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 ...

  •   前面已经说过穆英考上了大学,是南方的一所大学。炳南高中毕业后参了军,后来考上了军官。这对干兄弟远走他乡后,穆、李两家的情谊并没就此“干涸”,穆兰替哥,炳辉、炳麟代兄,两家照常往来走动。
      升入初中后,穆兰还是与李家兄弟同班。刚入校排座位时,炳辉要求老师一定要安排他和穆兰同桌。老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在小学时他俩就是同桌,如果不与穆兰同桌,他就难以好好学习。老师征求穆兰的意见。穆兰的回答正好相反,她说炳辉调皮捣蛋,跟他一桌影响学习。老师一时来了兴致,想明察此“案”。经过摸底,老师得知穆兰所言不虚,决定“丢卒保车”,让优等生免受差等生的干扰。炳辉的希望落空,竟破天荒的哭了。铁石心肠的老师并不为其所动,将他们“天各一方”。
      初中三年,李家两兄弟一直是闻名于校的人物。一个把聪明都用在了学习上,是学生楷模,是老师眼里的大红人,红的发紫;另一个则像他母亲奚落他时说的那样——长了一肚子玩心眼儿,虽然不犯大错,但小错不断,让老师头疼不已。
      按炳辉的学习状况,初中毕业无疑将是求学之门关闭之时,他将与之前那些被堵在高中门外的学生一样,或回家务农或外出做工。然而就在他们毕业这一年,市里新设了几所职业高中,因担心招不齐人,门槛降的很低。炳辉从这扇适时打开的窗户迈进职业高中,炳麟则轻松跃入重点高中。
      炳辉表现虽然不佳,但并没有落到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境地,李家父母认为李家祖上积的阴德都被大儿和小儿占了去,炳辉这个中儿没有得着一点,因此格外怜惜他。所有人都不看好炳辉,除了穆奶奶,她总这么说:“看着吧,炳辉这孩子长大了,不差起他的兄弟!准能吃一份!”
      穆兰的毕业成绩不太理想,上的是普通高中。尽管三人不再同校,童年深厚的友谊加上那层干亲关系,依旧走的很近。炳辉所读的职业高中设在某乡镇,每个星期六他总是舍近求远,绕道去城里跟穆兰、炳麟汇合,然后一道回乡。重点高中的管理制度格外严紧,炳麟两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这样一来,炳辉和穆兰一起同行的时候就多些。
      成年后的穆家兄妹,长相及脾性皆不是他们祖母理想中的模样。首先,穆英长得不够英武,跟他的爷爷、爸爸一样——中等身材,白净文弱。“咋就不随我一点呢!”穆奶奶有些遗憾;她老人家当年是英姿飒爽,即使现在,身板也依然直溜溜的。而穆兰呢,不仅外貌不像兰一样纤美,性格也毫不柔顺。如果还是用开花的植物来形容穆兰的长相,那么向日葵则是不二之选。高挑的身材,圆脸盘子,若隐若现的酒窝,笑起来像月牙儿一样的眼睛,无一不像她奶奶年青的时候。“这丫头咋就全随了我呢!兄妹俩长倒颠了,该英武的不英武,该文静的不文静。两人要是换换就好了。”每当被穆兰顶嘴后,穆奶奶总这样暗自感慨。
      在读高中之前,李家哥俩都比穆兰长的矮,后来却如庄稼拔节一样迅速的高过她了。炳辉随他母亲,禀性爽朗;炳麟则随父,长了一张冷脸——想见其笑容简直比见铁树开花还难。这兄弟俩长的都不错;一个因爱好体育,晒得黝黑,一个因学习太用功,戴上了高度近视眼镜。无论什么样的学校,都有拔尖的和垫底的,炳辉贪玩依旧,所以倒数依旧,穆兰常取笑他是“底座儿”专业户。大概小学做过同桌的缘故,在炳辉面前,穆兰一直是随心所欲,毫无忌讳。这位初长成的穆家少女,双眸灵动,神采飞扬,光滑细腻的皮肤呈小麦色;梳一头短发,三七分的斜刘海上别着一只发夹,爱穿夹克衫,白球鞋。学习不怎么用功,喜欢文艺活动。回家的路程较远,穆兰经常偷懒耍滑让炳辉用车载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若隔上一段时日没效犬马之劳,炳辉便觉得不舒服会主动请缨。后来炳辉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有炳麟同行,穆兰便不让他载,自己骑车。他还发现,穆兰跟他一起时,疯疯癫癫的跟假小子似的,而有炳麟同行,就变得文静文雅了。穆兰经常收到哥哥穆英寄来的学习资料,她囫囵吞枣的过过目便转送炳麟。炳麟如获至宝,含英嚼华,使这些资料书不辱使命。
      炳辉所读的职业高中,管理相对宽松,小说之类课外读物虽然没明着横流,却在暗涌。炳辉的脑袋瓜子融不进课本上的知识,对武侠及侦探小说却能过目成诵。每到周末与穆兰同行,便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