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第十七章
      唐翊执意不肯刘子墨同往白家村,他初时不解,但想想就明白过来,出了县城一路要往山里走,道路难行,唐翊必定是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他也就罢了,答应留在县城里等着。
      唐翊辞了刘子墨,带着长随陆晓和两个惯常出门走买卖的伙计,骑了两匹马两匹骡子,出了汲川县城,沿着官道一路往西北方向走。汲川县地界虽说紧挨着京师,可此地群山围绕,土地贫瘠,从地势上看是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从民生上看,却是十分不利。唐翊一路察看着渐渐逼近的高山悬崖,滔滔河水,不觉想到了穷山恶水四个字。
      唐翊依着当日那孙氏所说,走了大半个时辰之后果然见到三棵合抱不交的大柳树,官道在此分叉,不过往北的路已不再是官道,路基没有黄土夯实,幸而今日还不曾下雨,不然必定泥泞难行。这一路再走半个时辰,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上坡路,树木渐渐茂密起来,山中林木幽深,虽看不见但左近始终有涧水急冲而下的声音。好在的是,此地到底也算是天子脚下,一路行来官道上五里一墩十里一堡,到了小路也还有零星赶道的村夫,两个伙计都道这一路必定太平无事。
      只是路当真难行,盘着山转了几个弯以后路不但窄而且越来越陡,唐翊有些后悔骑马,倘或前方山路再险峻一些,他和陆晓的两匹马就有些吃不消了,两个伙计骑的驯骡在山路上反倒显得十分矫健。这一路走的十分耽误功夫,唐翊正觉有些不耐烦时,眼前忽地一宽,地势转而开阔,树林也稀疏了些,远远望去前方悬崖下果然有一条大河,闪着粼粼的光,奔腾而下。但只眼睛看着近,要走过去又没有路了。山坳里远远的也有个小村落,除去那些蜿蜒进幽暗山林的小路之外,唯一的一条大路便要通过村子,因此倒也不消犹豫。
      唐翊辨了一下方向,这条路也确是向南的,似乎是绕过了方才的山峰,转而回环。山坳土地有限,此处的村庄也不过二三十户人家,算是小小一个村屯。唐翊看看日头早已过了正午,急着赶路便不肯在这里稍歇。匆匆又赶了二十里下山路,突然葱茏林木之间遥遥显出一点宝顶光辉。
      陆晓先说道,“少爷您瞧,那不是个庙吗?可不就是那村妇说的地方,想是总算快到汲川河边了。这庙瞧着可不小呢。”
      唐翊也看见了,他原先度量着此地民生多艰,能供养得起的小庙也不会比个土地庙大多少,谁知此时一眼望过去,那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竟隐隐有些气象。他略一思索,突然有了个念头,“莫非这是慈云寺?”
      一个伙计接口道,“东家说的不错,小人六年前曾经跟着人来这一带收药材,正好在那里打尖,记着就叫做慈云寺。”
      陆晓就笑道,“奴才真是佩服少爷这个本事,这地方您也不曾到过,那庙更不是什么名山古刹,您怎的就能随口说出名字来呢?少爷真是神。”
      唐翊道,“神不神的,说出来就不值得什么。我瞧那寺庙宝顶是南朝武帝时候营造的制式,后来武昌灭佛的时候,当时所有寺庙几乎全部被毁于一旦,京师一带据传只有一座慈云寺因为建在羊肠山茂林之中的悬崖上,人迹罕至,香火不胜,算是遗世独立,才躲过一劫,存留了下来。此时看到这样的宝顶,自然能够想到。”
      “少爷书读的多,所以无所不知。”陆晓说道。“也是天给的好记性,这样琐碎的古记竟也能信手拈来。”
      唐翊摇了摇头,说道,“我能记得这个,也是因为这里有本朝的故事。豫州秦万里曾写过一本《云夕杂录》,里面提到开国一十九年辅国大将军元定钧因杀业太重,被冤鬼缠绕,夜不能寐,一次到羊肠山中游猎时经慈云寺住持点化,大彻大悟,就在慈云寺中落发出家,法号常寂。他大约也是真有些来历,算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后来竟成了一代禅师,到底修成了正果,八十一岁时面壁坐化,终究脱了凡胎。”
      “元将军?”陆晓转了转眼珠子,“少爷,又是王爷外祖家的?”
