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0、第一百五十章 ...


  •   他和媳妇张海萍在老家办了父亲的丧事,回到县城单位上班。他们单位上的冬季农技培训开始了,他继续在北沟乡五台村包村蹲点,单位上还没有统一安排,他还没有下去。
      单位“一把手”李学明主任不是党员,无党派人士。“二把手”郑贵珍副主任是单位党支部书记,分管单位党务工作,主抓化验室和农技培训等工作。
      一天,郑贵珍副主任把他从他的办公室里,叫到了郑贵珍副主任办公室。
      “小孔,最近忙不忙?有事没事?”郑贵珍副主任体态有些雍肿,身体发胖得衣服像绷在身上一样,纷乱的自然卷发稍稍发黄,头硕脖粗,脑袋像栽在两肩膀中间,看着脑袋要转动起来有些吃力。
      “最近准备下乡蹲点,到北沟乡五台村示范点上,办培训班,落实试验示范任务。”郑贵珍虽然是单位上的“二掌柜”,但是单位党支部书记,管发展党员的事,他的入党问题还没有解决,申请书已递交组织整整五年多了,年年都写思想工作汇报,正在考验的关键时期,要好声应付,不可大意。
      “小孔你要好好表现,以前的工作做得也挺不错的,还要更加得的努力才行。”郑贵珍副主任微笑着,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的办公桌后面,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郑主任你说得很对,我们年轻人就是要多吃些苦,多干些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他笑着对郑贵珍副主任表决心。大家都叫郑主任,从来也不叫郑书记这个称呼。因为叫习惯了,听起来亲切,一时改不了就不改。
      “我和李主任都商量好了,把单位上工作干得好的,业务工作能力强的,抽上两个,去各乡讲课。要利用一切场所,多办农技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过两天你和王其满跟上我去县党校讲课,抓紧时间整理准备一下讲课材料。”听他马上也没有什么急的工作任务,郑贵珍副主任就给他安排了事儿,带着他去参加培训班讲课。
      “没问题,我马上就去准备培训的讲稿,按时参加培训讲课。材料写好了请郑主任您再给修改一下。”他有些感激,眼睛湿润了,眼圈红了,笑着对郑贵珍副主任打保证,邀请审定他的讲课材料。他认为,这是对领导的尊敬,服从领导的安排,坚决执行领导的指挥,一定没有错的。
      他这几天找了些资料,有省市的农技推广方面的专家学者编著的书籍,市农科所编写市农牧局印刷的《金州市春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单行本,他们单位上油印的粮食丰产栽培技术材料,和他这几年来在村上示范点的技术总结报告,伏案疾书,反复修改,写出十多页的《兰原县小麦丰产栽培技术》一篇培训材料。
      这一天,正好是个星期天,郑贵珍副主任给他说好了,今天早上去县党校办农技培训班。八点钟,准时在单位大院里,他和王其满与郑贵珍副主任会合,三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出大院向北而行,不到一公里的路程,就来到离他们单位不远的县党校。
      两过是高高的四个水泥门墩砖柱,半米见方,三米多高,铁栅栏门大开着,他们三个人骑车进去。
      县党校是一个东西长方形的大院,北面的高台阶上,是一长排教室,西面是党校食堂和水房,南面是一长排的老师和党员宿舍,中间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东面是临大路的党校大门,他们刚才就从这里进来的。
      北面高台阶上,中间有一个大教室开着门,里面出来进去有人走动,全都是女同胞们。穿着看上去都很朴素,衣服花花绿绿的,有几个还头上顶着头巾,标准的农村妇女们的打扮。
      他们立好锁住了自行车,郑贵珍副主任带着他和王其满,在这个教室门口往里面偏头一看,只在台下在坐着站着的妇女学员们乱哄哄的,大约乡村两级的妇联主任共八十多人,台上的领导席上却空无一人。
      主席台,也就是讲台后面的墙上,在黑板上方挂着一个横幅,红底黄字,鲜红的绸布,用黄色颜料,写着“全县农村妇联干部冬季农技培训班”一行大字。
      他和王其满跟着郑贵珍副主任,找到西南角上的校长办公室,任校长招呼他们坐下了,给他们三个沏茶倒水。
      “喝点水,稍微等一会,县上的领导们马上就到了。”瘦高个,走起路来腿稍有些点的,短头发,小头黑脸庞的县党校任校长,招呼他们三个人。他来党校培训学习过几次,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考试等,认识这个任校长,老家是河园乡人。学员们,也就是县上参加学习培训的干部们,给这个任校长取人外号叫“尖头校长”,虽然是难听了点,但很形象的。
      任校长办公室的房间不大,只有一间,大约就十五平方米左吧,里面墙角放一个床,外面是一张办公室,两把单人靠背椅,一个长条椅。架着一个铸铁火炉,屋子小,感觉很暖和,比外面好多了,虽然院里有阳光照着,毕竟是冬天。
      大院进来了一辆小汽车,两边的车门打了,下来一男一女。男的高个子大块头,身材魁武,就是脸上有许多的雀斑,他看就知道是“麻县长”来了,管农业的郑副县长,是他念农校中专的黄支县人。女的中等个子,人长得还算漂亮,身材不胖也不瘦正合适,短的黑头发,微微有些卷,皮肤虽黑了点,但年轻时的风韵犹存,五官端正,小巧玲珑,有人称之“黑牡丹”。
