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 35 章 ...

  •   “方将军,是方将军来了。”

      方靖率了一支小队前去,不到十里之处见到了一群人,还有十余辆的车。对方见人来,高兴地跳起来挥了挥手。

      “像是将军认识的人。”方靖旁边的随从稍稍松了口气。

      走进了,方靖才发现,竟是在晋州城救下的杜家姑娘。

      “方将军,听闻前线交火,我和乡亲们将附近的粮草买下送过来,希望能帮到你们。”杜仙儿对着方靖打招呼道。

      “将军,这么多粮草,我们?”看到粮草几乎所有人都安心了不少。

      方靖下马上前,看着马车上的粮草却开心担心起来:“晋州城前些年收成都不太好,如何还能有这么多的粮草?你们怎么办,乡亲们怎么办?”

      “方将军请放心,我们都有留存,但是如今将士们才是最要紧的。”一起前来的乡亲们都开始劝说方靖收下粮草。

      方靖犹豫片刻,还是点了头,毕竟这些粮草收集齐就已经是件难事,还千里迢迢送到这边,若是让乡亲们在运回去,想来这路途中也是个问题。

      “如此,便多谢乡亲们的好意,本将回去写个折子,让朝廷给你们晋州城派些粮食。众将士听令,护送百姓和粮草回营。”

      ***

      “我们此番会来,还要多谢安王殿下和康王殿下。晋州城出了那样的事情,若不是二位殿下,若不是你们,我们就算被救了出来,也会被这世间所不容。再者,好多姐妹都有轻生的迹象,也是你们鼓励我们,鼓励乡亲们。”杜仙儿说着,又想起她回来之后家人对她说的话。

      谢寻书坐在她们中间,很安静地听他们谈话,这事情也确实像李潇煦会做出来的。可能真的因为皇后的缘故,这他自幼起对女子都很尊重。

      “你们送来的这批粮草,足够我们撑一段时间,等到朝廷的粮草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真真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方靖说这话的时候,一部分的粮草已经启程运送到最前线。

      “这军中,不知可有我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杜仙儿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先时也有好些晋州城的姐妹跟着来,她们如今都已经和敌军交手过了。可她们来的这一路我们一起训练过,你们这遭过来已是辛苦,这种随时可能丢掉性命的事情……”

      “方将军不必顾忌那些,我们愿意来,自然不会是贪生怕死之辈。你们尽管开口安排,能用的上我们,是我们的荣幸。”说话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伯,“方将军当初愿意救出我孙女,我已经知足了。如今孙女已经远嫁,我这个老头也没什么可牵挂的。”

      “明日两军会再次谈判,得看看这遭谈判的情况了。”

      ***

      “你说,明天谈判会顺利吗?”

      谢寻书有些意外地看着谢锦宸,她沉默片刻,摇了摇头:“不会,甚至可能当场会开战。我想着明日跟着二哥前去。”

      “你想到别想,别说二哥了,就是我都不会同意。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二哥二嫂如何像爹娘交待?”谢锦宸一口否了谢寻书的想法。

      谢寻书还想辩驳,但是看谢锦宸坚决,便不再继续和他说下去,顿了顿她又道:“我给阿煦的信写好了,劳烦四哥哥尽快帮我寄送去。”

      “这事好办,别的,你就不必多想了。”

      ***

      “谢姑娘的信。”

      得知前方粮草不足正欲再催促的李潇煦,突然听闻谢寻书寄回书信,忙接过拆开来看。

      谢寻书在信中告知了些许关于边塞的战况,随后又提及晋州城的乡亲们送来粮草一事。末了,她提起药方,问起是不是皇后近日身体欠安。

      李潇煦看着那信件,心里莫名有些酸楚,这人倒是赛诸葛一般,把什么事情都料着了。可是先时他在书信里聊及其他的一些事,却也不见她回应。

      “主子,谢姑娘信中写了什么,是边塞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就算是出了变故,她在信里也是不会提的。你可有打听到什么?我只是有些别的事情。”李潇煦也不愿多说,他那日被李潇炜叫去问了话,这几日一直被软禁在自己的王府里。

      “前几日倒是有听说这次打战,我军粮草不足,好像是监军做的手脚。”

      “六弟一直没有说话,朝廷的粮草应该送到了吧。”

      “送到了。属下听说,那个监军被谢姑娘扣了。”

      李潇煦没忍住笑出了声,在她哥的地盘上做手脚,被她扣了都算是小事。顿了顿,他叮嘱道:“你去查一下那个监军。”

