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开恩科 ...


  •   读书人不是只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尤其对于花醒这种想要走官场的书生们,对京中的变动尤为关注,除了每周的邸报外,对外界变化也相当地敏.感。
      这大量的官宦人家的奴隶流入市场,有心人哪个会不怀疑呢!
      这几天书院里的学子们都活跃了很多,都在相互讨论着朝堂上是不是有什么变动,炫耀着各自的消息渠道,分享自己的猜想。
      自从经过花醒帮助官府破案扬了书生的名声后,青云书院的学子们对她都客气亲近了不少,平时见面会打招呼,有什么问题也喜欢拉上她一起讨论,再不复之前孤立了。
      至于花醒的出身,也就是之前陆清雅总拿这事来攻击她,其他人真不觉得如何。
      这里讲究的是不以出身论英雄的,之前是奴隶现在不是不就行了,再说,前朝还有两个国公爷就是奴隶出身的呢,陪着当时的皇帝打天下,立了汗马功劳,皇帝最后封为国公爷,子孙后代都是扬眉吐气的。
      花醒现在虽然没多大的成就,但学问还是令同窗敬佩的,而且她虽然性子冷,但情商很高,相处起来很容易,没多久,竹院的学子们除了伍楠几个仍看花醒不顺眼外,其他人都和她关系不错。
      散学了也会邀请她一起参加文会、喝个小酒什么的,一般情况下这种邀约花醒都不会拒绝。
      花醒也不清楚京中发生了什么事,但肯定事情不小就是了。
      永和县离大宋的京城比较远,因此消息传递就相比其他州城要慢上不少,再加上朝庭没人,等她们知道消息时,已经是天下皆知发邸报的时候了。
      邸报是发到各县的官府及书院的,上书:皇帝因身体不适决定退位为太上皇,传位于三皇女宫西默,择日登基为天启帝,自明年起为天启元年。
      这令众人哗然,这么突然地换皇帝了!
      太上皇的身体不好前两年是有小道消息传出来,可谁也没想到会突然退位,皆是大吃一惊。
      而接下来的事就是和天下读书人有关了,一朝天才一朝臣,朝庭要开恩科了。
      要说这大宋的科举还真的是严,它并不是固定每三年就举行一次的,有时甚至五年一次,具体要看朝庭的政.策。然而就是这样,每科选的举人还不多,能中进士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很多举人都能等到授官。
      而一旦有了官身的举人,自然不会再想继续读书去考取进士了,考上倒是好的,可万一考不上岂不是丢脸了?那时补官时肯定不会优先补你了。
      据说还曾有一书生做过统计,计算从举人中进士再做官到一品,及从举人开始补官做到一品时,所需要的年限其实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说,如果单凭中进士的机率来说,你举人时授官九品到七品间,慢慢一步步爬到一品所用的时间,同用了十年内中进士,然后授官七品到五品间,再一路顺风到一品,其实所用时间没差太多。
      当然她这数据不一定准。有人中举第二年考进士就能考中的,而有人中举后,一辈子都考不中进士的。
      还有人官运不佳,即使进士出身,也一辈子没上四品,自然更有那一生都只是七品县令的,因人而异。
      不管如何,这次加科对所有秀才们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青云书院里的学子们一个个都无心读书,开始浮躁起来。
      没办法,名额有限啊,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参考的,这段时间山长及各夫子府里那是人来人往的,很多秀才都开始走门路送礼了。
      花爹在家也是急得满嘴的火泡:
      “怎么办?怎么办?我儿也打算这科参加么?可你才在书院读了一年,而且我们也没交好的举人老爷举荐啊!”
      书院很多夫子都和花爹一样的想法,认为花醒只在书院读了一年今年就参考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推荐名单里面就没有她,毕竟一个举人也只有三个推荐名额,如果浪费了太可惜了,不如给机会大的,万一中了也能弘扬青云书院的师资力量了。
      而且花醒才十七岁,还年轻,下科时也一样等得起。
      但花醒不这样认为,这次她一定要参加的,要说读书,自己向来有读书的天分,在兰家做奴役时就已通读了四书五经,而进入书院后,房夫子很满意自己的常识,每天课后开小灶,策论文章都能拿得出手了,没道理放弃这次的机会。
      而且她还有另外的理由,乡试是可以有下科,但是新皇登基第一科自己这一生也就只能遇上这一次了,如果能考中,那么她敢肯定,以后的仕途一定会比其他科中举要顺利许多,而且从这次几个皇子争皇位的多路大臣落马来看,新皇是急需一批自己的班底的,因此她怀疑此次的科考应该不会太难,这么好的机会她怎么可能放弃!
