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腊酒 ...

  •   二腊酒

      甫下朝,北辰禹便被告知了太子失踪的消息。长孙皇后站在他的面前,纤长手指垂在衣侧,偶然拽过衣角轻捏一下,显出符合她身份的大方从容来,端丽的面庞上看不出过分焦虑的痕迹,薄胭淡粉的妆容仍是一丝不苟。她柔声说道,前些日子凰儿便闹着说要去城外看雪,妾身没敢答应。听东宫的太监们说凰儿昨夜又闹了一宿,今日想必是偷偷溜出宫去了。好在有采玥容萱两人随着,耍累了自会回来,皇上不必太担心。

      北辰禹冷哼一声,出口却成了皇后的闺名。“含荷”,他唤道,“你这般镇定,竟好像不关心凰儿似的。”

      长孙皇后闻言也不辨驳,浅浅一笑,微垂臻首,愈发透出温婉:“妾身是怕皇上担心。”

      北辰禹随即笑起来:“朕不过说笑一句,皇后怎么当真了。凰儿是你我唯一的骨血,自然亦是你我的心头肉,掌中珠。朕怎会觉得你不关心凰儿。”他见长孙皇后并不接话,话锋一转又道:“皇后随朕去东宫看看吧。朕亦有些时日没见着凰儿了。”

      长孙皇后诺了一声,随在北辰禹身后往东宫方向走去。相较起儿子心血来潮的任性胡为,反倒是长孙皇后的行止更吸引北辰禹的注意力。他自己虽然挑不出皇后的缺点,却也从来不曾了解过这个女人。夫妻十余年,他未曾见过长孙含荷有过任何有损仪态的表情。哪怕当日少年佳偶气血盛旺,如胶似漆的床底之间,她也只是秀眉轻蹙,檀口轻抿,唇角若有若无的□□出声,全无半点□□之态。

      入宫以来,长孙含荷未有所出,年近三十岁才得子元凰。北辰禹本来还担心她对元凰宠溺太过,不久便发现这完全是自己的多虑。皇后对元凰甚是关切,却从来没有过分的围护。甚至在有些时候,北辰禹会觉得她表现的太像一位皇后,而不是母亲——后宫之主永远是克己自持的,而母亲则或多或少会为儿女放弃原则。对于北辰禹而言,长孙含荷是皇后的绝佳人选,却完美的有些疏离。她太过温婉柔顺,反让王者觉得不愿亲近。这也便是,北辰禹在民间的爱人渡香蝶,虽然美貌雅致皆不及长孙皇后却让王者难以割舍的最大原因。

      皇帝寝殿距离东宫不远,才行了稍许功夫,便能听到自前面宫殿传来的嘈杂,混杂了各种人声呼喝抱怨,却又都捏着嗓子不敢大声喧哗。在北辰禹听来,整个东宫就仿佛充斥了蚊虫般的嗡嗡声,宏大却空虚,填满了宫殿的每个角落,在梁宇间穿梭留恋,挥洒不去。

      这恼人的声音让北辰禹心头冲起一股恶烦,使他有一瞬转身而去的冲动。然而王者温润的表情并无任何变化,只是加紧了步伐向东宫迈进。他听到身后裙摆曳地的细微声响也略微急促起来,知道长孙皇后正跟上自己的脚步。

      甫踏进东宫,北辰禹同早他一步,刚送太子回宫的北辰胤正打了个照面。东宫大小太监宫女正为太子毫发无损的归来感激庆幸,一面竭尽全力责骂两位私自出宫的宫女,一面从北辰胤怀里接过因温暖舒适而昏昏欲睡的北辰元凰,不确定是不是该将太子叫醒。若不是宫门口执事太监诚惶诚恐的请安,大家可能都无法意识到皇帝的驾临。北辰胤见到二哥姗姗而来,立时放下元凰屈膝跪拜,并无半点延误:“臣北辰胤参见吾皇。”

