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 (四) ◇ ...
-
车厢里的人们这时发出一阵低低的“依哦”声,侧目一望,原来前方已经到了壮阔雄伟的长江大桥。车行于桥高处,只见从侧前方伸展而出的是如屏一般绵蜒盘曲的蛇山,与此岸踞守的龟山遥遥相对,两岸山头林郁葱葱,一片翠蒙。低头观江水茫茫,抬头一眼眺去千里平川,似无穷尽。
我实在是已经很熟悉了这里的景致:几年前初春的季节我曾在这桥上徒步走了个来回,细细地观察过这龟蛇天堑、一桥飞架的每一个侧面,并且曾在桥下,让这温暖的江水亲没过我的脚面,所以当再次来到这里,这熟悉的景物已引不起我太多的激动。除了江水比往日宽阔了许多,轮渡变得更稠密繁忙了些,一时却看不出与以前有更多的差异。我的注意力开始回到身边的女孩上来,只见她正在不停地左顾右盼,眼里充满着兴奋。
“咦,你怎么一点都不激动?你看看这江水,多壮观呐!”她看我一直默不作声,好奇地问。
壮观?我希望看到的是我生命中的江河,那些我一直梦萦着的水域,带给我强烈冲击的山川。但愿三峡会是如此吧,我暗暗地期盼着,我可不愿她象那些随处可见的景致,只会带给我些许微微的冲动,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重温的兴趣。可我不想就此暗淡了女孩的兴致,“怎么,你们在杭州没有见过这样的江水么?我记得钱塘江水可就是以壮观出名的哦。”
话甫一出口,我便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小错误,我可是不应该知道她是从杭州来的哦。但她好象并没在意,倒是很感兴趣地接着问,“哦,那你去过杭州么?”
该到了考验我地理风光乡土人情知识的时候了,哈,幸好杭州我很熟。那美丽的城市我虽然尚未去过,可关于西湖的景物描写和神话传说可是读了不少,这可算正中下怀——我随口回答道,“还没呢。不过我是一直都想去哦,去瞧瞧美丽的西子湖畔,游一游三潭映月、曲院风荷,逛一逛苏堤春晓、南屏晚钟,观几处文人墨宝,望几眼俏丽佳人。我……”正说着,望见那女孩眉间一敛,我赶紧收住了自己即兴的排比句。
“呵,看来你对杭州还真是了解得不少嘛。”女孩微笑着,话里多少带点嘲讽,“等你去了,你就会知道西湖十景到底是什么样了。给你推荐个去处,去杭州别的地方倒也还罢了,西湖周边景物当然是不可不观,可还另有个地方却是非去不可,你可知道么——灵隐寺飞来峰?”
灵隐寺,我当然知道,属西湖外景,与钱塘江六和塔、虎跑泉、龙井村等并斜列在西湖西南山外,寺外有飞来峰,相传有印度僧来中土,到此观此峰,大奇曰:此莫非我祖释迦牟尼雷音寺外灵山乎,如何飞来此处?故由是名之。山峰棱层剔透,嵌空玲珑,疑为鬼斧神工所凿,世间纵有太湖奇石,也难与之比肩。遥想即为之动容,只可惜平生尚未曾得见,此刻从一个陌生女孩口中说出,更凭空增添了几分神奇。我不禁暗自颌首,问她:“你是杭州本地人么,还是,只是在那里上学?”
“我当然是自小在湖边长大的呀,不然,怎么会对西湖那么熟呢?”哦,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此言不虚,大约西湖的湖光山色也都不知不觉融入到西湖女孩的灵性中了吧,她浅浅的笑容在我眼中显得越发地可爱。
“哦,那等我将来去你们那儿,你给我做向导吧。”不知怎么的,我突然萌生了想去那儿的念头,难道是为她?
“那好呀,”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只要你去。”
“哎,这么半天,我还没问你的名字呢。等我去了,找谁呀?”我这句话问得倒是恰到好处,不尴不尬,我不由得暗自得意。
“咦,我也没有问过你哦?你先说你的吧。”她坚持着不肯让步。
“好,那我就先说,在下从北京来,名字叫楚云飞,‘湘江水逝楚云飞’,你读过红楼梦吧。”
“嗯……我姓柳,你就叫我如烟好了。”她点点头,脸微微一红,煞是宜人。
哦,烟堤高柳,好名字,果然是西湖的女孩——我几乎能想象到春日里烟林笼罩着的苏堤,六桥虹影掩映之下,桃柳萧萧摇落,花落轻飘,柳絮飞扬,淡淡的水面上,承浮着无数的缤纷,随波逐流。此人间之胜境,却不料一语能得之——
正在这时,车厢里的人开始骚动起来,“嗨,该下车了”,有人嚷嚷着,我才猛地从刚才的幻想中清醒过来,原来不知不觉间,车早停下了——这是到哪儿了?哦,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黄鹤楼。女孩不好意思地站起来,和前面的同伴招呼了一声,从行李架上取下刚才那男孩的背包,我在后面帮她托了一下,感觉不轻。他们三个人先后分别下了车,而我却是最后一个迈出车门,在几十个人的稀疏人群中,我感觉到有两道不同的目光分别向我扫了一眼,并在我身上停留了片刻:一道是那个男孩的,带着几分打谅和狐疑;而另一道却是她的目光笼过来,正如其名,淡淡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