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 ...

  •   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我来到省博物馆。
      那是很现代的建筑,里边却充满近乎沧桑的回忆。走进考古发现陈列室,一件件出土的国家级文物映入眼帘,纵横的岁月在上面留下交错的痕迹,一点一丝的光从瓷片细腻的纹理里透出来。精美得好似鬼斧神工的花纹,凸显古人灵动的智慧,少了现代科技的冷硬而苍白的线条,那一副副对称图腾的辉映彰显着今人所不具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距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这些文物重现天日,当年是哪一双手轻柔抚过它们的纹理,当年又是哪一场的战火浩劫将它们长埋地下。
      历史沧桑而厚重的积淀,渐渐沉浸入我的心底。我站在文物面前,感叹逝者如斯,人面不知何处去,只留下一点一滴的碎瓦以供今人窥探历史的一角,揭开一些早被历史的巨轮抛弃的繁华过往——唐朝的辉煌,宋朝的严谨,商周粗犷而骚雅的意气。它们静静伫立在那里,任一个个从它们身边经过的人如何观赏鉴别,年华似水,阴晴圆缺,旦夕祸福,而它们仍旧静静伫立,凝望着时光的流淌,那一刻,什么是永恒似乎不太重要了。也许这便是张若虚所说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吧。
      如果说文物只能勾起我对时光的伤感,那恐龙化石陈列室就让我彻底感到什么叫沧海之一粟。初见庞大的化石,只叹息还好恐龙这种生物灭绝得早,若是现在人类还和恐龙生活在一起,那么人类整天畏畏缩缩就怕被食肉龙一口咬死就是怕被巨型食草龙一脚踩扁。后来看了一些细小的化石,看见底下标注着的年代,已不是几千年,而是上亿年的时候,我试图想象经过几亿年是什么感觉,然而却没有一点概念。
      几已年前的这只菊石,这只三叶虫,会想到自己在几亿前后还能以如此完整的形态出现在人类面前吗?而那只遥望远方的腕龙,会想到在一亿多年后的今天,自己能以这样的姿态继续遥望那早就不属于它的时空吗?今日我与它的相见,它早已死去亿年,而我是否能以一种和它一样的姿态和后人相见?它在黑暗里守望亿年,是否一直盼着再见阳光的今天?再见阳光又如何?阳光不是它的阳光,空气也不是它的空气,而它自己,竟然也不再属于它自己。那么,它和后人的相见,是它的幸福还是它的悲剧,它究竟是希望在一个不属于它的时代里被展览一千年,还是愿意和它当年的伙伴一起化为无边的灰烬…… 它虽然没有名字,但终究和后人相见了,而我有名有姓,却似海洋里的一只小鱼,终将淹没于历史的洪波中,也许什么都不曾留下。
      这般伤感,我想起了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当年当年,只是当年,千百年后,尽管威名远扬,而人早已灰飞烟灭,然而“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的智慧,他的超然他的从容他的通达,又有几人能达到?
      原来,你我的一生,都只是一瞬间,仿佛在宇宙眨眼之间,我们这充满长久痛苦与短暂欢乐的一生就逝去了,我们一瞬间拥有很多,一瞬间却什么也没有拥有更没有留下,连我们的存在,都将在又一个瞬间被永远遗忘。于此,忆起柳永词中一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流泪又是一瞬,一生的心又只是一瞬。真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怪不得古人又说,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以上为省博物馆一游感想,无关风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