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共和国版图,就像是一个仰首挺胸的雄鸡,屹立在地球这美丽蓝色的星球上,高歌引吭,报晓着和谐,唱响着发展,给这世界增添了浓重的神奇景象。
      东西横舞着的,是奔腾不息的长江和黄河,是这个十几亿大民族的两条大动脉,滋润了炎黄子孙,两大流域和养育着龙图腾的传人。
      在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纵横,在这个古文明发祥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神奇有趣的故事。
      他,就生于斯,长于斯,在这浩瀚的人世间,经历了生的幸运,成长的快乐与痛苦,平凡生活的甜苦酸辣,。。。。。。
      在他经历的,浩渺如烟的时间岁月里,在他成熟和变老的到来时,在困惑和迷茫里,他终于回头惊喜的发现了,发现了反朴归真,看见了童真,拾遗起儿趣,感悟到了稚善,少年的志趣,那时的所见所闻,反刍回味,对人生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由此而发,写下了这些东西,算是这个不像样子的小说的引子,央或是简短的序幕吧。

      黄土高原上的黄河呈“z”字型从这里的丘陵山谷中穿过,在南岸,西南巍峨的卧牛山脉,环抱着一个河谷盆地,中间坐落着个古镇。据老人们讲,在汉朝的时候,朝庭为了防御匈奴人,派大将军霍去病屯兵守边,在这里驻防,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就形成了高原古镇霍城现在的样子。

      霍城其实也谈不上叫城,东西有一条主街,一字儿排开来,这里的人们又都叫它“横城街”,简称“横城”。街道两边都是些铺面,现在保存完好的是些两层的小木楼,是明清时候的建筑,多为前店后院。后面都是疏密错落的农家庭院和家庙祠堂什么的。

      一些古旧的房子,门楼、大门内的照壁和墙壁上的砖瓦雕刻,庭堂房屋上的木质装饰,多为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山水人物和吉祥图案,古香古色,很精美。在动荡战乱的年代,有好多被损毁了。

      霍城古时候都是军队驻扎,逐渐有充军发配来的,经商做卖买的,种地的农民,就日见的繁华了起来。先民有高家、孔家、张家、龙家、王家几大姓人,以后有些人家就举家迁到了北岸,对河两岸都就发展起来了。

      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这里刚刚有了先民们迁移来很少的人,来屯田守边,防御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侵害,有敌情时,敲响家伙,拿起手中刚劳动用的锄头,手边的棍棒都是武器,与来犯之敌作战,平时没有敌情时,大家开荒种地,饲养家畜家禽,捕鱼打猎,平战结合,保卫和开发建设这块片土地,这样生活了多少年。

      据一姓的家谱记载,就在这个时期,有一次,外敌忽然来犯,X姓和Y姓先祖的两个人最先发现了,X姓的先祖拿起农具,拾起一块石头,敲打着农具上带铁器的部分,高声着,“敌人来了,快跑,快躲起来”,他一边高喊着给人们报警,一边让Y姓先祖去通知大家赶紧跑,赶快躲藏起来,Y姓先祖胆子特小,被这情景给吓坏了,没有跑多远,就赶紧爬上旁边的一棵大,蹲在树桠杈里,藏在浓密的树叶中没有被敌人发现,但他看见X姓的先祖被敌人带走了,他躲过了这一劫。

      敌人挨家逐旮旯的搜查,后被一个被收卖叛变的人告密,说都躲藏在村庄近靠的后山红沙崖上的“印子”(岩洞)里,引着敌人到这个叫引子湾的地方,他们没有扶梯,没有办法爬上去抓人,一个敌人的头儿,找了再个簸箕,一面胳膊上绑上一个,就站在下面对上面"引子"里面的人喊话说,"你们下来不下来,不下来我就飞来了,抓下来可要杀头全死的",喊了老长的时间,只有胆子小一点的下去了两三个人,其他"引子"里面躲藏的人们不出声,看那个敌人的头儿也没有飞上来,就是不下来,才没有被敌人欺骗下去,敌人无计可施,没有什么便宜可捞,敌人的那个头儿气急败坏,就残忍的杀害了被抓住的所有人,最不容忍睹的是,敌人残忍的还割下了杀死后的最先冒死报警X姓那个先祖的头颅,提着这颗头颅,带着抢掠的财物撒走了。

