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

  •   眼看除夕将至,李开阳找刘夫子讨了三副对联。一副贴在院子门上,一副贴在大堂正门,剩下的一副就贴到厨房门上。

      腊月二十六那天,杨氏让李开阳兄弟两人去采黄花艾,用来做艾糍。有的人家喜欢在清明采摘艾草做糍粑时,喜欢多摘一点,然后留一些晒干,到过年那时做糍粑再用。

      但是杨氏觉得那样不新鲜,便没有晒艾草。反正过年那会儿田里有很多黄花艾,用黄花艾做的糍粑味道一样好,也是有一股清香味儿。

      杨氏把做好的绣活儿打包好,正好可以去换钱。因为把钱借给了大杨氏,这一年过年就没有去年那么宽裕了,肉类只能买点来奉神用,好在自己养有鸡鸭。

      “小阳,你们记得采摘比较嫩一点儿的,也别把田里的其他杂草混进去了,不然回来挑拣的时候也麻烦。”杨氏出发前不忘叮嘱李开阳他们。

      “知道了,娘路上小心。”

      杨氏到了锦绣庄,把东西交给宁娘子。杨氏见宁娘子愁眉不展的,就多问了一句:“宁娘子,眼看就要过年了,你怎么反而不高兴了?”

      宁娘子也是愁得无法了,正好杨氏问了,她也就吐吐糟事:“我三个月前接了一笔生意,谁曾想这绣娘半个月前突然病倒,病势也有些恶劣,这绣娘的家人就帮她请辞回家休养了。可是这活儿又是只有那个绣娘会,我也是急得没法子,招了半个月的绣娘,愣是没有一个来应聘的。眼看还有半年就要交货了,这工夫可耽误不得。”

      “是什么活儿啊?居然这么难做。”

      “是一架双面绣屏风。双面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学会的,而且会的人家也多数不愿外传,所以要找会双面绣的绣娘确实难寻,我之前的那个绣娘还是机缘巧合下寻得的。这屏风可是我一个大客户专门订来明年六月时给京里的大官贺寿的,这样重要的生意要是黄了,不但要赔偿许多银子,还得罪了客户,也会非常影响我们绣庄的声誉。”

      杨氏一听,原来是双面绣,确实难办,正不知道如何说,脑子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五姑娘提过她会双面绣,也不知她同不同意帮忙,毕竟之前说过不让她帮绣制了的。但是,“宁娘子,我有一个朋友会双面绣。”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嫂子可得帮帮我,替我去说合说合。若是能劝她到我这工作最好,我给的工钱都是很合理的。若是不愿来我这儿,只帮我绣好这屏风也行。你就说我出二十两的工钱,可以先付一半的工钱。”宁娘子听得杨氏的话,简直是听到了福音一般。

      杨氏觉得二十两的工钱真的很高,不想浪费这个挣钱的机会,家里眼下也没有积蓄了,只好厚颜再劳烦五姑娘了,“我可以帮忙说一下,只是她愿不愿意,我得问过了才知,我明日再来告诉你,如何?”

      “好的好的……”宁娘子从屋里取了一匹布,“这块布就给嫂子你做身新衣服用,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不成不成,我不能要,况且我还不一定能帮上忙呢。”杨氏赶紧推拒。

      “你就收下吧,成不成也总归是你帮了忙。你也知道,这点心意对我来说,算不上什么。”

      宁娘子都如此说了,杨氏也不好再拒绝了,“那我便收下吧。”

      杨氏拿着工钱买好年货就匆匆赶回家,一回来便吩咐李开阳先烧水。她和李开雨则挑拣艾草,然后洗净。

      等水开了,将艾草倒进锅中,把艾草煮到软软的,然后倒在篮子里,用手抓成团,把水挤干,留到明天放糯米粉里和匀。

      夜间,杨氏迟疑了许久,还是说道:“五姑娘,今日我到绣庄换钱的时候,那里的老板说她现在急需会双面绣的帮忙绣制一架屏风,给出二十两的工钱。我是想着家里如今穷得很,能不能劳烦你帮忙绣制,挣了这二十两的工钱。”

      “可以啊,反正我是闲人一个。”温芸爽快地答应了,而杨氏也松了口气,有了这工钱,小阳他们读书的费用也算有了着落,估计还能留些做以后小阳科考的费用。

      “真是多谢五姑娘的大恩大德了。”杨氏向温芸行了个大礼,温芸连忙起身还礼。

      “伯母,使不得……使不得……”为了转移话题,温芸赶紧说:“伯母明天做艾糍的时候我可不可以也试一下,我从前只见过我娘做,都没让我动手,怕我做得不好。”

      “好啊,简单得很。”

      次日天未亮杨氏便起来将前一晚泡过的糯米磨成粉,等磨好天已大亮,李开阳他们也起了床。

      等李开阳他们梳洗完毕,杨氏便吩咐他们到菜园里摘大竹叶,用来包糍粑用。新鲜的竹叶比较容易裂开,所以杨氏要李开阳摘回来后用开水烫过,洗净晾干,这样竹叶会软一点,耐用一些。另外还给了他们兄弟一个任务——剥花生。

      因为还要赶去锦绣庄,杨氏匆匆做了早饭,自己随便吃了两口便往镇上赶了。

      杨氏进到锦绣庄,正好宁娘子也在等她,“嫂子可算来了,如何?”

