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三十三章 ...


  •   杨氏和曾小树被人带到后厅,赵氏已经在那里候着。杨氏和曾小树上前施礼,赵氏看到曾小树微微有些诧异:“这位姑娘是?”

      杨氏:“上回请刘郎中医治的人就是她父亲,名唤曾小树。”

      身上穿着杨氏旧衣裳的曾小树扑通一声跪在了赵氏的面前:“夫人,我是来找您借钱的,我爹医治的费用要一百两左右。杨伯母这边也没有这么多钱借我,我见您府上能用得起刘郎中,想必也借得出钱。我就恳求杨伯母带我过来,希望您不要怪罪伯母。”

      赵氏浅浅一笑:“我当是什么事,你也是一片孝心,我又怎么会怪李家嫂子呢。”

      “小芝,你帮我取一百五十两过来。”

      曾小树喜出望外,没想到这钱这么容易就借到手,捧着小芝拿过来的银子,曾小树又狠狠地磕了几个头。

      曾小树见赵氏没有立借据的意思,小心翼翼道:“夫人,我们先把借据写好吧。”

      “不用,你是李家嫂子带过来的,我信得过你的人品,等你有钱了再还。”原来赵氏见曾小树孝心可嘉,同意借了银钱,借据也懒得写,她家也不缺这点钱。

      曾小树原本就因为上次讹人钱财羞愧不已,现在更是不能心安理得拿人钱财,“我知道夫人是好意,但是人心难测,我也不敢保证以后的我是否能守信。”

      “既然你坚持,那就立吧。”

      杨氏和曾小树并没有久留,不久就出了知县府。曾小树拿着药方到药房买药,杨氏便先回家。

      到村口的时候,杨氏听见隔壁村妇人和自己村上的人说话。“你知道吗,我刚从女婿家里喝完孩子的满月酒回来。听女婿的的嫂子说,他们乐山县的新知县让人给打了。”

      听到“乐山县知县”几个字眼,杨氏连忙过去问,那人说:“那知县好像就是你们镇山村的。”于是杨氏慌地匆匆忙忙赶回家里。

      杨氏的心头直跳:“小雨啊,我听说你哥让人打了,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情形,我想过去看看。”

      倒是李开雨冷静些:“娘先别担心,既然哥哥那边没有传信过来,想来是无大碍的。”

      事关李开阳的安危,温芸自然很放在心上,于是说:“伯母,不如这样吧,我先赶过去看看,要是不碍事,你就不用过来了,也免得遭路途劳累。”

      “也好。”

      乐山县知县府
      “小雷,你把药取来。”李开阳吩咐近身随侍的人。

      “是,大人稍等。”

      此时的李开阳趴在床上,上衣尽褪。只见李开阳的后背、肩膀以及手臂上都轻重不一的淤痕。

      当温芸刚到李开阳住所的时候,李开阳正好擦了药将将要穿上衣服。

      “小雷你先下去吧。”

      “大人,您的衣服……”还未穿上呢,小雷一脸诧异,不过待看清李开阳的眼神,便拿着药瓶下去。

      李开阳披着衣裳站好,道:“小五,你现身吧,我知道你来了。”

      温芸现身,诧异道:“你怎么会知道我来了这。”

      李开阳笑笑:“你一来,我就感觉到了,也许是因为心意相通的缘故吧。”

      温芸不接话,只得转开话题:“伯母已经知道你受伤的事,我见你还能自己站起来,想来没有大碍。你等会儿派人给伯母他们回个信儿,也免得他们担心。”

      “娘怎么知道的?”难怪小五会来,李开阳还当她是感应到自己受伤,所以过来看他的。不过她知道自己伤了,能来看自己,这也说明她也是很在意自己的。

      “意外听人说起的。”

      “对了,昨天小雨从镇上带回来了一对父女,现在是在你们家住着。”

      “小雨怎么无缘无故带人回来,是什么人?”李开阳倒是意外得很。

      温芸叹了口气,“是一对可怜的父女,他们被家人赶出家门,一路奔波到了这边,连个像样的落脚地方都没有。做父亲的眼看就病得不行了,正巧让小雨碰见,小雨不忍心就将他们接到家中。请了李知县府上的刘郎中过来帮忙诊治,因为病情太严重,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

      “原来如此。”

      “给我说说你这伤是怎么来的?”