      只是对这名额问题,花醒也没有头绪,她也只有房夫子一个靠山,但只她一个推荐还不够,还差两个推荐,她得想想办法。
      这时萍茹过来传话,说兰虞有事请她过府商量。
      这还是成亲这么久,兰虞第一次派人请她,花醒想了下,便带着自己的婢女,于管家的二女儿于有采去了兰府。
      兰虞是在自己院子的书房里招待花醒的,二人落座后,下人们纷纷离开了,只留这对名义上的夫妻单独相处。
      离开前萍茹偷偷地看了眼他们,只见二人的表情很想似,都是让人看不出什么的淡然,要说这二人给人的感觉怎么都不像夫妻,反倒像兄妹、朋友多一些。
      这是二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谈话。
      陌生感一直存在,性子相近的二人都没有说话,饮了有半盏茶时,兰虞方才开口:
      “妻主对这次的恩科有什么打算么?”
      声音清冷得让人听不出关心来。
      花醒倒没有介意他的语气问题,听到他的询问,也没想着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我打算参加的,毕竟这次机会难得。”
      兰虞点点头:
      “那推荐人够么?”
      “还在想办法。”
      兰虞皱了下眉头:
      “我和吴大人的相公有一点交情,要不我托他求下吴大人?”兰虞在心里计算着,得送多少银子吴大人才会答应给花醒推荐。
      花醒怔了下:
      “我再看看吧,吴大人……除非万不得矣,能不求她还是不求她吧!”
      兰虞愣了下,没有反驳她的话,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接下来二人便无言了。
      其实花醒不想用吴大人不是因为她贪财,而是有其他的考量。
      从这段时间零零散散的消息中她已经猜到,朝堂上现在恐怕是一片血腥了,新皇刚登基,朝上肯定仍有党派存在,这吴大人虽然官职低微,但谁知道后面是谁,花醒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考上举人了,最终因为党派之争被炮灰掉。
      所以除非万不得矣,她是不会走她的门路的。
      兰虞留下花醒吃饭,食不言寝不语,饭后二人又安静地下了盘棋花醒就离开了,自始至终夫妻二人对话不超过二十句。
      庆爹爹看着花醒的背影,恨其不争地对兰虞唠叨:
      “公子怎么没留少夫人住下啊!我们兰家也该有个小主子了,不趁早万一等少夫人被那狐狸精勾住了,机会就更小了!”现在知道公子和花醒是不能和离的了,自然就催着他拢住妻主的心,早点生个孩子了。
      兰虞第一次烦躁地赶他下去,独自坐在窗前沉思。
      自从那次和姑母家绝裂开始,他就再也没想过表姐了,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脑海里出现的都是花醒的身影了。
      他不想留花醒住下么?可不管怎么说自己也是一个哥儿,直白的开口让女人留宿自己总是开不了口,他以为在自己院子接待花醒,自己的意思应该表现得很明白了,不想花醒这么的……不知道该说她君子还是呆了。
      这一想兰虞不由笑了出来,罢了,还是等她参加完乡试再说吧,这段时间还是让她认真读书,不要用其他事引她分散注意力了。
      要说这才是正夫该有的思想,和只知道争宠的妾室的不同之处,懂得顾大局。
      花醒第二天仍是正常的去学院读书,散课后仍是去房夫子处“补课”,同其他奔波在名额中的同窗们相比,显得非常突出。
      这种沉稳之势不止房夫子满意,连其他的夫子们也高看了她一眼。
      到她们这种年龄的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做官不是只凭书读的好就行的,除了运势及家世后台外,本身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花醒,年纪不大,却已具备这种气度了,哪能不让她们赞叹。
      在知道她的打算后,由房夫子出面活动,花醒还是拿到了三位举人的推荐函,出人意料地成功获得今年八月的乡试资格。
      自此花醒读书更努力了,对房夫子也没有了以往的客套,几乎天天都在她家学到很晚。
      这种亲近做法让房夫子心里也很欣慰,哪个当先生的会不喜欢勤奋又尊重自己的学生!
      只叹息她已有了正夫,自己是举人,不可能让家里的哥儿给人做妾,不然她和自己的长孙倒是很相配的。
      不过不成姻亲她也不担心,花醒重情义,她相信她以后发达了,不会忘了她的栽培之情,对自己的后代也不会太差,这样她就放心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开恩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