      这边元凰被东宫里霍霍杂杂的一闹,瞌睡早醒了大半。揉揉眼睛见是北辰禹,便也就着北辰胤的膝边跪倒,像模像样的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元凰这般贴在北辰胤身边跪拜,在北辰禹居高临下望去,倒像极了一幅北辰胤父子同拜君王的场面,仿佛不期而至的自己,才是打乱他们一家天伦之乐的罪魁祸首。这番景象同方才东宫恼人的嘈杂声音搅和在一起,让他觉得胸口烦闷热气上涌。他不明白北辰胤为何偏会出现在这里,但觉得眼前景象刺目至极,却也不好发作,就这么过去将元凰拉往一旁。顿了片刻,气息稍平,北辰禹方松懈下表情,用他惯有的安宁声音道:“都平身吧。”

      北辰胤直起身来,不着痕迹的退后了两步,由原来的并肩改为立于元凰身后。长孙皇后向他微一欠身,施礼道:“三皇叔。”

      北辰胤称呼过皇后,便转脸向北辰禹禀报:“臣在城郊狩猎之时正碰上两位宫娥带着太子赏雪。城外人口杂乱,臣恐太子年幼或有疏失,便擅自命二位宫娥伴太子速归,请皇上恕罪。”
      他这一席话,将元凰出宫赏雪一事说的体面大方,仿佛反倒是他为人长辈多此一举,方将元凰送回宫内。言语之间,不但将元凰私自出宫之大错说的轻描淡写,也顺便遮盖过了东宫掌事太监疏于管教之责,更是避而不谈北辰禹在东宫人事上的用人不当——东宫管事失责,北辰禹心知肚明自会处理,他北辰胤身为人臣,绝无当面点出皇帝错失的必要。北辰元凰在旁边听着,也知道三皇叔是在为自己的胡闹开脱,当下仰起脸来要向着身后的北辰胤笑,却被北辰禹一句话打了回去:“凰儿,莫以为有三皇叔为你求情,今日之事便可不咎。你且入内去好好反省,一月之内不得跨出殿门。”

      北辰元凰一张小脸顿时垮下来,却也明白父皇向来一言九鼎,万万不容违背,只得扁扁嘴,不情不愿随着采玥萱容入殿去了。待他的身影消失,长孙皇后才迤然上前,向北辰胤深深一礼道:“东宫侍婢胆大妄为,都是妾身往日管教无方。此番多亏三皇叔了。”

      “臣正巧碰到皇侄,皇后言重了。”

      长孙皇后还要再谢,北辰禹早见到北辰胤脚边横着的白狐,便开口问道:“三弟狩猎可有收获?”

      “托皇上金口,果真觅得一尾丰毛白狐,臣正想交与东宫之人给太子作寒衣。”

      北辰禹哈哈一笑,转向长孙皇后:“你看,你总说凰儿的几件新衣都寻不到中意的领口皮料,如今三弟称了你的心了。”

      “是,”长孙皇后垂下眼睛,轻允一声,又欠了欠身,“有劳三皇叔费心了。”

      “不过小事而已。”元凰已经安全送到,北辰胤不想再无谓客套下去,正欲找个理由告辞,却不妨北辰禹出言相邀:“时近正午,我们兄弟也许久不聚。既然今日凑巧,三弟不若留在宫中陪朕共用午膳吧。”

      “……皇上美意,臣却之不恭。且容臣回府梳洗更衣,再入宫用膳。”

      “咦——你我兄弟之间,何来这许多讲究!——含荷,你自回宫休息去吧。”北辰禹再不容北辰胤多言,长袖一扬,转身负手而行。简简单单一个动作,天都帝王的君临气势竟在飘洒沉静中显露无遗。北辰胤不敢耽误,即刻随行在后。长孙皇后退到一旁,直望着北辰胤去得远了,方才轻叹一声,命人将地下的白狐拾起,拿到跟前看了又看,从来温和无争的目光隐在阴影下闪闪烁烁,也不知道是喜是悲。

