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9、第七十九章:边塞安宁指日待 ...

  •   第七十九章:边塞安宁指日待

      密布再心中的乌云终于散开,李治的心情指数一直持续飙高,就连李忠和李象都受到了他的感染欢乐不少。

      对于失而复得的感情李治李恪两人也都非常珍惜,在李治养病的这段时间一直如胶似漆的守在一起,但是好景不长。

      永徽四年,西突厥来犯。

      初步的做出部署后,结束了骊山的避暑,李恪等人快马加鞭回到长安,与众朝臣商议应对的策略。

      此时,经过李恪的铁腕改革后,大唐的国力比李世民之时更上了一层,所以对于西突厥的来犯,几乎全部的朝臣都持一直的意见——打,他们有信心能够拿下突厥,还大唐一个安宁的边塞。

      “三哥”早朝后李治如约的将早膳摆在李恪的面前,“决定了由谁出征了吗?”

      “怎么不多睡一会儿?”李恪让出一点位置让李治坐下,“已经商议好了,由李绩统帅大军,薛礼、岑长倩等人一同出征”

      李治点头,这样的安排很合理,“那三哥你还担心什么?”来的时候为何看到李恪眉头紧锁。

      “西突厥一直都很安分,这次突然来犯是何缘由?我总觉得是有所依仗”不然如何解释呢?

      “我倒是觉得你想多了”李治笑道,他不认为西突厥能有什么凭借,“自□□归附我大唐后,西突厥虽时而与西域诸部有所摩擦,但是一直都是小打小闹,仍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由此可以看出西突厥对于大唐很忌讳”

      “以前父皇再西域有很大的震慑力他们不敢妄动,如果在你刚刚登基之时西突厥来犯还有点能说得通,现在都过三年了时机已然不对,而且自从你登基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唐的国力更胜当初,西突厥的人不可能没有听说过”

      “所以我才认为他是有所依仗”李恪道。

      “不,西突厥的实力我们都很清楚,就算有什么盟友,对上如今的大唐也是以卵击石,只要这个人还正常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相比有所依仗我倒是觉得是孤注一掷”李治说出自己的想法。

      “孤注一掷?”李恪重复,他也朝这方面想过,但是左思右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嗯,是的,我觉得三哥是想的太过复杂了,没有必要把简单的事情想的复杂,有时候真相是极其简单的”

      李治的话很快得到了印证,西突厥大都以放牧为生,但是草原上突然发生了干旱,紧接着又引起了瘟疫,西域的其他部落有大唐的支援并没有酿成大灾,很快便恢复了正常,所以朝廷也没有太过在意。

      然而西突厥的情况却持续的恶化,由于牲畜死亡,西突厥的人民少了赖以生存的粮食,很多人饿死了,最后西突厥不得不率部强粮食,小打小闹最后演变成了大举来犯。

      “九弟,你说的果然不错”得到西突厥进犯的原因后,李恪失笑了片刻,“是我想的太过复杂了”

      “你们这些做大事的人就爱这样,把简单的事往复杂处想,这就是自己为难自己”李治陈述自己的看法。

      “什么叫我们这些做大事的人,九弟你这是打算置身事外了”李恪扬眉,把人拉到身边,“要知道我和你可是相辅相成的,依我看九弟这是众人皆醉你独醒,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李治这三年虽然不在他身边,可是对于他的事情却是一点都没有错过,时时刻刻关注着他,想到此李恪犹如吃了蜜一样。

      “非也,我这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李治笑道,而他最关心的则是坐在最高处的李恪。

      “那忧君忧民的你对于如何攻打西突厥有什么看法?”

      “当然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仰视敌人,行军打仗正该如此”李治一本正经,对于打仗他虽然参与过,却还是很不擅长,也只能说说而已。

      “九弟说的非常正确,应该奖赏”李恪吻住李治。

      好不容易制止了兴致昂扬的李恪,李治立刻远离他,“三哥近来可是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那是因为美色当前难以自持”李恪说的理直气壮。

      李治觉得他有必要祭奠一下李恪远去的自制力,“所以说为了三哥如今已经沦落成为了一个色令智昏的昏君了”

      李恪从容的接过话“而九弟你就是那个红颜祸水的妖姬”

      “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就会有人打着‘清君侧’的名号来除去我这个妖姬”

      “而后我就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将那些人一一除去”

      “最后暴君的名号就落在了你身上,妖姬暴君,我们也就永垂史册了”只不过留下的是骂名,遗臭万年。

      李恪忍笑“只要你还与我在一起,留什么名于我而言都无所谓”

      “那么暴君先生,对于西突厥归附以后你有何打算呢?”

