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8、救援 ...

  •   洪水全面下降已经是十天以后,旅馆的人靠着梅里莎给的一大面袋子烙饼撑过了这十天的饥饿,终于开始考虑离开这里的事情了。
      “我不走,”旅馆的经理在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轻轻的说,“你们走吧,我就不走了。”
      “什么?”韩朝林女士惊讶的看着经理,“为什么?你们老板都已经不在了,你在这里没吃没喝没工钱,做什么?这里的淤泥这么厚,很长时间里都不会有工作的机会,在这里生活会很难的。”
      “是啊,”商人陈波热心的说,“大家在这次天灾面前患难与共,也算是一种缘分了,你要是要找工作,愿意的话可以来我这里,我正好需要一个掌柜!”
      “不是的,”经理笑了笑说,“我不走,主要是为了这栋房子,这是我们老板的房子,老板对我很不错,我想帮他守着房子,等我们少爷回来,我们少爷去重庆念书了,我得帮他守着这个房子,等他回来,再说去留的话。”
      大家一时之间都有些感动了,在这个时候,遇到如此忠诚的朋友实在是太难得了。
      “你若是留下来,吃什么用什么?”韩朝林担心的问,“你一个人留着,可怎么生活?”
      “也不是一个人,”经理笑了笑说,“最近我一直在观察我们县城,我发现留下来的楼不少,想必里面还有很多幸存者,我们可以一起帮扶着度过这次难关。”
      “对啊,”韩宁也想到了,立刻拉了拉他的同伴,说,“这里的楼都很结实,想必还有很多人幸存着,要不我们先不走了吧?先救人?”
      郭兆林想了想说:“也好,我们就和张先生一起救人吧,你们呢?”
      众人听了相互商量了一会儿,一起决定留下来:“先救人,救了人我们再走!”
      韩朝林热心的对沈沐芳说:“先生,你是医生,你也留下来吧!”
      沈沐芳和梅里莎对视了一下,笑了笑说:“反正这个县城里都是半人高的淤泥,想走也走不了,就先留下来吧。”

      洪水过后的县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大地,寥寥几栋楼宇屹立在淤泥之中,更多的平房和瓦房被水淹过,更有些因为承受不了洪水的冲击,垮塌后被水冲走,这个曾经繁华的小县城,如今只剩下了一片沼泽泥潭。

      旅馆中,梅里莎给的食物已经没剩什么了,梅里莎不能在旅馆之中拿出食物,于是决定出去溜一圈,拿点米粮回来说是自己捡的。
      幸存的人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派几个男人同梅里莎一起去。
      沈沐芳自然是要去的,然后是一家三口中的男人徐国延,加上另外两个年轻人郭兆林和韩宁,五个人一起出去,即是找粮食也是寻找需要救援的幸存者。
      剩下的人待在旅馆里,烧好热水等大家回来。

      五个人背着只装着水的背包,从四楼下来,二楼和三楼的水退去之后,潮湿的家具和地板散发出一股微臭的霉味,站在二楼窗户下向外看,一楼下半截都被淤泥盖住了,淤泥里还有一些砖木石头半露在外面。
      “这可怎么下去?”徐国延喃喃自语,“难道要从淤泥里游过去吗?”
      “我们可以吧旅馆里的家具,比如床板什么的,铺在淤泥上,应该不会沉下去吧?”韩宁说。
      “我看可以,”郭兆林说,“但是家具太少,剩下的路只能从淤泥里走过去了”
      “那么方向呢?”徐国延问,“朝哪边走?”
      沈沐芳指向了在洪水中幸免于难的几栋楼宇说:“那边,不管是物资还是幸存者,那样的楼里面幸存的可能会大一点。”
      “说的是,”韩宁点点头说,“若是低一点的房子,里面若有东西,也被水冲走了。”
      “那就去最近的那栋楼,我记得那也是个旅馆,”梅里莎说,“先去搬家具吧。”

      众人于是在二楼里拆家具,再将家具平放到淤泥上。
      这可不容易,众人拆了一扇窗户才得到了能把拆下来的家具抬出去的出口。
      忙碌了半天后,才算在淤泥上铺设了一条晃晃悠悠的通道。
      韩宁率先从二楼下去,通过床单拧成绳子,降落在了木板上,小心的踩了踩,有换更大的力气踩了踩,才对上面说到:“可以下来了,但是要小心,木板太薄了。”
      楼上的人于是依次从二楼降落。

