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45 ...

  •   一天以后,韩安一行三人在德城下火车,张柏舟家在德城有几间商铺,还有一间酒店。他原本打算去酒店找经理派车送他们去平城。但三人在酒店吃饭的时候,韩安盯着对面的服装店门口半天,对张柏舟和刘清说:“那个好像是我姐姐和姐夫。”

      两人顺着韩安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一对夫妻,牵着一对十岁左右的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女,站在店铺门口面色温柔地和她们俩交流。

      刘清看清楚对面的人之后,有点意外:“好像是卢望亭先生的侄子,叫什么不记得了。”

      “卢思政。”韩安肯定的说,他从衣服内的口袋掏出厚厚一叠照片,翻出其中一张四口之家的全家福给两人看,不止长得像,连发型和衣服都和照片上一样。韩安:“这是几个月前家里寄给我的。”说完韩安见那一家四口进了店铺,连忙站起来,对张柏舟说:“柏舟你们等我一下。”说完就追出去了。

      张柏舟都惊呆了,看着韩安匆匆离开的背影,都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心里的感觉:“卢望亭先生是三姐夫的远房表舅,原来他的侄子娶了宴阳的姐姐。没想到我和宴阳还有这么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想到这点,张柏舟心情大好,站起来说:“走,咱们也过去看看。”

      韩安家里姨娘一堆,姐姐多达十二位,妹妹有三位。虽然小老婆多女儿多,但韩秋深很敬重韩夫人,家庭经济情况好,家里做主的男主人女主人地位无可动摇,又加上两位为人都不错,对待姨娘们和家里的闺女们都不偏不倚,所以家庭氛围还可以。后来原主出生,韩秋深日子有了奔头,奋斗得更努力,韩夫人的日子也有了奔头,对家里的闺女们教养更加用心,原本一家人日子就过得很好,原主出生后更加蒸蒸日上。原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从小乖巧懂事不折腾人,所以家里的姐妹都是真心疼爱他的。

      韩安捏着照片冲进服装店,稍微扫视一眼就找到那边看衣服的一家四口,他走了几步却踌躇了。

      原主十六七岁远渡重洋,在米国呆了将近五年时间。原主身体不好,发育慢,离开华国的时候还是一副青涩秀气半大不小的少年,现在的韩安却,身材修长挺拔,五官异常俊美,一副成年男人的样貌。变化太大了,也不知道姐姐认不认得出来。

      韩安忐忑不安地杵在原地,直愣愣地盯着姐姐,心里却苦恼要怎么上去搭讪。

      韩安的样子和气质都非常惹眼,他一进来的时候就一堆人注意到他。卢思政自然也不例外。本来韩安这样一个美丽养眼的存在,和他相处在同一个空间仿佛光线都亮堂了,空气也更加清爽宜人,是非常让人愉悦的。但当他作为一个男人,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自己风韵绝佳的妻子的时候,他再美丽,也让人非常不痛快。

      卢思政冷冷撇了韩安一眼,用眼神给了他一个警告后,侧身挡住韩安盯着自己妻子的视线。

      被误会是登徒子了,韩安囧囧地瞅着姐夫的背影。

      刚刚赶到的张柏舟见状,低声问:“你姐夫不认识你?”

      韩安尴尬的摸摸鼻子:“我和姐夫只在他们结婚的时候见过,那时候我才十岁。”

      十岁,那真的认不出来了。张柏舟心想。“咱们直接上前打招呼吧。”

      韩安沉吟一下,点点头,直接绕到韩慧娘面前叫人:“五姐。”然后冲着卢思政:“姐夫。”

      有人搭讪卢思政完全不意外,但上来叫姐夫这个还是让他有些意外的。盯着韩安不输于韩慧娘的美貌面孔,卢思政顿时觉得心里划过一丝不安。他一低头,果然见韩慧娘惊喜地盯着韩安,眼眶都红了:“安弟。”

      韩安咧嘴一笑:“姐。”

      韩慧娘连忙上前拉着他端详:“怎么突然回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快给姐看看你。”

      韩安低头看着韩慧娘充满喜悦的面孔,脑海里突然涌现原主小时候和她相处的每一幕,画面清晰又熟悉,好像自己经历的一样,胸口莫名酸胀。他情不自禁地抱住韩慧娘,鼻子酸酸地回答:“刚从米国回来。”

      卢济盈卢冰泮两姐妹不明所以地扯了扯父亲的衣袖,卢思政低头看看女儿迷茫的样子,又瞅瞅相拥的姐弟。由于他刚刚冤枉了小舅子,以为他是登徒子态度不怎么好,现在他有些尴尬。他清清嗓子,回答:“这就是你们舅舅。你们娘亲和舅舅很久没见面了,今天突然见到所以有些激动。”

      亲人相认,卢家四口也不逛街了,直接和韩安三人回了酒店。

      卢思政牵着两个女儿和张柏舟客套,韩安则坐在姐姐身边一边吃早饭一边听她念叨。“你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前几天打电话回家里,听姨娘说爹出远门了,不在平城。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回来。你早通知一下,他就不出门了。”

      韩安:“万一我路上遇到什么事耽搁了,提前通知你们反而累得你们担心。不过,姐,你们怎么到德城来了?”

      韩慧娘柔声回答:“济盈冰泮要上学,德城这边有初级小学校。其实家里人经常来德城的,因为从前家里几个妹妹上学,爹娘两年前也在德城买了院子,还开了铺子。”

      韩安不记得原主脑海里有过自家在德城有房子有铺子这件事,心想他估计也是不知道的。他问:“这边学校好吗?”

      旁边和张柏舟客套的卢思政突然插口:“也就那样,感觉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

      韩安诧异,不是说民国教学质量挺好的吗?随即又想起来,这个时间段民国小学中学教育确实没什么人办,应该还没摸索出经验来。

      民国时期的学制划分和后世差不多,小学6年、中学6年(初级3年,高级3年)、大学4-6年。办大学的不少,小学却没有多少人办,高级知识分子获得更多接受更高级的知识的机会,平民扫盲却严重缺失,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而卢家那边私塾办的很不错,觉得新办的没什么经验的小学校不好也是情有可原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4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