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清丈田亩 ...

  •   翌日。

      炀帝早早开朝,宣众臣觐见。

      百官不知其然,又不敢抗命,只得遵旨入朝。

      三呼万岁后,只听得上座传来一道沉声。

      “朕早早开朝,实为一事心扰。昨日国师祭祀求雨,虽说求得甘露,使百姓不再遭受炎热之苦。不过大旱三月,民间元气大损,国库空虚伤财。众爱卿有何良策,一来可使百姓丰衣足食,二来可使国库充沛。”

      殿内全然静默,无人敢答。

      炀帝此问,一要百姓休养生息,二要使国库充盈。这听来,简直天方夜谭。若要充盈国库,少不得增收税赋,可若这般,百姓如何休养。二者岂能求全。

      百官心中犯难,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他们的目光一致来到前方紫金身影处,只见兰相神色晦暗,默然不语。

      机辩高徒,亦无良策,何况我等。

      百官这样想着,放下心来。

      “李卿,你可有良策。”

      “臣愚昧。”

      点到名的臣子心一悸,跪出列。

      “应卿,你那?”

      “臣也无良策。”

      又一名臣子跪出。

      炀帝在满朝文武间巡视一圈,最终落到紫金人影处,“丞相以为如何?”

      兰子卿转过神,步出列。

      “臣有二策,可使陛下如愿。”

      “哦?是哪二策。”

      炀帝身体前顷,眼中颇有兴意。

      “第一策,大赦天下,减免赋税。旱灾长达三月,国内寸草不生。百姓此刻糊口都难,又怎能如常交税。臣以为,此后三年,当免去民间苛捐杂税,各地方赋税只征收往常的十分之一。如此一
      来,才能令百姓无后顾之忧,休养生息。”

      满殿闻言哗然,丞相此策虽安民生,可如何盈国库。

      果然有人走出,提出异议。

      “陛下,方才丞相说要减免赋税,臣实以为不可。一旦减免赋税,朝廷以何为本,国库如何充沛。北部边防,每年都需要大笔银两,届时,我朝又如何负担。”

      站出来的正是当朝太师晁颂,此人也是当今皇后的父亲。这位晁颂,本是前朝大夫,在前朝中,也是颇具威望。后助夙煌谋朝篡位,成为本朝最显赫的臣子。

      炀帝轻轻叩椅思索,“太师所言不无道理,兰卿,你可有何对策”

      兰子卿不慌不忙,淡声道:“陛下,这便要提臣的第二策,清丈田亩。近几年来,势家大户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农民无田可耕,只得沦为大户人家的佃户。是谓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而这些大户人家,隐报田亩,逃避赋税。多年来不知漏缴多少银两。臣以为,朝廷应当派两位贤能之士,清查势家大户的田亩,使其补足税款。”

      满朝文武听得暗暗心惊,一旦追查下来,他们这些士族在外的田亩,必定清露无遗。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钦佩兰子卿的谋略,重灾之后,既不能伤民,又不能亏国。此法使得两全其美,可谓对
      症下药。兰相当真不愧天下谋士,居于首席。

      不愧为天下闻名的阴谋权术家机辩的得意门生。

      “此法甚妙,兰卿不愧为济世良才。”炀帝鹰眼中精光一闪,“依卿之见,朕当派何人。”

      兰子卿掩下眸中深意,高声道:“陛下,能担此重任者,必定要为人清派正直。臣以为吏部侍郎张浦与左都御史李延正是人选。张浦清查,李延从旁监督,定能查清税款,事半功倍。”

      晁家与司马家一听人选是张浦与李延皆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反倒各自打起小算盘。

      太师道:“陛下,丞相此法甚是精妙,一来不使百姓增添负担,二来不使国库空虚。而张浦与李延一个做事谨慎,一个为人正直。老臣以为,此二人定能担当重任。”

      另一旁居首的老学士司马礼向前一步,声音洪亮道:“陛下,臣也是此意”

      炀帝如刀削般的脸庞拢起一丝玩味,“难得两位卿家同心同德,所想一致。众爱卿那,皆是此意?”

      百官心中苦笑,谁人不知他张浦是你司马礼门生,李延是你晁颂子侄。但朝中又有谁敢于这两家作对,只得纷纷道“臣等皆是此意。”

      十二道珠帘掩去了炀帝的面容,叫众臣难窥帝王悲喜,只见他龙袍一挥,对满朝文武喝道:“既如此,张浦,李延听旨。”
      张浦,李延皆上前跪下。

      “臣听旨”

      “张浦,朕命你三月之内,查清国内势族大户的隐报田亩,务必将漏款追回。李延,你从旁监督张浦,朕赐你尚方宝剑一把,若张浦收受贿赂,朕予你先斩后奏之权。不过,若是你受人蒙蔽,
      错斩良臣。可要当心自己的项上人头。”

      炀帝这话说的轻淡,落在二人耳中却是惊如蛰雷。

      李延慌忙跪下,连连道:“臣不敢,臣必当眼明心亮,秉公执法”

      炀帝骨节分明的手指扶着头额,“兰卿,朕让你查的事怎么样了。”

      兰子卿回道:“臣尚在追查之中。”

      炀帝颇为疲倦的摆摆手,“退朝吧”

      朝后,文武百官将兰子卿团团围住,忙问圣上要追查何事。

      “诸位同僚不必忧心,些许小事罢了。”

      人多嘴杂,兰子卿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插了一句。

      “丞相可否透个口风,也好让我等有个准备。”

      “兰相,大家同朝为官一场,你可不能见死不救。”

      “是啊是啊。”

      兰子卿听得头疼。

      “放肆,尔等成何体统。”

      人群避让出一条道,太师晁颂从中走了出来,“尔等若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任皇上要查什么,何必惧怕。”

      百官全低下头,唯唯诺诺道:“太师教训的是,我等告辞。”

      一群人不情不愿的离开了宫殿。

      兰子卿淡笑道:“多谢太师。”

      “丞相哪里话,是那群大臣不识好歹。”太师朗声一笑,“老夫日前得一字卷,说是王羲之墨宝,可惜老夫眼拙,看不出真假,素闻丞相精于书艺,不知丞相可否赏脸,替老夫品鉴品鉴。”

      “倒也巧了,老夫日前也得一卷颜真卿的墨宝,也想请丞相品鉴一二。”

      门外走来一位精干的老者。

      晁颂看见他,目光一沉,冷道:“司马大人,老夫请丞相品鉴,你来凑什么热闹。”

      司马礼冷笑,“怎么,只许你请丞相品画,就不许我请?”

      “你.....”

      “两位大人勿动怒”兰子卿见二人口角越演越烈,忙开口打圆场:“承蒙两位大人厚爱,只是子
      卿才疏学浅,只怕要辜负二人大人厚望,两位大人还是另请名家。”

      说罢,拱手告辞。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清丈田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