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30章 收留 ...

  •   正商量着称病叫张管事在金陵停船,还没来得及动作,老太太却先下了命令,船停在金陵码头一天。

      打听下,才知道,原是方家上个月就给老太太来信,老太太膝下原有一小女儿,嫁到镇江方家,当年姑爷不过县衙小小师爷,随着赵铎升迁,才在金陵的府衙里得了个有品阶的闲差,前几年方夫人病逝,只留下一女,之后方老爷续了弦,又得了儿子,视若珍宝,对大女儿便多少有些疏忽,老太太读了行,万般心疼这外孙女,便执意要接来身边教养,方老爷碍着大舅爷官职,只得应允了老太太。

      如今在金陵停船,便是接了表小姐一同入京。

      对于大家口中的表小姐,赵笙南自然是不认识的,可听春纤嘴里说起,这个表姐与自己倒很是亲近,幼时常因护着她,与赵湘君很不对付。

      张管事带了人去方府接表小姐,赵湘君则是趁机央了老太□□准逛逛金陵的街市,连大奶奶也带着阳哥儿下船透气,只赵笙南嫌外边日头毒辣,安心在自己屋子里看书打发。

      -

      “金陵城肯定很热闹。”习秋枕着双臂,百无聊赖地趴在窗台上痴痴看向岸上远方的街市,尽管入目不过些码头做工的粗人和来往匆匆的行路人。

      落寞的声音传进里间,春纤替姑娘拉开帷幔,初夏已有些闷热,见姑娘倚靠在床沿看着书,额间微微渗出细汗,赶紧地替姑娘扇着风,一边说着:“姑娘哪日不能看书,难得路过金陵城,又得老太□□准上岸逛街,怎不和二姑娘一同去瞧瞧热闹,听闻金陵城繁华,不是豫章可比。”

      赵笙南随手翻过一页,面上浅浅笑着:“要说繁华,自是京都最盛。”

      见姑娘当真没有兴趣,春纤也不好再说话,只静静守在一旁,直到赵笙南吩咐:“金陵这天气,热得腻人,你去厨房问问,可有些清凉的汤粥。”

      春纤应下,从里间出来时,给习秋使了个眼色,偏偏习秋双眼只盯着船外头,无奈,只得上前将她拉了出去。

      “好姐姐,叫我出来做什么。”习秋嘟囔着嘴说道,满是沮丧的心情。

      “你一会儿一声叹息,当姑娘听不见不成,姑娘今儿身子本就不适,再让你给酿出病来,可是罪过。”

      听了春纤的斥责,习秋更是委屈了:“姑娘若不喜欢听,遣我去给姑娘买药不更好,今儿二姑娘可是将身边丫头都带出去逛街了,芳芸走的时候,还笑话我来着。”

      “你要贪玩,让姑娘禀了老太太,将你送去二姑娘院子里伺候可好。”

      “我不是这个意思。”习秋抿着唇,半晌才是愤愤不平道:“姑娘就是偏心,我可算瞧出来了,自打姑娘落水醒来,最喜欢便是鹤冬了。”说完拽过春纤的手臂:“我也就罢了,当年姑娘最倚重可是春纤姐姐,如今让最小的鹤冬得了便宜,我都替姐姐委屈呢。”

      本想拉着人与她一同气恼,偏偏春纤一甩手,很是严厉说着:“莫要胡说,你伺候得尽心,姑娘自然不亏待你,再这般说话,小心我禀了姑娘。”

      说完,转身离开,留下习秋在原地努了努嘴,又是贪恋地看向了岸上,心中还是气闷不散。

      待到午时将近,张管家才是接了表小姐来,最先去的是老太太那儿,祖孙应有不少话要说。老太太屋里的云瑞过来传话,叫姑娘们中午都去老太太房里吃饭。

      船上不比在家,地儿小了许多,赵笙南过去时,赵湘君已经先一步回来,此时正在老太太跟前摆弄着买回来的新奇东西,放了一堆桌上椅上,叫人不好落座,倒是老太太眼眶微红,刚刚应是哭过。

      “二妹妹有心,买了这么些东西送我,倒叫琴儿不好意思,许多琴儿也用不着,要不收捡了给大妹妹。”说完,叫丫头将椅子上的东西收拾好,也正好给赵笙南空出了座位。

      赵笙南感激看了眼方可琴,不过比她们大了一岁,处事却很是成熟,长相却是比赵家姐妹差些,应是随了父亲。见她朝自己也是浅浅一笑,看得出,表姐妹感情还是不错。

      “你妹妹们什么都有,哪里要你操心的,这些是君姐儿待你的心意,你且都收着,以后缺了什么,只管和老祖宗说。”老太太扶着方可琴的手,说不出的温和慈祥,这样的和蔼,怕是赵湘君都不成见过,想来当年姑母该是最得老太太欢心的。

