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理辩 ...

  •   白萦被带进一间大屋。
      等待她的阵仗不大,连同带她过来的卫廉,总共也才四个人。
      公孙允她认得,旁边还有个趴在桌上奋笔疾书的文书。
      主位上坐的,是个中年汉子。黝黑的面皮,平凡的长相,粗布衣裳,袖子裤管全都捋起,脚下穿一双草鞋。看着就是个农夫!
      白萦没想到,传奇将军周烽会是这样一个人。不过,卫廉那傲气的性子,生平只服周烽一个,哪怕这位周将军长得再矬,也是了不起的人。
      “白小娘子,请坐。”周烽很和气。
      她低头施礼,然后坐了。
      周烽仔细看着眼前的小娘子。本想晾她几天,没想到一天不到,就让她踏进了这间屋子,这位白小娘子挺有本事。
      “小娘子从齐州而来?”
      “正是。”面对卫廉,白萦丝毫不惧,对着周烽,她倒拘谨起来了。
      实在是,十几年的耳濡目染,她对这位传奇将军十分敬仰。
      周烽含笑。他出身军侯之家,在世家眼中,与贱民无异,即便在三王之乱中立下大功,又封了侯,真正的世家还是不将他看在眼里。
      没想到这位白小娘子,对着他不但一点也不傲气,还很敬慕的样子。
      周烽看得出,她并非做样子,而是出自真心,这就难得了。
      “却不知齐州如何怎样?”
      白萦知道,能不能劝服周烽,就看今日的表现了。当下打起精神,慢慢说来:“三王之乱过去才两年,齐州乱相难平。先前父亲带全家赴任,路上就遇到好几拨乱民,都是失了田地,无以为生的。一路从北至南,均是如此。长岭地处偏僻,看着还好,然而驻兵早就形同虚设,成王乱兵一来,不堪一击。”
      周烽又问了几个问题,涉及农事、民生、政务……白萦暗暗吃惊,她一直以为,周烽是个军事天才,没想到在经济政事上也有这般见解。
      难怪卫廉这么服他。
      以前卫廉就说过,打仗打的是钱,没有平稳的民生为后盾,再厉害的将军,也做不到百战百胜。他一直将民事抓得很紧,原来是周烽的缘故。
      待周烽问完,白萦鼓起勇气:“周将军,阿萦此来,是为求援。长岭被困,我父手中无兵无粮,撑不了多久。恳求周将军,看在无辜百姓的份上,出兵相救。”
      周烽道:“我乃安南将军,奉命驻于青州,齐州那边,不属我的管辖。”
      白萦却道:“三王之乱时,将军不过区区校尉,掌着千余兵马。反击康王,难道也是将军的职责吗?我朝之制,校尉最高掌五千兵,将军那时未封征西,手下就有两万兵马,这也不属于您的管辖吧?”
      带着质问意味的话,周烽没有生气,一旁的文书却恼了:“小娘子慎言!将军为民为国,岂容你一个闺中女子置疑?”
      公孙允连忙打圆场:“小娘子有话直说,应当不是个意思。”
      他是真喜欢白萦。像他这样的谋士,就喜欢脑筋清楚的人。要不是白萦是女子之身,他都想收个学生了。
      白萦缓了缓,致歉:“阿萦心中焦急,言语失当,还望将军不要见怪。”
      周烽摆摆手:“你继续。”
      白萦一直留心周烽的反应,见他不恼,心中大定。
      她嘴上说,周烽忠义正直,得知此事,定然会来。心里却知道,周烽不是莽撞的人,他现下只有几千兵马,本钱有限,不可能随便听人一哄就出兵。
      打仗不是简单的事,要花钱,要死人,周烽忠义不假,可他也要为手下这些军士考虑吧?
      何况,他要是动了,朝廷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他本来处境就难,岂能随心所欲?
      必须拿出足够的理由说服他!
      “周将军,出兵齐州,对您和凤翎军来说,也是势在必行!”
      “是吗?”周烽微微笑,不赞同,也不否定。
      白萦只能继续说下去:“您的处境,不必详说。明面上,您封侯拜将,从一介小兵到正二品的将军,身负圣恩。但是,恕阿萦说句实话,三王之乱平定,您就从实职的征西将军,调为空有其名的安南将军,这与放逐鹰犬何异?有用的时候,要凤翎军抛头颅洒热血,没用了,就把你们全放逐了——毕竟,没了外敌,何必留一只恶犬在身边。”
      “大胆!”文书这次真的怒了!之前白萦只是语气强硬,听起来像是质问,让他感觉不尊重,这次倒好,直接说自家将军是恶犬,真个岂有此理!
      “世家女郎,怎的口出恶言?!”
