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四章 ...

  •   不知是否因为先前心里一闪而过的想法,坏消息就那样不期而至。第二天得知因工作人员集体罢工,去往法兰克福的火车线路不幸瘫痪。这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问题,租车直接开去那边不过是两个小时的事。客观因素不是重点,主观原因便更加明显,几乎是在我得知消息的同时,手机上便收到玲央的来电:“小征,那边的火车停运了,需要我为你安排一辆车吗?只要你今天能回来,就赶得上明天在曼彻斯特的会议。”

      他说得不错,但:“不必,那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会,你代我出席就可以。”

      “话是这么说,但你今天真不打算回伦敦?我还以为,你不会喜欢那种乡下的小镇。”

      的确,关于这点我自己也同他一样惊讶,但个中缘由在电话里难以清楚说明,何况我也并不打算明说:“只是因为,遇到了些有趣的事。”或者姑且可以说,有趣的人。

      听筒里传来玲央几不可闻的一声叹气,意味不明:“好吧,小征,祝你在那儿的假期愉快。”

      很贴心的祝福:“谢谢,辛苦你了。”

      结束通话后我起身拉开窗帘,这一举动令整个房间充满阳光。这两天气温转凉,房子里没有空调,我又没带厚一点的衣裳。但即便如此,这间除我以外空无一人的房子也比我在伦敦的别墅温暖。有些人已不在,但记忆通过别的个体延续,按母亲的说法,亡者去往天堂,但他们会在人间留下自己的某一部分来陪伴生者,这便是那些记忆。

      思绪至此,眼睛稍觉干涩。我按了按太阳穴,闭眼两秒后再睁开,发现眼角映入零星红色,并且绝不是因为刘海太长,或是被阳光晃了眼。

      世上只有一个赤司征十郎,但这只是物质方面的结论。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会在不同场合换上不同面具,却不是每个人都有两相独立的不同人格不同自我。早已记不清那个有着我的面孔却有金色眼睛的人是从何时出现,又或是我才是凭空出现的那个。我和他并非帕拉尼克笔下的杰克和泰勒,唯有一点感同身受——我们天差地别,但在有些方面却比任何人都心灵相通。

      可眼下情况并不属于后者范畴。

      “回去,你不属于这里,从来都不是,以后也不会。”他背着光,面部表情在阴影中模糊不清。

      “你指户口户籍,还是人文环境?如果是后者,我提出复议。”

      他笑得有些目中无人:“没人敢对我置疑。”

      “是‘我们’,不是你。”

      说这句话时我正倚在窗边向下漫不经心地瞧,却看到隔壁绿头发的先生不早不晚刚巧经过,听闻声响他抬起头,向我投来一个“你在跟谁说话”的问号。那神情就像眼睁睁目送一个疯子从精神病院里逃出来,打个呵欠后再光明正大从医院正门走回去。

      自认为没什么好回答,我向他回以一个“Guten Morgen”的口型,得到一个似是问候的颔首。

      我在心里自嘲地笑笑,天知道在旁人看来我是在自言自语,还是正对着窗帘振振有辞。

      ……

      漫步到俾斯麦广场时已过中午,阳光使劲美好,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气温并没实际上那么冷,你仍可穿着短袖T恤,女孩子也能身着雪纺纱裙而决不会在阴影里被刮过的风激起一阵寒颤。

      远远地便看见电车站旁站着位奇装异服的年轻姑娘,她左右两旁分别是一位小提琴手与一位吉他手,身后架一台音箱,面前一顶反放的宽檐帽里躺着些零钱。

      之所以注意到她,除了那中世纪风格的打扮,更因为她带着微微弧度一直流淌到腰间的长发与绿间先生有着相同的光泽相同的颜色。阳光洒在她长长的睫毛上,在下眼皮投下一排钢针样细细密密的阴影。

      待我走近的当口,女孩子正抬起手向身边两位乐手打个手势,于是混着金属与摇滚味道的音乐随之响起。开初声音太过刺激耳膜,正当我打算转身离开,曲调却舒缓下来,紧接着拌入女孩的歌声,一半悲伤一半惆怅。

      不难听出无论是歌手或是乐手都绝非外行,表演形式与歌曲本身都最终促使我驻足,距离不到五米时,我对上绿发姑娘的视线,女孩子同我对视两秒后,最终垂了垂眼帘将目光放向更遥远的地方。她右眼的烟熏妆被故意弄花,一道泪痕模样的黑色印迹划过脸颊延伸到下巴。而植物编织成的花圈缠绕在她欣欣向荣的绿色发丝间,其上的白玫瑰左边盛开,右边落败。