      李开阳倒不急着说这些,“小五,你帮我整理一下衣服吧,我的手也伤到了。”为了证明不能自己整理衣裳,李开阳似模似样地动起手来,突然面部扭曲的有些夸张“哎哟哎哟,好疼啊!”

      温芸瞧得出来李开阳分明就是装样子,倒是没有生气,走过去帮他整理,“得了,瞧你这德性。怎么,装成这样是怕我不愿帮忙吗,我就这么无情?”

      李开阳嘿嘿一笑,“不敢。”

      “你还没回答我之前的问题。”

      “这个不急,待我给母亲他们回封信,稍后再慢慢同你说。”李开阳便找出信笺,铺在书案上,“小五帮我磨墨吧。”

      温芸也没拒绝,动手磨起了墨。李开阳心里暗笑:虽不是“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此刻画面却是温馨平和,让他欢喜非常。

      “前些日子因为事务不忙,我便带着小厮到乡下走访,看看有什么我可以为子民做的,未料到会遭人袭击。”

      “袭击?你不会是做了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吧?”

      “小五可是冤枉我了,这还真跟我没关系。若强要说有关系,那就是我是乐山县的知县了。” 于是李开阳一一说了原由。

      这事还得从李开阳前任知县那处说起。前任知县还在任上时,县里的某个村发生了一件事。这事的主人公是那个村村民,也就是打人的男子名唤朱大银。家里有一继母与同父异母的弟弟朱大宝。朱大银父亲在世时,家里还未分家。等他父亲去世一年,继母就提出了分家过。

      朱大银自然答应分家,乐得自己过自己的。原本一般分家时,家里父母是同长子一起生活的。但是朱大银不是继母的亲生子,所以她选择与亲生儿子朱大宝一起过。这也导致了朱大宝分得的家产比朱大银多很多。

      而朱大银认为自己是长子,理应分得多些,没道理自己拿小头,而弟弟拿大头。于是他同族里反映他们家里的家产分得不公平,要求族里给个公正的评判,未料到族里还是维持原先决定的。

      朱大银自然万分不服,还心生怨恨。转头向前一任知县抱冤,只是那知县同朱大银族里一样认为,朱大银是应该分得少一些,他弟弟还要赡养母亲,分得多些也无可厚非。

      朱大银认定知县是得了好处,才如此判。于是心生不忿,却又不敢得罪官员,只暗暗在心里怨恨当官的,认为他们没有尽到地方父母的职责。

      正巧李开阳上任的时候,朱大银因为长期的压抑与怨恨,人已经变得有些暴力、偏激。而李开阳走访那时并没有隐瞒身份,于是乎李开阳这新任的知县,让朱大银想起上任知县,恨意猛涨。

      已经处于丧失理智边缘的朱大银直接卸下肩上的扁担,照着李开阳的身上猛打。李开阳闪躲中还是有许多处被打中,连小厮也被打伤,之后是其他的村民帮忙制服了朱大银。

      李开阳吩咐把朱大银压到牢里,因为那时还不清楚原由,况且朱大银殴打官员,总不能直接就放了人。

      “那男子现在如何了?”温芸问。

      “事情源头既然已经清楚,自然是早点解决了好。明日一早就审问,还得让人将朱大银的母亲和弟弟传唤到堂上。”

      第二天一早,李开阳升了堂,先是让人给了朱大银十大板子作为殴打官员的惩罚。

      鉴于朱大银因家产分得不均,心生不满。若是一直得不到满足与疏解,恐将来会为害他人性命。李开阳道:“朱大宝需要赡养老母,理应分得多些,不可能同朱大银你均分家产。这样,我让朱大宝再从他现有的田产里分一亩水田、两亩旱地给你。”转头又跟朱大宝母子说,“你们母子可有异议?”朱大宝母子见朱大银连官员都敢打,说不定哪天有胆子杀了他们母子,连连点头同意。

      “朱大银,本县如此判,你可还有不服?”朱大银挨了一顿打,心里其实已经有些怕了,再加上这回还得了三亩田地,连声答道:“服,草民服了。多谢大老爷恩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