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医仙 ...

  •   戎狄三十六国的经济比冀东境更差劲,根本没有金属铸币,若贝壳与布帛以及牛羊皮不算钱币的话,那么戎狄三十六国可谓连钱币都没有。

      云唐大抵能理解谢琳每次看有关戎狄三十六国的公文时的心情了,若戎狄三十六国有钱币,都不用他出使了,她自己就能让戎狄三十六国乱起来。

      可惜戎狄三十六国没有钱币,便是贝币也不过是比较珍贵稀有的东西,并不似钱那般在集市上流通,简直是谢琳的天敌。

      云唐完全明白谢琳为何在疆定郡这么久明明眼馋戎狄的牛马却始终没做什么了。

      不是不想做什么,而是做不了什么。

      谢琳利用商贸与金钱的技术一流,但也有局限性,在一个根本没有真正货币的地方谢琳连只弱鸡都不如,而在一个存在钱币,并且钱币流通性很强的地方,谢琳哪怕身体是个病秧子,破坏力也是无与伦比的。

      戎狄三十六国,有的聚居在冀东群山间的河谷里,也有的聚居在冀中的平原地带,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在华族列国的纷争影响到这里之前都是以畜牧与狩猎为生的民族。

      商贸不发达,中州最普通的布帛与工艺品到了这里能翻数十甚至百倍之利。

      云唐在集市上溜达了半天,看到了几个卖葛麻甚至丝绸的地方,价格贵得让他怀疑自己是否识错了布的材料。

      能将撑死也就是几枚银毫的布帛给卖出如此高价,云唐莫名的觉得自己坑列国的事一点都不黑心了,列国被自己坑纯粹是蠢的,这些商贾坑戎狄却纯粹是垄断,哪怕戎狄知道价格有问题也只能忍。

      这个由狄族人建立的国族离冀东境格外的远,远到若是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辰王有生之年是不会打到这里的,倒是他的孙子辈可以考虑一下。

      云唐在集市上看到了不少符合心意的玉石,唯独没找到自己要找的人,都不知该感慨不愧是玉石之路,哪怕是已经没落了,也仍有如此多的稀罕物件,无怪乎谢琳在坐不了相邦后立刻动了疆定郡的心思。

      这一片离辰国的距离太过遥远,因而来往的商贾多为宁州与西荒的戎人,且还不少,蜀地盛产丝茶,巴地有井盐与丹粟,西荒则产良马、宝石美玉、香料等珍贵之物,而其中最为珍贵的还是孜然,吃过洒了孜然的烤肉再吃没加自然的肉,味同嚼蜡。

      孜然贩到中州时,价格是以黄金为单位的,且是一两孜然要用六两黄金中成色最好的赤金来换,还不一定买得到。

      哪怕是君王也不敢顿顿加孜然的肉,谢琳除外,只要吃烤肉,就必须加孜然。

      然而,云唐看着自己手里的一袋孜然,里头的分量只有半斤,但只用了一匹丝绸,而那匹丝绸,若在中州,虽是辰王准备的,但撑死五六枚金铢。

      无怪乎那么多人想经商,简直是暴利。。

      在云唐用谢琳送给他让帮忙做宣传的葛布用于打点贵族们,让贵族们都对这种特别柔软的细葛有了印像时,终于得到了自己想找的人的消息。

      一个贵族偶然提起的,两个月有一名药王谷的弟子来过此地,现在还没离开,一直在集市附近暂居。

      云唐出了门就寻到了集市,直至太阳落下时才寻到那座帐篷。

      游牧民族的距离观念与华族的距离观念差得太多了。

      华族口中走半天可能就是走一两个时辰,游牧民族民族的走半天却是实打实的骑马跑半天。

      附近这个观念的差异自然不会小,所谓附近,离集市的距离需骑马两个时辰才能到。

      确实不远....个鬼啊。

      游牧民族聚居的聚落之间往往隔着很远的距离,却很少有人会离群索居。

      冀州的猛兽可比中州的更丰富也更加多,离群索居,一个不留神就成食物了。

      便是不提猛兽,也还有横行的盗匪,越是贫穷的地方就越不缺这玩意,离群索居的帐篷,又还有“年轻”的女人,那就更吸引它们了。

      不过这座帐篷倒没什么盗匪来找茬。

      它的主人是药王谷的弟子。
      药王谷不会随便放弟子出师。

      按着药王谷的规矩,每个弟子在出师之后是要做五到十年的游医才能定居下来的,而这五到十年里弟子要踏遍四方,寻找与发现各种具有药用价值的东西,见识各种疑难杂症,既为药王谷正在编纂的医经补充素材,也锻炼自己的眼界与经验。