      北辰禹的午膳以一位帝王来说显得格外单调。时值严冬,膳桌上也无时令鲜蔬,珍禽野味,只摆了四五样寻常菜色,又特意因为北辰胤的加入而备了酒。北辰胤卸了弓箭匕首,同王者相对而坐。看似随意而坐的两人再加上面前无甚希奇的菜肴,若无旁边伺候的宫人往来穿梭,看着正像是一户北嵎寻常富贵人家,全不似深宫内院的排场。

      北辰胤没有饮酒的习惯,这在尚武的北嵎皇族中很是少见。自少年时起,每每贵族们狂饮尽欢,三皇子北辰胤便往往稍呷几口便不着痕迹地以茶代酒。他不饮酒的事实虽然并无刻意隐瞒,皇城中却鲜少有人注意,北辰禹同他一起在宫中长大,自然便是知情者之一。纵是了解北辰胤的习惯,王者仍是劝了几次酒,北辰胤恭恭敬敬饮了,并没有太多说话。酒水有些淡薄,带着清涩,却是宫中特酿,正符合皇帝怀柔无争的处事原则。

      “这是今冬新酿的渡寒青,三弟以为如何?”

      “渡寒青年年新酿,皇上对此酒倒是情有独钟。”北辰胤道:“臣不懂酒,只以为此名甚妙。”

      “哦?”

      “此酒色清而液稠,更微带冷香,想是取腊梅所酿。酒名中若只得一个寒,纵然点其来历却略显清冷,而今加上渡青二字,便成渡雪迎春之意,便是极妙。”

      北辰胤的话虽是奉承之语,却也出自真心,即便在北辰禹听来,也挑不出什么令人不悦的地方。他亲自替北辰胤满上一杯,笑言道:“三弟好风雅啊——平日天锡府中,想来便是曲水流觞之所了?”

      “哈,方才皇上询问,臣不量力答之。”北辰胤推托道:“怎敢担风雅二字。”

      “哎——”北辰禹双眼微弯,露出揶揄笑意来:“朕前些日子可是听闻巷间传言,说天锡府中来了位彩衣的美貌女子,盘恒半月方才离去啊。”

      北辰胤闻言不见惊色,低头略一思量,坦然答道:“皇上所言之人,当是日前在臣府内做客的采剑竹水琉竹女侠。她曾上中原问侠峰,同诸位高人论道比剑,臣对中原群侠一贯倾慕,正巧竹女侠途经皇城,便留她在府内数日请教。”

      “哦,皇弟同中原武林素有来往么?”一番迂回,终于托出最紧要的问题,北辰禹仍是不经意的语气,抬手将一碟蜜藕推至北辰胤面前,是要他举箸享用的意思。

      “臣只想为皇上招揽人才,无奈虽有心结交却不得法——”北辰胤接口说道,毫无犹豫:“皇上若有意,臣即刻引荐竹女侠入宫觐见。”

      “嗬,此事不可——朕不欲夺人之美啊。”听眼前之人回答滴水不漏,北辰禹目光稍敛,重又回复揶揄语气,将方才一场试探轻轻掩过。“对了,曾听大皇兄说今冬严寒路冻,皇城内常有人躲避车马不及以至死伤。朕只顾担心农人春耕,反将此事疏忽了,三弟可知现下城内如何了?”

      北辰胤放下筷子,以上朝回奏的语气恭声答道:“臣前几日听大皇兄提过,昨日已拨出麾下三百禁卫军供大皇兄临时调度,在城内添加巡视救护,料想当有助益。”

      “如此便好——却不知是如何巡护,昼夜可有差别?”

