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决战 ...

  •   [ 公元前1046年1月,武王召集战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会合姜姓各部、西戎与巴人等诸盟友,出兵伐纣。
      当此之时,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这句古天文术语实在难懂,又没查到究竟该如何解释,然为了渲染现场气氛,还是将就着用上来吧)。
      选在这个不误农时的季节出兵,大概是因为,周师的普通战士,主要来自于农夫吧。
      战争结束后,还来得及赶回家乡去开始新春时节的耕种。
      西出潼关(那时可能没有关,但是天然隘口必定早有),黄河滔滔,北风呼啸,周师大红的旗帜与军服在昏昏日色中卷过苍茫大地,仿佛烈烈野火。
      日暮时分,兵至孟津,在鲔水之畔扎营休息。
      天色越发阴沉,彤云密布,眼看着一场大雪便要来临。
      武王的帐中,火光熊熊。
      军士领来一名来自殷商的使者。
      使者在火光中掀开斗篷,竟是少师胶鬲!
      胶鬲坐下之后,向武王道:“请问西伯此行,是要去哪里?”
      武王微微一笑:“少师何必明知故问?我尽起西岐兵卒,联合四方盟友,难道只不过要在这隆冬时节演练一次?”
      胶鬲紧盯着他问道:“西伯决心已定?”
      上一回武王出兵,结果却只不过在孟津会盟诸侯,便班师回西岐。若非他力主持重,不曾妄动,只怕纣王早已发觉。
      武王但笑不答。
      胶鬲轻轻地吁了一口气,停一停,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约定一个日期如何?”
      武王略一度算,说道:“以我目前的行军速度,自此地往朝歌,最多不过十三日路程。留出两天以备万一,十五日后,也就是甲子日,我必至朝歌之郊。”
      胶鬲站起身来:“好,就是甲子日!我要立即回去通报,还请西伯绝不要失约!”

      当天夜里,大雪纷飞。
      次日一早拔营起程时,地面积雪已没足背。
      天空中仍旧飘着大雪。
      远近的森林,飞鸟走兽尽已绝踪。
      天色苍茫,远远望去,惟见飞雪,以及雪中一线烈火。
      三天行军,大雪始终未停,有些地方,积雪过人,来自南方的巴人,虽然勇猛善战,也皆有瑟缩之意,不少士卒开始出现冻伤。
      营中将领,见状不免忧虑,向武王请命,暂缓行军,待雪势稍弱后再启程。
      武王只答道:“我们若不如期赶到朝歌之郊,胶鬲必死。我不失信于天下,又怎能失信于胶鬲?”
      当即传下命令,除了三千虎贲,所有士卒皆轮班在前除雪开道,务必要赶在甲子之期到达朝歌。
      将领士卒,心中难免有怨言,但武王治军严厉,军令既下,无人敢于抗命。
      如此一来,行军的速度再次加快。
      尚父姜太公的战车,紧随在武王之后。飞雪之中,尚父的银白发须飞扬如雪。
      他注视着将士脸上的隐隐怨色,微微皱起了眉。
      夜间宿营时,尚父屏退众人,单独来见武王。
      雪落无声,帐中只有松明毕剥燃烧之声。
      尚父坐下来,说道:“大王可否注意到,军中将士,因为不明白冒雪行军的原因,颇有怨言?大王至少应该明白告知各位将领,与胶鬲约定之期,不但是与纣王决战之期,更是胶鬲所掌握的殷军倒戈以迎我军之期,若有延误,将再无如此良机。”
      武王答道:“我之所以对此事秘而不宣,是不想让军中将士将取胜的希望放在殷军倒戈之上,以至于销磨斗志。”
      尚父略一沉吟,接着说道:“我军将士,不到十万;前方探报却说,纣王大军,号称七十万。以一敌七,难免有人会心生怯意。两军相逢勇者胜,若是让将士知道对方营中不稳,必定勇气倍增。”
      武王沉吟不语。
      尚父没有再说下去,耐心等着武王的回答。
      良久,武王说道:“此事说与不说,各有利弊。容我再想一想。”
      次日拔营启程之际,军中突然悄悄传出,武王之所以要冒雪赶路,是因为天帝于武王梦中有所指示。天帝为何要选定甲子之期,那是天机不可泄露,但总而言之,若能遵照此期,此战必胜;若是不能,违背天帝旨意,将再无取胜之机。
      流言不知从何而来,不到半天,已传遍全军。
      至于军中将领,则从武王处听到了另一版本的说法:朝歌城中的密探侦知,纣王为此次决战卜问于太庙,卜辞认为,战于郊不如守于城。
      殷人素重卜辞,若非纣王四征东夷,皆大胜而归,对殷商的兵力与自己的军事才干向来自负,只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守城而放弃原定的决战计划。
      攻守的兵力之比,一般而言,至少要达到三比一。周师却远远不能达到这个数字。
      而且周人劳师远征,粮草供给有限,利于速战速决,因此必须要赶在纣王改变主意之前,决一死战,以免此战演变成攻城之战,不利于周师。
      诸将自然深知其中利害。
      当下不再抱怨,各自督促手下士卒,加紧行军。