      他比较熟悉这个女的,县城附近一个村上“农业学大寨”时当过“铁姑娘队队长”,村妇联主任,村长、村支书,乡妇联主任,副乡长,恢复高考前上的陇原农大,刚从他们县农牧局下属的县种子经理,调到了县妇联当了主任,名叫魏怀玉。
      “县上的领导们来了,我们去领个路,招呼一下。”任校长喊了他们三个人出门,锁了办公室门,领先到大院中间,迎上去与先后与郑副县长,县妇联魏主任笑着握手,打招呼。
      接着郑贵珍副主任也与郑副县和县妇联魏主任也握手打了招呼。他和王其满看着两个领导没有与他握手打招呼的意思,也就没有上去,拉开一点距离跟着。
      五个人一队儿,进了党校北面中间开着的那间大教室里。郑副县长坐在了主席台中间位子上,郑副县长左手坐着党校任校长,右手坐下了县妇联魏主任,县妇联魏主任左手坐上了郑贵珍副主任,任校长右手坐上了王其满,王其满右边坐着他。
      “下面请郑县长讲话。”党校任校长主持会议,宣布开会第一项议程。下面坐着的全县乡村两级妇联干部们热烈鼓掌。
      郑副县长不愧为教师出身,当过县一中团委书记,校长的人,身经多少运动,都紧跟形势发展,在历次的运动变化中,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自有他一套处世哲学和为人的奥秘,不断升迁,做到了副县长位置上。更加奇怪的是,郑副县长在运动中发迹,以整人起家的家伙,却现如今坐在台上,大讲特讲清理“三种人”“五种人”,这不是“贼喊捉贼”是什么呢。
      “下面请县妇联魏主任讲话。”党校任校长等郑副县长洪亮的声音情绪激昂地讲完了话,台上台下,他们都鼓掌完了,宣布第二项议程。
      “……妇女太苦了,……”县妇联魏主任讲到动情之处,不能自制,哽咽着泣不成声,不停地抹着眼泪,声音抽搐着都讲不下去话了。也引起台下一片“唏唏嘘嘘”的哭声来,会场气氛顿时陷入了低沉悲痛之中。
      弄的他和在场的人们,特别是郑副县长劝说也不是,不劝说也不是,在那里哭笑不得,咧着一张大嘴虽然在微笑,但脸部肌肉僵硬,脸上的笑容比哭都还难看。他感觉场面很尴尬,心里也很难过的。
      最后,党校任校长讲话小结,强调了几点,让妇联学员们认真听讲,抓紧机会学习,多请教不明白的问题,按时作息,遵守纪律等。
      郑县长和魏主任有其它事,坐上小车走了。任校长指挥几个妇联学员们,撤走了讲台上多余的桌子,只留下了中间一张讲桌。
      郑贵珍副主任上台讲课,主讲配方施肥,挑最重要最基本的讲,比平常简明扼要,讲了一个小时过一点,就讲完了。接着王其满上去讲,主讲内容是地膜玉米丰产栽培技术,讲了半个多时时间就讲完了。最后他上台讲授的是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讲完了,还顺带着回答了一些妇联学员们的提出的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
      讲课都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和补助,要多花时间备课,查阅资料,动脑子思考,写讲义稿。虽然这种大型的全县性的培训讲座,他以前很少参加,经验不多,虽然是妇女同胞们,但刚上台子时还是有些怯场,很拘紧,讲着讲着,就越讲越不怕了,越讲越放得开,自然,顺畅,感觉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
      虽然是自己感觉讲得不怎么样,但他倾囊而授,毫无保留,学员们反应还不错,这不,郑副主任又来约他去讲课办班。
      一场学习班在县妇联就业培训基地,县服装刺绣厂里的大房子里举办,参加的也是一帮从农村来,学习刺绣技术的妇女们,讲完了课,县妇联为了感谢他的讲课,硬是给他塞了一套学员们亲手制作的刺绣产品。
      他这次小小,第一回腐败了一下,也不算腐败,是讲课应得的一点报酬和补助吧。他高高兴兴拿回家,打开一看,透明的塑料袋里,装着三件套的刺绣产品,白色的确良布上,三面是波浪形花边,一面是直边,四边都锁了边。三件刺绣布片中间都用彩色细线,绣着绿枝蔓经叶,上面长着红色的玫瑰花朵,色彩鲜艳,简洁明快,非常好看。
      长得一条刺绣大长方形,铺到沙发背上,短得两条是小长方形,铺到沙发扶手上,都刚好合适,上面再盖上他媳妇张海萍用钩针白绒线打的丝巾,有许多空洞编制而成,透过空洞能看见下面的刺绣花纹,既能装饰,又能防护。
      另一场培训班是上县政府一个会议室办培训,也是县妇联的魏主任又组织的,参加的都是全县农村的“女能人”,热爱农业科技的“女强人”,全县乡县两级的“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有部分女同胞他都有过一面之交或认识知道。
      农村的青壮年都出外打工,务工经商做买卖去了,地里的活都叫老汉妇女娃娃们给干了。有人总结现在农业是“妇孺农业”,主力军是“三八六零六一部队”,“三八”当然指农村妇女们,“六零”是指农村种田的空巢老人,也就是老汉老婆子们,“六一”那就是在家留守的儿童,即上学的娃们,也在课余和假期帮助家里劳动。所以,他讲课同样认真卖力,一丝不拘,撒播农业科技“良种”,在学员们一双双充满信心的眼神里,他看到了来年田野丰收的希望。
      --《百味草》全文完--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