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一波刚平一波起 ...

  •   张若澜早就想收拾了这个点翠了,如果她没记错,姚氏摔跤小产那日,正是她跟着去伺候的,虽说按照目睹了整件事情的丫头们的说辞,的确是姚氏自己踩漏了台阶才不小心摔倒的,但一来作证的丫头俱是老姚氏身边的人,二来这点翠留在张廷玉身边,终究是个祸患。

      且不说这点翠是老姚氏的人,张若澜手下稽查司的人有几次都看点翠偷偷摸摸的往吴氏的院里钻。

      一仆二主,张若澜绝对不能容忍!只奈何点翠到底伺候过老姚氏许多年,张若澜也是投鼠忌器,一直不能对她下狠手。也是刚瞌睡就有人送枕头,今日点翠犯在了她的手上,少不得要细细的谋算一番。

      正忖度着,老姚氏便在丫头的搀扶下走了过来。

      老姚氏的年纪越发的大了,打从去年张英被任命为宰相之后,便不大爱管事儿了,一应事情都交给了两个儿媳妇去料理,只管高卧的。刚刚听丫头回说张若澜求见,还略楞了一愣。

      “澜丫头这个点儿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儿?”

      张若澜便不说话,只拿眼瞅着老姚氏身后的两个丫头。

      老姚氏也知机,挥挥手示意两个丫头出门去候着,这才端端正正的坐好了,只等张若澜回话。

      “祖母,祖母您救救孙女儿吧!”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为了表演的足够真实,张若澜还不忘借着衣服的掩盖,狠狠的拧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眼泪恰到好处的落了下来。

      “这是怎么了?”老姚氏也被惊了一跳,料想必然是有什么大事。

      张若澜便将袖口里揣着的荷包摸了出来,一路跪着蹭到老姚氏身边,一行哭,一行将事情的始末一一说了,“祖母,孙女儿虽不知这是个什么东西,但看那点翠的样子必是有什么蹊跷,孙女儿没有了母亲,只得来求着祖母分辨一二了。”

      听完了张若澜的一席话,老姚氏自是对张若澜深信不疑,一个不过十岁的深闺小姐,哪里知道这些□□事儿去?几乎没被气昏过去,强撑着稳了稳心神,暗恨点翠轻狂,“且别急,你今日的处置很好。”

      老姚氏抬手将张若澜从地上拉了起来,有些话到底不好对张若澜言明,只含混着说道,:“原也不过是个玩意罢了,你只别怕,祖母自然会处理好的。”

      老姚氏说着,将门口的两个丫头叫了进来,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便让两个丫头自去办差了。

      这边,还得好言好语的安慰张若澜,生怕出了什么差池,到时候不好对张英交代。

      不一时,丫头便回说点翠带来了,同来的还有大房的吴氏并三房的李氏。

      只可惜张若澜终究是因为年纪轻被打发了回去,没能见识到今日的好戏,不过打那之后,张若澜再也没在府里见到过点翠这个人。府里丫头私下流传的说法,似乎是点翠在言语上冲撞了老姚氏,被打发去了城郊的庄子悔过去了,可真相到底是什么,谁又知道呢?

      这不是张若澜第一次见识古代尊卑有别的制度,虽说张英府上从不磋磨下人,门风也算清正,但到底是大宅子,也不是没有一点儿的阴私,否则大房那院里刚生下儿子的赵姨娘,是怎么没的?

      接手家务的这两年,张若澜觉得自己的心思真是越发的冷硬了,在外人看来就是没娘的孩子早当家,可只有张若澜知道自己发展到如今的地步,到底是经历了多少心理上的磨砺。

      许是张廷玉也算是入了仕途的关系,今年年礼的单子比往年多加了几家,一一询问过张廷玉这几家的基本情况之后,张若澜便自己斟酌着备礼去了。

      倒是有一件张若澜想不到的礼物,这日张若霈外出回来的时候,竟给张若澜带回来一尊根雕的小女童像,一眼看去竟和儿时的张若澜很有些想象。

      “哪儿寻摸来的?”这尊小女童像个头不大,只成年人手掌大小,放在现时的张若澜手中,刚好足够把玩,张若澜便有些爱不释手起来,“哥哥不觉得这小女童和我有几分相似么?”她说着,调皮的将雕像放在腮边。

      从张若霈的角度看去,只觉得一大一小两个张若澜在对着他撒娇,有意趣的很,便也笑着回说:“妹妹只别管哥哥是哪儿寻摸来的,只说这个好玩不好玩,你喜欢不喜欢吧。”

      “哼”张若澜皱了皱鼻子,“哥哥可别卖关子了,妹妹这几日忙年下的事儿,头都要变成两个了。”