      结束了游医生涯的弟子可以选择在药王谷的任何一家医馆当坐堂医者,也可以选择留在药王谷继续学习,也为编纂医经出一份力。

      每个弟子从入谷到出师至少要经过十年的学习,那是真的精英,随便折了一个都能让人肝疼,因而药王谷的弟子往往医毒兼修,同时还会点武艺,确保这些弟子能够带着游医时期见识的植物与没见过的疑难杂症知识活着回到药王谷。

      打药王谷弟子的主意得做好被毒死的心理准备。

      便是成功,也要做得足够干净,不会被查出来,否则....药王谷很护短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人活在世上,谁没个生病的时候,将这天底下最大的医者群体得罪了,等着生病了被医者拒之门外,然后小病熬成大病,大病熬成不治之症吧。

      云唐也觉得没人打这座帐篷的主意是好事,不是对帐篷的主人是好事,而是对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的好事,不用被逼得活活自尽了。

      云唐寻来时帐篷的主人正在收拾趁着天气不错晒的药材,见到云唐到来,微微一笑,明明是普通的姿容却因着这一笑仿佛扶桑花盛开,增色十分不止。

      云唐这些年见过很多的美人,但始终没见到第二个如这人这般的,明明生得很普通,却仿佛青山秀水,一眼望去没什么,两眼望去还行,三眼望去不错,四眼五眼....这是个美人。

      云唐知道的比别人更多,比如这个看上去仿佛双十年华的妇人实则百岁不止,那头如雪的白发可不是年轻人受了太大刺激导致身体内部紊乱而年少白发,而是真的是随着时光流逝慢慢斑白的。

      云唐还记得自己幼年时没少腹诽着人活成精了,百岁了,还不怎么保养,除了心境与头发,看上去却仿佛年轻人,脸上的肌肤红润得宛若婴儿,一点皱纹都没有。

      “你来了。”
      “你怎知我会来?”
      “听人说你在找我。”妇人道。

      云唐下了马道:“想找你治个人。”

      妇人将云唐引进了帐篷,帐篷里摆了一张食案,食案上有一盆粟米粥,颜色有些丰富,加了不少药材与野菜增味,云唐相信味道肯定不会差,这个女人只要愿意花费精力认真的做药膳,味道都差不到哪去。

      云唐比较侧目的是别的。

      帐篷是牧人的家,因而游牧民族的帐篷完全可以当成华族的房子来看,一座帐篷内部往往会很大,吃饭睡觉以及储物的地方全都在里头,除非条件好的人家,否则连个隔断都没有。若是贵族,那就更没必要弄隔断了,多搭几个帐篷做不同用处便是。自然,也有条件更好,将帐篷盖得仿佛宫殿般的,内部有着数不清的房间,与华族的宫室区别着实不大。

      这座帐篷里自然也有着睡觉的床铺,进了帐篷就能看到,但大小....也就睡一个,再看枕头,也只一个。

      “大父没与你在一起?”云唐奇道。

      女子随口道:“两个月前去黄泉了。”

      云唐惊讶道:“他竟肯先你一步离开?”

      不是死要活下去,死不咽气的典型吗?

      云唐就没见过那么能活的人,衣食住行无一不是养生至极,务求长寿,也真的长寿了,整个人族就找不到比他更长寿的人了。一百多岁了还能提得起几十斤的重物,一顿能吃三大碗饭。

      女子颌首。“我给他用了药。”

      云唐看着女子的目光顿时带上了三分同情,但不过一瞬便藏好了,世间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同情怜悯的,但也有一些人,同情怜悯于它们更似侮辱。

      女子并未在意云唐那一瞬的眼神变化。“我无事,你要我治什么病人?”

      “失忆加心智退化,束发之龄,心智却如垂髫稚子。”云唐将谢玦的情况仔细的说了说。

      女子思索了片刻。“应是颅内出了什么问题,但具体情况如何还得见过才知,但不论是什么情况,多半是要开颅的,谷中能为人开颅的医者并不在少数。”

      云唐道:“是不在少数,但能保证百分百成功的唯有你。”

      人嘛,生了重病,求医时自然更想要最好的那一个。

      尽管这回不是给自己求医,但云唐仍想找最好的那个。

      女子猜得到云唐的心理,却也有些奇怪,这家伙何时如此有人性了?“你说的那个束发少年是何人?”

