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赏赐 ...

  •   次日,便是朝会日子。太和殿上,站着整齐的班列。百官山呼万岁之后,开始奏事。

      先是各部官员出列奏了几件要事,便无其他。仁泰帝正要宣退朝,御史台时远走出班列道:“臣有事禀奏。”时远是一个小御史,出身寒门,平日是个极低调的官员,其他御史时常为了博个青史留名参人,但时远十分胆小懦弱,几乎不曾参过谁。今日他站出来,颇出人意料。

      林如海睫毛微抬,扫了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众人。果然有几人或是几不可见的耸了一下肩,或是不自觉的挺了挺脊背,这几人皆是昨日莫修给的名单上的人。林如海一面感叹莫修果然能力出众,一面轻轻晃动了一下左腕,腕上的天珠串子轻微的转动了一下。

      只听时远道:“臣要参前江南河台、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大人贪赃枉法、目无法纪、鱼肉乡里、欺男霸女……”时远一长串的罪名念下去,语调抑扬顿挫、显是对林如海之恶行十分愤慨,但许是林如海先入为主,林如海始终觉得时远这一篇话,倒像是在背书。

      仁泰帝耐着性子听完,又问众人说众位爱卿怎么看。

      尹山听了,忙不迭的走出班列又说了一篇林如海的好话,说什么林大人刚直不阿、一心为民、拯救江南百姓于天灾,于国有功。今日被别有用心的人编排谣言,实是残害忠良的恶行,没有证据的谣言不足为信,望皇上替林大人做主。若非莫修派的人亲眼看见尹山从林府出来后去了王尚书家,林如海都险些被这篇话感动了。

      有了时远和尹山抛砖引玉,朝堂上就林如海贪赃枉法一事讨论起来。但此事传言虽烈,到底没有证据,朝堂上颇为僵持。此时,工部尚书王茂安站出班列说:“臣以为,要证明林大人清白,容易得很,林大人若是为官清廉,想来也不惧查验。此事不用劳动刑部;林大人此刻并未卸任兰台寺大夫,此事也不宜御史台参与;因而微臣以为三司里头,大理寺适合出面彻查此事,只林大人是朝廷命官,并非戴罪之身,便是大理寺出面,也只适合派几个官员到林大人家中详查一番,为的是证明林大人的清白。”说着,王茂安微微看向林如海道:“常言道,白日不做亏心事,夜里不怕鬼敲门,本官看来,林大人刚直不阿,只怕并不怕查验。”

      王尚书是工部尚书,年纪七十有余,向来稳重公允,威信极高,他这番话说出来,文武百官颇为信服。于是有便不少中允的官员出来附和,劝林如海退一步自证清白了。

      但林如海情知这不过是另一个圈套罢了:大理寺官员进了林家门,谁知道会不会无中生有的查出什么来;便是什么都没查出,大理寺官员上了门,有心人再次煽风点火,生出姓林的如果当真清廉,怎么官家又到林家搜查了,可见谣言不是空穴来风的闲话,这看似公允的一查,日后必是后患无穷。

      仁泰帝听完,抬头问林如海道:“林卿家看,此法可行否?”仁泰帝面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皇上发问,林如海便不能不表态了。王尚书了解林如海此人,列侯之后,书香门第,最重气节。新荣之家或许为了好不容易挣来的前程,让大理寺搜查,但林如海这样的累世之家,宁愿辞官归隐。

      王尚书担心的是仁泰帝升林如海为工部左侍郎,下一步便要彻查工部,因而只要林如海辞官,他便算达到目的。如果林如海自恃问心无愧,让人搜查自家,定会被查出什么。工部掌全国屯田、河工、矿产等事,因涉及巨大利益,其中盘根错节不知有多少勋贵、权臣涉及其中,又有多少不堪入目的阴司,若是一应挖出来,干系重大不说,其牵连之广,后果不堪设想。因而王尚书绝不能让林如海进入工部。

      此刻朝堂之上,众人都在等着林如海如何作答。却听林如海道:“皇上,臣问心无愧,自不怕查证。但臣并非戴罪之身,恕臣不能无故接受搜查。”林如海一面说,一面伸手入袖,在腕上天珠上寻了一颗有凹痕的,摸着其中机关,将那粒中空的珠子打开,天珠手串是杜九娘交给他的。

      仁泰帝点头道:“爱卿此言甚是,若是为国立功之人,因着几句无端流言不受嘉奖反受猜疑,以后谁能尽心为朝廷立功?今日之事不必再提,着赏工部左侍郎林海白玉如意一对,赤金如意一对。”

      林如海忙上前领旨谢恩。皇上赏赐如意的意思,便是林如海行事符合圣意,若是诸臣再提,便是违背圣意了,因此大小官员皆闭了嘴。

      仁泰帝不是大圣大贤的明君,但也并非昏聩到被臣子牵着鼻子走。林如海是他亲点到江南的,若是立功回来便遭陷害,以后谁还敢尽心为自己办事?因而这句话君威甚严,百官尽皆噤声。他会护着林如海,也是昨日林如海面圣之后便想好的。

      仁泰帝又扫了群臣一眼,宣了退朝。

      百官不敢再有异议,称是将退,仁泰帝却一眼看见王尚书脸上有异,因而开口道:“王尚书,你脸上怎么了?”