      被张若澜的形容引得发笑,得亏张若霈涵养好,这才没将一口茶喷出去,“又胡说了。”他摇头,“这个是姚敏之托我给你带来的,听他的意思,似乎是他自己做的呢。妹妹可要承他的情。”

      “我可不管那么多,我只承哥哥的情。”闻听张若霈如此说辞,张若澜更是觉得这根雕珍贵了,也幸亏张若霈不是那等迂腐的,否则这东西早就以私相授受的罪名被毁尸灭迹了。

      兄妹二人又玩笑了一阵,直到晚饭的时候这才结伴往上房去了。

      忙忙碌碌的新年很快就过去了,康熙四十年六月,张若澜正式出孝除服了。

      说是守孝三年,其实也不过是二十七个月,据说是因为母亲哺育孩子也要二十七个月的缘故。

      到了除服这日,张若澜先到祠堂给姚氏焚香烧纸,然后才回房重新沐浴更衣。

      衣服等都是全新的,提前一个月就准备下了,因着张若澜也能扎头发了,还准备了两朵绒花让她扎在辫子上,本就是个美人胚子,稍一收拾便看着格外的娇俏可人。

      而张若澜也终于准备一展身手了,目标么,自然是姚氏留下的两个钱庄。

      说起这两个钱庄,还有一段故事。

      原来,早前的时候,姚氏的父辈也曾经在京城任职过,这俩钱庄还是当年姚氏母亲的陪嫁,不曾想这姚氏的母亲只生了姚氏一个女儿便撒手人寰了,当时姚氏连满月都没过,就被姚家的老祖宗接了回去,亲自教养在膝下,后来姚氏成亲,老祖宗大手一挥,不但让姚氏将自己母亲的嫁妆一并带走了,还额外的又添了些东西。

      算下来也是经营了二三十年的老铺子了,虽然利润实在寒微,但到底是个念想,姚氏又不擅长经济学问,只要没有亏损,也便随它去了,一来二去的就成了今天的这种掌柜公然中饱私囊的局面。

      这还能忍?

      上辈子的张若澜就对账目、金钱等有着异常敏感的直觉,那还不是她的钱,这辈子好容易有了属于张若澜自己的‘小银行’,怎么能平白的放着?

      张若澜都想好了,就算是没条件将钱庄做成‘中央银行’那种监管全国银钱的大钱庄,退而求其次,将她手上的钱庄做成全国性质的连锁钱庄,也是可以的。

      张若澜是打定了主意要大干一番,没想到却在同老姚氏告假的时候,碰了个钉子。

      “女孩子家家,怎么可以随意外出?”想都没想的就给驳了回去,她们张家的女孩儿,犯不着为了一两个钱庄子,抛头露面的,平白惹人笑话。

      被老姚氏兜头的一盆水浇了个透心凉,张若澜只能寄希望与张英和张廷玉。

      张英今年已六十五岁了,身体看着大不如前,五月的时候便上了折子给康熙帝,乞休致。到底是入了康熙的眼,康熙也急于给满朝的汉官一个信号,于是在再三的挽留后,同意张英原官致仕。

      当官当成张英这样,也算是到了头儿了。

      到底是张英长期浸淫满族文化,开明了许多,便准许张若澜每月逢一可以出门,但晚饭前必须回来,身边跟着的人不能低于四人,也不准张若澜随便乱跑,若是张若澜乱跑了,便要立马拿下押送回府。

      张若澜几乎要开心的蹦了起来,点着头连连答应,恰巧今日就是二十一日,张若澜便跟张英高了罪,带着一众丫头仆妇风风火火的出门去了。

      当然,出门前张若澜还特特的换了身男装,理由就是行事方便。

      只是今日出门的时辰略有些晚了,两个钱庄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若是两个都看一遍,实在是没那么多的时间,便只好先去位置稍微好一点的城南钱庄了。

      在马车上颠簸了总得有一刻多钟,张若澜等人终于站在了钱庄的大门口,她抬眼看去,印有‘汇丰票号’四个大字的招牌挂在门楼顶上,看匾额的成色,似是有多年没有修葺过了,可张若澜清楚的记得,年前她核对账目的时候,还看到过匾额的修葺费。

      情知自己又被坑了一笔的张若澜脸色就有些难看了,也不知道平日里他们到底如何一边坑钱,一边嘲笑自己的傻东家的呢!

      强压下心底的怒火,张若澜吩咐随行的人都不准暴露身份,这才施施然往前庄内走了进去。

      不成想,刚走了两步,被从里面出来的人撞了个趔趄,几乎没摔倒在地。

      这还了得?随行的两个婆子瞬间变了颜色,张口呵斥,“是哪个瞎了眼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一波刚平一波起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