      踩在淤泥上的感觉很奇怪,仿佛脚下的大地一直在颤抖,而这样的道路也维持的不长。
      众人踩着自己铺设的道路,将木板和家具一张一张铺设到更远处,这样就延伸到了街对面,再通过从街对面的房子里取材,将这条道路延伸到了他们看好的那栋旅馆里。

      “这个小县城里,高楼都是旅馆、银行什么的,县政府都只有两层呢,一般的人家里也都只有一两层。”韩宁一边探路一边说。
      “看起来也就主街道上都是三层往上的,其他地方大都是一层两层。”徐国延说着把身上背着的最后一块板子递给韩宁,让他铺在前面。
      “中牟只是一个中转站一样的县城,没什么令人见之不忘的特产,要是万一打仗,一马平川的还很容易被困,于是只有中转的商人和偶尔途径的旅客。”沈沐芳说。
      “真是个不容易的县城啊。”徐国延叹气道,将身后郭兆林递来的板子递给韩宁。
      “我们到了。”韩宁说。
      “我背着的板子用完了,”郭兆林说,“方牧和顾念的板子还没用,能再往另一栋楼铺一段呢。”
      “先进去看看,万一有吃的,或者幸存者,也能救一救。”徐国延说。
      “二楼太高,上不去。”最前面的韩宁说,“只能从大门进去了。”
      “好在洪水已经帮我们打开了大门,不需要我们砸门了,”徐国延笑着说,“这次我先下去吧。”

      徐国延打头,众人依次攀着门框下到了淤泥里。
      沈沐芳下去前先把自己背着的板子靠着门框固定在墙内侧,又把梅里莎背着的板子也放上去,这才下入了淤泥里。
      梅里莎向下一踩,,稀软糜烂的淤泥立刻吞没了她的腿,一路涌到了她的腰部。
      “小心,”沈沐芳在前面扶了她一下,“能走吗?”
      “有点困难······”梅里莎在泥巴里艰难的动了动自己的腿,感觉自己被锁住了似的。
      “在泥巴里不能像往常那样走,要这样。”徐国延示意道,伸出自己的胳膊,刨开前方的淤泥,趁着淤泥没有合拢之前,赶紧抬腿向前走了一步,然后再次伸胳膊刨泥。
      没两步,人已经变成了泥人。
      “我的天啊······”郭兆林愁眉苦脸的说,但也没有犹豫,立刻按照徐国延的示意,向前走去。
      “找到楼梯就好了,”沈沐芳安慰梅里莎,“这次你先走。”
      梅里莎点点头,学着前方人,排着队,跟在韩宁后面,刨着泥进入了旅馆。

      进入旅馆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楼梯,登上楼梯后,才算是摆脱了泥巴里游泳的窘境。
      这时候,五个人都变成了泥巴糊成的泥人,也顾不得整理自己,赶紧挨着房间去找吃的和被困者。
      “如果能找到吃的,就表示这里没有被困者,要是找不到吃的,就表示可能有被困者。”徐国延说。
      梅里莎默默的把刚摸到的米袋子放回了伊甸园。
      “不一定,”沈沐芳在后面说,“可能吃的藏的隐秘,或者被困人员自己带了吃的,就像我们一样。”
      “你说的很对。”徐国延摸了摸头,乐呵呵的说。
      “我们去楼上找找,看看有没有被困者,”沈沐芳说,“顾念,你在下面找找吃的。”
      “好的。”梅里莎说。
      “我也一起留下来陪顾念吧,她一个人太难了。”郭兆林说。
      “现在是不太可能遇到从外面来的人的,反倒是楼上可能有坏人,我们在楼上可以帮她挡住。”沈沐芳说。
      “方牧说的很对,”韩宁说,“我们都上去吧,顾小姐在下面更安全点。”
      郭兆林想想也对,就与其他人一起上三楼去了。

      梅里莎等其他人走了以后,自己进入伊甸园。
      现在的伊甸园除了松树林和荔枝巨树,其他果树林和竹林等都已经灰化了。
      梅里莎的果树和养在果树林里的兔子和家禽都没有了,倒是松树林里养了牛和羊,在牛羊的维护下,松树林长得很好。在松树林和林间杂草的养育下牛羊也长得很好。梅里莎若是晚一点拿回伊甸园,可能牛羊会繁殖的超出松树林的承受能力,到时候这里也会灰化成渣渣。
      幸亏拿回的及时。
      梅里莎从春城出来后,在洛阳找了畜牧场,将牛羊杀的杀、卖的卖,只留下了种牛羊。更把一部分牛羊请人做成了肉干挂在仓储的屋子里。

