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其他扫帚游戏 ...

  •   【瑞典扫帚年赛(Annual broom race of Sweden)】
      可追溯到10世纪。飞手们从科帕尔贝里飞往阿尔耶普卢格,全程300多英里。比赛路线径直穿过一个火龙保护区,巨大的银质奖品形状像一条瑞典短鼻龙。现在,扫帚年赛已经成为国际赛事,各国的巫师每年汇集到科帕尔贝里,为参赛运动员们欢呼喝彩,然后在阿尔耶普卢格幻影显形,祝贺那些胜利者。

      【鬼地奇 (Kwidditch)】
      魁地奇的前身,最早起源于11世纪,发源于魁地沼。

      【古代德国护柱戏(Ancient German game of Stichstock)】
      创作于1105年的著名绘画作品《“暴力手”甘特是赢家》,表现了古代德国护柱戏的情景。一根二十英尺的柱子顶端放着一只充气的火龙膀胱。一名运动员骑在一把扫帚上,任务是保护那只火龙膀胱。其余的运动员轮流飞向那只膀胱,设法用削尖的扫帚柄头刺穿它。膀胱守护人可以使用魔杖驱逐那些攻击者。等到膀胱被成功刺穿,或者膀胱守护人成功地用咒语把所有的对手都击出赛场或让他们累得再也骑不了扫帚时,比赛便告结束。护柱戏在14世纪的时候消亡。

      【高跷火桶(Aingingein)】
      起源于爱尔兰。参赛者一个接一个地带着多姆(山羊胆囊做成的球),快速穿过一连串以高跷支着、高高悬在空中的燃着火的木桶。以最快的速度成功地让多姆穿过所有木桶的选手,如果一路身上没有着火,就是胜利者。在爱尔兰,高跷火桶曾经繁荣一时,成了许多爱尔兰民谣反复吟唱的主题(传说中的巫师“无畏者”芬戈尔曾是高跷火桶的冠军)。

      【头顶坩埚(Creaothceann)】
      起源于苏格兰,极其危险的游戏。选手们用皮带把一只坩埚拴在头上。一听到号角声或鼓声,一直悬在离地面一百英尺高的、多达一百块被施了魔咒的大小石块开始向地面砸下。选手们四下里起起落落,用头顶上的坩埚接住下落的石块。接住石块最多的人为胜者。
      许多苏格兰巫师认为,头顶坩埚是对男子汉气概和勇气的最大考验,因而它在中世纪相当普遍,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1762年,头顶坩埚被定为非法体育运动,虽然马格纳斯的“瘪头”麦克唐纳在1960s年代率先发起运动,要求体育界重新开展这项运动,但是魔法部拒绝开禁。

      【空中碰撞(Shuntbumps)】
      在英国的德文郡曾经深受欢迎。它是马上长矛对击的原始形式,唯一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其他运动员从他们的扫帚上击落下去,最后一个留在扫帚上的人就是胜利者。

      【倒骑扫帚(Swivenhodge)】
      起源于英国赫里福德郡,运动员们倒骑着扫帚,在一圈树篱之间用扫帚有枝穗的一端来回击打猪膀胱。击中膀胱的人得分,最先达到五十分的人获胜。此项运动至今仍存,但从没有得到过广泛的普及,只是作为孩子们玩的游戏保留了下来。

      【鬼空爆(Quodpot)】
      美国一种变相的魁地奇运动,是18世纪的巫师亚伯拉罕·皮古德发明的。皮古德从英国带了一只鬼飞球来到美国,打算招募一支魁地奇球队。鬼飞球不小心在他的箱子里碰到他的魔杖头,结果等到他把球拿出来、开始像往常一样把它抛出去的时候,球在他的面前爆炸了。皮古德是一个非常有幽默感的人,当即用几只皮革球重新制造了相同的效果。很快他和他的朋友们开发了一项新型体育运动,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它重新命名的鬼空球(Quod)能够爆炸。
      在鬼空爆这项运动中,双方各有11名运动员。队友之间相互传递鬼空球,设法在它爆炸之前把它投进球场顶端的一只“小坩埚”里。球在谁手中爆炸,谁就必须退出比赛。一旦鬼空球被安全地投进了“小坩埚”(里面盛着阻止鬼空球爆炸的溶液),那支投中的球队就获得一分,然后再将一只新的鬼空球拿到球场上。鬼空爆作为一项只有少数人参加的运动在欧洲也曾有过一段成功的日子,尽管绝大多数人仍然热衷于魁地奇运动。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其他扫帚游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