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寂寂竟何待】 ...
微阖着眼睛,在扑面而来的和煦夜风里,我几乎有些昏昏欲睡了。
玉花骢踩着细碎的步子,稳稳地走着。听着他静默悠长的呼吸声,和耳边一声一声的平稳心跳,我的心里除了酸涩,只余黯淡。
他知道,他当然知道。这几日,任一个最不相干的宫人怕是都已耳闻,更何况是他。
我轻轻挣开眼睛,茫茫望向没有边际的夜色。
差点忘了身后这个人是谁,差点以为一夜的钟声就是一生一世了。来这里许久,我竟还不能看清这个时代的面目么?这个人,他能在你命悬一线的时候不顾一切,也能在你千回百转愁思百结的时候,远远地在一旁默默观望,不动声色。
我静静地靠在他的怀里,渐渐的,一切都沉寂了,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一下下,交叠着疲惫的声音。
远处响起急促的马蹄声,轻雷似的隆隆而来。四阿哥勒住马,半晌,淡淡招呼道:“ 十三弟。”
蹄声顿住,十三阿哥急喘了一会儿,哑声道:“四哥,她受伤了么?”语声中的焦灼惶急,却是掩都掩不住。
四阿哥淡淡道:“放心。这会子大概是倦极了。”
十三阿哥静默了一会儿,涩声道:“我真是莽撞……”
四阿哥不答,半晌道:“好在无事。这马术课也暂且停了罢。”十三阿哥顿了顿,低低应道:“是。”
我倦倦地蜷缩着,微闭着眼睛。一阵悉悉簌簌的声响,面上一暖,盖上了一件斗篷。
“晚间风大……”十三阿哥喃喃道。
心里一酸,静静阖着眼睛,心底却忍不住泛起丝丝无奈:什么时候起,我也成了一只鸵鸟呢。
========================================
那天是十三阿哥把我送回去的,我抖抖嗦嗦地站在良妃的帐篷前,不知该先迈哪条腿才好。十三阿哥站在我身后,久久无言。
我踟蹰了半晌儿,深吸一口气,说:“进去吧。”刚要掀帘子,右手忽一暖,他在耳旁低低道:“别怕,有我呢。”我微一愣怔,他已松开我的手,掀开门帘大步走了进去,紧走两步打了个千儿,朗声说:“胤祥给良妃娘娘请安。”
眼前猝然一片光亮。我闭了闭眼睛,跟着走了进去。也不敢抬头看良妃的神色,只低低请安,行礼如仪。
屋子里是我熟悉的淡淡苏合香味,良妃最喜欢的香料……我模糊地想着。折腾了半夜,脑子钝钝的,好像暂停了所有的思维,只是木然听着十三阿哥恭恭敬敬地答话:
“……儿子听说小语不精骑术,一时逞能,约她晚间闲了骑马,不想今日不慎,马惊了,虽无大碍,到底是惹了祸,请娘娘责罚……”
静了半晌,良妃开了口,声音还是那般柔柔淡淡:“我前几日便听说,十三爷带了小语骑马……”
我浑身不觉轻轻一颤,但听得良妃徐徐道:“……年轻人要强好胜,那也没什么。小语身子弱了些,不会骑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何至于如此……既无事,倒也不必责罚了,今后需得仔细,万事务求稳妥……”
头昏脑胀地站了不知多久,良妃后来说了什么,我是一个字儿都没听见,只低着头唯唯称是。良妃果然并没有责罚我们,只略说了几句,就让十三阿哥去了。我拖着仿佛千斤重的身子,翻来覆去整整一夜,半梦半醒间兀自不敢相信,一场预料中的风波,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消弭于无形之中了。
余下的日子,我步步小心,加意地谨慎从事。良妃虽不追究,这事儿并不等于没有发生。永寿宫的一个女官,何以竟跟十三阿哥走得如此近,这件事本身就足够耐人寻味,良妃面上虽和气,与往日似无半点分别,可是内里有一些什么,必定是不一样的了。
明白了这些,心里多少有些儿凄凉。自进宫以来,良妃待我并不差,永寿宫可说是我在皇宫里唯一的安身之所,私心里,我并不想与永寿宫生了嫌隙。只是,不知怎的,路仿佛越走越窄,日子好像被我过成了单选题。
越是明了,越是半步不敢踏错。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始于何时呢?具体的日子一点儿记不清了,也许还有数年,也许就在明天,变故随时都在,眼前的每一步俱都意义重大。宫中这年余,我看似随和,却并未真正融入这里,我意识到了危机,却从不懂得如何避开。这花团锦簇的深宫,会埋葬无数人的命运,我也是其中之一么。
缓缓闭上眼睛,不觉轻轻咬住了唇。心中除了惧怕,更多的是无奈和茫然。
日子一天一天,不紧不慢地踱着步子。我把自己软禁了起来,每天除了在良妃跟前当值,闲暇时只是端坐屋里练字弹琴。便是在良妃面前,亦是少言寡语,不多说一字,不多行一步。大草原上的春光依旧,我却成了一个入定的老僧,无心流连,无从流连。
自那日起,学骑马的话头儿自然是不必提了。惹出这门子事来,十三阿哥貌似悔之不及,我呢,倒是因祸得福,再也不用浑身酸痛地往马背上爬了。关于那天的详细经过,良妃没有问及,十三阿哥自也绝口不提,仿佛四阿哥压根儿没有出现过。这件事的许多细节,就这样被刻意地忽略了。
也许,良妃多少对我有些回护之意吧……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草原上方才进入盛夏,康熙就启程回宫了。我知道,京城里早已是一季绚烂清秋,晚凉天气。