      朝会之上,众人皆是面圣的,因而仁泰帝第一个看见王尚书脸上异常。退朝旨意已宣,众人皆可活络了,仁泰帝此言一出,众人齐刷刷的转头望向王尚书。只见王尚书的一张老脸之上,一个淤青的巴掌印清晰可见,但却半点不肿。王尚书往脸上摸了一把,并未发现异常,心中正觉莫名奇妙,却转脸看见兰台寺中丞尹山脸上亦出现一个掌印。王尚书心中一惊,暗道:难道我亦是和尹大人一般?

      正在此时,又听礼部尚书道:“尹大人脸上怎么也出现了掌印?”朝堂之上脸上出现掌印的并非只王尚书和尹山二人,还有几人亦是这次背后造谣林如海的幕后主使。此刻虽无镜子,但是只看别人脸上的掌印,便能想到自己的形状,脸上出现掌印的众人又惊又怒又羞愧,恨不能找个地缝钻下去。

      林如海暗道:杜九娘的药果然厉害,忙伸手入袖合上腕上天珠的机关,一片混乱中,并无人注意林如海手上动作。

      朝堂之上,虽是唇枪舌剑,但绝无人动手推搡之事,文武百官多少双眼睛看着,王尚书等人脸上突然出现掌印,绝非人为,倒是奇事一桩。

      仁泰帝想着昨日林如海面圣说的一番话,又想着甄贵妃到牟尼院求的签,今日出现异象,难免联想到神佛之事。只他乃一国之君,断不能无端乱疑鬼神,因而虽是退朝了,亦是传了太医来诊治。

      忙乱半日,太医院众人束手无策,只开了些活血化瘀的药。至于为何众人脸上无缘无故的出现掌印,太医院众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王尚书等人羞愧难当,用袖子遮脸上了车,忙不迭的赶回家中。

      次日辰时,戴权亲到林府赏了四柄如意,既是御赐,有脸色的人家皆是明白了仁泰帝的态度,也情知林如海绝不会毁于几句流言,先时有心远着林家的亲友世交难免心中暗悔。

      却说林如海回到家中,忙摘下手上天珠手串,还给杜九娘,又口中连连称谢。莫修见了林如海脸上对那手串避如蛇蝎的神色,便知先生打开手串机关后必然出现了诡异事情。

      杜九娘见状,将手串取在手中笑道:“别不识得好东西,这手串里面的麒麟香是解毒的,你这么怕做什么?”所谓医毒不分家,杜九娘既是学了一身神医本事,自也有一身出神入化的使毒本领,只赛华佗虽是江湖人,却极是正派,平日不用阴毒手段罢了。

      林如海听闻手串是解毒的,疑惑道:“这是解毒的?那怎么我打开机关,王茂安等人脸上就出现掌印了?”

      杜九娘向莫修一指道,你问他。莫修才将昨晚的安排道来:原来杜九娘配置好毒液之后,浸在了好几副天丝手套上,便将天丝手套交给了莫修。

      莫修并未使人潜入王尚书等人家中,而是派了心腹装作醉汉,躺在几人上朝的必经之路上。车夫见路上有醉汉,难免停车,王尚书等人难免撩窗查看,这时候另一个戴着手套的醉汉撞过来,在王尚书等人脸上轻轻一摸,当时察觉不到什么,只当被醉汉冲撞,并不在意,却不想已是中毒。

      王尚书等人脸上中毒后,并无异常,半月之后毒才会发作出来,奇痒难当,满脸溃烂。半月之后才发作,谁会想到半月前早朝路上遇到的醉汉搞鬼?此事可为神鬼不觉。林如海寻机打开天珠机关,反倒是放出麒麟香替这些人解了毒,只一粒天珠中麒麟香有限,太和殿又大,药效越发有限,只能将王尚书等人中的毒解去一半,本是深入肉里的毒散在皮上,才会出现淤青。

      林如海听完,心下吃惊,又问:“那毒解一半会是什么后果?”

      杜九娘一噗嗤笑道:“毒解一半,已无大碍,不过脸上掌印洗不掉而已,并无其他影响。若是要全解也无需解药,只需自己掌嘴一百下,将乌青的淤血打散,脸上由淤青变为红肿,也就好了。林大人放心,隔几日,使个什么和尚道士传个解毒法子,他们只当受了阴司报应呢。”

      杜九娘这话说得轻飘飘的,林如海听了却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杜九娘平日看着娇艳柔弱,这折腾人的法子当真促狭。

      日后有个跛足道人说了个有关妄语掌的故事,打妄语的人受神仙惩罚,脸上会留神仙掌印,自己掌嘴一百下,同时口中高声忏悔自己说过的诳话,可解此掌。本朝确然有一僧一道四处渡人,因而对此深信不疑的人不知凡几,只去王尚书等人家里的跛足道人却另有其人。这些皆是后话。

      却说次日,黛玉便又接到了外祖府上的来信,说老太太已经大好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赏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