      “属下已经查来了,夏武,但不是定北侯夫人母家的夏家。”楚霖递过来一个折子。

      李潇煦接过折子,翻看了几页,皱了皱眉:“若是我没出这档子事,便可向父皇或者皇兄请旨,直接在那边把事情办了。这种人,留着也无益。”

      “那可要?”楚霖试探地问。

      李潇煦摇摇头:“不必,她有她的想法。”

      李潇煦对谢寻书多少还是有关注的,这样的事情,多少还会掺杂着她的私人感情,他与她之间如今还不便插手做这样的事情。毕竟他如今也不知道自己在她心里有着几斤几两,若是贸然行事,只怕最轻也是被嫌弃自己多事。况且这谢家若是想处理这样的人,应当很好处理的。当然,不排除这谢家二哥是顾忌夏武是皇帝派遣的朝廷命官。

      只是这晋州城的百姓会去前线送粮草,他也很意外。晋州城这些年的收成并不好,这个节骨眼上还自筹粮草送前线,确实大义。李潇煦思索片刻,对楚霖吩咐道:“你帮我做件事,我需要让父皇知道晋州城送粮之事,最好能快些开放粮仓补一下晋州百姓们的粮缸。”

      “殿下,这……”

      “无妨,你照办就好。”李潇煦说这话的时候突然注意到信封里还有另一封信,他怕谢寻书还有另外的事吩咐,急忙打开来看,没想到这封信倒是杜家那位姑娘寄来的。

      上面简单地写着自己如今的情况,并再三感谢当初的救命之恩。

      “这不是谢姑娘的字?”

      “嗯,当初在晋州城,那个杜家的姑娘,估计是托晞姐姐一道送来的。”

      楚霖有些疑惑,脱口就问道:“殿下给这姑娘回信吗?”

      “不必。晞姐姐那边我斟酌几日,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若是都不说也不好。”李潇煦摆摆手,他将那书信收好,便起身进宫去给皇后请安。

      ***

      “可有眉目了?”

      “这事估计不简单,儿臣是没法那么快办好的。”李潇炜看着自己母妃,摇了摇头。

      周珍雁心里一沉,试探地问道:“难不成?”

      “儿臣也有所担忧,故而这些日子一直小心行事。若是与旧事有牵连,父皇应当较为决断,只怕是又得牵涉甚广。若是这宫里的人有了别的想法,这事也不易收场。”李潇炜是见证过德妃之案的人,如今这一切对他来说,确实棘手,不是因为案情难推断,反而是因为这些个人情世故。

      周珍雁闻言只是倒了被茶,沉默许久,她道:“无妨,你尽管去做便是。若是有需要母妃帮忙之处,你开口。你兄弟如今被安排协助处理边关战事,就不必叫他了。”

      “儿臣遵命。”

      ***

      谢府。

      “你这些日子忙得都快忘了家门朝哪开了吧。”程汐悦一边心疼地给谢启轩盛了一碗汤,一边打趣道。

      “这晋州的案子还没完全结束,皇后娘娘的案子也指了我这边去协助诚王殿下。如今也不知二弟那边如何了,小妹这个倔脾气,四弟估计是劝不回来的。”谢启轩按了按眉心,对着碗吹了吹气,很快便将那碗汤喝个干净,“你还是好手艺,这汤炖的不错。”

      “三弟托人带回来的笋干和菌菇干,我瞧着不错。小妹那脾气,你这当大哥的还会不知?这四弟只怕劝不动还会被她带着一起。我如何今日听人说,二弟若是这遭平反成了,便可回京,不必在那边一直守着了。”

      “他在那边也好些年了,圣上原本就有这意思,言杰和言栋也大了。不过如今说这话还早,不必多言。”谢启轩说着,又问起汤。

      程汐悦笑着给他又盛了一碗,还夹了些好肉。

      ***

      “妈的,你看对面那狗样,我都想着若是这遭局势反转,我们干脆把驻地推前吧,烦死了这一天天的。”军帐里一个中年的将军一脸不耐烦。

      “张叔,你缓缓,我们这里,灭了对方的心思都有。有些事,不要操之过急。”谢翊舟看着对方笑了笑,然后又开始分析目前的战局。

      “安江国的战力如何?”谢寻书突然指了指丹林国后面的一个小国。

      方才那位被谢翊舟叫张叔的将军笑道:“谢大人是打算和对方合作还是想着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应该不必,对方目前没有挑衅我们。若是我们把丹林灭了,对方要不要和我们作对,还得掂量掂量。”谢寻书看着这营帐中的将士们,确实也佩服,都是一群血性之人。

      另一个女将开口道:“安江之前还曾想着同我们联手制衡丹林,若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