      没有人打理伊甸园的结果就是,整个伊甸园疯狂生长,果树、花卉和竹林长得太快,没有人经营,树木个竹子挤成一团,缺少空间,最后都同归于尽了,养殖在其中的家鸡野鸡等禽类也都死掉了。
      其中一个果园里养着兔子,一开始在兔子的维护下,这个果园生长的也很正产,但是后来兔子开始繁殖,在兔群几何倍数的增长下,果园被它们啃光了,最后它们也饿死了。

      现在幸存的土地只有中央家园、松树林和苇塘。
      中央家园幸存是因为猴面包树育种困难,增长的太慢了。松树林是多亏了有牛羊的维护。苇塘是因为有水和昆虫,灌木的生长被限制了,昆虫的繁殖又被养殖的鱼和鸭鹅限制了。
      看来以后伊甸园种植还是要考虑良性循环的问题。
      伊甸园缺乏打理疯狂生长最后集体灰化的唯一好处就是,土地又增加了,整整增加了六亩地。
      梅里莎高兴坏了,就把这些空出来的地都种上了粮食,这样就有更多粮食可以捐献了。
      只有一亩地,为了日常生活,混着种上了各种蔬菜。

      梅里莎在菜地里刨了半天,收了萝卜和各种青菜,放在青石上打算凉一凉,半干之后当做在旅馆找到的粮食,又去拿了一袋大米和一些牛肉干,把这些东西一起装进一个在伊甸园里放了很久的缸里,一起带出了伊甸园。
      等她出来后,在二楼等了一会儿,韩宁才从楼上匆匆探出半个身子朝下面喊道:“顾小姐,找到吃的了吗?”
      “找到了,在一个封的很严实的缸里,有大米、肉和菜。”梅里莎说。
      “太好了!楼上有人,整整十六个!都活着,可是快饿死了,快做点饭!”韩宁跑下楼喊道。
      “马上!”

      梅里莎和他一起把粮食搬上顶楼,用大缸当做锅,把他们带来的清洁的水倒进去煮肉粥,香飘四溢的肉粥煮好后,那些在洪水中没吃没喝整整十多天的人终于撑过来了。
      “本来人还有更多,”一个男人狼吞虎咽的喝着粥,说,“可是没有吃的,后来水退的差不多了,有人就想出去找吃的,但是刚一下水,就沉了,有经验的人就说,是泥太深陷进去了,然后就没人敢出去了,后来水没了,看见泥,就更不敢下去了。”
      其他人说的大同小异,基本没什么差别,就是形销骨立的人说的,因为没干净水喝,他们多少都有些拉肚子。
      幸亏水十天就退了,要是再晚来几天,这些人就真没救了。

      梅里莎他们存储的药物其实还挺多,日常药物在梅里莎的坚持下也囤了不少,如今刚好派上用场。
      要是按照沈沐芳的意思都屯上创伤和发炎药,那才叫绝望呢。
      救了这些人之后,众人让他们在各自的房间里休息,救人小队则去找家具做垫路的板材去了。
      主要是厚实宽大,符合条件的木头在旅馆这样的地方还挺多,主要就是床板和大桌子,小桌子可以用来在上面垫脚。
      徐国延和沈沐芳留在病人身边,教他们怎么从污水里提取干净的水,怎么保护自己在肠胃炎肆虐下的身体。

      天黑之前,他们又搭建了一条通往另一个三层楼的道路,这条路短得多,也幸亏如此他们才能在天黑前撘完。
      其他人没有找到幸存者,而梅里莎又发现了一竹桶的大米,还有些盐。

