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烽燧 ...


  •   诸云晓想了想,里胥等于居委会下属网格员,置啬夫是快递小哥,田啬夫是继续种田,果然还是管理烽燧的部啬夫比较有意思。

      第二天孟言赵居延都尉报到的时候,直接把诸云晓带了过去。

      居延都尉下属有四位侯官,分别是殄北、甲渠、居延、卅井,分管居延一带120多座烽燧。因为孟言主要负责屯田工作,诸云晓便挑选了离他最近的甲渠侯官下属的部啬夫。

      确定好了岗位,问题来了,诸云晓今年才十岁,年纪太小,就算破格也无法上任。好在距离额济纳河畔不远有两座烽燧,管理者是一名老兵,居延都尉看在孟言的面子上,安排诸云晓跟着那名叫做宰父治的老兵,先熟悉工作。待到两年后宰父治返乡,诸云晓便接管他的工作。
      诸云晓在照片里看到古代烽燧的时候,它们已经被漫长的时光风化成了黄沙上不起眼的残砖和黄土圪瘩。此时展现在他面前的烽燧不同于他的既定认识,是一个四四方正的钻楼,长得像他儿时在沿海山上见过的炮楼,而且有两层。

      上面用来瞭望和燃烧烽火示警,下面则是中空的小院,驻守的戍卒吃住都在里面。

      宰父治带诸云晓过去看了其中一间小房间,除了放下一张床外,只剩下一个人可以横躺下来的空间,这个小小的房间就是诸云晓以后的值班室,轮到他值守的时候,他晚上都要和普通戍卒一起住在烽燧下面。
      诸云晓还注意到烽燧墙体四周的沙地上,插着两到三排木桩,顶端都削尖,看起来像是某种防卫工事。

      “这是用来抵御敌人的吗?”诸云晓问。

      “你说得没错,我们管这些木桩叫做虎落。”宰父治回答,“有了这个,敌人很难突然发起袭击,我们可以在他们接近的时候就发现敌情。”

      “原来如此。”烽燧外表虽然稳重,但却并不平安,因为它担任着告知和传递敌情的重任,如果敌人想要偷袭整个居延地区,可能会派先遣士兵先攻击、摧毁烽燧。

      诸云晓随宰父治登上烽燧顶端,居延塞沿线土地非常平坦宽广,即使站在只有两层楼高的烽燧上,就能极目眺望到很远的地方。

      这座烽燧位于额济纳河南岸,在它的北面,是河西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漠,在它的南边,是被整个烽燧体系守护着的军队垦区,可以看到穿着战袍的士兵手拿锄头,在忙着松土,在地里栽种下在整个居延地区都非常昂贵的瓜果。

      “作为部啬夫的职责,就是每天巡视这两座烽燧,注意是否有北方的敌情,如果有的话就点燃狼烟吗?”诸云晓根据他在现代积累的历史知识提问。

      宰父治摸了摸他花白的胡子,爽朗地大笑起来:“孩子,若是只有这样,你未免把我们边防的任务想得太简单了。”

      “那还要做些什么呢?”诸云晓虚心求教。

      “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天还要带着戍卒耕画天田。”宰父治说。

      “嗯,这是什么?”每一个字拆开来诸云晓都认得,连在一起,他却完全搞不懂“耕画天田”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带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宰父治带着诸云晓坐上河岸拴着的小船,解开绳索,用船桨熟练地划到了额济纳河对岸。

      这里依然是一片戈壁滩,原本时候不毛之地,为了守护河南的垦田,屯田士兵在这里种下了一丛丛骆驼刺,用来防风固沙。

      在骆驼刺中间行走约两百多米,两道平行的矮墙便出现在诸云晓面前,这个墙体很矮,像诸云晓这样身量尚未长足的少年也可以翻越过去,对于人高马大的犬戎士兵,想来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诸云晓思索片刻后问:“我知道了,这是用来拦住敌人的骑兵的对吗?”

      “你真聪明。”宰父治很给面子地夸道,“猜得不错,这墙的高度是用来阻拦战马的。”

      “可我还是没猜出来,耕画天田是什么意思。”诸云晓大概能知道前面两个字是动词,那“天田”应该是个名词,可这里只有隔壁和黄沙,哪有田啊。

      宰父治灵巧地跃上第一道塞墙,朝诸云晓招手,示意他也上来。

      诸云晓跳上去一看,才发现两堵墙中间平铺着细沙。

      “这个是用来看敌人的脚印的吗?”

      宰父治点了点头:“这就是我们说的天田,因为敌人经常会在夜间偷偷行动,所以每天清晨,我们都要例行日迹,也就是巡视两座烽燧之间的塞墙,看看沙面上是否有人或者牲畜留下的痕迹,从而检查昨晚是否有人畜进入我们大景的边界。我们还要随身携带券符,做好标记。”

      “原来如此。”

      “除此外,每天还要把烽燧里的武器、器物、粮食,按照每笔领取和使用的数额,准确记录在竹简上,如果烽燧需要修缮或者扩建,花费的钱也要如实记录,这些我会带着你慢慢熟悉的。”宰父治将一本纸质线装书递给诸云晓,“这个你先带回去好好读读,务必熟记在心。”

      诸云晓一看封面,蓝色稍显粗糙的纸张上用景朝文字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塞上烽火品约”,下面又有一行小字“居延都尉府造”。原来是居延都尉手下的文书亲笔抄写的如何用不同信号传递烽火,还有传递烽火相关的军令,非常详细,厚厚的一本,据说每个烽燧都有一本。

      看来在古代,即使做一名小小的部啬夫,其中的门道也是不容易掌握。

      诸云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拿着书往回走的时候,太阳快要沉落地平线,看起来好像巨大的橘红色圆盘。

      孟言去了军队驻扎的甲渠侯官防区,那是一座规模比神木里小的城堡,每五天休沐一天才能出来和诸云晓团聚。

      诸云晓一个人回到住处,也没了做饭的兴致,准备去集市里随便吃点面食。

      今晚刚好是居延地区非汉人的一个什么节日,整个集市上悬挂起了彩色的纸扎莲花灯,在夜风中左右摇曳,使得神木里看起来比白天更加温情浪漫。

      只是没有孟言在旁边,诸云晓在人群中就有些寂寞。他穿书后一直忙这忙那,以前孟言总在他身边,热热闹闹的也没觉得什么。现在突然和孟言分开,要五天后才能见面,诸云晓冒出了一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

      他有点想家了,有孟言在的时候,有些家的氛围,现在他独自一人,和小说世界的脱离感就特别严重。

      要不我在居延抽空发展一下副业,让这里更有记忆中的现代社会的气息吧。诸云晓的脑袋瓜子开始迅速地转动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烽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