      “这……”,北辰胤露出为难的神色,沉吟片刻才道:“臣所属之禁卫军只在城郊巡查,皇城内部一贯由大皇兄麾下禁卫军同宫内护卫军协同管理。此次城内人手不够,臣才调派人手协助大皇兄。他如何调派禁卫军,臣实不知详情。皇上当问询大皇兄才是。”他说话的语调很是平缓,却又带了些尴尬歉意,仿佛正因为自己无法圆满回答皇帝的问题而感到少许不安。

      北辰禹笑起来,夹起一片蜜藕,并不着急送入口中:“大皇兄府内卫军统领玉界尺,同三弟不是旧交么?朕记得当初,还是你向大皇兄荐的人。”

      北辰胤点点头:“皇上所言无差。然早先玉界尺同臣府内侍卫统领弄潮生因私事交恶,臣从中调解不成,玉界尺反怨臣护短。自此之后,玉界尺每每望臣而走,不复旧交——此事原是误会一场,臣本欲请皇上为臣说项,然而事情起因乃是他两人之间的私隙,实在不便向皇上开口。”

      其实玉界尺同弄潮生之间所谓的私怨,最开始只不过是玉界尺在皇城中抓捕逃犯之时不慎误抓了弄潮生的长兄,事后又碍于颜面不肯道歉罢了。这样的事情在官宦密集各蓄门客的皇城并不少见,本来大可小事化了,结果却越闹越大,直到了两位侍卫统领刀剑相向的地步,两府上的众位侍卫相见也是横眉怒对。一时间皇城内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乃至北辰胤同北辰望朝堂之上见面都觉得尴尬。他二人屡次调节未果,只得由得两位统领去,所幸弄潮生同玉戒尺皆是识大体之人,不曾闹出事端。——当然,在北辰禹看来,这场闹剧全是出自有心人的一手策划,只用来杜绝北辰胤有心掌控北辰望所属禁卫军的流言罢了。他虽然心知肚明,却苦于抓不到证据,也就自然无从点破。北辰胤就像是王者心脏旁边一根细若纤毫的刺,看得到,拔不去,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发难,刺入心脏。想到这里,北辰禹凝聚起原本散漫温和的目光,悄然投注到对面男人的脸上,想要看透他恭敬表情下的掩伏着的呼啸杀戮。

      北辰胤的外貌多半承袭自他的母后祯妃,年幼时便是他们三兄弟中最为俊逸的一个,也因此颇得先皇的喜爱。同祯妃一般,北辰胤左眼角下生有一粒细小泪痣,在幼时让孩子显得格外惹人疼爱,在少年时候便使得他的一举一动都凭添上几分柔和魅惑。然而随着年岁的推移,北辰胤有增无减的俊美之中逐渐流露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压迫同威胁,既不像他妩媚温婉的母后,也不似恭良仁厚的先皇。北辰禹太子之时,先皇曾随口向他言道,你三弟除了五官神似祯妃,半点也不像是她的骨肉。待到北辰胤成年之后,皇城名媛中对他倾慕的虽是不少,却鲜有达官显贵敢于开口提亲,想来也是北辰胤看似不易亲近,恐他不懂疼爱妻子的缘故——然而太子元凰却是个例外,自懂事开始就对北辰胤粘的很,似乎一点儿都不怕他。

      想到元凰,北辰禹又记起方才东宫中让人闹心的一幕,才发觉思绪不知不觉间已经飘的远了。对过的北辰胤早已停筷,远处宫外隐约的报时声提醒北辰禹该是回殿处理政务的时间。他收回远游的目光,向北辰胤歉意地笑笑。北辰胤明白这是王者默许自己的离开,起身行礼便要告退,北辰禹却忽然出声关切道:“这几日风寒刺骨,三弟外出狩猎,要小心身体。”

      北辰胤本想回答一句诸如“谢皇上关心”之类的冠冕之词,话到嘴边又咽下,最终低头应了句:“是”,退了出去。

      北辰禹命人稍整衣冠,便向太和殿去了。他不知道三弟是否听懂了方才话中的暗示,又或者从不曾将他的旨意放在心上:皇城之中暗流蠢动,天锡王你,时时刻刻都要小心哪。
      王者所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提醒北辰胤小心身体的三个时辰之后,东宫派人慌慌张张来报,说是太子日间外出受了寒,此时竟发起高热来,连皇后都认不得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二 腊酒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