      晚上众人回到了他们住宿的旅馆,烧了一锅肉粥香甜的吃了一顿好的。
      徐国延捂着自己十天来第一次吃饱了的肚子说:“我们这样搭小路太慢了,整整一天,我们才搭了多少路啊。”
      “没别的办法,在泥里面游泳更费体力,万一里面再有铁钉或者锋利的石头,刮伤了容易感染,这种条件,万一感染就死了吧。”郭兆林说。
      “郭先生说的对,”张经理说,“现在这情况,我们自己也要保重啊。”
      “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徐国延说,“我们要不要把木板绑在脚上?”
      “什么?”
      “就像滑雪一样,你们滑过雪吗?就是脚上有两条木板,然后人就站在雪上面沉不下去了,淤泥应该也可以吧?”
      “这样行吗?”郭兆林问。
      “应该可以吧,”徐国延说,“试试从没损失。”
      “我觉得可以试试,”韩朝林说,“你们想想看,你们人太少,这个县城又不小,要是等你们铺好道路,那得到什么时候啊,到时候我们还能找到吃的吗?必须要想办法出去求救啊,让中府尽快来救灾才是最正理。”
      “对呀对呀,”徐国延一看媳妇支持他,兴奋的说,“这样一来,我们不就可以分出两个人出去求救了吗?”
      众人思索了一下,感觉徐国延说的挺有道理,遂决定明天试试。

      次日一试,果然十分妥帖,虽然不能向前滑,但是走路还是可以的,不会陷入泥里。
      就是脚上绑了两个十分宽大的木板,走起路来容易跌倒。
      这下子就可以出城去求救了。
      商量之后决定让韩宁和郭兆林去求救。
      沈沐芳是医生,他不能走。
      梅里莎是他的同伴,在众人眼中又是个女人,她自己更担心到了中府被人认出来,自然也不走。
      韩朝林也是女人,更要管着一个六岁的女儿。
      徐国延放心不下老婆孩子。
      张经理放不下旅馆。
      王老头已经是半截身子埋土里的人了。
      昨日被救的十多个人都拉肚子拉的两腿稀软。
      能出去求救的,只剩下郭兆林和韩宁了,他们互相熟悉,路上也有个照应。

      郭兆林和韩宁走了之后,剩下的人再次走上寻找物资和幸存者的道路,这次快了很多,当天就把一条街找完了,共找到幸存者一百余人。
      接下里搜救活动就向周边扩展了。

      被救的人几乎都有肠胃炎,因为他们喝洪水时没有精心过滤,甚至有些人直接喝生水。
      伊甸园的药物在人口基数下消耗的飞快。
      好在沈沐芳在伊甸园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些草药的种子,这还是当初梅里莎在中央大学偷来的,他立刻清理了一亩粮食地,用来种植这些草药,并很快把药物应用到了病人身上。
      沈沐芳越发感觉到在伊甸园干活效率高,于是自己动手在一个粗壮惊人的猴面包树上给自己挖了个房子,又在旅馆里抬了个床放进去就算是安家了。
      梅里莎对沈沐芳的新房子嫉妒不已,那么大,那么高,进入不用弯腰!几天就好了!这效率也太快了!
      梅里莎于是物色了另一株非常宽阔的树,这一株是个五连树,新长出来的树和以前的老树长在了一起······这么说起来,中央家园好像变大了,以前和周边的其他土地一样大,现在好像比其他土地大上一圈。
      这又不是坏事,梅里莎就没多想,抽空就去挖自己的新房子去了,除了救人、读书、写作的时间,都用在了挖房子上。

      梅里莎白天在外面搜救找粮食,晚上回去后就在伊甸园里读书,还把自己的经历一点点写在笔记本上。
      梅家的时候、教堂的时候,中原大战的时候、沪城保卫战的时候,还有春城的时候······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慢慢的,笔记成了散文和叙事文,随着阅历和读书的积累,在笔尖开出了花朵。

      沈沐芳见她那么忙,就想帮她挖房子,梅里莎摇头拒绝了:“我不急着用这个房子,劳作是因为读书累了,用来休息脑子的,你就忙自己的事吧。”
      沈沐芳见她这么说,也就不坚持了。

