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   野岭县今日非常的不同,人民自发聚集到忠庆县城城门外的空地上,对着京城承天府所在的方向跪的整整齐齐。

      虽然没有组织者没有带头人,但却非常有纪律性,每个人眼里都闪烁着泪花,有的老人甚至哭的泣不成声。

      “皇上万岁,大夏万岁,皇上万岁,大夏万岁……”

      人们不断的重复着这两句话,近两万人的数量,大人小孩老人妇人,却是喊的整齐无比,都不需要一个领喊的,大家好似提前排练过一样,非常有默契。

      野岭县知县彭万州站在城门上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天还未亮,人们就陆陆续续三三两两的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片空地上,先来的便先喊,后来的跪在先来的人后面跟着喊。跪成一排排一行行,逐渐便是喊声震天。

      今天的彭大人才真正领会到什么叫“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无法估量的!

      彭大人听着近两万人震天的呐喊,一开始是怕的,心里面虚的很,虽然他为官以来从不敢贪怕被剥皮,于野岭县他也可以说一句这县官他当的问心无愧!

      虽然明知民众集结是因为朝廷给每家每户发了二十两银子,那可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银!像野岭县这样的穷乡僻壤,许多老百姓一辈子都没见过真的银子!

      如何能不对朝廷对皇上感恩戴德!

      但他还是不自觉的想,如果这两万人临时要造反一定很快就能冲到县衙里来把他撕成渣渣,野岭县不属于军事重镇,连常备军都没有。

      如果真发生暴动,不等朝廷派兵来,他已经壮烈殉国了。

      对于朝廷突然给野岭县每家每户发二十两银子的行为,彭万洲是很能理解的。当今圣上虽然对他们这些当官的好像怀着极大的仇恨总是不让他们好过。

      但圣上对百姓那是真的好,每年都会有一项“惠民政策”发放下来。他每年也都积极写“申请”,虽然知道希望不大,但他从未放弃过争取“惠”到野岭县来。

      彭大人以前认为这个“惠民政策”要“惠”哪里一定是能在皇上面前说上话的人去推荐,那些本来就过得比较好的县知县有钱去上下活动,或则和朝廷大员有关系的知县,就有可能申请成功。

      而他彭万洲一穷二白没法上下活动,更没那通天的关系,根本不可能让皇上晓得他的万里江山还有一个野岭县。

      为此彭大人有段时间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百姓。

      不想今年真是老天开了眼,像野岭县这样默默无闻的地方,也有得天恩的时候!

      彭大人协助朝廷派下来的巡按大人将银子实打实的发到了每家每户,连那些逃荒而来没有户口的野户也都一一上好户口发放银子。

      百姓得了银子后多次聚集到衙门口要求彭大人为他们给皇上写“感谢信”,彭大人表示他已经声情并茂的写了很长的“感谢信”。

      但百姓们还是联名写了“万人感谢信”,城里布庄老板立即就赞助了写感谢信的布帛,足有几十丈长,县衙马上准备了笔墨。

      彭大人亲自出来为“万人感谢信”写了开篇,发挥了他生平最高水准洋洋洒洒近万字,彭大人一边写师爷一边读给百姓们听。

      接着不管会不会写字的都在布帛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不会写的就让会写的用树枝在地上教他一遍,他再学着写到布帛上。

      当天据说毛笔都写秃了好几十支,墨汁都用了好几斤!

      彭大人本来也是要组织民众写万人感谢信的,但奈何他还没准备充分,民众已经自发了。那开篇的近万字当然不是即兴创作,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彭大人本来以为万人感谢信也写了,朝廷的意思呢也是不要让百姓有啥“心理负担”,觉得一定要搞个啥形式来感谢,千万不要为此再“劳民生财”,这是圣上的意思。

      可是彭大人万万没想到,他早上睡的正香,就有人来报城门外有百姓在喊话,而且人还越来越多,他瞬间就没瞌睡了,火速赶到现场。

      人们从天还没亮喊到了日头初生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彭大人是发愁的很。

      天道又大,等会儿真热起来了,把圣上的心肝宝贝——黎民百姓,给热出个什么好歹,他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

      正当他组织一批人去煮绿豆汤,一批人去劝百姓回家,此时有位老者来到城门上对他说:

      “彭大人不必焦虑,也不要煮绿豆汤,我们都带了水喝,我们马上就走,我们明白您的难处,不会让大家伙儿太累再热出什么病,您不好交代,我们也对不起圣上隆恩”

      彭大人激动的握着老者的手,热泪盈眶!