返京不久,重阳节也就近了。九九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这些我是知道的,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在二十一世纪却往往被图省事儿的现代人省略掉了。在宫里,该有的节礼是一样儿也不能少。仅是蒸制那九层的重阳糕,就瞧得我咋舌不已:先将上制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一个时辰,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水搅拌,再将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倒入搅匀,而后置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我爱得不得了,一得空儿就钻进厨房,名为帮厨,实则先饱口福。厨房里的下人们都识得我是良妃身边的女官儿,巴结讨好不遗余力,美味的蒸糕流水价送上来,直乐得我恨不得见天儿窝在厨房里。
闲暇时,我特特儿的翻了书,想瞧瞧这古香古色的重阳节又有什么说法儿。这才慢慢儿知道,重阳节算得历史悠久,《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而这九层重阳糕,乃是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读来满口噙香,真真是说不尽的婉转动人。
以前在家时,每到重阳节,家里都会买上一小把茱萸,端端正正地插在门口,在这儿,却成了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多半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吧?
至于赏菊,更是重阳前后的保留曲目儿。重阳节正是一年金秋时节,菊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据书上说,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的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自北宋起,重阳赏菊之风便即盛行,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
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宫廷,赏菊之习尤为昌盛,赏不赏花儿且不说它,各宫均是攒足了气力,养上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菊花,一时间,“满宫尽带黄金甲”,如火如荼,煞是好看。
永寿宫向来不争先儿,却也不后于人。重阳之日尚早,八阿哥已遣人送了几品极好的菊花来,一株“绿云”,一株“墨荷”,一株“西湖柳月”。良妃甚是喜欢,说这些俱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品,命花儿匠细细栽种在花架下。三朵花儿闲倚着山石,遥遥相望,说不出的秀丽可爱。
我爱这花儿开得不俗,时常流连在旁,培一把土,赏一回花,意兴悠然。三株里头,我最喜“西湖柳月”,其花色浅黄明快,鲜艳纯正,花开后,花冠偏垂似葵花向阳,又与众菊不同,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杭州城里宁净湖水,丝丝岸柳,皓月当空。
正拿着小铲子培土,身后有人笑道:“你可知菊花别名是什么?”
我微一惊,随即笑道:“正要请教八爷。”
八阿哥面色和煦,微微笑着:“它在仙道方家眼中,是‘延寿客’。”我恍然笑道:“茱萸雅号‘辟邪翁’,两个倒真是一对儿。”
八阿哥温和道:“茱萸也就罢了,赏菊、饮菊花酒乃是年年必有的。我瞧你很爱这几品菊花啊……”说着,轻轻蹲了下来,笑着说:“嗳,倒要考考你了,重阳节又为何有此一俗?”
我见他双目澄澈,满面含笑,不禁也笑了:“这可难不倒我了。”敲敲手中的小方铲儿,摇头晃脑道:“晋陶渊明爱菊之高洁,以菊明志。九月九日这天,他虽家贫无酒,但依然出门坐进宅旁菊花丛中,满手把菊。此时,江州刺史王弘恰好送来了重阳酒,陶渊明‘即便就酌,醉而归’……”我意兴飞扬,笑指着那品“绿云”,说:“陶渊明所饮之酒,大概就是用去年菊花酿成的吧?”
亲爱滴紫,某真是对不住你哇..>_<
害你辛辛苦苦刷了这么多章,结果竟然不是八八文..
米事,树叶子发誓,一定给你补上美美的一章番外!!一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寂寂竟何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