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储君动摇心中愿 ...

  •   第二十三章:储君动摇心中愿

      不论情感怎么样的纠结,该做的还是要做,李治与李恪有没有忘记一直以利在为什么努力,而这种努力也得到了回报,李世民将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三人叫到承庆殿中商量了一件事情。

      待到三人落座后李世民扫视了一周,不徐不疾的开口“今天朕是有件事情想与你们商量商量,眼下大唐今非昔比,家大业大,朕也年龄大了行动多有不便,所以想要在诸皇子之中选一个文才优异者来入住武德殿,帮着朕整理下文牍疏奏,起草一些急件,想来想去吴王李恪是个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等着三人消化他的话,也在暗中观察着他们的反应“这一来呢,李恪文采不错,其次,李恪是个有公心的人,看一看最近李恪处理的事情就知道了,哪一件都是做的尽善尽美,而且行事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你们看朕这个想法如何?”

      房玄龄看了看李世民,又看了看长孙无忌和岑文本,武德殿是什么地方?与东宫邻接,当初在李建成做太子之时李渊让李元吉处在此处,而且李世民也曾经入住,由此可见李世民的目的,恐怕是有了改立太子的意思。而他们之中长孙无忌绝对是太子的拥护者,势必会反对,岑文本则是李恪一边的,而自己虽不属于他们之中任何一边,却还是希望大唐是有李恪这样有能力的人来继承,不过该说的利弊还是要说“皇上,臣以为此事有待商榷,武德殿是皇上曾经住过的地方,如果皇上这么安排,必然会引起朝野人士的猜疑”

      李世民笑了笑,看着房玄龄,似乎对于他的话早已经猜到,“你这么说就不对了,朕待过的地方有很多,像是军营朕就在那里带过兵,难道就是因为朕曾经在那里呆过,如今做了皇帝,就要将军营解散不成?”

      “话虽如此,但是武德殿毕竟非同一般,如果吴王贸然进入必然会遭到大臣的反对,恐怕进入也呆不长,本朝皇子之争由来已久,是天下的一大隐忧,如若废了礼制,长幼秩序必乱,长幼乱则朝纲乱,朝纲乱则天下乱,皇上要三思”

      “可是这样不等于压制别的皇子为朕办事吗?不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做难道就对吗?”不以为意的笑了下,李世民看向沉默却又难掩忧色的长孙无忌,“你怎么看?”

      “皇上”长孙无忌脑中一直在思量应该如何回答,这些天来他一直以为李治说的是正确的,也相信李世民不会轻易的在改立太子,可是现在却产生了怀疑“如果将吴王立于武德殿,那么又要将太子立于何地,皇上前太子刚废没有多久新太子刚立,如果皇上又让吴王入住武德殿,着绝对会引起朝中大臣们的不安”

      李世民沉眸,又想起李承乾,对于李承乾他下了极大的心思,将李承乾当做继承人的培养,可是最终却是以那样收场,这之中有自己的错也有李承乾的错,同样的错误他已经犯了两次,所以必须尽力的改正,尤其是在李治发表的那一段肺腑之言之后打消了他所有的顾虑,李治说的对不应该把不适合的人推上不适合的位置。

      虽是如此想要说服朝中的人,还需要有些光明正大的理由“朕就是要让吴王入住武德殿,用来警醒太子,以前李承乾就是被你们保护的太好了,什么都护着他不让他做,以至于让他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一点的风吹雨打,同样的事情真不能在让他发生第二次,必须要让太子在风雨中成长,而成长最快的方法就是敌人,只有在敌人的打击下才能让太子成熟”

      岑文本走近长孙无忌,“长孙大人,皇上这么做虽然是有点不近人情了,可是说到底是为了太子好,这是皇上在逼太子上进,为的是大唐的千秋基业,你该体谅皇上的一片苦心,至于房大人说天下乱,我看不至于吧,由皇上在有咱们这些朝臣在,他乱又能乱的了哪去?于公来说皇上是天子,我们是朝臣至于该用谁如何用,我们只能提些建议,拿主意的还是皇上,于私来说皇上是父亲,太子与吴王都是儿子,父亲管教儿子我们更加不该过问,既然今天这件事情皇上已经拿定主意,我们就只有听从遵旨。”