      1月19日日暮时分,周师终于到达牧野。
      次日便是甲子了。
      此处平原开阔,北风劲吹,积雪只有枯草上薄薄一层。
      正是决战的好战场。
      天色冥黑,只有朝歌城在远处闪着星星点点的火光。
      接到周人扎营的消息,世子盘庚急忙赶来见纣王,提议由他率领一枝奇军,趁周师立足未稳之际,连夜偷袭周营,必定能够大有斩获。
      盘庚豪勇善战,纣王常说此子类我而大加赞赏。
      这个提议,深谙以逸击劳之法,纣王颇为意动。
      但是探报再传,说周营中突然灯火全灭,一片黑寂。
      敌暗我明,这个奇袭之计,竟是无从施展了。
      盘庚恨得牙痒:“周人原来这么诡计多端!父王明日出战,一定要当心他们的诡计!”

      凌晨时分,周师已整军待发。
      武王立在战车上,左执王者之铖,右握王者之旄,环视着原野中肃立的将士。
      周人数代经营,亡父终生梦想,都将在今日变为现实。
      历代祖先跪拜过的朝歌城自此将踏在他的脚下。
      东方曙色渐显。
      武王蓦地一挥白旄,厉声说道:“古人早就说过,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如今殷王受,惟妲己之言是听是从,耽于淫乐,法纪败坏,祭祀不修,宗亲不用,收容各方逃奴,任用四方罪臣,严刑酷法,殷民怨恨,天帝震怒!今日之战,便是我姬周奉天帝之命,伐暴虐之殷。各方将士,若有不奉命而退者,杀!奉命而不进者,杀!将亡而卒生者,杀!……”
      武王一口气念了十条必杀之军令,原野之中,只听得见他的声音在回荡。
      朝歌城门大开,殷人的大军潮水般涌出。
      牧野之战,正式开始。

      周师以巴人为前锋。
      巴人大多面有刺青,狰狞可怖;衣饰古怪,即使在这风雪之际,也是光头赤足,无帽无鞋。
      但更令殷人惊讶的是,巴人出阵之后,并没有向他们冲来,而是在周师阵前高歌起来,伴随着他们激越的歌声,巴人的鼓点与舞步急如骤雨。
      (——武王伐纣,所经之处,居民前歌后舞以迎的传说,大概便来自于此吧。)
      周师配合着巴人的歌舞鼓点,“嗬嗬”大叫,脸上开始涨红。
      这是战前的热身。
      后世的秦军,习惯于在战前大量饮酒以刺激神经,在战后大量饮酒以放松自己、迅速解除疲劳。
      痛恨殷人酗酒风俗的周师,绝不可能以酒来刺激士卒。
      那么,巴人那令人热血沸腾的歌舞与鼓点,就像武王的训词一样,都是激砺将士奋勇杀敌的烈酒。
      两军终于交锋。

