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九章 ...

  •   “本宫发现,驸马这些日子回来的一直都很早哦?”李清婉听到房门打开的声音,先慢吞吞的用毛笔在纸上拖曳出浓浓的一撇,然后放下笔管,狐疑的回头问道。

      “殿下莫非不记得了?”冯素贞走到李清婉身后,微微扶住她的肩头,低头温和道,“再过三天就是戎国使臣朝觐的日子。”

      “我记得,所以礼部现在不是应该忙的昏天暗地?”李清婉懒洋洋的挨过去,仰起脖子看驸马的美脸,顺手戳了戳对方的腰带,露出“我懂你”的笑容,“你是在偷懒吗冯大人?”

      “将事情拖到最后一日本非尚书大人的习惯。”冯素贞无奈笑道,“如今诸事皆备,除了每日例行检查之外,礼部也无甚要紧之事。”

      “……那既然驸马如此悠闲,那要不要为你夫人今日的功课出一些力?”

      冯素贞一笑,欠欠身:“自当为殿下效劳。”

      李清婉露出大大的笑脸,然后毫不心虚的将面前厚约一掌的作业迅速推到对方面前。

      冯素贞也习以为常的开始对她的指点。

      窗外日头还未落下,天边的积云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将罩着素纱的宫窗染成绛红的颜色。

      两人并肩坐在书桌前,与华太傅所讲述的课程有所不同,冯素贞所言往往更加通俗有趣,时常旁征博引,好及时将溜某人溜号的思绪再度拉回课业之中。

      “……太傅大人所言,为君者当‘亲贤臣,远小人’,这话说的自然是不错的。”冯素贞温声道,“臣日前自吏部听到一件趣事,今有一州缺官,因年年税收大有不足,所以主官大人吩咐下去,这次的知府人选,一定要仔细斟酌。”

      “然后呢?”李清婉抱着膝盖,在绣凳上坐成一个u字形,饶有兴趣的等着相公公来投喂818。

      “属官推荐上来二十余人,主官一一看了过去,以卷宗上所书内容而言,其中大多人选资质不过中庸罢了。仅有两人,虽然都不过而立之龄,但履历却十分出挑。”

      “这两人想必各有所长。”李清婉道。

      “殿下所言甚是。”冯素贞笑道,“第一人乃国公次子,姻亲遍布朝堂上下,第二人则出身于江南一耕读传家的望族,自幼勤勉,二十岁上便中了进士。”顿了顿,又道,“殿下觉得,主官会举荐何人去当知府?”

      李清婉想了会,问:“缺官的州在哪里?”

      冯素贞眼中露出一点笑意,提笔隔空在舆图上虚虚一圈:“安州。”

      李清婉眨着眼:“听太傅说过,安州自古就是富庶之地,若是税收不足,想来不大可能是由于天灾。”

      “确是年年风调雨顺。”

      “既然不是天灾,那就是人祸喽。这种鱼米之乡,略平安个几年,便难保不有地方豪强冒头。”李清婉说着,推推冯素贞,笑道,“冯大人,我到底猜对没有?”

      “殿下天姿□□,焉有猜不对之理。”冯素贞小赞一句。

      “刚刚驸马说,那两个候选人履历相仿,然而出身不同。”李清婉想着,道,“国公之子背景深厚,如果选他去,未必就怕了地头蛇。但正因为他背景深厚,和当地豪门难免会有点千丝万缕的关联,不好动手。”

      “殿下不担心此人长期处于家族荫蔽之下,自身才能不够?”冯素贞忽然问道。

      “他既然能办成事,那无论是靠自身才华,还是家里选的幕僚,或是其他途径,又有什么区别。”李清婉莫名道。

      冯素贞轻笑不语。

      “至于第二个人,他家境普通,除了朝廷外,再没别的依靠了,能走到这一步,自身素质当然不容置疑。”李清婉轻快道,声音清脆的像在晨曦中鸣叫的百灵鸟,“要是选了他,老实办事的可能性比第一个大,但也得担心这小身板撞上地头蛇,被人家生吞了可如何是好。”

      “所以结论是?”冯素贞挑眉。

      “各有利弊。”李清婉耍了个滑头,然后抱着驸马胳膊轻轻摇晃,“冯大人,告诉我最后到底选了谁罢?”