      这样一直到一个月后,梅里莎快不能遮掩自己粮食的来源了,被他们救了的幸存者也自发组成了搜救队伍,在全城甚至周边农村和临近的县城去搜寻幸存者了,韩宁和郭兆林才在大家的望眼欲穿下,浑身狼狈的回来了。
      “怎么样?”韩朝林少了一大锅热水热粥给他们洗尘,热切问:“中府什么时候能派人来救援?”
      “没可能了,”韩宁说,“我们找了好多地方,蒋氏中府和委员长已经在重庆了,我们还给我们在重庆的朋友拍了电报,但完全没用。”
      “中府不管吗?”韩朝林赶紧问。
      “那倒不是,”郭兆林说,“花园口决堤轰动了全国,中府肯定是必须要管的,但是我们国家的现实是,现在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间段。中府正在抵御日寇,本就抽不出多少人手,只能发动民间力量,钱款和粮食倒是拨了些,但是淹没地区太大了,杯水车薪到不了我们这里。”
      “那怎么办?”韩朝林问。
      “只能自救了。”郭兆林说,“淹没地区的中府组织已经瘫痪了,原来的官员大概也都淹死了,现在新任命的官员就是个空架子,基层下面什么人手都没有,等到他们来管事儿,黄花菜都凉了。”
      众人交换了眼神,王屈石老头子说:“我们自己动手也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这一个月,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但是这个吃的怎么办?吃的快没有了。”
      “是啊,最近获救的已经有几百人,”众人七嘴八舌的说起来,“顾小姐之前发现了一个粮仓,粮食很多,但这么长久的吃下去也撑不了多久啊。”
      “这个我有办法,”沈沐芳在旁边说,“我有些途径能买来粮食,你们留下,我和顾念去买粮食,买到粮食后就给你们运回来,但是运输的办法怎么解决?车辆可没办法在泥里运输。”
      “你要是能买来粮食,其他的都好办!”郭兆林说,“在淹没地区外面,打上一个自救营地,后勤和老人、小孩、女人就住在那里,粮食也运到那里,至于救人的前线,那些路程,我们人抗肩挑,送到救人的地点。”
      “这个办法好!”众人纷纷说。

      定下接下来的决策后,众人就开始划分人手,梅里莎和沈沐芳一起离开,其余人先护送幸存者去外面搭建营地,后方安顿好之后,再去搜寻幸存者。

      沈沐芳和梅里莎打算在当天动身。
      临走的时候,商人陈波跑来把自己在淹水那天辛苦保护的皮箱给了沈沐芳:“这里都是钱,原本是打算进货的,你拿去买粮食吧。”
      “这个不用,我有钱。”梅里莎说。
      “顾小姐,我知道你们是有钱人,但是我也想做点什么,”陈波说,“我家在郑州,不知道怎么样了,我也打算离开这里去郑州了,你们要是买了粮食,给郑州也运一点,行吗?”
      沈沐芳思索了一下,果断的接过了箱子,说:“好说,粮食我们一定给你运过去,也要你帮点忙,你有运输方面的熟人吗?”
      “有的有的,”商人忙说,“我认识很多跑运输的,我有他们老板家的电话!”
      “那就好,你把他们的电话给我,你有电话吗?有的话给我也留个。”沈沐芳说。
      “哎,我家还不知道什么个情况呢,”商人沮丧的说,“我给你个电话,是我妹夫的,他就是搞运输的,手下车队有六十多辆大车,还有两辆摩托卡车!。”
      大车指的是马车,摩托卡车就是卡车,以前大家都是这么叫的,现在少了,这个陈波的妹夫家能经营六十多辆马车和两辆卡车,也是家底厚实的很。
      “好的,我记住了。”沈沐芳说。
      随后三人互相告别,沈沐芳和梅里莎离开了中牟。

      路上沈沐芳让梅里莎把箱子放进伊甸园,说:“出去后,给他在宜昌找家纺织厂,联系些布料让他妹夫给他运回去。”
      梅里莎一开始不解他为什么要收商人在洪水中用性命保住的箱子,如今听他一说,不禁乐了,不在想箱子的事儿,而是开始计划离开后的路程。
      “粮食拿出来很容易,,我们一边去重庆,一边把粮食委托给搞运输的商人,这样就不耽搁事儿了。”梅里莎说。
      “嗯。”沈沐芳沉思着说。
      “还是从宜昌走吗?”梅里莎问,“或者从别的地方?”
      “嗯。”沈沐芳又是回答了一个字。
      “怎么了?”梅里莎问。
      “郭兆林和韩宁,你对他们怎么看?”沈沐芳问。
      “他们······好像是中府雇员那样的人。”梅里莎说。
      “而且职位不会低,”沈沐芳说,“一般人是不会用基层来形容底层的中府雇员的,你在中府听过这样的说法吗?”
      “很少,”梅里莎说,“更多的是称呼他们下属,或者部下,或者其他什么,基层比较少见。”
      “这种说法是从公华学社传过来的,”沈沐芳说,“一般会用这种称呼的都是有共产倾向的人,而那两个人的样子······更像是公华学社的干部。”
      啊?梅里莎真的惊讶了。
      “但是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沈沐芳说,“快走吧,去宜昌,路上把粮食运回黄泛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