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0、乾坤已定11 ...

  •   慕容离趁执明睡下了,方悄悄披了一件厚实的披风,拎着包袱,走到他们在遖宿新购的大宅后院。这宅子还未完全休憩好,后院荒僻,慕容离找了一处角落,方将包裹内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原来这包裹里竟是些香烛纸钱,慕容离用火石点了,放在一处土凹里,看着这些东西慢慢烧成灰烬。

      那日师父来寻他,所告知的那些话,不啻于在他心头平地起了一个惊雷。

      瑶光,他默默念着这个名字。只在茶馆说书人的口中听到过这两个字,却从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和这个名字扯上什么关系。

      慕容离拿出一壶素酒,倒了两杯,放在燃烧的供物之前。

      宋夫子告诉他的是一个冗长的故事。

      曾经的瑶光,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是一块桃源之地。最后一代国主,虽无开拓雄心,但却有守疆之才。将不大的瑶光打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

      瑶光国主娶了丞相的嫡长子为后,婚后二人十分和睦,五年后,便生下一名公主,取名慕容黎。生的玉雪可爱,国主和王后皆十分宠爱。

      但好景不长,当时的钧天国主忽然起兵,攻打天璇。钧天兵力迅猛,势如破竹,天璇国节节败退,当时处于天璇境内的瑶光也未能免于战火。

      瑶光国小民寡,怎有实力与钧天对抗?瑶光国主深思熟虑后决定暂去遖宿避祸。

      遖宿与瑶光曾同出一脉,百余年前遖宿王室一支东迁到了中垣大陆,选了一处有山有水的宜居之地建立瑶光国,至今仍偶有联系。瑶光国主带上大量金银珠宝献于遖宿王,希冀求得他的一时庇护,计划等到战火平息,再想办法觐见钧天天子。

      与朝臣议定后,瑶光一行遂匆匆赶赴遖宿。遖宿那时并未完全统一,部族之间大大小小的战役时有发生。

      瑶光送来的金银正好让当时的老遖宿王毓敏有了后备之力,用这批金银向西域购了大量兵器马匹,吞并了几个小部落。

      按理说,遖宿应该感激瑶光的雪中送炭。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瑶光的富足却让有心之人红了眼。自有那奸妄小人在毓敏耳边进些谗言,日日挑唆,竟催动了毓敏的心思。

      一场宫宴,瑶光一行被遖宿人当场斩杀,只宋覃因离席如厕堪堪躲开了,发觉情形不对,便当机立断带了还是婴儿的慕容离连夜逃进山中躲避。

      毓敏本就觉得慕容黎只是一个公主,生不出什么波澜,只是草草命人搜寻几番,便做了罢。

      杀了瑶光王,瑶光国库中的财富也就被遖宿王理所当然的据为己有。从此,遖宿用着瑶光的这些财宝,丰盈国库,招兵买马,到了毓埥这代,终于基本上统一了高原。

      慕容离已经不知道他当时是怀着什么心情听完自己的身世,只是回过神来,掌心都已经被指甲刺破,全身止不住的战栗。

      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被自己至亲之人的鲜血浇灌,如今就连站在这里,都觉遍体生凉。

      宋夫子走的时候与他说,想不想报仇全看他的决议。如果他想要报仇,自己作为瑶光旧臣,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报仇?慕容离在心里默念着这两个字。他应该去报仇的吧,但他到底应该找谁去报仇?是那发动战争的钧天先帝,还是强占了本属于他们瑶光的土地的天璇国主,抑或是亲手杀了他父王母后的遖宿先王?

      经历了最初的震惊,愤恨,哀痛,到现在心里只剩下一阵阵的悲凉。

      他曾经还怨恨过为什么自己的亲生父母会抛弃了他,现在想来,他能够逃脱,已是全赖当年那些人的拼死回护。

      月色下,看着香烛被焚烧后散出的缕缕青烟,慕容离深深叹了一口气。

      如果现在他是一个人的话,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去报仇。他身上背的不仅是父母的血债,还有整个国家的覆灭。

      但是他却已经做了别人的夫郎,与他拜过天地高堂,做了结发的姻缘。如今他做任何事,都不能只任性的考虑自己一个人。

      想到执明,慕容离面上哀戚之色稍减,他有爱自己的夫郎,还有含辛茹苦,将他当做亲子一样养大的慕容氏夫夫。因为这些人,他怎么也不能完全憎恶起钧天,而天璇早已国破,现在就算想报仇,大概也只有去寻遖宿了。

      慕容离看了看身后,宋夫子临走时送了他两个暗卫,是一对兄弟,哥哥叫庚寅,弟弟叫庚辰,说是从十年前就开始为他培养的。

      慕容离摇摇头,宋夫子心里大概还是希望他能够去报仇的吧。毕竟一个商贾家的夫郎,何须用得上暗卫这种人才?

      “仲堃仪,你干的好事!”启昆帝将一卷奏表狠狠掷于地上。

      天子震怒,朝臣皆静默噤声,不敢发一言。

      “陛下息怒,此奏表,句句皆臣肺腑之言。”仲堃仪不卑不亢地捡起地上的奏折。

      “陛下,”苏翰出列道:“税制乃是国之根本,自仲大人的均税制施行后。税课司官吏据此巧立名目,民间多有怨言,还请陛下彻查。”

      启昆帝眉头紧锁,看向苏翰,道:“果有此事?”

      “不敢欺瞒陛下。”苏翰拱手,“仲大人口舌伶俐,迷惑圣听,朝中官员早已义愤填膺,只是碍于他的威势,不敢多言罢了。”

      公孙钤闻言,当即出列道:“陛下,不论仲大人之前提出的革新有何不妥,但仲大人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富国强民,巩固朝纲,还望陛下不要偏听一家之言。”

      苏翰冷笑:“公孙大人,要说这偏听,举朝上下,谁不知你与仲大人关系亲厚,你此番置国事不顾,只偏帮好友,这才是偏听偏信吧。”

      苏翰话音一落,朝中多名与世家亲厚的大臣皆纷纷附和,历数仲堃仪的不是。

      仲堃仪敛目垂首,仿佛对周围一片申讨置若罔闻。

      启昆看向他,问道:“仲堃仪,你可还有话说?”

      仲堃仪道:“臣愚不肖,得蒙天恩,自问任职以来,兢兢业业,所愿不过百姓家给人足,天下大治。变革本就如釜底抽薪,自然会让有些既得利益者心神震荡。如今不过一时有差,陛下就要全番否定臣的一片苦心吗?”

      仲堃仪这话,摆明是对启昆帝的职责不服,对朝中以苏翰为首的一众大臣的不屑。发生了起义这样的事,他竟还可面不改色,毫不退却,也算是胆识过人了。

      启昆帝怒极反笑,猛然拍案道:“寡人竟不知,上大夫竟如此自信,那既如此,寡人自今日起免了你的上大夫一职,想必也不影响你继续作为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