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弄巧成拙 ...

  •   三人正说着,郑氏院里的小丫头过来唤:“太太让姑娘们都过去。”

      宝琪闻言忙放下碗,起身道:“太太唤我们何事?”

      小丫头笑道:“没什么事,太太吃了七姑娘的汤觉得好喝,想着你们便叫你们过去说说话。”

      宝琪的脸一下就挂了下来,瞥了宝璐一眼,迎头先出了门,道:“七妹妹真是长大了,知道孝敬太太了。走吧走吧,太太还等着呢。”

      宝璐心知,定是方妈妈送去正房了,暗道,方妈妈好心办坏事,她做羹汤不过是为着自己的口腹之欲及一些兴趣,不想如今情形竟向太太邀宠般。

      宝璐不知其他府里庶子女与嫡妻关系如何,在沈府郑氏还是挺愿意与庶子女亲近的,并且不吝与赞赏。这无意中就引发了姐妹之间隐约的互相竞争,宝玲性子淡、宝珍性子平并不会因郑氏的夸赏而吃醋,而她在这里不过求生存求安稳更不会为这无聊之事费心思,只宝琪一人尤为看重。宝璐其实亦能理解这种情绪,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间尚有觉得父母偏心的时候更何况这些庶子女,她们小到日常生活用度,大到婚嫁都掌握在嫡母手中,自然会为了嫡母的欢心费尽心思,因为嫡母开心就意味着她们会有更好的生活品质以及表面看来更好的婚姻。而郑氏似乎也挺享受子女对她的争宠,不知是喜欢子女承欢膝下还是不经心。宝璐总觉得她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却任由她们之间偶尔产生的嫉妒,也许事忙顾不得许多,如今又分回各院自己教养便离得更远,又许是隔层肚皮隔层山,不管哪样总令宝璐尚无法完全放心的亲近。

      因着这般想法,宝璐对与宝琪突如而来的脸色并不计较,宝琪虽有点小刺也还不至于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

      思想间,一行人已来到正房,正房右侧岁寒居的树木最是苍郁,夏日林木葱葱,树枝蔓延,伸了许多到正房上头来,遮蔽了大半的阳光倒觉阴凉。

      如秋打帘将她们引进里间,时值夏日,郑氏房中的摆设俱已换成清凉款的,郑氏坐在铺着黄琉璃的夏簟的塌上,倚着一个细竹编成罩棉的引枕,塌下两边杌子坐的是赵姨娘和许姨娘,宝玲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四人身边俱放了一碗银耳莲子汤。

      郑氏见三人进来,让三人往两边椅子坐了,笑道:“方才王大家的说这汤是你做的,我还不信,问了赵姨娘才知你竟对做吃食有了兴趣,我喝到之时还道惊奇。

      宝璐瞥见宝琪脸色不善,心中无奈,见郑氏像是自家不肖儿女突然懂事了般高兴,又不好扫了她的兴,道:“平日里无事做做,不想倒入得了太太的口。”

      郑氏听了甚是欢喜对左右道:“你们听听七丫头这张嘴可赶得上宝琪的了。”

      赵姨娘有心炫耀一番,又不好喧宾夺主,忍了又忍才道:“七姑娘最是孝顺的了,南方夏日热,她怕太太不习惯,特地做了些消暑的汤来。”

      郑氏笑道:“七丫头是个有心的,晚上你父亲回来也叫你父亲尝尝你的手艺。”

      宝璐回道:“怕太甜腻父亲不喜。”

      郑氏笑道:“自家女儿做的,怎么都好喝的。”说罢,又笑转向赵姨娘道:“我瞧七丫头就明理的很,你中午何致于这般责怪二人。”

      赵姨娘讪笑,不想太太突然提起这一桩,有些下不了台,只得道:“小孩子调皮,我说了两句。”

      郑氏放下汤碗,脸色微沉:“事情我都知道了,是为着她们去小月轩的事。”

      宝琪、宝珍二人不明所以,宝璐和宝玲却是知道的,宝璐怕太太责怪赵姨娘,忙接道:“太太,姨娘是说了我们几句,不过也是‘爱之人责之切’,倘若我们犯了错还一味的袒护才叫害了我们。”

      郑氏听了又对着赵姨娘道:“听听多懂事的孩子,还知道维护你。”又向宝璐道:“七丫头也别急,我也不是要责怪姨娘,我今日不过是想来论论这个理。”

      论理?宝璐不知郑氏是何意,只得继续听下去。

      郑氏转而对赵姨娘道:“你也别说我拿太太的款儿压你,我先问你一句年轻女孩子爱美是不是天经地义。”

      赵姨娘答:“这是。”

      郑氏又问:“这么说来,宝璐、宝琪她们爱美也没错。”见赵姨娘欲言,她又道:“你也别急,我还没说完,我知你担心小月轩。本说来你这担忧本也没错,只是这事也怪不到七丫头她们头上。”

