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读书 ...

  •   “……

      我想音乐家大概明白自己不可能再向过去那样子存在于世间。

      他以自己的影子作为代价换取的惊世才华只是昙花一现,失去了影子,也就渐渐失去了存在感。而他从别人那里掠夺过来的影子的使用期限总是那么的短暂,他必须每时每刻计算着自己剩下多少‘时间’,才不至于又一次在所有人的视线下‘消失’。

      影子就像衣服,每个人独一无二的衣服,只有自己的影子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音乐家掠夺来的影子,与自己原来的再相似,也不是原来那一个了,总是有那么一点的不合适,使用时间由一两天到两三个月不等,越是相似,使用寿命就越长。

      每天都要紧绷着神经计算着自己剩下的‘日子’,这多么可悲啊!

      ‘消失’的威胁就像一把刀时刻悬挂在音乐家的头上,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然后呢?音乐家爆发了吗?”顾誉突然插嘴问道。

      此时时间已经滑至11月底,距离顾誉车祸已经过了近一个月了。

      奈何当初顾誉伤的太重,几乎是在死门关溜了一圈回来的,经过一个月的修养,创口大都已经开始结痂,但因为左手臂和右小腿上的骨折,以及右肩胛骨上的骨裂,还有撞击对胸肺等器官组织的撕裂损伤,虽然现在已经能够在别人的帮助下坐起身来,却也还下不了床,不得不继续躺在床上修养。

      还有刚醒来时,因为淤血压迫神经导致的视野模糊症状,虽说经过一个月,淤血渐渐散去,视力也逐渐恢复正常,但看书看手机看电脑之类的需要花费眼睛许多精力的活动,医生还是建议不要长时间进行。

      可只能清醒着躺在床上,却什么也不能做,这样的时间是非常非常无聊的,即使是顾誉,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于是,就出现了此刻病房内,秦深坐在病床边上,手中捧着一本书,口中念着的是书里的内容。

      这两天,《梦》的前期资料查询以及收集和编排已经做的差不多了。经过了半个多月废寝忘食的阅读整理资料,以及编写大纲,写作的前期准备正式宣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正式写作了。

      为了保持一个好的写作状态,决定给自己放两天假,放松一下自己。但作为一个一天到晚几乎只会读书写作的死宅,秦深完全不知道这两天假期该做什么好。

      然而,他接到来自顾春晓的,因为自认为自己长时间关注自己受伤住院的侄子以至于几乎完全忽略秦深而感觉到非常抱歉,所以打来关爱一下秦深的生活近况的电话。

      于是,他便愉快的敲定了这两天前往医院的行程。

      秦深读的是他自己写作的《没有影子的男人》,读到的内容已经是接近结局的部分了,越接近结尾,剧情便也越扣人心弦。

      秦深读着自己的作品,没有半点尴尬。但即使他身为作者极为了解书中人物情感,那读书的语调却是平静到冰冷的事不关己的冷漠,没有半点符合书中剧情的跌宕起伏。

      然而最神奇的是,就只这种冰冷而冷漠的语调,自带一股疏离感,那种冷眼旁观的气质倏然而出。与跌宕起伏的剧情矛盾而又贴合,让顾誉渐渐沉浸在其中,体味到作品字里行间所带着的某些深意。

      秦深不疾不徐的读着,顾誉却因为深陷剧情,没忍住打断秦深,插嘴询问后文。

      秦深也不在意自己被突然打断,接着读。

      “音乐家心里渐渐变得绝望,非常绝望。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然后不知道从哪一天起,音乐家不再找我说话了。

      再后来,我们们几乎完全断了联系。但我始终留意着关注着音乐家的情况。

      他一年还是开那么多次音乐会,水平还是那么的令人称赞。

      他完全做到了他当初的理想——作为一名‘音乐家’站在台上,而不仅仅是一名演奏者。

      当然,该失踪的人们还是在失踪。

      全书完。”

      “完了?”顾誉有点没反应过来。

      “完了。”秦深淡定回道。

      “所以结局就是‘即使音乐家那么痛苦绝望看不到未来,但他依旧活着’?!”顾誉的话音里终于带了些不可思议,也可以说是难以置信。

      事实上,顾誉听完这个故事的结局差点就直想骂“坑爹”。哪有这样子结局的?这就像随手一笔写下的结尾,让原本跌宕起伏的剧情戛然而止,没有半点预兆的,实在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你总结的不错。”秦深像是完全没有接收到顾誉的怨念的语气,甚至还十分淡定的赞了他一句。

