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七) ...

  •   三更过后,林府更安静了。

      偌大的灵堂里,两个小丫鬟跪坐在蒲团上,用火钳子拨弄着火盆里的纸钱,时不时撒一把黄纸进去。跪得久了便改为坐,姿态也愈发懒散起来,闲着无聊又开始谈天。

      “萍儿姐姐,你有没有觉得夫人最近有点奇怪啊?”年纪较小的丫鬟说道。

      另一个丫鬟撇撇嘴道:“夫人不一直是那样么?”

      “可她最近把喜儿姐姐赶出了林府。”前一个小丫鬟说道,“喜儿姐姐的人品咱们都是信得过的,她怎么可能偷了夫人房里的花瓶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可难说。”萍儿冷哼道。

      莲儿摇摇头:“还不止这些呢,自少夫人去了后,夫人房里的丫鬟婆子就换了好几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轮到我了。”

      “你若是事情办得好,夫人怎么会亏待你呢?”萍儿淡声道,“喜儿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夫人待她不薄,她却偷主子的花瓶,只是把她逐出府去,没有把她卖给人贩已经是夫人厚道了。”

      她说着瞥了莲儿一眼:“你可千万别学她。”

      “自然是不会的。”莲儿急忙低下头,“萍儿姐姐教训的是,我定不会再胡思乱想了。”

      话告一段落,两人又沉默起来。

      纸钱在火盆里燃烧,发出噼啪的声响,偶尔有火星随风打着旋上升,不等落到地上便飞快地熄灭了。

      莲儿又往里投了一把燃料,对萍儿说道:“萍儿姐姐,你先去歇一会儿吧,这里有我看着就行了。”

      少夫人的身体因为泡了太久的水不得已提前下葬了,这只是明面上的灵堂,莲儿自然是不怕的。事实上,若非少夫人嫁入林家的时间太短尚未有个一儿半女,这灵前守孝的事也轮不到她们两个丫鬟来代替。

      萍儿迟疑了一下说道:“还是不要了,毕竟是夫人下的指令。”

      顿了顿她又说道:“何况我也跟了少夫人一段时间,于情于理都应该守完这些天才是。”

      话音落下,一阵冷风悠然飘进灵堂,吹得白烛的火光摇曳了两下。莲儿有些害怕地凑近萍儿身边,抖着嗓音说道:“萍儿姐姐,前两天我听府上人说少夫人的亡魂舍不得咱们,所以又回来了,是不是真的呀?”

      她说得委婉,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在问府上闹鬼的传闻是不是真的。

      萍儿点了点她的额头,有些无奈道:“你啊,尽想些吓人的玩意儿。少夫人都入土为安了,怎么可能亡魂回林府呢?”

      她牵着莲儿的手站起来,笑着道:“走,我带你去歇一会儿,看你都在自己吓自己了。”

      她笑得从容大方,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指尖也在颤抖,她的掌心在伸出去之前满是冷汗。

      莲儿低低地应了一声,和她一同向门口走去。也不知是不是巧合,恰在此时,突然妖风大起,竟把灵堂的两扇大门给关上了。身后传来“啪”的一声脆响,二人颤抖着回过头,只见牌位被风一吹摔到了地上,断成两截。

      烛火闪烁了几下,她们两人的注视下彻底化为了一缕青烟,一室黑暗。

      “啊啊啊啊啊有鬼啊!”

      ……

      “林府闹鬼?”

      次日清晨,缩在客栈大堂角落吃早膳的陈珈兰就从众人的议论中听到了这么一件事。

      因为事情实在荒谬,所以她听得非常仔细,而讲述的人也从头至尾详尽地讲述了一遍,包括小丫鬟的神情和反应都巨细无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亲眼所见一样。

      “我表叔家的小儿子的兄弟就在林府里当差,听他亲口所说,从两个小丫鬟喊救命到找到她们的时候,她们两个都已经吓得昏过去了。”

      “诶,难不成真的是闹鬼啊?”

      “我看多半是丫鬟胆子太小了,一点风吹草动就疑神疑鬼的。”

      “可他们府上的那位少奶奶确实死得蹊跷,其中或有冤情也未必啊。”

      “……”

      众人你一句“我认为”,我一句“据他说”,唇枪舌剑,争论得好不热闹。

      陈珈兰小口咬着馒头,支起耳朵听得认真。

      她是不太信什么鬼神之说的,但林府发生的一切事都在她目前的观察范围之内,所以能收集消息的时候绝对不能错过。

      不过前面已经说了,她是不相信鬼神的,所以这次闹鬼事件在她看来更像是一种巧合,或者人为的巧合。如果真是人为的巧合,那他装神弄鬼的原因是什么?看来得找个时间好好打探下林府了,要怎么才能混进去呢?

