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游湖 ...

  •   湖边的一株杏花风姿绰约,别具逸致,几朵杏花被风吹落在湖面上,使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一句诗:“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我混乱地望着那一潭月光下的黑水,突然有了想跳下去游泳的冲动。
      我缓缓站起,走到湖边,脚触到水面时的冷还是让我打了寒战。
      “小姐,小姐,你这是做什么阿?”凌云飞了过来,一把拉住我。
      “呃……试试水温,嘿嘿!”我傻笑道。
      回到房中才觉得自己刚才真是莫名其妙,喝了几口热水才平静下来。

      四月初五,康熙抵达杭州府,并前往成东检阅官兵。我没有随行康熙而是自己和凌云在城中靠近宝石山麓的地方找了家客栈歇息。这时的保俶塔还是木结构的,我的眼前,真正的传说中的美人塔在群山的映衬下窈窕生姿。我终于乐得清闲,整日带着凌云在城中四处游玩。
      杭州,我的家乡阿!!故乡的空气,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我永远都忘不了!
      “小姐,今天去哪玩?”凌云兴奋的说。
      “夜幕降临,当然要去画舫咯!”我坏坏的说。
      “不行,那个地方……”
      “哎呀,西湖的夜景才是最美的嘛。”我不耐烦的打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熟悉的诗句,在不同时间里传诵。今日我有幸听见一歌女在湖边吟唱,歌声婉转,像湖边的柳枝勾留着人儿一般。我站在西湖边,已然是百年。一样的湖水,一样的人,只是心境不再相同。我听着乡音,恍如隔世。
      似是月光如水的夜里,“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旗子落灯花”,是何等的悠闲。画舫在湖面之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凌云拉了拉我的袖子,低声叫道:“小姐!!”
      “这不是昀黎格格么?”咦?这声音好熟悉。
      我茫然的回头看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我对面的一艘游船上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估计是来的晚些,连画舫都没得坐,只好那么多人挤着一艘小游船。
      没想到这次来游湖的主角是康熙,害得伴驾的全体出动!一个小太监在画舫游船之间架了块木板,康熙带头走来,紧接着太子,裕亲王,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就这样堂而皇之的霸占了我的悠闲之地,有苦说不出阿!
      “昀黎给皇上,阿玛,太子,三……”
      康熙挥了挥手,在我刚才坐的地方坐下,道:“免了!今儿个晚上难得出来,没那么多规矩。昀黎在杭州城玩的开心吧?告诉朕,有些什么地方好玩的?”
      我暗自窃喜,哈哈,这难的到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么?面上却不敢有所表露。“回皇上的话……”
      康熙老爷子不耐烦了,“今晚是微服,没那么多礼数。”
      “是,老爷。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我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口干舌燥的停了下来。
      康熙赞许的点了点头,其他人都傻楞在那里。
      “说的好,这位姑娘是本地人吗?”一艘华丽的游船离我站的地方很近,来人二十几许,白皙的面庞,但是给我一种来者不善的感觉。
      我抿了抿嘴,“算是吧!”
      那人眉角微挑,眼神充满了疑问。
      “呃……我记得古人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本来就是一家嘛!”
      “这么说,姑娘是苏州人,也是杭州人?”那人一副挑衅的样子。
      十三刚想出来,被老十挡下,而康熙悠闲地喝着茶。
      “是阿,您有何赐教?”是你们逼我的,到时候出丑,可别赖我。
      “西湖有什么特别的景色?”
      “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围观的船只越来越多,那人大概也觉得有压力。
      再次出题:“哪十景?”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笑话,别说是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也不在话下。用这种白痴问题来考我?
      “杭州什么菜式有名?”
      我在原地走了一圈,我答的要是现代的怎么办?不管了,说的快,应该没问题,我掰着手指,一个一个的说:“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干炸响玲、蜜汁火方、百鸟朝凤、油爆大虾、清汤鱼圆、油焖春笋、荷叶粉蒸肉、西湖莼菜汤、生爆膳片、杭州酱鸭、咸件儿、笋干老鸭煲……我只记得这么多,等我下次研究下再告诉你。”
      那人白皙的脸庞刹那变得苍白,满脸的汗珠。
      “好啦,不和你答题了。太无聊了!”我叹了一声。那人见好就收,没有吱声,默默的离开了。

      “没想到,昀黎丫头还有两下子。”康熙赞赏道。
      “这丫头鬼点子多,肯定是事先都去看过玩过吃过了。”裕亲王附和道。
      我“咕噜”眼珠一转,跑到康熙身边,道:“谢老爷夸奖!”不满的对裕亲王说:“阿玛,你怎么就这么看不起女儿啦,这可是我做的功课唉。”
      “哈哈哈哈……”
      “昀黎格格这么晚出来是去哪玩啊?”十三说。
      “游湖阿,西湖的夜景那么好,不出来不是可惜了?”
      “哦?说说你的安排!”康熙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错。
      “三潭印月,是湖上赏月的极佳去处。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中空的塔内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呈现出‘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虽然今天不是中秋,可是月亮婆婆还是照顾我们赏月人的。”我边说边指着天上的一弯明月说,“玩够了,当然就得去大吃一顿,补充体力。”
      “哈哈哈哈哈……好主意!”康熙再次大笑。一旁的李公公感激的朝我点点头。这段时间,为了堤坝的问题,康熙老爷子没少发脾气。
      我们一行人在小瀛洲入口下船,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玩耍,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我心相印亭在三潭印月南堤之上,临湖而立。
      亭前有石栏,凭栏瞭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亭柱上悬挂着著名作家周而复写的一副楹联:
      山光静对烟波际,
      塔影清涵水月间。
      正值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我呆呆的望着,一点都不想动。若是时间倒退到三百年后该多好。