      白萦这次却不道歉了,只淡淡道:“将军心中知道,阿萦可曾说错?”
      周烽忍不住叹气了,他看着公孙允,笑道:“真是年轻气盛啊!”
      公孙允也是点头而笑,两人都是一点也不生气的样子。
      再去看卫廉,却见他看着白萦,目光闪烁,不但不怒,还很认同的样子。
      “还有吗?”卫廉突然道。
      白萦触到他的眼神,马上又挪开了。前世困居后宅,军政大事,没有来源得知,都是零零碎碎听卫廉说的。
      夫妻关系虽淡,总不至于一句话不讲。她天天养病,没别的事做,哪怕卫廉说一句,也会放在心里反复地想。再加上闲时看的那些书,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只是没处说去。
      现在卫廉认同她,她难免心虚,这分明是拿他的观点去说服他自己。
      但是,为了父母兄长的性命,再心虚也得做。
      卫廉受周烽影响甚深,能说动卫廉,就能说动周烽!
      白萦深吸一口气:“天下太平,恶犬无用,一旦纷乱再起,就会想起它看家护院的本领了。齐州已经乱了,如同恶疮,再过几个月,就会爆发出来。到那个时候,他们发现无兵可用,大约就会想起将军了。”
      公孙允笑道:“那岂不是好?将军就可以趁势而起了。”
      白萦摇头:“不,那时候就太迟了!”
      公孙允目光加深,带了点考校的味道:“怎么讲?”
      “将军天下闻名。”白萦真心实意地说,“等他们想起来,再调将军去镇压,为了防止将军坐大,必会加以掣肘。到时候,齐州已是泥潭,你们辛苦奔忙,他们还要在后面添乱。这也就罢了,怕就怕,将军一旦出山,如龙入水,如虎出柙,势大难扼,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白萦轻轻道:“蠢货从来不会反省自己太蠢,他们只会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把聪明人弄死,就好了。”
      她说得平静,仿佛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话就像刀子一样锋利。
      屋内一片安静。
      片刻后,公孙允拈着胡须问:“这些,是小娘子自己想的?”
      白萦这时才略带羞涩地一笑:“不瞒先生,阿萦时常听父兄问答,才有这些想法。”
      公孙允不吝夸奖:“以小娘子的年纪,能有这些想法很是不易。”
      白萦去看周烽,却见他神情如常,瞧不出来。
      她在心里思量再三,最后说了一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将军早做准备,将齐州之乱先行平息,便能占住先机,积累资本,免得最后成为鹰犬之流,兔死狗烹。”
      别的话,就不必再说了。她已经把紧要处点出来,在场哪个是蠢人?余下的,他们只会想得比她更透彻。
      白萦的额上,沁出点点细汗。她把自己说的这些话,从头到尾想了一遍,自觉没什么问题。
      但是周烽没表态,她仍悬着心。
      她这些话,结合了后来的形势发展,以及卫廉的看法,应该能说动他们吧?
      说这些,除了想救父母兄长,她私心也希望能够改变周烽的命运。
      上一世,周烽就是这么死的。他的功劳太大了,天下初初平定,就有人迫不及待想弄死他。
      从一开始,他在那些人眼中,就是一只鹰犬,需要的时候,放出去镇压平叛,不需要了,就关起来。
      卫廉也是,只不过,有周烽这个例子在前,他又深谙世家那一套,反过来把那些人给咬了。
      “辛苦小娘子了。”周烽还是微微笑道,“正午了,九郎,你且带小娘子用饭去吧。”
      卫廉答应一声,站起身来。
      见这情形,白萦知道他们该私下商议了,起身施了礼,跟着离开。
      两人一走,屋内一片沉默。
      那文书紧张地看着周烽与公孙允,意识到会出大事。
      周烽长叹一声,却道:“子远,派人去查一查那间酒馆,记住,不要打草惊蛇。”
      “是。”文书恭声应下,退出去办事了。
      人都走光了,周烽才看向公孙允:“先生,你以为如何?”
      公孙允轻轻一笑:“将军心中已有定计,何必还问?”
      周烽也笑:“这小娘子了不得啊,真想见见她父兄何等样人。”
      “将军去齐州一趟,不就见到了?”
      虽是说笑,公孙允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这么说,先生也以为,我们该动了?”
      公孙允点点头:“小娘子所言之难,我们早就知晓,只是之前,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破局。今日被她一点,真是恍然大悟。将军一直恪守职责,不敢稍动,如今想来,先发制人,是最好的破解之道。”
      周烽笑出声来,点着他说:“先生难得也有私心啊!这小娘子,处处引着我们去齐州,其实,若要积累资本,我们大可以不掺和齐州之事,在青州好生屯田,只要再有两三年,事情就好办多了,何必浪费儿郎的大好头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理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