      低沉唱腔制造出的感受如同无止尽的黑暗,直到她突然转变成高音,使那成为划破黑暗的唯一光明,却是转瞬即逝的那种。

      这个小型乐队的一切都让我足以相信,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赚钱谋生,而我自己也不必吝啬腰包。于是我俯身往地上宽檐帽里放上一张钞票,在一曲终了前离开。

      不知错觉与否,女孩看我的眼神有些欲言又止。

      沿主街走到底,在集市广场放慢脚步。周遭游客多于本地居民,不同语言的欢声笑语在耳边掠过,我恍然间感觉那并不真实存在的金眼人说得不无道理,我同这太过安闲的地方或许的确格格不入。在我那里,竞争是日常,胜利是习惯,闲暇才是不该出现的怪诞。

      毕竟,杀手即便身处布鲁日也没有假期,海德堡再怎么美丽也没有天翻地覆的魔力。

      视线从赫拉克勒斯喷泉徘徊到圣灵大教堂,最终停留在一家咖啡厅露天桌边单独一人的绿发先生身上。“您好,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径直向他走过去,冲他摆出个礼节性的微笑。

      他没抬头,只是视线向上,犹豫两秒:“……有人。”

      “哦,是么。”我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

      不满情绪表现得蛮干脆的眼神扫过来,但好教养让他没说出口,蹙着眉一言不发将手中菜单递向我。

      “你在等绘理子小姐?”随手翻阅着餐谱,我漫不经心问一句。这个星球上绿色头发的人少之又少,在同一片地区又有着同样长睫毛的眼睛与高挑的身型,方才遇到的街头女艺人不难猜出身份。

      “你见到她了?”闻言他颇有些复杂地皱了皱眉,视线偏开并推了推眼镜,“我不喜欢她的音乐风格,所以她表演时我几乎没去听过,正巧她也不稀罕我的意见。今天我也不过是碰巧在同样的时间来了这边。”

      “我欣赏她的才华,”叫来服务员点了单,我向绿间先生示意这次的咖啡由我请客,“顺便,真太郎,你有没有发现,当你每次欲言又止或是有所掩饰,都会推一下眼镜。”

      他下意识又抬起手,却在指尖碰到镜架前强迫自己停住:“赤司,绘理子这么做不是为了金钱或是展现才华,而是因为玛德琳娜。”

      “哦?”这种说法倒确实让我有些始料未及。

      “您知道,玛德琳娜太太当初是死于癌症。自那以后,绘理子便常会在那里唱歌,得到的钱她会全部捐给一个癌症慈善基金会,为的就是让像玛德琳娜一样的病人能减轻痛苦。”

      各种细节混杂着思绪在我脑中生根发芽,冒着热气的咖啡被端上来,我端起吹了吹又放下,抬起头时发现对方正径直看进我的眼睛,却在与我视线相遇时再次推了推眼镜。

      这种时候,直觉总是快于理性推断:“真太郎,当时玛德琳娜的主治医生是你,我没猜错吧?”

      那之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他将面前热饮端到唇边,热气在他眼镜上蒙上一层雾气。我耳边不由回响起花店桃井小姐的话:他从没提过为什么自己突然就不再从医了,从来没有。

      这样看来,似乎都可以给出解释了。

      “那时她经过治疗,病情缓和了不少。但在秋天到来时,她的情况突然恶化,”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很长的睫毛微微一颤,“她没有你的联系方式,但我和绘理子还是想办法查到了诗织小姐在伦敦住宅的电话,可却没人理会。”

      “那里虽然仍旧是我的房子,但自从家母去世后,那儿平常是没人住的,”我叹了口气,“作为医生,你该不止一次见到患者死于病症,无论你医术多么高明,也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候。那又是为什么你偏偏因为玛德琳娜的去世而放弃了这个职业,何况她已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不满于我的措辞,他抛来一个眼刀,可惜杀伤力不足以造成伤害值:“她是我的钢琴老师、我从小到大的邻居,她教会了我和绘理子很多东西,对我们而言,玛德琳娜太太几乎就是我们的家人。而我却什么也帮不了她,即便是到了她生命最后的时刻。”

      说完他从椅子上站起,固执地还是在杯子下压了张现钞,大概本是准备直接转身就走,却在迈开一步后仍旧是回过身,向我微微颔首:回见。

      他最后看向我的目光像一汪绿色的死水,有人沉进去就再也不会浮上来的那种地方。我目送这个发色显眼的高挑身影直到他消失不见,莫名不合时宜地在心里冒出一句:我真该早些认识他。

      耳朵的记忆太过深刻,主街彼方的另一片广场上,绿发小姐的歌声仿佛破空传来:

      Due to the ones who fear
      Dance in the morninglight
      Due to the ones who fear
      Slaves to this innocent mind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