湿热天气,乍一回来,有些受不了这种干热。
      已经走了一下午,照大妮儿娘说的和她信里写的,应该快到了。不过这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和庄稼地可真让人发毛。
      青山正边走边四处看,后面传来赶驴车的吆喝声和驴子的打喷声。田间道窄,他赶紧侧身站到田垅边,让后边的车过去。走了一路没遇见个人,正好,打听一下,看看路没走错吧?
      后边的驴车上来了,赶车的大爷瞅了他一眼,没搭讪,接着赶路,青山赶紧出声,“那啥,大爷,打听一下,这是往孟庄农场去的路不?”
      大爷嘘住驴车,“是呀,你是当兵的吧?去农场干啥?”
      “你们农场有个赤脚大夫叫于英妮,对吧?”
      听了这名儿,大爷的嘴立马咧开来,“是呀,她在俺们农场。你找她?”
      “嗯,我是她同学,回家探亲,顺道儿来看看她。”
      “那还客气啥,上车上车。你可遇对人儿了。我就是回农场去的。于大夫的同学,怎么地也不能不拉上。”边说边探身把他的提包接过去,又把车栏上垫上一件衣服。“快坐快坐。”
      青山有些不好意思,“大爷,不用垫。我坐哪儿都成。看把你衣服弄脏了。”说话间在车辕上寻个空坐下。
      大爷不高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是于大夫的同学,就是俺们的客人。”硬是拉着他坐到了车栏上。
      “你是不知道呀,”大爷赶着驴上了路,边跟青山唠嗑。“于大夫人才好呢。这十里八乡的,哪家没找她瞧过病?那都是药到病除啊。”
      青山暗笑,这大爷也太玄乎了,哪个大夫敢说自己药到病除?大妮儿虽说勤学,到底年纪小,又没正经上过学,说她和气可亲,对病人尽心尽力,他相信,说她医术多么高明,他就没得说了。
      “小伙子,你别不信。”大概看出来青山不太在意,大爷不干了,“就说头年玉米抢收那会儿,我家大丫头跟着在地里忙活了一天,到晚晌忽然一头栽地里,脸色儿跟灰土似的,眼看着都没气儿了。人于大夫来了,二话没说,找了枚铜钱,蘸着水从头刮到脚,那红紫的斑出了一身,立马就有气儿了,人也醒了。再拿针扎扎手指头,就能站起来啦。你说神不神?”
      青山听得满面笑容,“是呀,反应及时。是个好大夫。”那女孩子估计是中暑了,大热的天儿,地里忙活一天,玉米叶子遮天蔽日,地里一丝气儿都不透,要不怎么说是青纱帐呢。人进去了,就跟进了蒸笼一样。小小女孩,最易气血虚亏,不中暑才怪。大妮儿反应快,刮痧板不在身上,用了铜钱,那东西带齿儿,刮起来更刺激。中暑虽说也能要人命,只要处理及时得当,一般不会有问题。这大爷没见过大病,怕自家丫头没了,这就把大妮儿当神医了。也是,自家的孩子自家疼,哪家爷娘不这样。那青纱帐里闷热,大妮儿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大爷听青山这么说,觉得他认可了自己的说法,更来劲了,两人一路聊个不停,基本上农场里的事事儿,大妮儿这几年的日子差不多听了个全。

      大妮儿来农场是县里老干部下乡时点的名,说她技术好,人和善,又机灵,带着省心。于是大妮儿县医院实习刚满没多久,就跟着来了农场。
      青山参军不到一年,大妮儿爹就去世了。那时他还没上军医学院呢,治病的方子没打听着几个。听了这个消息,满心里说不上啥滋味。
      大妮儿信里很少提起她爹的过世,不过信里跟他讨论医学更勤了。还说自己没治好自己爹的病,这辈子一定好好干医,把别人治好。青山相信以她的悟性,学好不成问题,有人教才是重点。跟家里写信时,不时地提上那么一两句。据他娘信里说,他爹虽然没说要收大妮儿做徒弟,明里暗里还是教了她不少东西。
      现在听着大爷说起来,好像大妮儿在农场行医,有些针灸还有中医的知识,娘没骗他,爹看来真是教过她。不枉自己信里讨好认错。前几天刚到家,老爷子还没好脸色,可是已经没了火气,不过是一口气还咽不下,这几天好多了。爹果然是嘴硬心软呀。

      到了农场,大爷执意吧他送到医务室,谁知门锁着,大爷拍拍脑门,“我这记性。今晚乡里开会,还有演出。于大夫扮铁梅,估摸着这会儿去了乡里上妆了。走,先去我家吃饭,咱一起去乡里。”
      青山失笑,大妮儿还会演戏?铁梅,刚强劲儿倒是有几分像。
      跟着大爷回了家,一家子听说于大夫的同学来了,恨不得拿出所有的好东西来招待。要不是赶着看演出,大娘的那只芦花鸡就保不住了。
      吃过饭,一家子拉上青山往乡里走。路上碰见不少同乡,都是来看“于大夫扮铁梅啥样”。
      乡里的院子不小,人也不少,小小的台子,搭得简陋,用布幔遮住,上首有几盏电灯照着舞台。
      青山没跟着往前挤,在后面的一个小坡上站住,视野还不错,锣鼓声响起,布幔拉开,铁梅跟奶奶站立当众,诉说着革命家史,灯光不太亮,铁梅上的妆也不太重,依稀能看出当年那个女孩的轮廓。一举一动,有些紧张,却也透着股倔劲儿。那双眼睛抬起往台下一扫,仍然如记忆中一样明澈动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 19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