      “听表小姐要来,我家姑娘也是高兴坏了,刚一直在屋子里收罗,但凡见了好东西,都要奴婢收起来给表小姐留着呢,瞧,满满一箱子东西呢。”春纤边说着,边叫人抬了箱子来,比起赵湘君现买的,赵笙南此举倒更显情谊。

      “好!好!你们姐妹感情好,我也就放心了。”老太太很是高兴,又和方可琴说了许多,给了好几个身边丫头,生怕外孙受一丝委屈一般,直到阳哥儿喊饿,才想起来传饭。

      午后,老太太是要休息的,大家便也不打搅,下人们早就给表小姐收拾好了房间,挨着赵笙南的,既是同路,便一起回去。

      “一年没见妹妹了,怎么瘦了许多?刚瞧着,妹妹也吃得不多,可是胃口不好?”终于到姐妹俩说话了,方可琴关切问着。

      赵笙南笑笑:“因为之前病了场,才瘦了下来,倒不是胃口不好,鹤冬刚在金陵街市上买了不少吃食,我可留着肚子回房吃呢,姐姐一起来吧。”

      方可琴笑了笑:“我长在金陵,那些都是吃过的,就不和妹妹抢了,妹妹胃口好,哪够我去分的。”

      一句玩笑话,两人相视一笑,倒更是亲近了,赵笙南也不驳话,只道:“忘了姐姐才离家,总有些不舍情绪,就不闹姐姐了,等姐姐休息好,再到我屋里来玩。”

      方可琴点头,二人各自回屋,赵笙南一进去,就听见屋子里芳芸在和习秋说起二姑娘在街市都买了什么回来,有南京特色的吃食,有上好的丝绸,更有不少街市的热闹趣事,愈说愈叫习秋眼馋。

      “不伺候你家姑娘,跑我房里做什么。”赵笙南冷冷看了眼芳芸。

      芳芸赶紧起身:“我家姑娘给大姑娘买了些丝巾,叫奴婢给送来。”

      “替我谢谢二妹妹了。”赵笙南说完,便叫习秋送客,习秋怕挨骂,赶紧地拿了鹤冬抓回来的几贴药,低垂着头,道:“奴婢给姑娘熬药去。”

      看习秋一溜烟跑开,赵笙南摇了摇头:“这丫头,玩心颇重。”

      “习秋心性单纯,对姑娘却是尽心的。”鹤冬说完,给赵笙南斟了茶,正好开船,一阵晃动叫鹤冬手抖,茶水溢出,差些洒在姑娘身上。

      “行了,不碍事。”随手去了芳芸刚送来的丝巾擦拭,道:“手感倒是不错,春纤,拿些给嫂嫂也送去。”

      打发了春纤,赵笙南才是问着:“怎么这么晚回来,事情都妥帖吗?”

      “今儿城里好似不太平,街道上也不知哪家的下人,四处寻人,奴婢几次都被拦下,才耽搁了时间,倒是简声与奴婢在渡口就分开了,刚看见他去给大奶奶回话,应是妥帖。”

      赵笙南点头,简声原是大哥身边得力的小厮,做事最叫人放心。喝了口茶,才继续道:“习秋这丫头一上午都眼巴巴往外看,我吩咐你买的糕点,可全了?”

      “奴婢都记着的。”说完一一拿出,笑道:“刚才看习秋那模样,想逗她玩儿,才没告诉给她买了吃食。”

      赵笙南也笑笑:“行了,等习秋回来,你给她去,不然背后不知怎么记恨你呢。”

      鹤冬点头了,指了指桌上精致的食盒,道:“据说是南京最好吃的,奴婢闻着香,就给姑娘买了些,姑娘尝尝。”

      说着,还真有些饿了,赵笙南打开盒子,却有淡淡肉香扑鼻,盒子里一个个的汤包还透着热气,夹了一个先尝,入口便有汤汁溢出,肉质松软,皮薄不腻,确比豫章城里吃过的味道好多了,金陵虽比不得京都繁华,可论起小吃,却毫不逊色,在京城哪里能吃着这样好手艺的汤包。

      正回味,却听见肚子咕噜的声音,赵笙南蹙眉,她确有些嘴馋,可早上还是吃了不少,不至于这般饥肠辘辘,停了动作,再听了一会,却是大骇,喊道:“谁!”