      “依然如故”李恪回答。大唐对于边塞的政策是不能改变的。

      李恪的话刚刚落音,就见李象匆忙的走来,连汇报都忘了直接推门进来。

      “象儿,怎么了”李象一般来说都是很稳重的,像现在这样的莽撞一定是有缘由,所以李恪并不会怪罪,反而很理解的问他原因。

      “是忠儿,他一声不吭的跟着去西突厥大军走了,好像已经走了一天多了”李象把李忠的留书交给李治。

      李治扫了一眼,李忠的留书很简单,只说明他的去向其余的一句废话都没有,李治看完后交给李恪,“看来忠儿是长本事了,居然骗过了我们所有人,我还真是小瞧他了”

      李治的语气并没有太多起伏,李恪知道李治生气的成分不大,李忠也只是走了一天多,还是能追回来的,对于李忠的安全事宜他也不是多担心,而且李忠从小就人小鬼大心眼很多,一个人出门也不会吃什么亏,就算是吃亏了也可以当作对李忠的教训。

      “让人去追回来吧”李治道,若是李忠再大一点他也许会不干涉他,但是现在李忠还太小,他独自在外尤其是还想上战场,李治无法不担心。

      “赵和,你去吧”李恪道。

      “那如果他不愿意回来呢?”作为看着李忠长大的人,赵和对李忠的了解很深,李忠绝对不是那种乖乖听话的人。

      “你难道还能斗不过一个小孩吗?”再李恪身边那么久的一个人,怎么说也不会那么简单,对付李忠已经绰绰有余了,“不过,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先斩后奏,先替我揍他一顿”

      “我明白了”赵和了然,这是给了他很大的便宜,一想起在皇宫中自己给李忠收拾了那么多的烂摊子,他觉得自己可以悄悄的公报私仇一下。

      打发走了所有人,李恪看着沉思的李治,“九弟再想什么?”

      “我在想李忠真的太不知轻重了”李治叹了口气,“我还以为这段时间以来李忠那冲动的性子好了一些呢,谁知道恰恰相反,反而更加莽撞了,真是让人头疼,难道真的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其实我倒是觉得忠儿并不是莽撞,他只是比较随性而为罢了,再怎么说忠儿年龄都不大,考虑事情不会太全面,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有一句话不是说‘人不轻狂枉少年’吗,如果任何事情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瞻前顾后那也就不是少年了,你是想让忠儿做一个少年老成的小老头吗?”

      李治白了李恪一眼,觉得李忠现在这个样子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李恪惯出来的,偏偏当事人还没有自觉,“我是不希望他成为一个小老头,可是我也不希望他等到成年了还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心态年轻有什么不好?”李恪轻笑“你也不要太担心了,忠儿毕竟还小,还是很有可塑性的,以后注意一点就行了”

      李治赞同的点点头,随即又笑了“不过忠儿这次怎么那么聪明了,以前他可是什么事情都藏不住的,这次我们竟然都没有看出倪端,瞒过了所有人”

      “这说明我们对忠儿的了解还不深,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有自己的心思了”尤其李忠再李治身边时总是怕被批评而装成乖乖宝宝的样子,背地里李忠仍然是一个小霸王。“九弟,你也不要对忠儿管的太严了,忠儿其实也不小了,我在他的这个年纪都跟父皇上过战场了”

      李治无言,对于他来说只要是没有满十八都还是孩子,所以相较于早熟的古人思想他很显然太过标新立异了,但是尽管心中清楚也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可是对于我来说他始终都是一个孩子,我无法不担心”

      “九弟,你现在这个摸样让我觉得就是一个‘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慈母”

      对于李恪的调侃李治不以为杵,“那么你是不是就是那个‘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严父?”

      “慈母严父不正是绝配吗?”李恪很满意这样的配置。

      “那么严父,‘子不教父之过’,你打算如何教训那个私自离家出走的不孝子呢?要不要实行棍棒教育?以立你严父之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