      “昀黎……你在想什么呢?皇上都喊你好几声了。”阿玛的声音仿佛从好远的地方传来,你们好自私,为什么不让我好好的怀念下。我感觉自己就和小丑一样,无论心中多么难受,都要表现的很快乐。让你们开心,我才有活路。我收起情绪,扯扯嘴角,转身……
      “昀黎丫头是饿了吧,该进行你的第二个目标了。”康熙笑道。
      胤禛深邃的目光静静的划过我的脸庞,我忙转开脸,不经意的看向康熙。
      “好呀,就去楼外楼把!”我轻快的答道。反正公费,玩就要玩的尽兴,吃就要吃的过瘾。
      “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楼外楼吗?”十四阿哥胤祯好奇的问道。
      “大概吧!”
      “大概?昀黎格格怎么就不给个确定的说法呢?”十三不依不饶。
      我翻了个白眼。这个胤祥,本来还想感激下你刚才想出手相救的恩情,一眨眼功夫就开始难我了。哼!
      “唉!”我故意大声的叹气,“十三哥这么虚心求教,昀黎不好推脱。这样吧,我告诉你,你得答应我件事。”
      “阿?”胤祥的嘴顿时合不上了。“什么事情?”
      “等想好了再告诉你吧!!”我头一扬,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样吧,我先说,说完后你认为有道理就答应我,没道理就作罢。相传这楼外楼是一个名叫洪瑞堂落第文人,与妻子陶氏秀英自双亲亡故后由绍兴东湖迁至钱塘(今杭州),定居在孤山脚下的西泠桥畔,以划船捕鱼谋生。因夫妻双双是从鱼米之乡的绍兴而来,在烹制鲜鱼活虾方面有一技之长。先是捕鱼虾选佳者烹制出售,后来想到西泠桥一带无饮食店,便在略有积蓄之后开了一片规模较小的菜馆,当初仅是一处平房,地处六一泉旁,位于俞楼与西泠印社之间。
      菜馆的命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店主从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得到启发而取为“楼外楼”。另一种说法是因菜馆建在近代著名学者俞曲园先生俞楼前侧,洪瑞堂就到俞楼请先生命名,曲园先生说:“既然你的菜馆在我俞楼外侧,那就借用南宋林‘'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名句,叫做‘楼外楼’吧!”突然发现我还是蛮有讲故事的潜力的。
      “十三阿,今儿个你栽在这丫头手上了!”康熙笑道,“走吧!”
      胤祥怔了下,连忙说:“好!阿玛说的是。这个故事值,昀黎妹妹有事尽管说。”

      楼外楼坐落在景色清幽的孤山南麓,面对淡妆浓抹的佳山丽水。我们乘着画舫在楼外楼出口下船。
      第一次站在清代的楼外楼前,我已经认不出那是楼外楼了。只是店前的招牌和酒幡提醒了我。我深刻体会到了物非人是的感觉。
      “一楼风月当酣饮,十里湖山豁醉眸。”原来这幅对联早就有了,我一直以为是康熙爷南巡时留下的呢!

      “把丫头刚才报的菜名都上一份,其他的丫头看着办。”康熙道。
      我把刚才报的菜名复述了下,又点了些甜素菜类:酒酿圆子、拔丝蜜橘、素烧鹅、虎跑素火腿;地方小吃:葱包桧、西施舌、虾肉小笼、杭州麻心汤团、西湖藕粥;点心类:春卷、汤包、羊肉烧卖、鲜肉煎饺、鲜肉馄饨、幸福双、猫耳朵、小笼包子、南方迷宗大包、桂花年糕、菊花烧麦、吴山酥油饼。
      名菜馆就是名菜馆,不一会儿,菜式全齐,满满一大桌。
      尝了一口酒酿圆子,桂香清幽,是圆子上的一把花魂,酒香淡淡,圆子依旧是小而软的,入口酸酸甜甜,比我以前吃的不知道要好吃多少倍。
      我一时哽咽,恍惚地看着这些故乡的菜,呆了,丝毫没注意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吃的这顿,就是不停的吃这个吃那个,总觉得吃不厌。

      四月十二日,康熙离杭州。船队浩浩荡荡,沿河北行。我也身在某只船儿之中,欲去还留。
      运河两岸,桃花依然开败,只剩下一树的绿色随风招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游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