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三十章 番外:知恩图报 ...

  •   *

      宋承闲早年出门游历时,曾经在西南高海拔山区九陇沟住过一段时间。
      一天清晨从山顶看日出归来,路过一道山沟。在沟里水池边的石岩下发现一只腿部受伤的小猕猴,疼得吱吱乱叫。

      宋承闲看小猴子可怜,心一软就从胸袋里掏出宋氏祖传伤药,冲着小猴子比划了几下,似乎在告诉小猴我没有恶意。
      小猴子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安静的趴下来,伸出了受伤的小腿。似乎在说,你看,你看。

      宋承闲安抚住小猴之后,把伤药小心涂抹在伤处。又找了根枯树枝,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削平整之后,从中间截断做成了两根小木条。宋承闲找不到趁手的绳子,就从内衣的衣襟处撕下两缕布条,木条夹住断腿,用布条一圈一圈缚住猴子的断腿。

      小猴子眼睛亮亮的,盯着宋承闲,“吱吱”叫着。包扎之后,痛感好了很多。
      包扎好了伤腿。宋承闲又从口袋里摸出了十几枚干果,放在小猴子面前,示意它,这些东西可以吃。这是早起出门,为了抗饿,他专门放在口袋里的零食。
      随后,宋承闲就下山了。小猴子单腿跳起来,攀上石岩,蹲在上面,一直望着他,直到看不到踪影。

      当猴妈妈找来时,小猴子已经吃光了干果。正趴在水池边喝水。
      猴妈妈驮着小猴子,回到山里的猴群。小猴子身上的药香,吸引了不少猴子的围观,吱吱喳喳的,引起了猴王的注意。
      受伤的小猴子比比划划的,向猴王讲述了事情经过。
      猴王点了点头表示,人类里也是有善良的。

      一只老得不能再老的猴子,卧在一棵千年古树的树洞里,闭着眼假寐。一阵风吹来了一股药香。老猴子睁开了眼睛,辨认着药香的来源。
      “吱吱”
      猴王听到老猴子的召唤,毕恭毕敬的跳了过来。
      “哦,原来是想看看小猴子的腿伤。”
      猴王召唤一声。猴妈妈驮着小猴子攀上古树。
      老猴子嗅了嗅,又摸了摸小猴子伤腿上的棉布条。这熟悉的气味,还是那家人么?老猴子不禁回忆起曾经年幼的自己。

      一百多年前,它还是只年幼的小猴子,在山中玩耍,不幸被猎人捕获,装入笼子,被贩卖到了千里之外的杭城。
      小猴子先被卖给了杭城马戏团,脖子被套上皮圈,学习杂技表演。一向自由惯了的小猴子,哪里受得了这种束缚?它因为不听话,挨了不少鞭打。
      后来渐渐学乖了,小猴子不再与驯兽师对抗,平日里表现得很老实。
      其实,内心倔强的小猴,想离开马戏团,回到遥远的家乡。一天晚上,借着外出表演的契机,小猴子趁人不备解开束缚皮圈的绳子,偷偷逃跑了。

      不想,成功逃出马戏团的小猴子,在沿街讨食时,被大街上四处流动的训猴人盯上了。训猴人找了两名帮手,准备了一张大网,在小猴子活动区域内,暗地里猫着,准备伺机而动,抓捕小猴。

      饥肠咕咕的小猴子,偶然发现几只野猫常常跑到在一家饭店后厨外,在垃圾桶里扒拉食物果腹。
      经过几天观察,小猴子发现这家后厨,每到黄昏时分,会倒出来一些残羹剩饭。小猴子大着胆子摸上去,找到了几个烂苹果。有一次甚至还吃到了一只香蕉。
      殊不知这儿早已被训猴人盯上了,设下圈套,摆上几只水果,就等着小猴子来吃。
      渐渐的,小猴子放松了警惕。每天黄昏时分,都会跑来找食吃。