      她想事情想得出神,没有察觉对面坐了两个人,直到其中一人用手在她眼前挥了挥,拖长了调子喊道:“陈姑娘……”

      “啊!”她一愣,抬头望过去,穿着棕色劲衣和玄色外衫的两个男人均用一种微笑的神情看着她。这主仆二人不是阮孟卿与鸦青又是谁?

      “陈姑娘,又见面了。”

      阮孟卿微微颔首以示招呼。

      “嗯,又见面了……”陈珈兰仍然沉浸于先前的思索中,反应比平时慢了不少。

      待到她终于消化完了阮孟卿话中的涵义,她才稍稍睁大了眼,讶异地问道:“你们也住这间客栈?”

      从她这里的位置刚好可以看到客栈的大门,先前并无人进出,阮孟卿主仆二人必然只能是从二楼下来的。

      “姑娘说对了。”阮孟卿笑道。

      陈珈兰与他们分开后没想着会再碰上,此时再见面也不知该说些什么,两两相对只有无言的尴尬。

      坐了片刻后她有些按耐不住了。

      “孟公子,我还有事,便先行离开了。”

      “姑娘请便。”

      阮孟卿也不拦她,看着她离开,施施然端起茶盏轻啄一口。茶香清幽,分外怡人。

      “公子,你知道她急匆匆地要去做什么事么?”鸦青好奇道。

      阮孟卿看了眼隔壁桌依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食客,说道:“大概是去捉鬼了罢。”

      捉鬼?捉的什么鬼?

      鸦青一脸莫名。

      “说了你也不明白。”阮孟卿摇摇头,放下茶盏,“我们也走吧,阿青。”

      ……

      出了客栈,陈珈兰往昨日去过的张家走去。

      原本她想先去打听打听林府闹鬼的传闻到底是怎么回事,后来阮孟卿二人横插一脚反倒让她想起了一件快要遗忘的事——到现在她也没接下聘书,揽下这桩差事。

      她可不希望自己白忙活一场,最后却什么好处也没捞着。

      她脚程不慢,短短一会儿便来到了昨天的那扇木门前。也许是来得早张母还未出门,才叩了两下,门内便有人应着声出来开门了。

      张母老来才得了一个女儿,陈珈兰知道她年纪不轻,也听说她一夜白头,可没有想过真人竟然是如此的年迈和落魄。

      她这厢感慨,那边张母也在狐疑。

      从未听说自家还有一门外地的远亲来的,这姑娘为何要假意冒充?张家现在穷得几乎揭不开锅,她实在想不通还有什么能吸引人的地方。

      这么一想,目光更是警惕了三分。

      陈珈兰看着她谨慎的模样,有些无奈道:“是关于林张氏死亡的事,不过可否让我进去,或者借一步说话?”

      站在大门口怎么看都不是适合交谈的场所。

      张母面上的犹豫一闪而过,最终点了点头,打开门把她迎了进去。

      “我是来任状师的。”进门后陈珈兰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屋内狭小而昏暗,陈珈兰看见张母惊讶地睁大了眼,随即又有些激动道:“姑娘,你莫要开我玩笑!我一老婆子虽然没什么见识,可还是知道这年头没有女子为状师的!”

      陈珈兰早就猜到她会这般说辞,这也是她在人前没有贸贸然接下聘书的缘故,胸中已有定策,因此不慌不忙地说道:“虽我是女子,可若打扮一下,装成男子也极少有人能看破我的真身。再者,你还能找到其他愿意帮你的人吗?”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张母的软肋。女儿的夫家摆明了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罗城里的状师本就不多,眼下都收到了风声,没有人愿意冒着得罪林府的风险帮她出头。至于嫌凶薛赖皮更是有着浑不吝的名号叫“薛大霸王”的,发起疯来那是天王老子都不怕。敢同时招惹这两方,那他真是不想在罗城再待下去了。

      可陈珈兰和他们不一样,首先她就不是本地人,不必仰仗他人鼻息生活,等到了京城,哪怕这两方再看她如何如何不顺眼,也拿她全无办法。所以她是有底气也不怕事的。

      她的话无疑很有道理,听她说完,张母沉默了半天,最终双腿一曲,微微颤颤地给她跪了下去。

      陈珈兰急忙去扶,她却坚决不起,只老泪纵横地哭诉道:“陈姑娘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你可千万要帮帮我啊!”