      “我那个朋友答应帮忙绣制了,不过她不同意到你这里做绣娘,她家里是走不开的。”因为五姑娘同自己说过,她是为了报答小雨才到他们李家的,而且她已是鬼魂之身,想也想得到五姑娘定是不可能同意到锦绣庄做绣娘的,所以她并没有问这一茬。

      “无妨,眼前最要紧的是解决这屏风的事,只要她答应帮忙了,那就好。至于绣娘的事,可以往后慢慢招。”

      “这里是十两五百钱,我先前就说过了要先付一半的工钱,这多出的五百钱是我感激你帮了我这忙的,你一并收下吧。”宁娘子从袖子了取出银子,交给杨氏。

      “这怎么好意思,您先前就已经送了我一匹布了,哪里还能要这钱。”杨氏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硬是把多出的五百钱塞回给宁娘子。

      “唉,瞧你,又跟我客气上了。你都在我庄了接了这么多回活儿了,我们也算是老熟人了,这回又帮了我大忙,怎么着我也得表表心意。你再跟我客气,那就是瞧不起我了。”宁娘子故意拉下脸,唬得杨氏赶紧收下银钱。

      因为还要赶回家做糍粑,杨氏从锦绣庄出来并没有在镇上逗留。回到家中,将绣制屏风的材料交给了温芸,让她看看难不难做。

      温芸看了两眼花样子,“不怎么难,我会绣。”

      “那就好。”杨氏把东西收拾好,就放到房中。不一会儿就出来,“五姑娘,马上就要开始做艾糍了,你是想要只做包糍粑这一块而,还是从头到尾都学一下?”

      “从头到尾都学吧。”

      杨氏将炒菜的锅架上火,让李开阳帮忙看火,她把剥好的花生取来,等锅热了就把花生倒下去。随后就着小火慢慢翻炒花生,火必须控制好,不然一不留神花生就被炒焦了。

      估摸着花生都炒脆了,出锅,倒在簸箕里。拿了平日用来量米的竹筒,轻轻将花生碾碎去皮,然后用簸箕颠几下,把碾出来的皮都除去,这样香喷喷的花生粒就完成了。再将这些花生同黄糖拌匀,这就可以用来包到艾糍的馅儿了。

      “五姑娘,等会儿要注意了,这一步很重要的。你看,先是把锅加上一定量的水,然后烧开。等水开了,就放少量的糯米粉,至于要放多少,就得根据总的糯米粉有多少来决定,做得多了就能掌握好了。”杨氏一边做一边讲解,“然后把昨天煮好的艾草倒进去,用锅铲慢慢搅匀,烧得糯糯的,就可以出锅了。”杨氏仔细地说,温芸就认真地听。

      除去用来做艾草浆的糯米粉,剩余的大部门都倒在簸箕里,堆成小山状,中间挖个坑。至于最后剩下的那点糯米粉则留来备用,以防艾草浆不小心倒太多了。出锅后的艾草浆倒在糯米粉中间的坑里,一点一点地倒,不能一下子倒完,同时不断地用手搅拌糯米粉,随后便将艾草浆和糯米粉和匀,和到粘度适中即可。

      “小阳小雨,你们都来帮忙包一下糍粑。”为了能快点做好,杨氏也没让李开阳他们闲着,“你们先从我和好的米粉里抓一小团出来,然后像我这样用手抓几下,然后把米粉团放在两只手掌心,旋转手掌,让米粉团跟着手转,这样就会变更有粘性,这一步很关键,不然后面放糖的时候很容易裂开。”

      不知是不是手巧的缘故,温芸一下子就掌握了技巧,反倒是李开阳两个怎么都弄不好,杨氏只好让他们来包竹叶算了。

      “伯母,怎么把糖放到米粉团里?”

      “你看啊,用两只手的食指与拇指慢慢地捏,一边轻轻地捏一边慢慢旋转,中间就形成了个坑,把糖和花生塞进去,然后把糖包起来,沿着坑的边沿捏合,最后用手揉一下,成椭圆状就好了。”

      温芸一步一步地按照杨氏说的来做,很快就做成了第一个,然后李开阳这边就用竹叶包起来。

      等糍粑都包上了竹叶,放到锅里蒸一个时辰就可以出锅了。

      临近日落时分,杨氏终于把糍粑蒸好,而边上的李开雨和招子早就等不及想要吃了。杨氏见他们馋得都快要流口水了,“瞧把你们馋的,快去叫小阳拿个碗过来,装几个糍粑,拿去敬了灶神你们就可以吃了。”

      李开雨拔腿就跑去喊他哥,恨不得马上就可以吃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第二十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