      “你就是凭着这个这样的‘出人意料’的结尾拿到了奖?”顾誉继续难以难以置信。

      此刻,即使原来认为自己文化修养还不错的——家里书房有全部读过的整整一面墙壁的书——但顾誉不得不开始认为所谓的文学家都是一群让人看不懂的难以理解其思路的家伙,否则为何他会觉得那些书都白读了。

      “你又知道了?”秦深终于不再是面无表情的淡定了……他是淡定的挑了挑眉。

      “陈贺给我读了新闻。”

      秦深想象了一下,早晨的病房里,顾誉像现在这般半坐着靠躺在病床上,陈贺,也就是顾誉的助理,西装革履,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的读着报纸——上面秦深获奖作品的评论。

      然后,秦深不得不承认,这——非常有画面感。

      秦深从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以至于他卡顿了一下,表现出了对顾誉的回答无话可说的情况。

      “……”

      顾誉疑惑:“……?”我说错什么了吗?

      【突然摸不着头脑的疑惑脸.jpg】

      “没有什么,”秦深回过神来,直接的就承认了,“是我走了神。”

      秦深这么干脆的承认,倒是弄得顾誉什么指责的话也不能吐出来了,当然,顾誉也没想要说那些。他挑了挑眉,直接略过这一茬,话题转回那个“坑爹”的结局上。

      “你有看那些评委和点评人对你作品的评论吗?”顾誉反问秦深。

      他向来极少关注这些方面的资讯,可这次让陈贺收集了来“深入”了解了一下,可谓是大开眼界了一番。

      “没有。怎么了?”

      自从写作以来,除了一些亲近长辈的点评,比如奉老这样的,秦深几乎不看其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论。

      秦深觉得,作品是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难道一篇文章的缺点会被别人的极尽赞赏而抹去吗?不会。难道会有作品的优点因为别人的诋毁而使这些优点不复存在吗?也不会。

      在秦深看来,那些点评人的言论,如果是诚恳的建议或者讨论,那么看看倒也无妨,接受不接受就看个人了。然而现在的文学界,这样的“良心”的点评人少之又少,大都是被许多对文学一知半解的人们捧起来的“网红”式评论者。这些缺乏专业知识的点评人,大都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或是为了赞扬而赞扬,他们的言论总会获得普罗大宗的热烈支持,然而却是一堆毫无用处废话。

      尽管这般说来有些以偏概全,因为总有那么一些有真材实料的人的存在,但这批人的比例实在太少太少,以至于秦深不会去选择花费大力气去“大海捞针”。从一开始,秦深就没养成过看评论的习惯。

      “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看两本书。”这话是几年前秦深第一本畅销书出来时,对兴高采烈的对他念着报纸上满是赞誉的评论的经纪人许夏说的。

      “我总以为文人总是矜持的。我看那些人说是挖空了心思,极尽肉麻的夸赞你了,看得我这个外人都觉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顾誉说的这话也许夸张了一点点,但实际上也相差不远了。

      《没有影子的男人》一面市就遭到了文学界疯狂的赞誉,而当秦深获得了青年文学奖的中长篇小说的分类奖项,这个世人公认的“试金石”之后,就连之前那一小撮的负面评论也都消失不见了。

      大多数人们都是从众的,大家都说《没有影子的男人》是一本好书,就算是对悬疑类小说不感冒的读者也很难发出“这本书很难看”的言论,大多数点评人都是靠这些普罗大众的支持过活的,大家都说好,你怎么就能说不好呢?分分钟脱粉哦!

      这样的情况,那些极尽赞赏的言论的出现,也不足为奇了。

      毕竟,秦深的作品好歹是得了奖的,再怎么夸也不会夸出错误来——谁能质疑全国青年作家协会这个成立超过50年,出过无数青年才子的纯名誉性的机构的权威?

      秦深摇了摇头,没有半点被夸赞的受宠若惊,甚至是毫不在意,“这根本一点意义都没有。”

      他对这些东西的确是毫不在意,事实上,他对他刚获得的这个无形之中拔高了他“逼格”的奖项也不太感冒。

      为什么呢?

      那么获得这个奖项,给秦深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呢?对秦深来说,除了同行的认可,还有提高了大众辨识度,别的也没有什么了。然而这些能给秦深的写作带来什么好处吗?没有。

      那既然它毫无用处,那得与不得,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秦深的想法,很简单的想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读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