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双珠凤·送花楼会(3) ...

  •   看过虞孟梅的表演后,陈云笙唱起戏更加卖力了。不管日场夜场,有唱词还是没唱词,她都卯足了精神头演。别的演员只要临时有事不能演出,不管文武正反,男女老少,她都愿意顶替。剧场不演出的时候,她又会自己过来跑圆场、练身段。这疯魔劲头让剧院的人都吓了一跳。大家唱了这么多年,也见过不少勤勉的人,可是跑龙套都疯成陈云笙这样的却是少见。师姐王桂花有次还旁敲侧击地问她,是不是乡下家里有困难,才这么不要命?

      陈云笙不好意思和师姐说她那点隐秘的小心思,只说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想多多学习,才算是糊弄过去。

      她这番努力没有白费。她在科班打的底子就好,嗓子也亮,现在又成了百搭(注1),自然不缺上台的机会。台上多了,再经常跨行,演戏渐渐得心应手。剧团见她演得好,还肯用功,也愿意把戏份吃重的角色给她。时间一长,观众便开始注意到这个新面孔了。

      年轻小姑娘,扮相清丽,演戏认真,还天生一副好嗓。这样的人,观众很难不喜欢。唱戏是靠本事吃饭的行当。功底过硬的人只要得着机会,很容易一路飞升。到四一年春末的时候,陈云笙已经能在这小剧场唱二肩旦了。

      即使这样,她也只能算是初露头角,和虞孟梅这样的名伶还是没有什么交集。而且夏季很快到了。有地位有名望的演员这时候都要去歇夏,虞孟梅当然也不例外。看来这一年,她还是不大有机会认识这位当红小生。

      名角纷纷歇夏,观众却还有看戏的需求。剧团中下层的职员也需要养家糊口,因此很多人愿意在这时节组成临时班底演出。夏天虽是淡季,却也是二流演员最好冒头的时候。

      陈云笙很早就决定不歇夏。师姐王桂花对她的勤奋很是赞赏,鼓励她说头几年虞孟梅没这么红的时候,也经常在夏天组班演出。不但如此,王桂花还在中间牵线,帮她介绍了另一个小剧团的二肩小生李玉琳。

      她和李玉琳一拍即合。两人搭档,很快凑齐了一副班底。民国三十年夏天,陈云笙第一次在上海当上了主演,剧目是《双珠凤》。

      选定这部戏后,陈云笙和李玉琳还进一步决定,要按虞孟梅的路数演。这固然有陈云笙的一点私心,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李玉琳能学虞孟梅的唱腔。虽说只能学个七分像,李玉琳的台风也不及虞孟梅潇洒,但是在虞孟梅离开上海的一个月时间里,应该足够为他们吸引一批虞孟梅的戏迷。倒是陈云笙自己和梁艳芳的声线相差太远,和李玉琳反复商量、推敲之后,她觉得不必一味模仿梁艳芳,倒是尽可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说不定还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半个月紧张排演之后,临时班底的大戏就轰轰烈烈上演了。

      事实证明,她们的决定十分正确。虽然也有非虞孟梅不听的死忠戏迷,不过多数人并不介意在虞孟梅缺席的时候退而求其次。两人排演的《双珠凤》大获成功。自然也有部份戏迷批评李玉琳只得其形,没有虞孟梅本人的风骨,又说陈云笙唱得完全不像梁艳芳。批评归批评,她们这部戏的票房却是奇佳。陈云笙虽然没学梁艳芳,但其唱腔动听,嗓音甜美,最初的不适之后,不少观众也认为她的唱法有一定特点。这为她赢得了不少关注。陈云笙也第一次拿到大笔丰厚的包银。

      第一出戏成功后,两人再接再厉,又紧锣密鼓地排了另一部大戏《珍珠塔》。

      这也是老戏,也仍是虞孟梅演过的。这部戏说的是官宦之子方卿家道中落,去襄阳找姑母借贷,却被姑母羞辱,愤然离去。幸而表姐陈翠娥得信,假借送干点心之名暗赠珍珠塔。姑丈陈培德也闻讯追到九松亭,将女儿许配方卿。不料方卿回程途中,珍珠塔竟被人劫去。方卿冻饿雪地,为人所救。劫匪典当珍珠塔时被陈府发现,得知方卿下落不明。后来方卿赴试得中,乔装再到陈府,最终令姑母愧疚,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戏和《双珠凤》不同。文必正虽然卖身为仆,却只是为了找机会向小姐示爱,实际上还是一个贵公子。《珍珠塔》却是真正的穷生戏。陈云笙还没看过虞孟梅的《珍珠塔》,怎么都想不出她那浊世佳公子的派头演方卿是什么样子?

