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一间狭小破旧的卧室里,柔和的月光慢慢从灰色的水泥窗台上溜下来,将地板上的灰尘映的发出亮光。卧室深处的灯光笼罩着一个俊秀儒雅的青年,以及他身边两个与这破旧的房间格格不入的崭新的金属盒子。

      作为一名人类文明研究院的优等生,机械工程对于冯曦来说显然不是问题。将手中最后一块金属板拼接完成后,两个机器相继进入了启动阶段。而此时,冯曦也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研究进程。

      这里是公元二十五世纪,一个人类劳动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大解放的年代。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世纪好青年,冯曦从小便习惯了有机器人参与的生活。机器人做饭,机器人开车,机器人维持治安……然而,这一切在他进入人类文明研究院时发生了改变。

      人类文明研究院,顾名思义,是着力对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各类因素进行分类调查研究,从而寻找最佳文明前进方向,以指导各类具体科学研究及国家政策。因此人类文明研究院的学生还有另外一种称谓,叫做“全能机器人”。他们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社会心理学、物种更替学等等数百种。其中,整合了控制学、信息科学、电子机械、人工智能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机器人研究,一直是人类文明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

      一直以来,人类文明研究学领域的主流思想就是加快智能机器人的开发和普及,不断扩展机器人网络的信息覆盖度,力求让每个人在一个到几个机器人的辅助下,拥有人类文明涵盖的所有内容。

      而冯曦的导师本•思特,正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在三十五岁时便拿到机器人领域的国际最高荣誉——安纳什奖。可是,本•思特在年近六十的时候,忽然急转研究方向,开始着手人脑开发工程。

      人类文明史同样也是一部人脑开发史。从古猿人的出现开始,大脑的开发便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逐步扩大,并在信息技术普及前达到最高值——大脑的百分之七。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机器人的逐步普及,机器人逐渐成为了人类的“第二大脑”。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机器人网路和云库进行传递和储存,普通人只需在需要时将知识调取进行短暂记忆即可。这在方便了人生产生活的同时,导致了人脑的萎缩,人脑开发领域开始出现几千年来的第一次下降,且势头迅猛。

      依据一直以来对社会人人脑开发领域的测试,普通人脑平均开发领域为2%,高级科研人员为3%,从事律师、高级服务生等社会属性职业的人为2.5%,其他人大多在1.5%~2.5%徘徊,最高的事人类文明研究院的学者——4%,也远低于人类最高水平的7%。

      因此,从人脑开发领域来看,人类文明不是在前进,而是在倒退!人脑退化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对机器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而“第二大脑”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逐渐超越“第一大脑”——人脑,占据了主要地位。那么,作一假设,一旦机器人出现故障或是超前一步进化出意识,对人类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这正是冯曦的导师本•思特最为担心的地方。

      在人类文明研究学发展历程中,也有不少眼界开阔的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前代各学者在人脑开发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人脑开发最多能达到10%,远低于机器人智脑水平。因此用人脑战胜智脑的理论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直以来不被主流观念接受。本•思特将自己人生的后四十年全都贡献给了人脑开发工程,他提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方案:学习是自然状态下人脑开发最为便捷的方式。可以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联通不同空间,将人的意识处理为信息样式进行传输,借学习其他空间的简易知识,逐步将人脑开发到100%!

      这一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它同样有几大制约因素:

      一、需要高度凝练的意识。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传输量十分有限,以及传输的意识必须依赖的实体——其他空间的个体接受这的承受能力有限,必须传输者将意识高度集中凝练,才有可能传输相对较多的意识,进而对另一空间的接受者大脑产生影响。

      二、实验伴随着极大的危险性。传输者的意识在传输过程中依靠信息传输工具,一旦信息传输工具出现故障,传输出去的意识将会遗落在另一空间,这对于意识传输者的脑部损伤极为严重。