      “这两人都未中选。”冯素贞柔声道,“主官年纪已大,也懒怠费心,就从剩下那些人里,随便择了一个给当时的皇帝荐了上去。”

      李清婉怔了怔,然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虽然解决不了弊端,但至少能维持当前的状况,都快乞骸骨的人了,谁肯拿自己的声名身家,去担这般大的风险。

      “这个故事实在有意思,我下次也跟北海讲,驸马觉得好不好?”李清婉笑嘻嘻道。

      冯素贞深深看了李清婉一眼,柔声道:“自然极好。”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为着戎国来使的事,华太傅也高抬贵手,给底下坐立难安的学生们放了假。
      天才蒙蒙亮,一缕缕温柔的晨光斜照入寿安殿中,夜间垂落的帘幔被银钩挂起,不时有袅娜的宫娥在其中穿梭,衣裙划过地面,发出簌簌的轻响。

      李清婉已然起身更衣,头上钗环俱被卸下——今日有国使远来,百官云集,朝会也要比平时更早已些,她在碧云荷香两人的帮助下换了身男装,跟在驸马后头,偷偷溜上了太极殿。

      此时离辰时还有半刻,殿里的人差不多已经到齐,诸官甚是安静,就算偶然低头交流两句,音量也不比蹑足声更大。

      闲坐在御座上的皇帝不小心瞥到下面那抹熟悉的身影,眼皮一跳,立时心虚的将目光移开。

      旁边记录帝王行止的言官,忍不住狐疑的看了皇帝陛下一眼,压低声音,一字一句严肃道:“陛下,今日可是戎国来使的日子。”

      李玄仁望着年纪轻轻的臣子,从对方正气凛然的俊脸上,仿佛看到了“平时就算了要是敢在外人面前丢脸就喊兄弟一起谏死你”的殷切期盼。

      皇帝叹了口气,按着额头,在心中为自己忘记拴好自家熊孩子一事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QvQ!

      李清婉略低臻首,低调的站在大殿两翼的官员之中——这里都是各部中七八品的小官,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无资格正式参会,只能轮流蹲在角落中装背景板,仰望前辈们在朝堂上口若悬河的凛然风姿。

      大周气氛颇开明,朝会也不像电视中放的那样,皇帝带着高帽,在装点的五颜六色,喜气洋洋的御座上端着,下面黑压压的跪倒一片貂尾蟒袍,非节日祭祀等大朝会的日子,大臣们甚至不必行跪拜大礼,长揖后,便各归各位就座。

      言官神色警惕的逡视众人,目光平滑的自两侧高官预备役中滑过,忽然浑身一僵,面色陡的雪白,脑袋咔咔咔的一度一度掰回来,死人脸的瞪视着李清婉。

      公!主!殿!下!
      微!臣!化!成!灰!都!能!认!得!你!

      趁着还有时间,言官几乎是瞬移到了各部初级官员群中,袖子一拂,凌厉的目光扫过,周围人纷纷顶不住退开,留下了鹤立鸡群的某公主殿下,独自沐浴在言官灼热的视线中。

      “您怎么在这里?”

      李清婉缓缓侧头,看着他,微微一揖,奇道:“大人是在和下官说话?”

      “喀喀喀”——这是言官咬牙的声音。

      年轻言官忍了忍,努力按下额上青筋,低声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缘何出现在此处?”
      ——快滚快滚快滚!

      李清婉今日将满头青丝拢在乌帽之中,又换上了一袭淡淡青衫,纤腰用玉带束起,更显的身段秀挑,容貌昳丽。此刻听到言官的声音,黛眉一挑,凤眼微弯,用玉笏掩着口笑了:“承蒙大人见问,在下姓李,不过是礼部一小吏而已,实在不足挂齿的很。”

      恰时,礼部邓崇成闪了过来,将李清婉挡住,拉着言官苦哈哈道:“劳您费心了,这位小李大人的确是礼部官员,确实是。”

      言官震惊的看着邓崇成:“邓大人……”你为官的气节呢?!

      邓崇成目光躲闪,抽空哀怨的望了眼冯素贞:兄弟,今日我可为你牺牲大发了。

      冯素贞含笑,悄悄一拱手:冯某谨记在心。

      言官愤愤而退,随着殿外鼓声响起,已经到齐的大臣们统一行礼,几百条宽大的袖子摇摇曳曳的地面上拂过,又纷纷退了回去。

      华太傅正准备坐回位子上,忽然看到当朝太子殿下表情有些呆滞,便带着负责任的师长心态,打算过去提醒他一下。

      ——然后顺着李北海的目光,不小心捕捉到了另一个不肖弟子的身影。

      李清婉此刻一本正经的回望过去,还卖萌的眨了眨眼。

      ——我一定是老眼昏花了。

      年事已高的华太傅默默移开目光,和御座上皇帝陛下视线相接时,都从对方的眼神中察觉到深深的无奈与同情之意。

      ……

      太极殿上一片肃穆,百官跽坐,双手叠在膝前。

      礼官层层传唱,悠长的声音从太极殿一直响到皇城之外。

      “宣戎国使臣觐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十九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