      李玉琳却是看过的。排戏时她告诉陈云笙,虞孟梅演技精湛,唱作俱佳,尤其中间《跌雪》一折功底极深。当初她就是凭着《珍珠塔》一炮而红。陈云笙听得惊奇不已。这虞孟梅到底有多少神通?

      惊叹归惊叹,戏还得排。八月初,李玉琳和陈云笙的《珍珠塔》上演。

      因为有了《双珠凤》打下的基础,这一次戏迷的购票热情有所增加。更可喜的是,观众们已经适应了陈云笙的唱腔。即便这出戏并没有很多的花旦戏份,陈云笙的《赠塔》和《哭塔》还是获得了不少好评。

      一个夏天的忙碌,让陈云笙收获颇丰,靠着这两部戏积攒了一点名气不说,还无意中将她自己的名字传到了一个关键人物的耳朵里。

      ***

      相比之下,虞孟梅的这个夏天过得不太顺心。

      在上海,她是虞孟梅,是大红大紫、呼风唤雨的名角;回到乡下,她叫虞瑞华,是个普通人家的女儿。

      父亲是中学□□,薪奉微薄却很有读书人的自觉。当初他就极力反对女儿学戏。偏偏虞孟梅胆子大,偷偷从家里跑了,到女子科班拜师学艺。刚出科的那几年,她还没有成名,每次回家总免不了被父亲冷嘲热讽,说她自甘下贱。如今她红遍上海,父亲又嫌弃她在上海认过房娘,抛头露面,是沾染了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哪怕他们现在住着的大宅是虞孟梅出钱修建翻新的,父亲仍然认为女子唱戏不是正道。

      虞母倒是不像虞父这样严厉,对女儿这几年的辛苦也看在眼里。然而她终究也只是个乡间妇人,总想让她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安稳稳过日子。

      若只像以往那样念叨几句,虞孟梅忍耐一下也就罢了。谁知昨天母亲竟然期期艾艾地和她说,隔壁王婶有个侄子,人很老实,也读过书,如今在县里当职员,问她有没有兴趣见一见?

      虞孟梅气极反笑,上海多少富家公子追求,她都不屑一顾,如今竟要她和一个小职员相亲?

      见女儿不吭声,虞母苦口婆心地劝道:“瑞华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这唱戏能唱一辈子么?还是找个好人家过日子是正经。”

      在母亲的絮叨声中,虞孟梅寻思着,是不是找个由头提前回上海算了,哪怕是去赵家陪干妈打牌,也不会比在这乡下家里更无聊。

      可巧,她正要找借口离家,吴太太就给她发了一封电报。虞孟梅看完电文,二话不说,当即辞别父母,打包回上海了。

      吴太太只比虞孟梅大两三岁,性子十分活泼。上海的太太戏迷里,虞孟梅也就和她是真正要好。吴太太夫家虽然尚算宽裕,却绝没可能让她大手大脚花钱。若没有缘故,她不会给自己发这封电报。可恨她为人捉狭,电报里又不明说是什么事,只神神秘秘地告诉她有惊喜,让她早些回上海。

      虞孟梅左右不想在家里待了,便借着吴太太的名义回去上海,看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到了上海,放下行李,她就直奔吴家。

      她来得这么快,倒叫吴太太吃了一惊:“你今年倒回来得早。还以为你怎么也要歇满一个月。”
      “不是你说有惊喜么?”虞孟梅不客气地在沙发上坐下,“最好是真惊喜,不然可对不起我这一路的风尘仆仆。”

      吴太太亲手泡了茶,眉开眼笑地从厨房走出来:“我告诉你,绝对是真惊喜!”她把茶杯放到虞孟梅身前,笑着问:“去年春天的事,你还记不记得?”

      “去年春天……”虞孟梅想了一阵,仍是一脸茫然,“什么事啊?”

      “你还真是贵人多忘事,”吴太太嗔怪地瞪她,“大概三月初的时候。我们一起去赵家打牌,路上听见有人唱越剧。我当时觉得怪好听的,还想进去打听,你拦着不让。我后来还埋怨过你几次。记起来了吗?”

      “哦,那件事啊,”虞孟梅笑了,“怎么突然跟我翻这笔旧账?”

      “你那时不是说,迟早会知道是谁,让我等着吗?”

      虞孟梅一本正经地点头:“好像是这么说过。”

      不过那小姑娘还太稚嫩,怎么也要再打磨个两三年吧,不知道吴太太心急什么劲。

      “还真让你说准了,”吴太太婀娜地一个转身,从客厅抽屉里拿出一张戏单,仪态万方地拍在桌上,“我前几天找着这个人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双珠凤·送花楼会(3)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