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士为知己 ...

  •   殷子夜对此嘲讽不以为意,道,“杜植。”

      众皆哗然。

      这个答案,听起来比刺客好不了多少。

      可不,理论上来说,杜灼依靠杜植,两人是一伙的,应该都盼着齐牧不好,殷子夜此言,逻辑上说不过去啊。

      殷子夜道,“杜植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自己心无余,力不足,只求偏安一隅,也明白他的能耐全然不足以驾驭杜灼,因此对杜灼定然加以警惕提防。即便杜灼意图偷袭侯爷后方,杜植也会成为他无法逾越的障碍。所以,侯爷请尽管安心地出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盈州城也无所谓。”

      哗然再起。

      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盈州城,如此大胆的言论殷子夜也敢信誓旦旦地放出,假如杜植拦不住杜灼呢?或是假如杜灼请到高人相助,说服了杜植呢?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殷子夜不知是否打算回应,话未出口,又咳了起来,不得不捂住嘴,肩膀剧烈地抖动着。

      齐牧看不下去了,在众人之中走过去,扶住了殷子夜,并抬手轻轻地给他拍背。

      群臣面面相觑。

      殷子夜渐渐缓了过来,意识到什么,赶紧站直,对齐牧道,“侯爷,我没事。”

      “嗯。”齐牧放开了手,道,“你继续说。”

      殷子夜环扫一圈众人,道,“远征东北胡人之必要性有三。其一,叶氏势力统治北境多年,影响还很大,他们曾给予胡人部落不少帮助,对胡人有恩,只要叶逑还在世,他们一定会趋附报恩,始终是个隐患。其二,正是因为他们自恃偏远,认定我们不会千里远征,势无防备,一旦我们以神速奇袭,必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其一举消灭。其三,如诸君所言,杜灼在象州逐日坐大,与杜灼一战,相信来期不远,这一个劲敌迟早须铲除。若不清东北,直接南征,一旦敌人在叶逑的怂恿下有所行动,我们便会后方不稳。现今虽为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再无后患,势在必行。”

      满堂静默。

      有人已经生出了不好的预感。一直以来,殷子夜的历次提议,无论多么地不拘成见、奇诡大胆,哪怕只有他独自一人面对一众的质疑与反对而自执一词,齐牧都无一例外地采纳了。然则今次兹事体大,殷子夜也说得很清楚,虚国远征啊!千里行军,远征塞外,那是一片遥远而未知的苦寒之境,短短几个字的描述里,蕴含的该是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存亡挣扎!

      接下来连着数日,都不断有人向齐牧进言,劝他慎重考虑远征之事。即便疾速奇袭胡人部落真的行得通,可漫漫千里的路程,要加急进军谈何容易?势必会是一场人间地狱一般的恶战啊!远征东北,打仗不易,行路更难。

      令大家震惊的是,齐牧还是很快作出了决定。

      打。

      齐牧只要下了决心,行事即大刀阔斧,调兵遣将刻不容缓地进行。还有一件事,于他是最难处理的。

      “这次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去。”

      “侯爷——”

      “你病好了再跟我说。”

      “我已经好得差——咳……咳咳……”殷子夜又抑制不住地连连咳嗽。

      齐牧一脸“你看”。

      殷子夜不死心,“此战凶险,子夜一定要随侯爷前往。”

      “你也知道凶险,就你这身体,你还去什么,嫌我到时候烦心的事还不够多吗?”

      “子夜乃军师——”

      “说什么都没用。”

      “侯爷,士为知己者——”

      “我不需要你为我死!”齐牧陡然提高音量。

      “……”

      说了半天,无果,齐牧态度坚决,殷子夜态度也很坚决。齐牧不想再与他争执,暂且离去,刚出门,迎面就见到沈闻若,沈闻若愣了愣,未及开口,齐牧道,“闻若,来得正好,你替我也劝劝他。”

      沈闻若想了想,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笑道,“好,闻若亦正有此意。”

      进到内屋,殷子夜刚喝完药,见到沈闻若,道,“闻若兄,你还是省点力气吧。”

      “额……你听到了?”

      “不用听也猜得到。”

      “唉……”沈闻若长叹一声,“这次确与以往不同,可谓九死一生,子夜你身体欠佳,千万勿再勉强啊……”

      殷子夜微笑,“恰是九死一生,子夜身为军师,更应随侯爷出征。否则,要子夜这个军师祭酒何用?”