      三、意识接受者的接受程度不同。当接受者的潜意识承认并同化了所接受的意识时,会导致两种意识的融合,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接受者的大脑开发程度,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变聪明了。但当接受者的潜意识排斥所接受的意识时,两种意识就会进行激烈的冲突,进而导致接受者身体虚弱,甚至有精神分裂的倾向。

      本•思特耗费了十年时间对这三点进行研究,发现第三点可以通过一定程度实现接受者的愿望来缓解潜意识的排斥,加大融合程度,本•思特管这个叫愿望契约。而第一二点,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输者的年龄,大脑活力等多方面。因此,纵然万分不舍,本•思特教授也无法亲身试验这一计划,只能用余下的时间不断对方案及工具进行修改完善,以及教导小徒弟。最后在临终前将自己为完成的试验,连同两个辅助机器留给了小徒弟,附带还有那满满一储物间的奖状证书和一个破旧的、落后的、连智能网络都没有联通的旧房子。

      此时的冯曦,刚刚参加完教授的葬礼,完成对旧屋子的清扫工作,并对试验工具进行了最后的调整,终于启动了人脑开发系统机器人——机器人六号。

      “滴,系统正常,机器人六号开始启动……”

      “滴,启动完毕,正在完善初始数据……”

      “请设置试验数值。”

      “一号,二号这样的名字太俗气了,就叫你科年吧。二十一世纪是人类信息科学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类脑部开发的鼎盛时期,是一个技术科学与生物科学共同发展的黄金年代。”冯曦一边调整着参数,一边有些怀念地喃喃自语。

      “数值设定完毕,机器人科年等候命令。”

      看着科年一闪一闪的光,冯曦又一次开始怀念教授了。本•思特在机器人研究领域是名副其实的天才,他提出了机器人成长定律,并组织学生研究成长型机器人。在机器人研究领域,他的学生遍布天下,但在人脑开发领域,他的学生却只有冯曦一个。有太多人不理解,甚至反对他从事人脑开发研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的亲人和学生,这使他非常伤心,宣布和外界断绝往来,独自沉浸在人脑开发研究中。

      冯曦也是一个学术疯子,喜欢独自埋首于漫漫书海,喜欢将知识记在脑子里。为此,他受到许多不解与嘲笑。在那个几乎成为摆设的图书馆里,冯曦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恩师。他成为本•思特教授的关门弟子,他在教授那里学会了机器人科学,人脑开发工程学,更学会了教授那种平静而又热切的生活态度。

      这台机器人正是他们一同研究的成果。这是一台成长型机器人,随着使用者大脑开发领域的扩展,文明史六号,也就是科年,会随之进行自我升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大,包括意识传输量,对意识凝练度的要求,同接受者所签订的星际契约的等级等等都会发生变化。

      “科年,你现在是初始等级E级,要达到影响接受者意识的级别,所需意识量是多少?”

      “扫描中……扫描中……”

      “当前研究员冯曦大脑开发领域为6%,意识存储量为600yk。当前意识传输最低限额为120yk,占研究员意识储备量的20%。”

      “百分之二十啊…”冯曦习惯性的双手抵额,闭目沉思:倘若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差错,自己的脑部开发领域便会缩小1.2%,而目前正常操作这些仪器的最低标准为3%,这意味着,自己还有两次机会。”

      “那如果我首次试验成功,可以开发多少脑部空间?”

      “此额度受学习知识类型和数量而定。不同等级的知识对应不同等级风险和收获。”

      “提醒!研究员冯曦有强制任务!研究员冯曦有强制任务!”

      是了,教授生前就经常说,自己与他是不同的。他是主动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但人情世故都懂得。自己是从未融入过这个社会,丝毫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的语言神态。为此教授建议他适当选修表演课,锻炼自己对面部神态,肢体动作,语言感情的控制力度,可惜都被当成了耳旁风。教授居然想出这个办法来强制自己学习。

      也罢,那第一次试验,就选择表演课程相关知识吧。

      “科年,开始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