      这件事多亏X姓这个先祖报警,大多数人都及时的躲到了安全的地方,外来的敌人没有找到,避免了一场大的人员伤亡的战事,X姓这个先祖大公无私,视死如归,立了一个大功。

      敌人走后,人们为了缅怀X姓这个先祖的恩德,就每姓甚至每家一把面,为这个X姓先祖捏了一个百家面的面人头,安接在这个X姓先祖的尸身上,这里所有活着的人们都披麻带孝,大家自愿出资办置老衣棺板,厚葬了这个有姓无没有留下名的英雄义士……

      古镇的农人们过去世代多以种田为生,也养些家畜家禽什么的,也有部分人坐贾行商,跑起了卖买。地里种的不是麦子、苞谷、豆子,就是果树和蔬菜、烟草。如今科技发达了,站在高处看,到处都是白色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里面种的全是各种蔬菜,有番瓜、茄子、辣椒和笋子、油菜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下游村子的河滩地,人们开垦水田,引种水稻,挖塘养鱼。近年又开挖池塘,种植莲花,发展千亩荷塘风光旅游业。就有了“千年古镇,塞上江南”的美誉。这里勤劳智慧的人民,现在又正在开始打造这“黄河黄第一古镇”。

      这,就是他的故乡,多美的家园啊。

      他今年已是中壮年的人了。

      这次回到家乡,在这古镇的黄河北岸边漫步,曾经的许多情景,像放电影一样,仿佛在眼前一幕幕闪掠,在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过去对河两岸没有桥,在“z”形的黄河中间,河面比较窄的地方,约有近百十米宽,这里有一个古渡口。河面虽窄,但水流可有点急。最先用排子摆渡,排子又叫羊皮筏子。后来就有了小船、大船,但都是原始的,不是机械的,现在发展成了机械化的小汽船。
      先用九个抽剥出的完整羊皮,用硝酿熟,摸上清油,扎住四腿和颈部开口,吹鼓,一排三个共三排,整齐排列,用细皮绳,绑扎到结实细木棍绑扎的排架上,排子就算扎成了,排子手坐或跪在上面前头,后面载人和物,用木浆将划水就行了。
      他一次坐大扯船,去河南面的霍镇,下船后,看见排子载着几人渡河,就和同行的几个小伙伴起哄,对着河中的排子异口同声的扯长嗓门大声喊:“翻----到----了-----”,还喊了好几遍。由于贪玩,回来时天快黑了,撑船的人下班了,空荡荡的大木船停在岸边,但不远处有排子还立在河边,排子手坐在河边石头上悠闲的抽着旱烟卷,他们四五个小伙伴刚好可一排子渡过去,就都和排子手打招呼,七手八脚上了排子,蹲上面双手抓牢排杆,排子在排子手用排浆的划动下,顺流漂浮着向河中游去,在河面忽上又忽下,左右前后摇摆不定,心里确实还有点害怕,正在这时,排子手忽然说:“现在你们喊翻到了呀”,小伙伴们羞得都连忙低下头,脸发红发烧哩,过河下排后还都有些不好意思呢。
      大约到了明清时候就有了大扯船,用木头做的,船边角用铁皮包上。大铁马钉是圆帽、方棱、尖头,从铁皮事前打好的孔眼里钉下去,固定到船的边角。在渡口两岸,用土石垒起高墩,跨河架上粗的纲丝绳,把打造好的大木船用粗纲丝绳拉到跨河架的粗纲丝绳上,用滑轮套上去。大船能自动摆渡的原理,也是人们聪明智慧的体现。主要是借用水流的力量,船家开船后,放开缆绳,用近十米长的胳膊粗,装铁铧尖的篙杆,从岸边将船往河中反推。这时还要有个副手,将船尾装着能活动的舵浆,压着巧妙起来向前推,再放下舵浆向河边向方往回拉,划动着船,使船头向着河心倾斜,向下的水流冲击着大船就会自动向对岸驶去,越往河心,水流越大,船就会在水流的冲击下,驶的越快,船往前游动,就会拉动牵引的钢丝绳跟着船向前滑动。