      云唐坦然道:“妻弟。”

      女子挑眉。“你几时成的亲?”

      “迟早的事。”
      女子:“....我记得你第一次与我说你有成亲对像时是十四年前。”十四年过去了,汝仍是单身汪。

      云唐面不改色:“快了。”
      ***
      云唐求医时谢琳却在深山里溜达。

      疆定郡不缺钱不缺粮,独缺劳力,使得谢琳很多事想做都做不了,只能眼巴巴的等着直道早日修好。

      商贾们也挺给力的。
      在发现还可以用官奴修路后,很快就打开了新的思路。

      商贾们出钱从辰国人口密集的地方甚至别的国家买了大量的奴隶,然后转卖给谢琳,再由谢琳分配到各个工地修路。

      虽然麻烦了些,但谁让谢琳禁止私奴参与修路呢,麻烦就麻烦呗,只要增加修路的人手就行。

      迄今为止,参与修建这条直道的固定人手有十万余劳力,以奴隶为主,而农闲时平民会跑来工地做短工,劳力又会膨胀到五六十万,甚至更多。然而,对于这条直道而言,这些劳力仍旧杯水车薪。

      这也是谢琳支持公子比伐氐羌的原因,都是劳力。

      不过,若是能通过不打仗的方式获得大量劳力,谢琳会更高兴。倒不是商贾喜欢和平的环境,而是战争是会死人的,在谢琳眼里,死的那不是人,是劳力,是财富,是浪费。

      因而在羌人中的一支托商队给自己写信后谢琳犹豫了下还是离开了疆定郡。

      氐与羌也有很多分支,小的至少一个部落,大的则是一方小国了。

      给谢琳写信的便是羌人中最强大的一支,还自己建立了国,不过和中原的国不太一样,羌人的国更像是部落联盟,王是联盟的领头羊。

      谢琳的商队四处走商,与氐羌自然也有贸易往来,而因着谢琳是所有商队中最不那么黑心的,因而商队与羌人的关系还可以,也因此这次才会有信函到谢琳手里。纵然不曾见过,但对于商队真正的主人叫什么还是会了解一下的,看看是哪位商人如此画风清奇,居然同异族如此公道的做生意。

      疆定郡离羌人在冀东的主要聚居地不远,奈何道路太过差劲,一天能走二十里都已经是赶路的结果了,谢琳走了近两个月才到羌人的城寨。

      说是城,实则更像一个大寨子,城墙更是普通的夯土墙,矮得很,身手好点的成年人都能轻松翻过去的,明显是专门用于防野兽的,防军队,未必不想,但冀州的条件不如中州,没法修建起中州那样的高大城垣。

      不过,这座城寨坐落于一片山谷里,山谷内有河流流淌而过,土地颇为肥沃,倒也难怪能够建立起城邑。

      冀东的南部气候没有北边那么冷,发展农耕文明倒是很合适,奈何多山,适合耕种的平原不多,还被群山切割得支离破碎,不然未必不能如中州华族文明一般灿烂。

      抵达目的地,谢琳第一件事便是想去城寨里给商贾呆的区域好件有软床的地方睡上一整天,纵然这一路就没怎么下地走过,都是护卫扛着匠人制作的肩轿,她不是在肩轿上发呆就是看书,但道路决定了轿子再软也很晃,根本没法好好睡觉,骨头近乎散架。

      谢琳没睡成。
      原因?
      还没躺下就发现这城寨里有睢人。

      有睢人没毛病,商贾这种职业是部分国界的,最多就是十个商贾至少八个兼职谍探。自然,这仅限于普通商贾,那些大商贾反而挺干净的,都能自己赚大钱了,谁还会冒着人头落地的危险去做谍探?得不偿失。

      睢国自然也是有商贾的,加之睢国在冀东之地也有部分版图,这也使得在冀州活跃的华族商贾,四成是睢国的,四成是辰国的。

      羌人的地盘里看到睢国商人很正常,但如果不是商人那就很值得商榷了。

      华族礼制森严,衣食住行都有等级之别,比如商贾是不能穿丝绸的,更不可能佩戴玉器,这两者不论是哪种都是贵族的特权。

      因而在羌人的地盘里看到穿着华衣、佩戴宝剑与玉器的华族人无疑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

