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2022.10.15 ...

  •   初中看过王祥夫的短篇小说《上边》,印象深刻一直到现在。那本书是姥姥捡破烂捡回来的,那时候过得很苦,上学的时候用过很多姥姥姥爷捡破烂捡回来的还能用的钢笔本子,也看过很多一堆破纸壳子废报纸里夹杂的杂志和书。那是一本深灰色矛盾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集,看那本书还在初中,第一次认识了王安忆王祥夫还有很多现代作家。好像从小就学习不好,但是一直很爱看书,小学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差很差,除了课本从来没有课外书,尹索寓言格林童话都是在同学那里看到的,后来捡了一本别人丢掉的童话书,像高中课本那么大彩色的插画,半个字典那么厚,全部都是西方关于公主的童话,我像个宝贝一样待它,后来老是看影响学习被妈妈发现塞炉子里烧了。再后来各种几元杂志和言情小说泛滥开来,我的阅读量剧增简直是杂乱无章,宝藏和垃圾都在涌入我的世界,繁星春水骆驼祥子朝花夕拾彷徨呐喊城南旧事,童年母亲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羊脂球简爱雪国悲惨世界,类似于这些名著类的基本都是小学看完的,有借的有同学的,有姥姥姥爷收破烂收的有哥哥姐姐的有自己攒零花钱买的。过早的接触庞大复杂的自己世界之外的一面,好的坏的各种各样的人生尤其是苦难年代并不是一件好事。初中的时候很喜欢新概念文学的东西,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和一些所谓青春疼痛文学的大流行,真的对我这种心智还未成熟的人影响很大,现在想想很大一部分所谓的青春疼痛文学真的三观不正毫无价值不经推敲。那时候很喜欢《长安乱》,甚至现在也喜欢。在纷繁杂乱的书里《上边》当时给上初中的我很大的冲击,那个时候阅历和见识的缺乏并不能理解他所隐喻的农村的衰败,只感觉一种凝重的寂寥,一种对土地的眷恋,对孩子所有的爱,那种对土地对庄稼对鸡圈对院墙的描写,是北方农村生长过的人完全可以具象化的场景,第一次知道原来话可以这么说,文字可以这么写,反反复复的看那短短一篇,甚至摸起那本书都会翻到那一页,像课本一样划了很多线。那时候读书还没有摘抄的习惯,还没有很重的阅读负担,现在看一本书如果没有摘抄就好像没看,因为懒得抄写很多时候就哎呀算了然后放弃,心理负担很重。现在那本书早就丢了,搬家都搬了好几次,电子阅读带不来那种场景的冲击感,没有书所以没有在复读过。大学也读了很多书,类似于追风筝的人张小娴周国平余秋雨但更爱一些游记,毕业后很少看书,开始看回三毛王小波但更钟爱李诞的《笑场》。每年双十一买的东西都寥寥无几,但是基本都会有书,随着书籍成本上涨正版书越来越贵买的越来越少,加上网络信息爆炸沉迷网络阅读量越发的少。之前买的书还放在柜子上已经积了很厚的灰,突然想起王祥夫的《上边》,决定开始看他的《纸上的房间》。读书很多时候是充盈世界自律自省扩充认知,我的摘抄习惯变成一种负担好像读书一定要为了什么或者留下什么,希望能放弃不必要的习惯重拾阅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