      “是啊。”唐翊喃喃道,“又是跟王爷有关的。”
      陆晓见唐翊又陷入思索,也便不再出声,几个人赶着奔那寺庙而去。
      及至到了寺庙跟前,倒叫人败兴,原来这座伫立在悬崖之上的寺庙山门倾颓,庙中一半已是荒废,远远望去刚好以大雄宝殿界断,半枯半荣。唐翊却被这景象触动,半日不能言语,还是伙计看着天色催着他赶路,他才勉强兜转马头,绕过寺庙,奔汲川河水而去。远远望去,河边又有村落,想必就是小白家村。
      陆晓本是个话唠,赶了这么久的路不曾说话早就闷得不行,方才刚开个头说上几句,勾起他好大的好奇,可是又不让他说个痛快,他更加忍耐不住。再加上他也想不通少爷何必要花这么大的功夫跑到这大山深处,一直就有心要问问少爷。他也不傻,忙了这两天他心中自然也有了谱了,暗暗计较了一下,便试探地问唐翊,“少爷说王爷为何要抢个女娃?”
      唐翊瞥了他一眼,“你要说说自己的见识,直说便是。”
      陆晓嘿嘿讪笑,但他本就是唐翊最得用的心腹,看唐翊并无恼意,便索性大胆说道,“依小人之见,必定是村妇要杀幼女,恰好被王爷撞破,王爷侠肝义胆,出手搭救。”
      “你这样说,倒像是戏台子上的一出好戏,名字我都给你拟好了,就叫作`侠王热肠救幼女,悍妇蛇心告刁状`听着这样热闹,你想皇上会信吗?”唐翊淡然地问道,好似对这番说辞毫不在意。
      陆晓呲牙咧嘴故作思索了一番,才问道,“为什么不信?”
      “我且问你,什么村妇能有胆子倒打郡王一耙?这合常理吗?”唐翊道。
      陆晓看来也是思索过这一节,回道,“想必是那县官来村里数过女童的数目,恰好对出来了,无知蠢妇,慌不择路,硬赖在王爷身上。”
      “要是刘清来当真把功夫做得那么细,她们害了女童的性命,早晚是要被对出来的,所以必然不是如此。若说是那日他们因为王爷这一闹自乱阵脚,被路过的县令看出端倪,不得已才赖在王爷身上的,就更说不通了。若真是王爷从她们手上救走了女童,她们怎么敢反诬王爷一口?就算再无知愚蠢,也知道堂堂王爷说的话,和她们说的话,谁的分量更重。即便王爷行事怪癖,她们当日又怎会知道王爷将会三缄其口,不与她们对质?”唐翊说道。
      陆晓挠了挠脑袋,他本来也想过这一节,但因为褚侯爷的话先入为主了,他一直就没把王爷的行为当作寻常人的所为,但此时想想,只有当王爷是个失心疯此事才能顺水推舟的发生。但平日王爷……确实不疯的时候多些。
      唐翊叹口气又说道,“除非王爷抢女童的时候是知道她们要害女童性命的,但当时她们却根本什么都没做,你也看到那女童,不像受过什么伤的样子。所以她们是当真以为王爷是随手抢夺孩子,再遇到刘清来盘问的时候才敢道这苦情。也因为前头有过王爷杀牛的蠢行,想必当时也是这个刘清来把事情闹到顺天府去,那次王爷虽然闹了顺天府,却没把他们怎么样,反倒赔了银子,他们想着这次也不过顺理成章,既得银子又了事。”
      陆晓点点头,“原来少爷是想着要回皇上的话,想必皇上一定十分英明,拿糊涂账跟皇上算恐怕是真不成。”
      唐翊接口道,“你哪里知道,那不但不成,还会被人抓住把柄,反倒成了欺君之罪了。”
      陆晓大太阳底下打了个冷颤,想想又犹豫着问道,“少爷相信王爷行事一定是事出有因?王府刘头可是说,王爷这几天十分不痛快,听王府下人说,王爷只要不痛快就会有点疯疯癫癫的呢。”
      唐翊没有回答,眼睛望着前方,只是下颚绷得有些紧了。
      陆晓便不敢再问,自己又把这前前后后的事情细推了推,不信王爷真能那么神。虽说他从前想的王爷这等贵人必定如同天上神佛一般,说不定行走的时候头上带着白气,身上发着檀香,可这些日子他也开了眼了也见了世面了,才知道王爷嘛不过就是个富贵人家的半大小子。说那个半大小子知道人间疾苦已经不大靠谱了,说他看见妇人背着孩子就知道孩子必定要死,那也太玄了些。可想到玄不玄的,他又禁不住回头望望那半山悬崖上的寺庙,想到那上面坍塌的佛塔,有佛塔就有舍利供奉,难道王爷的那个祖宗就供在那?现在那祖宗是不是正在背后看着他们?
      他再三回头,总觉得当真有什么东西在后头窥视,他的心里惴惴的,开始有些怕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