      谢琳深思了片刻,觉得还是天大地大会梦魔最大,让下属继续打听消息,然后自己就抱着枕头睡了足足一日。

      再醒来时不仅手下打听来了足够的情报,还看到了羌人的首领夫人。

      谢琳脑袋迟钝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首领夫人这四个字的含义。

      华族的王后,本质上还是君王的附庸,并不能直接干政,要干政也得等丈夫死了,自己儿子上位才行。一半是因为王后是女子,另一半则是因为君王与太子娶妇都是娶的公主,列国对于公主,尤其是嫡出的公主投入的培养资源可不少,自然不会只是让对方单纯的做为联姻工具使用,那太浪费了。直接后果便是,君王和自己的妻子也得玩心机,防着枕边人。

      娶个公主回来,这个公主的心肯定不会百分百的向着自己,君王也都是明白的。

      华族成语人尽可夫的例子,想来没哪个君王会不记得,古时候某个公主出嫁时问自己的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个更重要,母亲答曰:人尽可夫,父唯一也。

      没毛病。
      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父亲,但丈夫,只要有权有势又高兴,嫁多少回都没问题。甚至于养面首的公主都不在少数,辰王的公主里便有好几位是养着面首的,谢琳虽未见过,但也听说过,那些面首一个比一个貌美,还什么类型的都有。

      再后来,那个公主帮助自己的国家灭了自己丈夫的国家。

      有此先例,没哪个君王会不对自己的枕边之人加以防备,但这种防备只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允许对方干政,死后的话,人尽可夫,父唯一是没毛病,但父亲能与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骨肉相比?

      不娶公主了?
      好主意,然后下一代就比别人差了。
      华族的家庭关系里,负责教养孩子的不是父亲,是母亲,若非如此也不会有娶妻不贤,毁三代的说法。

      娶个可能捅自己一刀的妻子虽然有隐患,但至少保障了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的质量,还能拉拢盟国,一举多得。

      氐羌这些民族与华族却不同,允许首领夫人一同处理政事,自然,崽丝花般的首领夫人就别添乱了。

      也因此,每位能够与首领一同处理政事的首领夫人就没一个是能小觑的。

      反应过来谢琳立刻就精神了,边听下属汇报消息边去见客。

      来的还真不是一般的睢人,是睢王的派来的使者。

      对此,下属颇为无语,睢王来使,然后这些人嫌不够热闹,托商队将谢琳引了来,这是想让谢琳与睢国使者打擂台,然后羌人从中获利吗?

      羌人当自己是什么了?
      竞拍的宝物吗?
      脸真大。

      谢琳倒没想那么多,想了也是无用,不如不想这种问题,倒不如想想羌人的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

      谢琳第一反应便是羌人内部对于睢国来使的意见并不一致。

      若非意见不一致,大可依附睢国,亦或是将睢国使者赶出去。

      正常情况应该是后者,这支羌人不仅自身强大,还是这一片的十五部羌人之首,因着公子比要打这一片,谢琳自然也想了解一下自己可能会得到多少劳力,因而初步估测,这里的十六部羌人总人口在二十万左右,只多不少。

      考虑一下羌人全民皆兵的情况,真打起来,能够出动的兵力不会少于五万,那可真能打的五万兵力,生活于山野,与猛兽搏杀的精兵。不似华族,派个五万大军,里头至少一半是负责后勤与杂物的杂兵,真正的精锐能有一半就不错了。不过华族的精锐比起羌人的精兵也有两个优势,一是兵甲优势,二是纪律优势。

      这也是睢国与辰国在冀东境拉锯战了近百年这些羌人仍能保持独立的原因,但这种独立的日子,终究还是要到头了。

      睢国若吃下沣水平原,必定实力大涨,容不下羌人在两国之间蹦跶。至于辰国,公子比正在准备伐氐羌呢。

      打,那肯定是扛不过的。

      羌人总人口才二十余万,但睢国与辰国呢?随便哪个都是人口达到一千万的大国。只是这两个大国的精力都在更加富庶的中州,这才能容羌人蹦跶至今,饶是如此,睢辰两国驻扎在冀州的兵力也不少,不管是哪边的都能和羌人的总人口比肩。