      鹤冬当即将姑娘护在身后,好一会儿,才看门后慢慢移出了个头不高的小厮,却不是赵家下人的衣着,在鹤冬惊呼前,那人赶紧求饶:“姑娘莫喊,求姑娘发发善心,收容我吧。”

      将鹤冬招呼到身后,赵笙南打量起眼前之人,小脸蛋水嫩嫩的,一看就是个姑娘,却做小厮打扮,细皮嫩肉倒似无害。愈看,愈是熟悉,赵笙南唇瓣微微颤动,似激动,却勉强压抑着,终只浅浅问着:“你怎么进来的?”

      小丫头抿着唇,老实应着:“刚才趁着姑娘的丫头在外头吵嘴,没留神,就偷偷溜了进来的。”

      吵嘴?赵笙南倒不知道,看这丫头身段小,趁人不注意溜上船倒也不是没可能:“你知道这是哪儿,就敢上来,不怕叫人发现给你扔河里喂鱼。”

      “我听他们说,这条船是要进京的。”

      赵笙南挑眉:“所以?”

      小丫头霎时红了眼眶,一边抹泪一边说着:“我,我爹娘都不在了,娘亲临终前嘱咐我进京寻姑母投靠,我一个人孤苦无依,又没多少银钱,金陵离京千里之遥,怕到不了京城就客死异乡,刚听见姑娘和丫头的言语,姑娘也是个心善的,求姑娘收留,我什么都能做的,只要姑娘吩咐。”

      小丫头口齿伶俐,长得又水灵,倒是讨喜的模样,赵笙南正沉默,鹤冬却是先一步道:“来历不明之人,姑娘身边可留不得。”

      小丫头一听,着急了:“我就进京寻姑母,到了京城就走,求姑娘收容一段。”

      “你叫什么名字?”赵笙南没理会鹤冬,只问着。

      不知道赵笙南意思,小丫头有些忐忑,答着:“我姓苏,家中排行最小,父母都叫我小小。”

      “小小?”赵笙南呢喃一句:“我倒是少个伺候的丫头,瞧你聪明伶俐,可能听话?”

      “啊!”苏小小诧异仰头:“我是……”见着赵笙南含笑的眼眸,知道自己姑娘身份戳破,只得又低下头。

      “要我留你,总不能白留,你要愿意干小厮的活倒也可以,只是,夜里得和其他小厮睡在一块……”

      “我愿意当姑娘丫鬟,伺候姑娘。”苏小小赶紧接话。

      赵笙南笑开:“行了,也饿了吧,过来吃点东西。”

      苏小小倒毫不客气,坐到桌案与赵笙南并排,鹤冬正欲斥责,赵笙南却是摇了摇头,纵着苏小小的行为,鹤冬虽不明白姑娘,却也只能退至一旁。

      即便是饿了,苏小小吃东西却很有规矩,每样都吃了点,便开始点评:“小笼包是永和斋的,肉嫩汤多,皮薄不腻,他家的五色小糕也很好吃的,下次可以尝尝,蟹饼是在广园斋买的吧,金陵城的蟹饼就属他家的最香脆,可惜葱油饼和桂花糖芋苗你们可买错地儿了,得去城西的蒋记才正宗,其他家的口味都差了点。”

      待到最后一包五香豆时,赵笙南却是伸手:“我家丫头最喜欢这个。”

      看着赵笙南将整包交给身边鹤冬,苏小小笑了笑,对鹤冬道:“我家嬷嬷做的五香豆更好吃,以后叫嬷嬷做给你吃。”

      “不是我。”鹤冬只摇了摇头,眼前这丫头倒是真诚。

      “鹤冬,以后小小就随你一起,带她下去休息,交代好船上事情。”而后嘱咐苏小小:“若是闯祸,船上便留不得你。”

      苏小小赶紧点头,老实跟着鹤冬下去。

      “姑娘这是做什么,将这么个来路不明的丫头留在船上,叫老太太晓得,少不得要骂姑娘的。”安顿了苏小小,鹤冬赶紧回来伺候,提醒着姑娘。

      赵笙南笑笑:“留不久的,无碍。”说完,又补充了句:“她不是说进京了就得去找姑母么。”

      “奴婢倒觉着那姑娘满嘴的谎话。看她举止便知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刚才这些小吃都不是便宜的,她却能如数家珍,姑娘可记得奴婢先前说过,金陵城里在寻人,说不准就是咱们船上这个,咱们何必惹了祸事来。”

      “我都知道。”赵笙南只应了这么一句,她都知道,可,这个苏小小一颦一笑,像极了前世的自己,要她如何能拒绝收容自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0章 第30章 收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