      在潮水般涌来的殷军之中,突然出现了一股逆流。
      东侧的一枝殷军,倒戈相向,整个东翼立时一片混乱。
      纣王急调一半中军精锐出动,才得以填补上东翼倒戈造成的空隙。
      天气严寒,他引以为豪的象军因为畏寒而不能动用。
      这是他的至大遗憾,心想若有象军在此,必定要直捣周师中军,生擒姬发那个卑鄙小人。
      因为东翼的倒戈,殷军之中,已渐有乱象。但是慑于纣王严威,更慑于两军交战、你死我活的惨烈,人心尽管惶惶,拼杀起来,仍是毫不含糊。
      周师占据了一片略高的缓坡,结成方阵,就如一方巨石,抵挡着殷人潮水般的冲击。
      边缘的士兵一倒下,后面马上有人接替,方阵仍是屹立不动。
      遍布原野的殷军,因为人数太多,有些地方,士卒连兵器都施展不开。
      血已慢慢染红了积雪与枯草。
      周师最精锐的三千虎贲,始终没有动用。
      直到双方士卒都已有疲态。
      武王将军旗交与尚父,驱动战车奔向虎贲军。
      尚父挥动了军旗。
      三千精锐由武王亲自率领,如一柄尖刀,呼啸着刺入殷军建制已乱的东翼,跟在虎贲后面、负责扩大战果的,是蛮勇的西戎兵,他们将虎贲精兵刺开的裂口越撕越宽。
      这枝生力军一投入战场,殷军立时乱了阵脚。
      虎贲精兵所过之处,有如披波斩浪。
      这柄尖刀的刀尖,直指向稳守中军、指挥作战的纣王。
      殷军大哗,拼死阻拦。
      但是无论多少人倒下,虎贲精兵仍是刺入了殷人的中军。
      这是武王驯练了三年的一枝奇兵。
      其中兵士,都是层层淘汰精选出来的,再加以严酷的驯练,相对于普通士兵,无不能以一当十。而各级将领,更是一时人杰。
      更何况率军冲杀的是武王本人。
      哪怕周师全军尽墨,只要这枝军队能够击杀纣王,这一战就算是胜了。
      等到纣王明白到这一点时,已经为时过晚。
      他狂呼着挥戈相向,左右护军,紧随在他身边。
      然而即使是豪勇盖世的楚霸王,也有战死乌江的时候。
      三千虎贲,虽然损失惨重,最终仍是在千军万马中,斩下了纣王的人头。
      武王立刻命令士卒,将纣王的首级悬挂到虎贲精兵的大旗上,各将士齐声高喊:“纣王被杀,周师必胜!”
      喊声波浪般层层传向战场的各个角落,所到之处,两军将士纷纷抬起头来,望向高悬在大旗上的纣王的首级。
      殷军终于大乱。
      混乱之中,周师乘胜斩杀。
      武王率领虎贲精兵,在殷军之中来回冲杀,不过几个来回,殷军已被分割成零碎散军,更是仓皇奔逃,人无斗志。
      原野中的血流,渐渐汇成无数条小溪。
      有些地方,跌落地上的断戈残矛,竟已漂浮起来。
      所谓兵败如山倒,便是这种情形。
      史称,牧野之战,血流漂杵。

      朝歌城最终打开了大门,身为纣王之兄的微子,代表殷王室,身穿罪人衣袍,向武王投诚。
      虽然武王还需要追击到大海之滨,才能斩杀纣王最后一个死士飞廉,但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就此开始。
      倾国倾城的妲己,被作为罪魁祸首而处死。]

      在这个故事中,男女主角是敌人而非爱人。
      一个新版封神电视剧,写妲己如何以真情假意来勾引伯邑考;传统的野史中,似乎也有这么一段。
      前些时候在网上看一篇小说,则将妲己与武王写成一对爱人。
      这种写法倒也新奇有趣。
      不过按武王的为人和周人的价值观,武王恐怕不见得会对妲己如何如何。
      牧野之战前的誓词中,武王可是将“牝鸡司晨”列为纣王的头条大罪来讨罚,足见他和姬周(——周人与殷人不同,向来强调的是女子的“内助”而非“外助”之功)对妲己这一类干预朝政的女子十分反感。
      就像李世民不喜欢太过刚强能干的武则天(——在李世民身边,武则天的才人一当就是十四年),却偏爱温柔贤惠的徐惠妃与教养良好的杨妃。
      武王又很可能是那种外表勇武、内心深沉的人。
      他必有足够的冷静与理智知道如何处理妲己。
      就如勾践沉西施、关公斩貂婵。
      所以,这个故事中的男女主角,最终仍是势不两立的敌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