      以前不拼因为不占地利,没人比这些土著更熟悉环境,加之氐羌的身体素质比华族强,道路又不够完善,后勤艰难,打起来很难吞下氐羌,就算赢了,也是成本高于收获。

      但现在,辰国是必须拼,睢国则是吞下沣水之后再吞下氐羌,可以将冀州与宁州东北部的疆土连成一片,收获肯定高于成本。

      这么一分析,谢琳都想同情氐羌两族了。

      不对,羌人给自己写了信函,说明还有转圜的地方,氐人可没找自己。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羌人与辰国更近,接壤的地方也多,若是答应睢人,必然是最先直面战场的,甚至自己的地盘都会变成战场。

      氐人的地盘与睢国靠得太近,不可能有太大的异动,而且如今这位睢王继位后一直注意与氐人打好关系,氐人如今的大首领都还是睢王间接立的,氐人倒向睢国也很正常。

      首领夫人是个三十余岁的美妇,身上的气度相当威严大气,谢琳还是头回见到一个女子身上有这般气度,威严这东西还好,高位的男子身上挺常见的,但那种大气,哪怕是男子中也少见。

      谢琳忽然有点好奇羌族究竟是首领夫人当家做主还是首领当家做主,直觉这样的女子就不是能屈居人下的。而历史上羽翼丰满之后弄死丈夫自己当执政太后的女人,还真不少,谢琳觉得首领夫人有望为这一部分史册再添一笔。

      首领?
      男人而已。
      只要有权有势,要多少有多少,要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类型的。

      最近的例子便是辰王的祖母,辰宣王的王后,虽然没弄死了自己的丈夫,但在丈夫死后,儿子年幼,便当了执政太后,政治才能极为出色,辰国的国力在她的统治下也着实上升了不少。而这位执政太后在男色方面也没委屈自己,养了各色面首,个个都是美人。

      谢琳取出了犊版。“这是夫人写给在下的?”

      “久闻阁主大名,听说阁主近来任了疆定郡守之职,因而想满足一下自己所愿,见一见阁主,可惜我不能离开部族,只能写信予阁主,不曾想,阁主竟亲自来了。”

      对于谢琳亲自跑过来,首领夫人在收到消息时也是有点呆的,这位郡守是还没适应现在的身份还是不怕死啊?

      富可敌国且不论怎么破产都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大商人自然怎么蹦跶都安全,只要是有脑子的,不是舍不得杀她就是害怕杀她之后没完没了的被刺客杀手拜访,但疆定郡守却不然。以前不将她如何是因为没有足够让人冒险的利益冲突,如今却是有了。

      首领夫人这才急急跑了来。

      如谢琳所料,羌人如今的确得选择投靠一国。

      睢国虽还未完全吃下沣水,但苴国已灭,被灭得轻易,仿佛摧枯拉朽般的就被灭了,简直让人没法相信。

      苴国没了,沣水平原剩下的小国就更不可能是睢国的对手,沣水平原成为睢国的疆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既然要投靠,自然要投靠一个好的,能为自己带来最多利益的。

      对此,羌人内部分成了三种意见。

      一种是哪边都不投靠,维持现状,不过持这种意见的不多,多为老人。

      第二种是投靠睢国,以首领的弟弟为首。

      第三种便是投靠辰国,以首领夫人为首。

      首领怎么看?
      他现在都还没想好怎么办。

      谢琳有些好奇。“夫人为何会想投靠辰国?”

      认真对比的话,其实睢国更适合羌人。
      一来是睢人虽已被华族高度同化,但终究是狄人繁衍而来,祖上是冀州原住民,与冀州的土著更有共同语言。而且睢国对于冀州以及宁州依附的山民也挺宽宥的,给予了很大的自治权,仍旧是土皇帝。

      二来,辰国崇尚法家,列国之中,辰国的律条是最完善也最严苛的,自由惯了的羌人还真不一定受得了。

      换谢琳处在羌人的位置上也会选择睢国,日后睢国衰弱,随时都能再次独立,辰国却不会给羌人这个机会。

      首领夫人道:“我原本也是支持投靠睢国的,但后来我从商队那里得知了阁主如今是疆定郡守,又打听到了疆定郡的戎狄近来的变化。”

      谢琳瞬间就懂了。“夫人高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第九章医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