      果然不一会儿,太阳透出云层渐渐热了起来,百姓们也慢慢散了去,有礼有序,老少相携,妇幼先行,自备草帽和水囊,根本不用他彭大人操心。

      彭大人发誓——这是他带过最好的一届百姓!

      顾大一家也刚从县城回来,回来后就围着这二十两银子看,看了足足有一刻钟,他们从未见过银子,原来银子长这样,原来银子是软的。无论看几次,还是觉得稀奇。

      顾大早规划好了这二十两银子的用处——分文不动全部给顾云存起来。

      朝廷给每家每户20两银子的基础上,还让县里又开垦出了许多荒地分到户头上,是想彻底解决野岭县长期贫穷不堪的局面。

      许多人家都斗志昂扬,大部分把这二十两中的一半来买粮食种子农具,准备明年开春多种粮蔬,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并且官府会到田头考察,若是有人好懒贪闲把钱挥霍了不种粮食,可是要吃牢饭的。

      顾大不想吃牢饭,却又一心一意的想要把钱省下来用作顾云明年赶考,那么今年下半年他们就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干活,挣出买种子的钱。

      在大部分农民的眼里,钱不如粮食让人安心。领到钱没多久,许多人家就开始屯粮换粮,为了避免通货膨胀,朝廷同时调拨了一批粮食到县里。还有各类果蔬种子。

      绝不会因为粮食、种子的需求量猛增而让到了百姓手里的银子折价。不可谓不用心。

      当今圣上一心一意为民着想可见一斑。

      所以说,无论是一穷二白的彭大人,还是一心造反的庄晏,甚至那些被剥了皮的贪官,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皇上,他真的是一个好皇上。

      “爹,我们这么多钱了,就吃一顿肉行不行?”顾小牛说着口水已经流到了下巴上。

      “不行,这钱不能动,明年你哥就要科考,去京城还会花很多钱,得给他存着”顾大收了钱起来谨慎的包好。

      “爹,你看,哥这段时间每天挑灯夜读多辛苦,得给他补补”顾小牛继续鼓动。

      顾大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现在不仅上上了户口,还有了这么多钱,顾大望着天,感叹着,一定是丞相大人在天有灵在帮着他们。

      顾大虽然是个泥腿子什么也不懂,但为了把顾云培养成人可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明白想要为丞相大人洗刷冤屈,顾云必须入仕,而入仕的唯一途径是科举。

      为此他很早就对科举的流程了如指掌。

      每年一次的“岁试”选秀才,有了秀才的名额才能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科试”,科试是选举人考试资格的,只有科试通过的才能参加乡试。

      而明年恰逢“岁试”、“科试”同年,意思就是说只要顾云通过明年的岁试,并且有幸得岁试前三,可免科试直接参加八月的秋闱乡试!

      乡试通过后便可以参加第二年的春闱会试,会试之后就是殿试!只要进二甲,便有很大的几率留为京官!

      如果能通过科举的方式进入朝廷为官并留京,自是最好的,最不容易暴露的。但毕竟顾云年纪尚小,又从穷乡僻壤里出来教育资源实在有限,考不过别人也是很正常的。

      但就算这一次没中,他也不准备让顾云再回来野岭县了,留在京城,不管是接着科举,还是其他,总之不能再回来。

      因此之前看不到今年上户口的希望他才急的不行一定要进京,明年那么好的时机可不能白白浪费。若明年顾云能参加科举至少节约三至六年的时间。

      三年已经够做很多事情了。

      少爷呀,只盼您一举得中。

      丞相大人啊,您一定要保佑少爷一举得中。

      龙虎将军,是您吗?是您在帮少爷吗?

      将军府

      魏风得知他主子进宫后竟然挨了打,也不知严不严重,可如今主子关了房门不让他进去,他是急得团团转。

      “麾下,您到底怎么样了?让我进来给你上药!麾下,您开开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