      “子夜,”沈闻若语重心长道,“愚兄是希望你爱惜自己……听愚兄一次吧。以后你能一展所长的机会还很多,平天下,安社稷,仍需贤弟之智谋啊。”

      “以后……”殷子夜喃喃地重复,“子夜就是怕没有以后……所以,每一次,子夜都想极力珍惜。”

      “子夜……”

      “闻若兄,对子夜来说,没有中庸地带。子夜愿全心全意辅佐侯爷,须用到子夜之时,子夜绝不会退缩。若子夜想归隐遁世,安稳度日,那么子夜根本就不会再留在这里。”

      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闻若兄,”殷子夜道,“你可曾记得,子夜说过,你我是不同的。闻若兄乃治世良才,心怀苍生。闻若兄为的是天下,子夜,为的是一人。”

      沈闻若看着他,许久,许久,不知该说什么。

      也许,他早就发现了。

      殷子夜,总是以他那波澜不惊的神情,以他那淡然的语气,以他那孱弱的身躯,屡屡做出最惊世骇俗、最荡气回肠、也最奋不顾身的行为。

      安州之战,他为了及时阻拦齐牧退兵,对众人连一句解释也没有多说,便随陆荣连夜奔袭而至枇城,当面力劝齐牧。

      齐牧放走了杜灼,殷子夜为了让齐牧派出追兵,不惜惹怒何炎,以身涉险,近乎是拿性命去赌齐牧的反应。

      鸣都之战,他斗胆请求何炎暗中帮忙,不惜冒犯军规,强行随军出征。

      这一次,他也只是沿袭一贯的风格,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

      他的筹谋里,自己的性命、安危,世人的评价、毁誉,一概不纳入考虑范围。

      不留余地,不留退路。一往无前。

      热烈如一刹烟花,悲壮如飞蛾扑火,璀璨如夜中流星,从容如蜡炬成灰。

      如斯任性,又万般坚强。

      是的,他与沈闻若,乃至与许多人,都是不同的。

      沈闻若自认,为了朝廷,为了江山,为了百姓,他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他是明智的,温婉的,顺礼的,是符合俗世的价值与审美的。而殷子夜,往往能做出别人意想不到之事,你无法以常规判断,他下一步会怎样来。

      沈闻若想起齐牧那一句话——子夜乃非常之人,不宜以常理拘之。

      最懂齐牧的,是殷子夜。

      最懂殷子夜的,也是齐牧。

      他,只为一人。

      这就是他。

      每个人,都有些东西,最为本质,最为重要,如若强行扭转,改变,他便不再为他了。

      沈闻若明白,他是劝不了殷子夜了。

      有些人,似乎生来就很清楚自己的方向,自己的道路,从不茫然,从不迷失,他们不会去听太多的闲言碎语,他们不会去理会世人的说三道四,因为他们目标很明确,他们的眼里、耳里、心里都只有它。

      这种人的境界,只有自己能体会,碌碌无为、随波逐流之士,终其一生也难以理解。

      “闻若兄若真视子夜为挚友,子夜恳请闻若兄,帮子夜说服侯爷。”

      “你们……”沈闻若摆了摆手,“贤弟还是自行与侯爷商量吧。愚兄虽说不过你,倘侯爷能将子夜强留下来,愚兄心里也是不免庆幸的。”

      “闻若兄……”殷子夜无奈。

      后来,齐牧还是答应了带上殷子夜,也不记得私下里殷子夜磨了他多久。齐牧自是有万千思虑,远征东北,确会是一场为时不短的恶战,没有殷子夜这个首席军师在身边时时商讨,出谋献策,于制胜不利。以往大大小小不少战役,早足以证明殷子夜在军事上对齐牧独一无二、首屈一指的重要性。

      可他最怕的,是经此一别,便是永远。

      有可能,他回不来。

      有可能,殷子夜等不到。

      他曾仅仅离开不到一夜,殷子夜便身陷险境,那一次,他的泪,令齐牧自责至今。

      他真的怕。

      他怕他一辈子,也无法原谅自己。

      带在身边,至少,他能亲自保护他。

      至少,没有那么多不确定性。

      大军克日出发。临行前一夜,殷子夜与沈闻若道别。

      “真的……不想再见果儿一面吗?”

      “不了,”殷子夜摇头,“徒增伤感,何必呢。”

      “唉……”

      “闻若兄,”殷子夜将准备好的一个颇为沉重的大匣子递给他,“这个,麻烦你替我转交果儿吧,这么多年了,没能为她做什么,这是我给她准备的一点嫁妆。”

      沈闻若一愣,“嫁妆……?这,如此重要之物,你何不亲手交予她?况且,你也要回来看着她出嫁啊。”

      殷子夜摇头,“远征之行,漫漫长路,若果儿能找到好归宿,切勿等我。还有……”他仿佛犹疑了片刻,才道,“不用告诉果儿是我给她的,权当闻若兄对果儿的一点心意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0章 士为知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