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六章 ...


  •   他小时候常听老人、母亲和哥说古经,讲故事。他听三祖母说的古经都是这些,什么青面獠牙的妖怪害人啦,狐狸精迷惑人啦,狼外婆吃人啦什么的。他母亲讲得大致与他三祖母说得古经差不多,还有些是秦腔戏上的故事。哥哥则讲的都是他看过的书上的内容和听下别人讲的。
      他爱听哥哥讲的《十万个为什么》了。最爱听这本书上关于银河、太空和宇宙飞船的故事。
      在村边的打麦场上,夏末初秋的夜空格外晴朗,满天的繁星闪闪发光,就像是眨着眼睛,俯看天下。
      他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觉得没有什么好玩的了,晚上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躺到打麦场的草堆上,和小伙伴们仰头看天。
      有个小伙伴说:“我们数天上的星星”,小伙伴们有的“一、二、三、。。。。。。”,有的则默默的头一点、一点的在那里数。
      数着,数着,猴急性子的小伙伴们就坚持不住了,这个说先说:“太多了,盯不住,实在是数不清”,那个又说:“唉,真累!”
      一个小伙伴又提了新建议,神秘的说:“我们就躺着不说话了,自己想想天上的事呀”,小伙伴一个个平躺到麦草铺的地上去,各自好像都在想心事似的。
      孩子们的天性,总是很好动,很爱说话的。他们一帮小伙伴们没躺着多久,七嘴八舌就嚷开了,打破了这宁静的夜晚。
      一个最小的小伙伴忍不着了,他左右摆头,好奇的望着旁边的小伙伴们说:“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我怎么就看不见呢!”
      另一个微大点的小伙伴没听他说完,转过头来,嘻嘻的笑着对这个小伙伴大声说道:“你能上天吗?如果你上去了不就知道了吗!”
      “听我姥姥给我说,天上还有个大白河,河两边一面住着男神仙,一边住着一群仙女哩!我就弄不懂河里的水它怎么就掉不下来呢?”一个不大不小的小伙伴,一脸迷茫不解的神情,左顾右盼的向其它小伙伴问道。
      那个最小的小伙伴,扔到了手中折来推直的麦草杆,突发奇想的,“天上一定很好玩,肯定有许多好玩的,能上去逛一逛多好呀!”又像是提问题,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
      沉默了片刻。一个大点的小伙伴又接着说开了,还有点诡秘的低声道:“我听奶奶讲,天上真的有天宫,比过去皇帝的宫殿还要漂亮哩,里面住的全是神仙和佛爷们,我们就是没办法上天哪。” 小伙伴们都扭转头去看着他。
      “我听爷爷说,天宫里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还有七十二变的孙猴子,月宫里还住着嫦娥仙女哩!”最大点的小伙伴也忍不住发言了。小伙伴们都无言的听着。
      他算是这帮小伙伴里面大点的孩子,他说:“天宫阿、月宫阿,里面住着神仙、佛爷、仙女了,还有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那都是神话故事,不是真的。”“现在科学发达了,能造出宇宙飞船了,坐上它就能上天,到天空里游,太空很神奇,也很美妙。”小伙伴们都静静的听得出神了。
      “该回家了,我爹让我早点回家哩!”不知那个小伙伴忽然想起来说了一句,提醒了大家。小伙伴们都赶紧站起身,自己拍打完身上自己能打到的地方后,又相互拍打着背后的土和草屑,各自沿着回家的路,放快脚步,散开来,走了。