      “张大娘,你先起来,有话好好说。”陈珈兰拉着她的胳膊想拽她起来,她却纹丝不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继续哭诉。

      “我昨晚又梦见绣绣了,她跟我说‘娘我死得冤枉啊’,我听着心里难受,实在是睡不着了。”张母抬起满是褶皱的脸,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陈姑娘肯帮我状告薛林二人实乃大善人了,我不该质疑姑娘,都是我的错,刚才的事姑娘千万不要往心里去。”

      说罢,连磕了三个响头。

      陈珈兰受不起她这礼,只好一边躲一边扶着她,说道:“你不信我这也是正常的,不必这样,快起来吧。”

      张母却不管不顾,执意磕完三个头,才在陈珈兰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二人在屋里仅有的两条长凳上落座,张母有些殷勤地想给她斟茶倒水,被陈珈兰谢绝了。对方大她一辈,虽然有求于她,又怎么好意思真的受之无愧呢。

      然而拗不过她,陈珈兰只好看着她给自己倒了一碗清水。

      摩挲着碗口,她慢慢调整自己的措辞:“不瞒大娘你说,我之所以想揽下这件事,一是觉得林张氏确实有冤可鸣,二来则是……”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二来则是我盘缠将要用尽,急需银子上路。”

      她说得非常实诚,反倒让张母有些手足无措:“这本来就是应该的,姑娘愿意帮我儿鸣冤,给多少钱都是使得的,我、我还怕不够,姑娘不嫌弃已是万幸了。”

      看她一副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般的神情,陈珈兰也不好意思再提这个话题了,只好扯远了说:“我祖父乃是老家镇上的仵作兼捕头,我打小跟着他耳濡目染,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并不比那些状师差,定会尽我所能,还林张氏一个公道。”

      张母已有几分是病急乱投医了,这些天四处碰壁,突然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哪怕她的本事尚还存疑,张母也只能把她看成唯一的救星了。

      因而说道:“我自然是相信陈姑娘的。”

      言真意切,仿佛一开始质疑陈珈兰的人不是她一般。

      陈珈兰了解她的想法,是以也没有说什么,只问道:“张大娘,你和我说一说,为何众人都觉得薛赖皮是杀害林张氏的嫌凶?可有什么证据?他背后又有什么势力,值得官老爷都如此忌惮?”

      “这也是说来话长。”张母长叹一声,说起了一段往事。

      曾经林张氏还是张家闺女的时候,时常会帮着母亲卖豆腐。若是一直这么平平淡淡还好,偏生她又有几分姿色,夺了众人一个“豆腐西施”的美名。这名头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薛赖皮的耳朵里。

      薛赖皮这家伙仗着家中的余荫,整日不事生产,好吃懒做,横行乡里,往往瞧见哪户人家的闺女好看便要调戏几番,一来二去还真有被他得手了的。也曾干过强抢民女的事,不过那户人家还算有点能耐,因而并未让他做成。

      就是这么一个人,听闻豆腐西施的美名后兴冲冲来看,结果还真一眼就瞧上了张绣绣。几次三番想要动手动脚,都被左邻右坊发现及时拦了下来,后来张绣绣嫁入林府,就彻底绝了这一可能。

      “既然如此,那如何认定他有嫌疑呢?”按理来说,这已是往事,现在薛赖皮是何想法也无人知晓。

      “那混蛋在绣绣出事前还曾出言不逊,放话没有他搞不定的女人。即使得不到也要毁了她。”说起薛赖皮,张母顿时面露愠色,“西街的小乞丐说他在绣绣出事当天还鬼鬼祟祟地烧掉了一件衣服,他自己也吞吞吐吐说不清楚自己那天究竟在做什么。”

      陈珈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确实可疑。”

      不过薛赖皮都说出那样不逊的话了,林家竟然还能忍?少夫人的死难道还比不上林家的名声?

      陈珈兰总觉得有什么地方很奇怪,突兀地卡在那里,把事情遮上了一层迷雾。她有种预感,如果能找出这一症结,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