      “好,今天就这样吧,长孙无忌,你留下”李世民把他们叫来就是要看他们的反应,目的已经达到也就没有在留人的必要,而长孙无忌,如果真的要立李恪,长孙无忌是最大的阻力,因为他不是一人,身后的势力更加是盘根错节,必须要扫除这些障碍。等到岑文本与房玄龄离开李世民望着长孙无忌“你又什么看法,现在没有外人可以直说”

      长孙无忌沉吟了片刻“皇上,臣并不支持皇上,于公来说,太子刚立不久,储君地位动摇,那就是动摇国本;于私来说,太子是臣的外甥,臣对他必定是偏爱的。可是皇上让吴王进入武德殿是不是有点过了,皇宫大过东宫,吴王进宫凌驾于太子之上,那是必起纷争的,所以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李世民安抚的将长孙无忌按到座位之上,长孙无忌说的全部是心里的话,也由此可见李治并没有告诉长孙无忌他的打算,是怕长孙无忌反对所以将这个难题交给自己吗?无声的笑了笑李世民道“可怜天下父母心,难道你以为我愿意我愿意这样对待太子吗?朕也是处于无奈,对于太子朕是给予厚望的,可是太子却志不在此,是他自己要求朕改立的太子的,其实对于治儿我们都是不了解的”

      长孙无忌陡然抬头看着李世民,不相信他的话,李治竟然请求改立太子?那么李治以前又是为何要与自己说那样的话,是为了要让自己放松吗?从近来李治的行为中长孙无忌隐隐察觉出了什么,可是他又不愿意相信,也试图从李世民的脸上找出一些蛛丝马迹,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却还是不甘心的问出“太子殿下真的要求皇上改立太子吗?”

      “是的”李世民给他肯定的答案,“不久前治儿曾经与朕把心长谈了一次,他不愿意做太子,更不愿意做皇帝,治儿说名利权利非他所愿,也只愿意一个清闲的人,不让名利所累,逍遥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我成全他”看着长孙无忌脸上的讶然李世民并没有给他过多的思考时间,继续道“他不仅要放弃太子之位,还与朕说要让李恪做太子,你对此是怎么看的?你说朕是不是该成全治儿?”

      如果李世民没有下定主意改立太子,那么今天他就不会提出这样的注意,也不会告诉自己这些,长孙无忌知道,不论自己愿不愿意,李世民都已经决定好了一切,而作为臣他只有听话的份,没有质疑的权利。平心而论他也知道李治没有李恪适合那个位置,但是要让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他真的不甘心不情愿。“皇上,臣能找太子殿下谈谈吗?”

      “你是不相信朕的话吗?”李世民沉眸。

      “臣不敢”长孙无忌惶恐,“臣只是想与太子谈谈,这么多年臣对于太子居然一点都不了解,与公与私臣都感到惭愧,所以……”借口也好,理由也罢,他真的应该与李治畅谈一番,看看是什么原因让李治直接绕过自己也李世民说出这样的决定,也该重新认识一下他的这个外甥,这个曾经依靠他的小树,不知何时已经长成大参天大树,再也不需要他的遮蔽了。

      “你们谈谈也好”李世民对于长孙无忌现在的想法猜测了几分,如同当时的自己一般,长孙无忌现在也许也在惊讶于李治的改变,这个想法让李世民心中舒畅了一些,似乎是找到了同伴,原来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被蒙在鼓里,而对于李治先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他更加高兴,毕竟他们是父子,而与长孙无忌是甥舅。“其实现在朕也想通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人一定要又登上皇位才能获得幸福,既然治儿不愿意朕有何必勉强,让他过上自己希望的生活也是可以的,当然朕会为他准备好一切让他一生无忧”

      一时间还无法接受这么大的变故,长孙无忌沉默望着李世民,从李世民坚决的面孔上看到了他对李治的宠爱,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李治,李世民都是极其爱护的,而现在已经木已成舟,他的反对也起不到任何的效果,唯一要做的只能是接受,然后兢兢业业尽力的辅佐李恪,让长孙家荣宠不衰。

      “皇上,太子是臣的外甥,若是说臣不希望太子登上皇位是骗人的,可是太子殿下已经成年,在做什么他应该很清楚,相信这件事情他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只要他能好臣怎么样都没有关系,臣也会支持他的决定,而且吴王也确实是适合的人选,为了大唐的基业不论臣都多少不甘心都还是会竭尽全力的辅佐吴王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