      农村人家里一般都养些鸡呀猪呀羊的,利用剩饭剩菜、庄稼秸秆和农田杂草贴补喂养。过日子吗,农民们都很勤俭节约的。
      小时候,还是生产队的那些年,他家里几乎每年都养着一、两头猪和三、五只羊。人们吃的都不是很宽裕的,养殖些畜禽饲料就更缺少了。家里的小孩子没事了,到田间地头拔草做饲草,为家里分担点任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那年夏季的一天,下午时分,他和园子里本家一个兄弟孔耀卫,到田里去拔草。孔耀卫是他四祖父的孙子,十叔父的儿子,和他同年生,比他小四个月。
      他们俩从大路上钻进田地里,由果园里串到麦田里,再从麦田里转到了菜地边,来到了河边的魏家大园子。
      在田地里,将见到的各种杂草拔下来,扔着装到身后的背篓里。
      放下背篓把里面装的草抖落虚了,还没有多半背篓呀,心里有点发急,继续拔吧。
      在一片菜地周围麦田和果园边拔了一圈,孔耀卫走过来,偷偷笑着对他说,“我看这菜地里的笋子不错,我们找个体会下手”,我没有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远远的在那头河边,看菜小屋前,看菜园的人慢慢的走来走去。
      忽然,孔耀卫放下背篓,一头钻进旁边的菜地里,急速的用手掰下几棵笋子,又快快的剥下笋叶,迅速把笋棒子到背篓里。他一看原来看菜人进了看菜小屋。谁时迟,那时快,他也迅速扑进菜地里,紧张的照着那样干起来。
      这时看菜人从看菜小屋出来了。我们俩背起背篓,慌慌张张的拔腿快走。看菜人一看不好,有人偷菜了。迅速往这边跑。他们小孩,看菜人是大人。他俩前面快跑,看菜人后面紧追。
      当他俩七上八下,气喘嘘嘘的跑到前面一个取沙用的大天坑时,看菜人已经快追上他们了。天坑里长满了又高又密的大麻。
      忽然,孔耀卫一边跑,一边摸上背篓里的笋棒子往天坑里边扔,扔下去还看不见不好找。他猛的明白了,轻了跑得快,抓住了我背篓里没菜,可以装不承认。他也照样边跑边扔。
      当看菜人追到大路上时,他一只开口的鞋子跑丢了。他又跑在孔耀卫的后面,没敢去拾那只鞋子,继续往前没命的跑。
      这时,看菜人也跑累了,眼看追不上了,就停下来,拾上那只鞋子,作为战利品,边骂着走回去了。
      他俩也跑得筋疲力尽,慢慢跑着停下来走。
      他光着一只脚回家,还挨了父母的一顿骂。
      他有俩小玩伴。小时候经常和他俩一块玩。虽然不是最要好的,但由于血缘和亲情的关系,更应该说是亲房近邻坐得近的关系,最早接触,最早认识,最早到一齐玩的原固吧。
      他那俩玩伴,都是孔家园子一个曾祖父的重孙。一个是孔耀卫,一个是孔耀远。
      孔耀卫,就是上面说的,他们俩经常一块拔草的那个亲房堂兄弟。在他们仨兄弟中个子最高的,也是最瘦的。脸色白里透红,带着点红晕。眉毛淡淡的,看人的眼神贼光发亮。是仨兄弟中脑子最灵的一个。他说话虽快,但有点结巴。虽然长的瘦了些,但天生从小就心肠比较硬,性格有些急,反映快,行动果断,出手利,鬼点子也很多,眼珠子一转就计上心来,打小从不吃亏的主儿,也许长不胖就是因为长了心眼儿。
      再说孔耀远,这个亲房堂兄弟是他们二祖父的孙子,八叔父的老二儿子。在他们仨兄弟里面最胖的一个,个子比他高点。圆圆红红的脸庞上,有一双浓黑的眉毛。黑黑的眼睛,眼神总是那样的温和平静,笑容常挂。
      小玩伴是“离不开,见不得”。小孩的脸说变就变。俗话说得好,“驴好了啃脖颈,人好了翻眼睛”。离开了想到一块玩,一块玩又要骂人打架。