      一天,小猴子刚从垃圾桶里翻出一只大香蕉,一张大网从天而降,突然罩住了它。小猴子奋力挣扎,又哪里逃得脱?
      小猴子也是倒霉,出了虎口,又入狼窝。

      小猴子被训猴人捕获后,脖子上再次被套上了长长的锁链,另一端被牢牢的绑在柱子上。
      训猴人,训练它敲锣打鼓、乞讨要钱、识字算术、钻箱子、解绳子、跳火圈、穿衣服等各种表演,稍不听话,举鞭就打。

      从此,小猴子每日头套锁链,沿街卖艺。为了防止小猴逃跑,训猴人还经常不给小猴饭吃。
      小猴子本就通灵,尤其聪明。平日里装着很听话的样子,卖力表演,赚得钱渐渐多了起来。训猴人的日子稍微宽裕,喜欢上了喝酒,警惕心也稍有放松。一个春雨之夜,它趁着训猴人喝醉酒,悄悄摸到训猴人腰间的钥匙,偷偷打开了锁链,跳窗逃跑。
      它想回家。回到遥远的九陇沟。被拐后的多少个日子里,它一直在思念着美丽的故乡。

      不料,小猴子跳窗逃跑时,因为饥饿无力,失去平衡,落地时摔断了一条腿。
      小猴子挣扎着逃离了牢笼,在春夜寒冷的风雨中一瘸一拐艰难前行。最后实在走不动了,饥寒交迫的小猴子蜷缩在一条街巷的屋檐下,瑟瑟发抖,气息奄奄。

      清早,宅院主人出门时,发现了这只小猴。安排门房把小猴抱回了院里。
      男主人小心的处理了发炎的伤口,上药,找出木夹棍,用棉布条缚住断腿。小猴子嗅着药香和男主人身上的味道,明白这是它的救命恩人。

      男主人很年轻,只有十六七岁的模样,一身旅行装备。他本来准备出门远游历练的,因为救这只小猴子,耽误了一点时间。
      他把小猴子托付给了门房,随即带着随从,坐上马车出发了。

      出了杭城之后,马车上了官道。睡了一响午回笼觉醒来的年轻男子,发现车篷里竟然蹲着一只小猴子。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小猴子竟然悄悄跟了上来。

      “通灵的小猴?”
      年轻男子摸摸猴子脑袋,微微笑了。

      “你要去哪里?”男子比划了一下手势。
      小猴子“吱吱”叫了两声。比划了一下吃、睡、玩、妈妈等。
      男子明白了,小猴子想回家。

      他仔细看了看小猴子的相貌,这种猴子产于西南山区。难道是九陇沟的猕猴?
      而他此次出门游历,九陇沟正是历练目标之一。
      那就顺便带着小猴,送它回家吧。
      年轻男子给小猴起了名字:小猕。
      一路颠簸。两个月之后,终于抵达了高海拔山区:九陇沟。

      小猕蹦蹦跳跳的跑进深山老林,循着记忆,找了了自己的族群。
      几天后,小猕又跑下山,陪着年轻男子在山脚下的农居住了一个多月,男子每天采药、熬药、提制药液,似乎对炼制药丸非常感兴趣。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年轻男子要走了,继续前往下一个游历地。
      小猕与年轻男子告别后,攀上山崖,静静的望着远方。直到看不到年轻男子的身影,才恋恋不舍的返回深山老林。

      小猕回归山野之后,多少年过去了,它还一直记得那股药香和那人身上的气味。
      没想到,百年之后,早已变成“老猕”的灵猴再次闻到了这种味道。
      这是杭城宋家人的味道。
      当年被捉受训,小猕认了不少字。救它的那所宅子的男主人,就姓宋。那宅院大门牌匾上的字它认得:宋宅。

      宋家的后代?老猕嗅了嗅小猴子身上熟悉的味道,告诉猴王,药香和棉布条的主人,是百年来的猴群恩人。知恩图报,切莫忘记。
      猴王点头答应。很快将这两种气味传达到了整座山林。
      伴随着遥远的记忆,这两种气味在猴群中一代一代的传递了下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三十章 番外:知恩图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