      “一来柳妈妈她们并不是过了契的,算是府中请来的,过了年便走,纵使她们有个什么不妥之处也不致这短短时间就能闹出什么,再说我跟前教养出来的女孩子也不致这般不辨是非。二来这大大小小的人是经我看了进府的,人品性子我自然不会马虎,原就想着我们家姑娘多,若真是心术不正的我也不敢让她们进来。”说到此,赵姨娘已然有些坐不住,郑氏瞥了一眼继续道:“宝琪她们往小月轩我也是知道的,我想无非是爱美爱俏了点也无伤大雅。你们若说几个丫头不是我生的我不放在心里头,明浩他们总是在家里头的,难道我还能害了他们不成。”

      赵姨娘连连点头道:“太太说的是,是我想太多了。”

      宝璐在一旁听着郑氏言辞凿凿,也迟疑了下,想她即便不担心她们确实会担心明浩他们,又想着那日端午家宴后明浩偷偷往小月轩去,这不是她防就能防住的,若果真是那一等下流之人,郑氏为着明浩也不敢让她们进来。如此说来的话,难道之前倒是她和方妈妈都多虑了?可是方妈妈所说不无道理又不得不提起心来。宝璐脑子乱的很,只得想,总的道一句总归还是要看个人心性,还是平日里多加提醒才是。

      郑氏叹了一口气道:“这事错也不在你,反倒是在我。”

      赵姨娘闻言连忙道:“太太此话折福了。”

      宝琪连忙起身站在郑氏旁边扶着她道:“太太最是为我们着想的,莫要为了她人的胡言乱语坏了心情。”

      赵姨娘在旁听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宝璐听着宝琪一下将矛头转向了赵姨娘,此时若不为赵姨娘打抱不平,只怕她真被安上搬弄是非的名,忙道:“姨娘整日在香藕园中确实不知太太这番用心,不过是想当然的提醒我们几句,本意虽是好的,倒是想的太过简单些了。”几句话说的小心翼翼就怕说岔了赵姨娘被郑氏记恨。

      郑氏拍拍宝琪的手道:“无妨,今日我说这事错在我,还真是在我。”

      “我刚听人说你们对乐器极感兴趣缠着陶妈妈她们教些过你们,我知道你们原在京城之时就整日听着你们姐姐们弹琴,我原也想过等你们大些再聘个先生,女孩子总归是要懂些琴棋书画方是大家小姐,谁知后来这许多变故竟硬生生的耽误了。”

      “太太的心我们都知道,府里无端端生出这么多事我们姐妹几个若再不懂得为家中分忧也枉为沈家女子。”宝琪在一旁忙应道。

      郑氏叹了一口气道:“我知你们姐妹几个都懂事,如今连最小的宝璐,”郑氏指了她道:“别看她小竟也十分知理了,我想家中这些事亦是有几分影响。你们这么懂事,我这个做太太若是睁只眼闭只眼糊弄过去怕叫你们一辈子埋怨了。”

      “我原道你们都是记在我名下的,日后你们若是出嫁了,我也要拿出一份体面的嫁妆才不叫你们在夫家被人看低了,所以日常间能省则省。但此次你们姐妹既有如此心思,我也不能当做不知,姐姐们有的你们也不能差才是。这么着吧,柳妈妈和陶妈妈她们原是过了年就走的,我便让他们再留半年,你们想学什么尽可学去。”

      宝琪听了欢喜不已,忙谢道:“太太最是疼我们的。”

      赵姨娘在旁听了脸色微滞又不好反驳,想了一圈拿出沈宗荣做文章道:“太太当真是心疼姑娘们,只是这多留半年,又多了一项花费,只怕老爷不悦。”

      郑氏提了声音,“我拿自己的体己贴公里的,老爷也不好说什么。”

      赵姨娘闻言只得不再言语,闷闷吃了半盏茶便回去了,许姨娘从头到尾未置一词只呆着张脸,见人散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跟着走了。

      宝琪拉了宝珍在郑氏跟前欢快的讨论学些什么,宝璐本欲跟赵姨娘回来被宝玲拉了住,听了一会话方才出来。

      回廊上,宝玲见宝璐闷闷不乐,以为她是因赵姨娘被责之事,便寻了个话题换换心情,“宝璐,你到时候要选什么好呢?”

      宝璐问:“我们都要去学吗?”

      宝玲理所当然道:“太太既开口了当然是去的。”

      宝璐原还想劝着些她们,不想来太太这一趟竟还名正言顺起来了,虽郑氏言之凿凿对陶、柳二人十分信任,但她心中总有隐隐担心,便问:“我听妈妈们说,女孩子家虽不用考学,但不是也要读些三书认得几个字,差些也有《女则》、《女戒》类的,如今又学琴,对这些规矩我倒一概不知惶恐日后见笑与人。”

      宝玲笑道:“你那时还可也许不记得了,大姐姐她们还在家之时,我们也跟着学过女四书之类的,后来先生回老家了,大姐姐也出嫁了,便也没再聘,且我们如今的家道也无人敢提这事,如今虽是跟着两位妈妈学琴也算是‘因地制宜’。以前的先生说过琴是君子之器,象征正德,亦是正乐,修身养性最是好,我看你学琴如何,大姐姐学的便是琴,二姐姐学的也是琴,。”

      宝璐心道,五姐姐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况时时看着也好,若真有事还能及时警醒着,遂答应。

      二人一路商量着学琴之事回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弄巧成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