      这一天,他们仨一齐来到了下庄北的大水渠边玩水,三个小伙伴打水仗,互相拍水,往渠中水里扔土块石头,溅水,打完了都蹲在渠边洗头,头发弄得贴到了头皮上,互相低头看着嘻嘻的笑,玩得好开心。
      他用双手把头发捏紧往下滤水,觉得好玩就低头扭过来对孔耀卫,笑着说:“看看像不像黑老鸦的嘴”。
      孔耀卫的笑声嘎然而止,笑容顿失,怒气冲天,眼中贼光逼人,忽然跑过来把他猛推在地,紧接着就是拳打脚踢,不依不饶的样子。
      孔耀远在跟前扭头看见这个场面后,就赶紧跑过来拉开了孔耀卫,拉起了在地上大哭的他。
      他没有弄明白怎么得罪了孔耀卫。
      低头看他的手时,发现大拇指脱臼错位歪到了一边,红红的肿了起来。上孔耀卫将他猛推倒地时,大拇指先着地造成的。
      他带着满脸的泪痕和手伤,回到家中与孔耀远一齐回到家里,母亲卖了包点心,领着他上本庄的“捏骨匠”,本姓的太太家去捏骨。
      事后细一想,原来他们给孔耀卫取了个外号叫“贼牛”。
      孔家园子的老四合院的南面和西面,在解放前后盖了一些房子,都是本姓亲房盖的,连成了一片庄子。
      南面就是他祖父盖的,也是他们的家。坐东朝西,一溜儿七间房,院子前是一个大花园,这里是长着一丛丛美丽耀眼的白芍花,那里长着一片片红着要破的牡丹花。上房两间,小房一间,两边各一间半耳房,南面和北面耳房后各一间厨房。
      老四合院西面是他三祖父盖的,前后两院。后院为老院子,和他家差不多,前院为新式房子。
      老四合院西南角开正大门,东北角有一后腰门,墙相夹,只容一人通过。他从南面院子的家里出来,由老四合院的大门进去,横穿过老四合院,再从东北角腰门出来,是一条到孔家后头园子,到商店,到大队和生产队,到二伯父、四伯父家去的捷路。
      虽是本家的亲房们,但这条捷路并不好走。
      小时候一天,他家里来亲戚到,要商店买食盐和水果糖,上去时,穿过老四合院,静悄悄无人回来时遇上了麻烦。
      他进老四合院腰门时,正好迎面碰上了孔耀卫的二姐耀霞。
      孔耀霞比大两三岁,长得个高手脚粗,话多语快,典型的假小子性格。
      孔耀霞站在夹道中,两腿叉开,两胳膊抬平一横,挡住了他的去路说“不让过”,一会说又靠墙举起另一条腿说“钻过去也行”,这时他低头看见自己手里拿着的水果糖了,就笑着举起手里的水果糖说“六姐吃糖”,他放下举起的腿狠狠抓了一把,笑着说“过去”。
      当进到老四合院子里时,又遇见了孔耀远的大哥孔耀永。
      孔耀永,比他整整大了七八岁的亲房哥。
      因他这几天有些感冒,流又浓又黄的鼻涕。孔耀永站在院中间笑着仰头大声喊“皇--上--过--河--了--”。这样喊了三四遍。
      他绕开孔耀永急步穿行到了大门前时,孔耀卫的母亲他十叔母,正巧从西边上房门里跨出来,看见了他,他赶快往大门外跑,传来 “球娃们少走捷路”的骂声和扫把在大门上噼啪撞击的声音,肯定是十叔母干的。
      多亏了他跑得快,没有挨打。
      他明白,十叔母凭着十叔父当老师和身高马大、说会道,经常欺负他母亲,对着南墙,有事没事的,仰头扯开噪门,含沙射影,指桑骂槐,胡编乱造,欺大害小的,不是和八叔母吵架,就是和五伯母干仗,他最气恨十叔母,连他们这些小孩子们都讨厌,不要说是大人们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六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