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有幸识得大唐威 ...

  •   第一章:有幸识得大唐威

      唐,贞观十七年,东宫崇文馆。

      “太子殿下,皇上宣召”急促的步伐走进,宫人俯首道。

      李治抬首放下手中的史书起身,已经几天了,不论是愿不愿他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穿越到唐朝李治的身上,而此时正是贞观十七年,李治刚刚被封为太子不久。

      除了无奈之外,李治更多的却是兴奋,能够有机会瞻仰道盛世唐朝的风采如何能不兴奋?唐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也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政治开明,国力军事强大,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是中国外交最强硬的时期,亦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顶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它的哪一方面都对国内外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而一会儿他将要见到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十九岁起兵反隋,骑着昭陵六骏,手握风雷,驰骋华夏,‘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国力空前强大的唐王朝。玄武门之变后,二十九岁时,他从李渊手中接过皇帝的权柄,雄才伟略,虚怀若谷,知人善任,严于律己,于是中国历史上开始了令后人无限向往的‘贞观之治’的盛世。

      据李治所知,李世民是极为疼爱他的儿子的,至少对于李承乾,李泰和他是这样的,历史上封王之后皇子就要被送出宫外,但是自己这个身体却是一直居住在皇宫之中,因为李世明怜惜他幼时丧母,作为太子之后李世民亦是时常把他带在身边教导,还是因为褚遂良等人的劝解才将李治送入东宫。

      对于早年丧失父母的自己而言,父母的温情只有在记忆之中才能温顾,在上学期间每次见到同学家长来探望都会分外的羡慕,如今终于可以拥有这样一份的亲情,纵然是帝王无情,他也愿意期待这位千古一帝的父爱。

      唇边扬起一抹习惯的弧度,李治走进两仪殿中,里面李世民正在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议事,未等到李治行礼李世民便向他挥手示意他站到身边。

      “治儿,伤势如何了?这几日很忙也未曾去看你”李世民慈爱的眼神看着他,这个自己选出的太子虽然性格有些荏弱,却是极为仁孝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选择他作为太子的,不然李泰是更好的人选,只可惜李泰太过狠戾,若是由他继承皇位,只怕其他的皇子无法安好了。

      “儿臣已无大碍,父皇不用担忧”李治垂首道,既然已经是李治他就要扮演好李治的角色,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慎言慎行,不被人发现他不是原来的李治,此事若泄露出去,最先要惩罚自己的恐怕就是面前这位千古一帝了。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探讨刚刚未完的话题,“褚遂良你以为呢?”

      被点到名字褚遂良上前一步“薛延陀许婚之事,西至吐蕃,北到思摩,举国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皇上以天下大局为重安定边界,无不感恩戴德。如今皇上却陡生变化,有改悔之意,朝廷的声誉必将受损;也会于薛延陀产生隔阂,薛延陀会以为皇上欺辱他们,恐怕不利于绥服远方。”

      “皇上即位已有十七年了,一直是以仁义恩惠交结百姓,以诚信礼义安抚边远地区,深受百姓的爱戴,何不善始善终?而且龙沙城以北薛延陀的部落众多,就是要讨伐终究不能全都消灭干净。所以应当以德服人,使正义掌握在朝廷手中,这才是上上策”

      褚遂良的话落音,其他众臣立刻附和,李世民却不为动容,凌厉的目光扫视一周沉声道“从前汉初匈奴强大,中原汉王朝削弱,所以要去和亲。如今我大唐国力强盛,北方少数族削弱,所以薛延陀才肯卑躬屈膝,臣服于我朝,又为何要和亲?”

      “现在他们刚刚立了可汗,属下杂姓部族不少,与其结亲,是想要借着我大唐的势力威慑他人。像同罗、仆骨、回纥这样的部族在西域有十多个,如果合力攻打薛延陀,可以立即攻破取胜,他们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畏惧是薛延陀我大唐所立的可汗。如今在将宗室女嫁给他,必然自恃是我大唐的女婿,其他部族谁还敢不服!”

      “这些戎狄人面兽心,若是变得强大,一旦稍不满意,就必然必会反咬一口,造成祸害。现在我们如果回绝他们,其他部族得知我们抛弃了他们,很快会对他发动攻击,将他们瓜分豆剖”

      对于薛延陀之事李治并不了解,只知道应该是西域的一个部落,至于应该如何对待薛延陀和亲之事他更是不知道,但是刚刚李世民的一番话却令他无比的振奋,自宋朝以后对于外族中国无不处于弱势,尤其是近现代中国一直是被欺压的一方,就是到了现代中国的外交也是有些软弱。恐怕也只有唐朝在对外之时敢如此的强势,有这般的自信,唐朝果真是让国人骄傲的朝代,面前之人也不愧于千古一帝的称号。

      在走神的时候李世民他们已经转换了话题,谈到了出征高丽,历史上出征高丽并不是在这一年,而是在贞观十九年,原来在这一年这个雄韬伟略的皇帝就在策划了,李治望着龙威燕颔的李世民,威严不容侵犯,自心底深处产生崇敬之意,能见到这样的人物,并且身为他的儿子,也不枉他来此一遭了。

      “盖苏文是个极为残暴的人,现在他杀了高丽的王独掌政权,对于大唐必定是个祸患”李世民指着高丽的地图,而后叹道“虽然以我大唐的兵力能够将他击败,却要耗费极大,不如让契丹、靺鞨去扰之”

      长孙无忌闻言立刻开口“皇上,臣以为盖苏文既然做出如此的事情,必定有所防备,皇上应该先行忍耐,等他放松之时在去攻打,那是必将容易一些”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看向李治“治儿以为如何?”

      突然被点到名字,李治恍惚了一下,“父皇,儿臣也以为此时并不是攻打高丽的最佳时机,盖苏文既然能够弑君掌权,说明他也是个不能小觑之人,于我大唐也定是严防,应该等到他疏于防范之时打他个措手不及。”

      “况且如今我大唐国力虽强大,但是久经战事也是极为贫乏,将士百姓亦劳累不堪,应该于民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长孙无忌看向李治的目光尽是欣慰与满意之色,他费尽心思令长孙一脉登上太子之位,对于李治怯弱的性格不满却又别无他法,今天他这个外甥似乎不同于往时,那里还有半分怯弱,身上似乎也散发着异样的光彩,让人不得不注视。

      对于李治的回答李世民也是极为满意,也许稍加培养以后他必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李世民勾起笑容,看向李治的目光愈发的慈爱。“治儿病情初愈,先回去休息吧,好生照看自己”

      “是”李治垂下眼帘,记忆之中慈爱的眼神与关切的话语似乎与现实重合,眼中湿润心中暖流流淌,有多少年没有人这样对待自己了,本以为不会再在意,真正的遇到才知道不是不期待而是找不到愿意这样对待自己的人而已。

      出了两仪殿李治漫步观赏着太极宫的一草一木,也许在这盛世大唐它能够得到自己失去已久的东西,对于现代竟然没有一丝的留恋,除了那个永远都是对自己不耐烦的弟弟,他已经成年,或许没有自己在耳边唠叨他反而会更加的惬意,这样看来来到大唐也是不错的,相比于现代他更加喜欢这里,也更适合这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