你站在船头,迎着河风,听着“哗、哗、哗”的水击船声和钢丝绳滑轮“嗖—嗖”有节奏的滑动声,心里一定会觉得很舒畅的。船越过河心后就又会越来越慢了,快到对岸时,船就会渐渐慢下来,再从河中用篙杆将船往岸边反推,当船底靠上河底,船就停下来不动了。将缆绳扔到岸上,拴在木桩上,放下像吊桥一样,一面下去一面就会上来的踏板。大船中间可装载一辆中型汽车,两边船头还可乘载人畜物品和小型交通工具。
      他记得小时候有次和小伙伴打赌,说“我不用五分钟就能出了我们市和县”,就是坐船或排子过河就行了。本来是以河为界,河南霍城属本省的省会城市金州市下一个县所辖,而河北的河川乡是同省的第三大城市乌铁市兰原县管辖,两市、两县仅一水之隔。
      他的家乡在这古渡口东北面的村庄,就因这古渡口而得名。听老辈人说原先叫船滩渡村,后来渐渐就叫成了现在这名子,川滩渡村。他们村子也算个大庄子吧,只有孔、张、高几个大姓人。庄子北面是比较低点的北屏风山,半山腰有个大平台地,叫王家坪,是附近两个村庄的坟地。山下河东是邻村的北面,就是他们村子。正好就像坐在“z”字型的中间脊背上。人民公社时候是第六生产队,改革开放后改称六社。小地名又叫乱庄子。
      他听上辈人讲,他的老先人也在河南边的霍城。从他曾祖父时才迁到了这里的。他曾祖父时就置地种果树,建了一片葫芦型的果园,人称“孔家园子”。说一片其实也是两个果园,中间有一条道路穿过,还盖了三面有房的四合院,把果园一分为二。在四合院西面的叫“前头园子”,东面的叫“后头园子”。进了四合院,东面是主房的四间堂屋,南北各有四间厢房,西边为院墙,下面便是个不大不小的花园了。果园里种得都是些香小梨、冬果梨和李子树。他曾祖父靠经营着这个果园,在当时这地方还算是收入不错,生活不在人后,一家老小衣食无忧。他曾祖父戴顶低礼帽,穿着绸缎的长袍马褂,俨然也是一个乡绅。平常看些四书五经和体育方面的线装书,参与乡里和村子上的事儿。吃饭也都是有些家传和讲究的,媳妇和孙子媳妇做好,炕桌放到炕上中央,菜碟和碗筷一定要整齐得摆放上去,菜在碟里要收拢得尖尖的,夹菜时要先从周边夹取,万不可从上面和中间夹取。
      到他祖父这一辈姊妹有五个,兄弟四人。他大祖父经营果园为主,也出去贩卖自制糖果和土布的生意;他二祖父为人最老实,腿虽有点跛,让他去放牧养羊,他就高高兴兴去干;他三祖父比较热心,爱管些乡邻的公事,继承了他曾祖父的遗风,一派绅士风度,曾经当过几任本乡的保长;他四祖父学习好,喜欢读书,衣帽整洁,气宇不凡,多年在银行干事。
      他祖父是大祖父,浓眉大眼,是当地有名的“大眼睛”,人丁最旺,生有九个孩子,兄弟七人,还有两姐妹。他大伯和三伯在解放前被国民党的部队抓去当兵,大伯只往家寄回过一张照片,半身像一只手还背到了身后,估计是伤残了,至今两人再就没有了音讯。他六叔也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兵,在行军打仗时,去茅房方便,掉队遇上过来的共产党的部队就参加了解放军,当了运输部队的司机,解放后还上了抗美援朝战场。他小叔兄弟里最小,爱学习,先上金州农校,后又就读毕业于北方师大历史系,解放后在金州市委工作,历任秘书处长、副秘书长,改革开放后在金州市博物馆任馆长,高级研究员。他二伯和四伯在家乡务农,解放前也出去贩卖自制糖果和土布,四伯也有些文化,解放后四伯还当上了生产队的副队长。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